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其应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265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其应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应用装置,电致发光元件包括三明治结构以及第一发光单元。三明治结构包含有沿着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第一发光单元,设在三明治结构的第一立壁上,其中第一立壁与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三者堆叠方向平行;且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分别通过锡球与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连接。
【专利说明】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其应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其应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关于电致发光元件(electroluminescent)以及其应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致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元件,由于其反应时间短、发热性低、耐震动、低耗电量、低耗功率、热辐射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市售的电子产品中。
[0003]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100,如图1所示,包含设置于一个单一平面配置结构102 (例如,单一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兀101。由于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兀101固定于平面配置结构102的一侧,因此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101的照射方向及角度也都已固定,并无法达到全周光的效果。
[0004]为改善这一问题,目前业界提供了另外一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200。如图2所示,发光装置200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01,设置在一个多平面配置结构202。其中,多平面配置结构202可例如,由多个平面电路基板所构成的柱状结构,内含多条电路线(未绘示),电连接于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01。通过固定在不同平面电路基板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01,提供不同照射方向及角度的光源。
[0005]然而,碍于LED发光单元201的位置与角度固定,其照射范围仍有所限制,无法完全达到全周光的效果。加上,将多个LED发光单元201设置在同一发光结构200中,当单一发光单元201发生故障时,必须拆开整个发光结构200进行维修或检查。不只增加了许多时间与成本的消耗与不便利性,还有可能因而造成发光结构200的毁损。
[0006]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先进的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其应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其应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8]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三明治结构以及第一发光单元。其中三明治结构包含有沿着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第一发光单元,设在三明治结构的第一立壁上,其中第一立壁与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三者堆叠方向平行;且第一发光单元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分别通过锡球与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连接。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绝缘层由环氧树脂(Epoxy)、娃(Silicon)、聚酰亚胺(Polyimide)或上述任意组合所构成的一可挠曲结构。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分别包含铜或铝或其他任何可以与锡球相接合的金属(或表面层为此类金属即可)。[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chip)或发光二极管模块(module)。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包覆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三明治结构的透光隔离层。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填充在透光隔离层与被包覆的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的三明治结构之间的绝缘透光材质。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一第二发光单元,设于三明治结构的第一立壁或平行第一立壁与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三者的堆叠方向的一第二立壁上,并导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与第一发光单元并联。
[001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含一第一电致发光元件以及一基座。第一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沿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所堆叠而成的三明治结构;以及设于三明治结构的第一立壁的第一发光单元。其中,第一立壁与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三者的堆叠方向平行,且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锡球与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连接。基座则用以固定并电连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绝缘层由环氧树脂、硅、聚酰亚胺或上述任意组合所构成的一可挠曲结构。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分别包含铜或铝。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模块。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基座包含至少一个卡槽,用以卡固三明治结构。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卡槽包含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分别用来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接触。
[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包覆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三明治结构的透光隔离层。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填充在透光隔离层与被包覆的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的三明治结构之间的绝缘透光材质。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发光装置还包含一透光壳体,与基座结合,并包围第一发光兀件。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一第二发光单元,设于三明治结构的第一立壁或平行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三者的堆叠方向的一第二立壁上,并导通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且与第一发光单元并联。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发光装置还包含一第二电致发光元件,卡固在基座之中,且与第一发光元件并联。
[00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致发光元件所包含可挠曲性的三明治结构,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在三明治结构上的发光单元。其中,三明治结构由至少两层金属层,以及用来隔离两金属层的绝缘层,延着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而成。发光单元则位于三明治结构平行此堆叠方向的立壁上。通过弯折三明治结构,可使电致发光元件,依据不同的光照需求,调整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与照射方向,进而提供不同角度与方向配置的光照。若将多个发光单元分别固定在三明治结构的不同立壁,即可提供接近全周光的效果。
[0027]另一方面,多个电致发光元件,可通过基座加以整合成一发光装置。由于多电致发
光元件之间采用并联方式固定在基座上,当单一电致发光元件发生故障时,并不影响其他
电致发光元件。且维修与检测也相较于现有的发光装置来得简单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所绘示的一发光二极管装置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所绘示的另一发光二极管发光结构的部分构造示意图。
[003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致发光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绘示图3的三明治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致发光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根据图7的发光装置的实际应用状态所绘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符号说明
[0037]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包含: 三明治结构,包括沿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的第一金属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金属层;以及 第一发光单元,设于该三明治结构的一第一立壁上,其中该第一立壁与该堆叠方向平行;且该第一发光单兀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一锡球与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由环氧树脂、硅、聚酰亚胺或上述任意组合所构成的一可挠曲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分别包含铜或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透光隔离层,包覆该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该三明治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一绝缘透光材质,填充于该透光隔离层与被包覆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的该三明治结构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一第二发光单元,设于该三明治结构的该第一立壁或平行该堆叠方向的一第二立壁,并导通该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且与该第一发光单元并联。
8.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电致发光兀件,包含: 三明治结构,包括沿一堆叠方向依序堆叠的一第一金属层,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金属层;以及 第一发光单元,设于该三明治结构的一第一立壁,其中该第一立壁与该堆叠方向平行,且该第一发光单兀包括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分别通过一锡球与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连接;以及 基座,用以固定并电连接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由环氧树脂、硅、聚酰亚胺或上述任意组合所构成的一可挠曲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分别包含铜或铝。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单元包含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模块。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一卡槽,用以卡固该三明治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槽包含第三电极及第四电极,分别用来与该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接触。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光电致元件还包含透光隔离层,包覆该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该三明治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一绝缘透光材质,填充于该透光隔离层与被包覆的该第一发光单元和一部分的该三明治结构之间。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透光壳体,与该基座结合,并包围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还包含第二发光单元,设于该三明治结构的该第一立壁或平行该堆叠方向的一第二立壁,并导通该第一金属层和该第二金属层,且与该第一发光单元并联。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发光元件还包括第二电致发光元件,卡固于该基座之中,且与该第一电致发光元件并联。
【文档编号】H05B33/14GK203748041SQ20142009602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钱文正, 吴上义, 黄田昊, 谢新贤 申请人:联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