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586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玻璃贴膜,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音效果和光致变性的新型玻璃贴膜。



背景技术:

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和橱窗,用于隔风透光,但是玻璃本身对光不具有选择性,强光照射时透过的光会造成炫目;由于玻璃长时间见曝露在阳光和空气中,已造成磨损影响玻璃透光率;并且玻璃材质较脆,在剧烈震荡等情况下易发生破碎,最终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新型玻璃贴膜来克服这些缺点。

专利玻璃贴膜及其生产工艺(公告号CN101293969B)提供一种玻璃贴膜,该玻璃贴膜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防紫外线的功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玻璃贴膜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该玻璃贴膜,它由玻璃贴膜母粒料与 PET 基料通过流延或挤出压延法制成,其中玻璃贴膜母粒料 8 ~ 15 重量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料 80 ~ 120 重量份。 所述母粒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成份配制而成,母粒料中包括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料 90 ~ 99 份 ;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 5-50 份。 母粒料中还可包括偶联剂 0.1-0.3 份 ;稀释剂 0.03-0.08 份 ;分散剂0.1-0.5 份。该专利的制作工艺和所需材料较为复杂,较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并未解决强光照射时,透过的光易炫目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阻隔性、耐热性、耐水解、耐辐射和隔音效果好,对透过的光进行有效处理使光更加符合人性化需求的新型玻璃贴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玻璃贴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表面设有光致变层,所述基层与所述光致变层之间设有防紫外线胶粘层;所述基层下表面依次贴合纳米材料阻燃层、耐磨抗刮层、玻璃棉层和PET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新型玻璃贴膜,所述光致变层为有机光致变材料图层,所述有机光致变材料为二芳基乙烯,所需材料简单,已获得,并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胶粘层为添加环氧丙烯酸聚合物或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的涂层,所述环氧丙烯酸聚合物或聚氨酯类丙烯酸酯为交联聚合物,所述交联聚合物在形态上为三维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因此提高了所述新型玻璃贴膜的隔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阻燃层的厚度为30-50nm,厚度适中,不影响所述新型玻璃贴膜对光的透过性。

优选的,所述纳米材料阻燃层的厚度为40nm。

优选的,所述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保证了所述新型玻璃贴膜的紧密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光致变层化学稳定性良好,材料易获得,使所述新型玻璃贴膜成本低廉,同时还增加了新型玻璃贴膜防止光炫目的功能。

2、所述交联聚合物添加环氧丙烯酸聚合物或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的涂层,既提高了新型玻璃贴膜本身防紫外的功能效果,又增加了隔音作用。

3、所述纳米材料阻燃层的厚度为30-50nm,厚度适中,成本低廉,不影响所述新型玻璃贴膜对光的透过性。

4、所述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保证了所述新型玻璃贴膜的紧密性和通透性。

5、所述玻璃棉层进一步增强了所述新型玻璃贴膜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光致变层(二芳基乙烯);2、基层;3、防紫外线胶粘层4、纳米材料阻燃层;5、耐磨抗刮层;6、玻璃棉层;7、PET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玻璃贴膜,包括基层,基层上表面设有二芳基乙烯层,基层与二芳基乙烯层之间设有交联环氧丙烯酸聚合物胶粘层;基层下表面依次贴合厚度为35nm的纳米材料阻燃层、耐磨抗刮层、玻璃棉层和PET保护膜,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玻璃贴膜,包括基层,基层上表面设有二芳基乙烯层,基层与二芳基乙烯层之间设有交联聚氨酯类丙烯酸酯胶粘层;基层下表面依次贴合厚度为45nm的纳米材料阻燃层、耐磨抗刮层、玻璃棉层和PET保护膜,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玻璃贴膜,包括基层,基层上表面设有二芳基乙烯层,基层与二芳基乙烯层之间设有交联环氧丙烯酸聚合物胶粘层;基层下表面依次贴合厚度为40nm的纳米材料阻燃层、耐磨抗刮层、玻璃棉层和PET保护膜,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玻璃贴膜,包括基层,基层上表面设有二芳基乙烯层,基层与二芳基乙烯层之间设有交联环氧丙烯酸聚合物胶粘层;基层下表面依次贴合厚度为40nm的纳米材料阻燃层、耐磨抗刮层、玻璃棉层和PET保护膜,基层为PEN和PET挤压形成的复合薄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