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940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舱盖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中有许多需要把面料与骨架进行贴合,如行李箱加强板由面料及骨架贴合组成,骨架的上表面(在汽车上使用时的状态)贴合一层面料,在骨架上表面的边缘,面料弯转向下至骨架下表面的边缘,并贴合在骨架下表面的边缘,形成面料对骨架的贴合包边.这样,增强了行李箱加强板的质感和外观的美观。

目前,行李箱加强板的生产大多采用人工喷胶,人工包边的方法进行,即先把面料裁切为合适大小,然后喷胶,再把骨架的下表面(生产时的状态,与使用时的状态相反)与面料贴合,然后把面料超出骨架边缘的部分向上翻折后贴在骨架上表面的边缘。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人工包边过程压边力度不够导致包边自动弹起的现象,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低下。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开始采用半自动的方式进行面料与骨架进行贴合的机器。

参阅专利号为CN103935107B的中国专利“汽车后备胎盖板面料包覆双工位加热贴合机”,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完成面料与骨架贴合的汽车后备胎盖板面料包覆双工位加热贴合机,它包括机架,通过弹性装置可升降的设置在机架上、支撑面料的模芯,开有供模芯穿过的模口的止模,上下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臂,限制模芯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的限位装置,水平移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与热风装置相通风罩,设置在机架上的、对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板;模口内壁与骨架外周之间有间隙;伸缩臂的端部具有用于吸附骨架的真空吸盘;当骨架在伸缩臂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直到模芯与限位装置接触时,面料穿过前述间隙并向上延伸而超出模口端面形成翻边;它还包括用于推动翻边向骨架的内侧翻折而与骨架上表面接触的推边板。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实现自动化包覆盖板的操作,但加工过程较为复杂,难以有效提高盖板包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提高盖板包边的效率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以避免人工包边过程压边力度不够导致包边自动弹起的现象,并提高了盖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包括:

机架;

推拉机构,可纵向升降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以抓取及带动盖板半成品纵向移动;

定位机构,外周形状与盖板半成品的外周形状相同,且所述定位机构的上端面的形状与盖板半成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配,用以定位及安置盖板半成品;

顶举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定位机构的下端面相连,且所述顶举机构位于所述推拉机构的正下方;

推边压边机构,包括四块环设于所述定位机构四周的推板,每一所述推板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平滑动装置,每一个所述水平滑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带动相连的推板面向所述定位机构方向水平移动;

胶水加热机构,包括相连的加热装置和移运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由所述移运装置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加热装置能移动至所述推拉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之间并对所述推拉机构抓取的盖板半成品加热激活胶水层的粘性;

电源箱,分别与所述推拉机构、顶举机构、推边压边机构以及胶水加热机构相电连,且所述电源箱内具有控制器;

