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片、使用其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和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2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力图 像。
[0045] 图9是在实施例5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 像。
[0046] 图10是在比较例1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 像。
[0047] 图11是在比较例3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 像。
[0048]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0049] 符号说明
[0050] 1、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
[0051] 2、试验片(发泡片)
[0052] 3、保持构件
[0053] 4、冲击负荷构件
[0054] 5、压力感应器
[0055] 10、发泡片
[0056] 11、固定夹具
[0057] 12、按压夹具
[0058] 16、压力调节机构
[0059] 20、支柱
[0060] 21、臂
[0061] 22、支承棒(轴)的一端
[0062] 23、支承棒(轴)
[0063] 24、冲击子
[0064] 25、电磁铁
[0065] 28、支承板
[0066] a、摆起角度
[0067] 6、应力缓和试验机
[0068] 61、推子
[0069] 62、视窗镜片
[0070] 63、液晶显示器
[0071] 64、压敏纸
[0072] 65、基板
[0073] 661、粘合带
[0074] 662、粘合带
[0075] 67、筐体
[0076] 68、泡沫插入用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77]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10为发泡片。就本实用新 型的发泡片而言,其厚度为30~500 μ m,所述发泡片由密度为0. 2~0. 4g/cm3 (或气泡率 为60~80体积% )的发泡体构成。另外,就优选的发泡片而言,其厚度为30~500 μ m,所 述发泡片由密度为〇. 2~0. 4g/cm3、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lrad/s时的储能弹 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S)在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内 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因此,具有所期望的冲击吸收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 发泡体的密度是指"表观密度"。
[0078] 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的厚度为30~500 μπι。其下限优选为40 μπκ更优选为 50 μπκ上限优选为400 μπκ更优选为300 μπκ进一步优选为200 μπι。在本实用新型中,发泡 片的厚度为30 μm以上,因此,能够均匀地含有气泡,能够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 发泡片的厚度为500 μπι以下,因此,即使对于微小间隙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追随。虽然本实 用新型的发泡片的厚度为30~500 μ m这样薄,但是冲击吸收性优异。
[0079]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的发泡体的密度优选为0. 2~0. 4g/cm3。需要说明的是, 将构成发泡体的树脂的密度设为平均lg/cm3,求出优选的气泡率。所述发泡体的优选的气 泡率成为60~80体积%。所述发泡体的密度的下限优选为0. 21g/cm3、更优选为0. 22g/ cm3,上限优选为0. 39g/cm3、更优选为0. 38g/cm3、进一步优选为0. 35g/cm3。通过使发泡体 的密度为0. 2g/cm3以上,从而能够维持强度,通过使其为0. 4g/cm3以下,从而能够发挥出更 高的冲击吸收性。另外,通过使发泡体的密度为〇. 2~0. 4g/cm3的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 发挥出更高的冲击吸收性。
[0080] 上述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例如为10~150 μ m。其下限优选为15 μ m、更优选为 20 μπκ上限优选为140 μπκ更优选为130 μπκ进一步优选为100 μπι。通过使平均泡孔直径 为10 μ m以上,从而能够发挥出更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通过使平均泡孔直径为100 μ m 以下,从而使压缩恢复性也优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泡体的最大泡孔直径例如为40~ 400 μπκ其下限优