并且,四块所述推板面向所述定位机构的一侧均形成有与待粘接的面料的外周相配的模口,且四个所述模口共同形成用以安置面料的区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电源箱通讯相连的人机控制箱,且所述人机控制箱上具有用以控制所述推拉机构、顶举机构、推边压边机构、胶水加热机构的运行状态的控制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推边压边机构还包括两个圆角包边装置,每一所述圆角包边装置包括一个圆角推板和一个推边气缸,两个所述圆角推板分别设置于其中两个所述推板之间并与盖板半成品的两个圆角边相对,所述推边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可带动所述圆角推板面向盖板半成品方向水平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每一所述水平滑动装置包括一个推板气缸和一个支架板,且所述推板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架板的一端与所述推板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相连,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推板间由活页结构相接合,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呈“L”型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的一端固连所述支架板,另一端通过套装有缓冲弹簧的螺栓螺母组连接所述推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纵向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推动气缸、与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且水平设置的压板、安装于所述压板上的多个吸盘,所述吸盘与外部真空设备相连通并面向所述定位机构,用以在负压作用下抓取盖板半成品,且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定位机构的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定位机构呈板状结构,所述顶举机构包括一个纵向固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顶举气缸,所述顶举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连所述定位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所述胶水加热机构中,所述移运装置包括由滑轨滑块结构水平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移运支架、固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移运支架相连的至少一个移运气缸,且所述加热装置水平安装于所述移运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定位机构的上端面具有与盖板半成品的下端面相配的定位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加热装置为短红外线发射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包括机架;可纵向升降的安装于机架上的推拉机构; 用以定位及安置盖板半成品的定位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与定位机构的下端面相连的顶举机构;推边压边机构,包括四块推板,推板连接水平滑动装置,水平滑动装置带动推板水平移动;胶水加热机构,用以盖板半成品加热激活胶水层的粘性;电源箱,内部具有控制器;并且,四块推板的一侧均形成有与面料的外周相配的模口,且四个模口共同形成用以安置面料的区间,能够有效提高盖板包边的效率、避免人工包边过程压边力度不够导致包边自动弹起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盖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支架板与推板间由活页结构相接合,缓冲支架的一端固连支架板,另一端通过套装有缓冲弹簧的螺栓螺母组连接推板,使得推板具有纵向移动的缓冲量,便于压紧过程中不易于损坏且起到有效的压紧布料和盖板半成品的粘合面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的立体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中推边压边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至图3,为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的立体图,结合图4,为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的实施例中推边压边机构的立体图。为清晰显示本实施例的结构特征,部分结构省略示出,其中图3中为显示胶水加热机构的结构特征,省略绘出部分安全光栅结构。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包括:作为整体骨架的机架1;推拉机构4,可纵向升降的安装于机架1上,用以抓取及带动盖板半成品纵向移动;定位机构3,外周形状与盖板半成品的外周形状相同,且定位机构3的上端面的形状与盖板半成品的下端面的形状相配,用以定位及安置盖板半成品;顶举机构7,安装于机架1上并与定位机构3的下端面相连,且顶举机构7位于推拉机构4的正下方; 推边压边机构2,包括四块环设于定位机构3的四周的推板21,每一推板21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平滑动装置,每一个水平滑动装置安装于机架1上并能带动相连的推板21面向定位机构3方向水平移动;胶水加热机构5,包括相连的加热装置53和移运装置,加热装置53由移运装置可滑动的安装于机架1上,且加热装置53能移动至推拉机构4和定位机构3之间并对推拉机构4抓取的盖板半成品加热激活胶水层的粘性;电源箱6,分别与推拉机构4、顶举机构7、推边压边机构2以及胶水加热机构5相电连,且电源箱6内具有控制器;并且,四块推板21面向定位机构3的一侧均形成有与待粘接的面料的外周相配的模口25,且四个模口25共同形成用以安置面料的区间。

具体的,上述的盖板半成品指的是已经过喷胶处理的盖板板,胶水固化在盖板的上下端面上形成胶水层,经由胶水加热机构5加热即可再次激活胶水层的粘性。上述的面料具有盖板板的基本结构及外周延伸的多个待包边至盖板板上的边沿,且相邻边沿均为锐角可合成为一个直角或边缘相叠加在一起,其基本形状与现有技术相同,故不予以具体阐述。本实施例的目的即为自动化的将上述的盖板半成品与面料相粘合并包边处理。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将盖板半成品安置在定位机构3上,由推拉机构4向下移动抓取盖板半成品并上提,胶水加热机构5的移运装置带动加热装置53移动至盖板半成品的下方并加热激活盖板半成品上胶水层的粘性,之后加热装置53由移运装置带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顶举机构7带动定位机构3上提至上端面与四块推板21的模口25基本齐平的位置,并在定位机构3及模口25上安置待粘合的面料,推拉机构4向下移动将盖板下端面与面料相贴合并继续带着顶举机构7及定位板一起向下部分移动,实现压紧平整相粘合面的作用,直到盖板上端面位于与四块推板21的下端面基本齐平的位置,此时,由于下压的作用,面料外周用以包边的边缘自然的呈纵向状态,即处于与盖板半成品的外周边缘线相齐平的状态,然后四块推板21面向盖板半成品方向运动,使得面料的边缘自然贴合在盖板半成品的上端面上,此时可由顶举机构7部分上提定位机构3,使得在定位机构3和四块推板21的作用下压紧盖板半成品的上端面与面料的粘合面。即完成了包边压边的操作,最后推拉机构4及推边压边机构2恢复至初始位置,由顶举机构7向上推动定位机构3及其上方安置的盖板成品,取出盖板成品即完成了整个包边工序。显然,这样的工序操作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中所示,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还包括安 装于机架1上并与电源箱6通讯相连的人机控制箱8,且人机控制箱8上具有用以控制推拉机构4、顶举机构7、推边压边机构2、胶水加热机构5的运行状态的控制按钮。进一步的,电源箱6的控制器优选为PLC控制器,且具有用以控制各部件运行状态及运行顺序的程序。但也可以是单片机等其他类似控制器,不局限于此。且优选的,人机控制箱8与电源箱6通过导线实现通讯相连的效果,但也可以以无线电连的方式实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4中所示,推边压边机构2还包括两个圆角包边装置,每一圆角包边装置包括一个圆角推板27和一个推边气缸28,两个圆角推板27分别设置于其中两个推板21之间并与盖板半成品的两个圆角边相对,推边气缸28安装于机架1上,并可带动圆角推板27面向盖板半成品方向水平移动,用以在推板21包边过程中同步运行对盖板半成品的两个圆角实现包边过程。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一水平滑动装置包括一个推板气缸22和一个支架板23,且推板气缸22安装于机架1上,支架板23的一端与推板气缸22的活塞杆的端部相连,另一端连接推板21。进一步的,支架板23与推板21间由活页结构26相接合,支架板23上设置有呈“L”型的缓冲支架24,缓冲支架24的一端固连支架板23,另一端通过套装有缓冲弹簧的螺栓螺母组连接推板21,使得推板21具有纵向移动的缓冲量,便于压紧过程中不易于损坏且起到有效的压紧布料和盖板半成品的粘合面的作用。进一步的,支架板23的下端面由滑块滑轨结构连接机架1,使得水平移动动作更为稳定可靠。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和图2中所示,推拉机构4包括纵向安装于机架1上的推动气缸41、与推动气缸41的活塞杆相连且水平设置的压板42、安装于压板42上的多个吸盘(图中未示出),吸盘与外部真空设备相连通并面向定位机构3,用以在负压作用下抓取盖板半成品,压板42位于定位机构3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推拉机构4还包括两根通过滑动副纵向设置于机架1上的导向杆43,且导向杆43的下端连接压板4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3呈板状结构,顶举机构7包括一个纵向固装于机架1上的顶举气缸71,顶举气缸71的活塞杆的端部固连定位机构3。进一步的,定位机构3的上端面具有与盖板半成品的下端面相配的定位部,便于定位安置盖板半成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和图3中所示,在胶水加热机构5中,移运装置包括由滑轨滑块结构水平安装于机架1上的移运支架51、固装于机架1上并与移运 支架51相连的至少一个移运气缸52,且加热装置53水平安装于移运支架51上,使得能够在移运气缸52作用下水平滑动至压板42正下方,对盖板半成品进行加热激活胶水层的操作。进一步的,加热装置53为短红外线发射器,能够短时间内发射大量热,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上述的面料采用PET纤维地毯。且移运气缸52的数量为两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机架1的周边上还设置有安全光栅9,用以提高机器生产的安全性。且上述的气缸均与外部气泵相连,在图中不予以示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左右行李舱盖板包边工装包括:机架1;可纵向升降的安装于机架1上的推拉机构4;用以定位及安置盖板半成品的定位机构3;安装于机架1上并与定位机构3的下端面相连的顶举机构7;推边压边机构2,包括四块推板21,推板21连接水平滑动装置,水平滑动装置带动推板21水平移动;胶水加热机构5,用以盖板半成品加热激活胶水层的粘性;电源箱6,内部具有控制器;并且,四块推板21的一侧均形成有与面料的外周相配的模口25,且四个模口25共同形成用以安置面料的区间,能够有效提高盖板包边的效率、避免人工包边过程压边力度不够导致包边自动弹起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盖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支架板23与推板21间由活页结构相接合,缓冲支架24的一端固连支架板23,另一端通过套装有缓冲弹簧的螺栓螺母组连接推板21,使得推板21具有纵向移动的缓冲量,便于压紧过程中不易于损坏且起到有效的压紧布料和盖板半成品的粘合面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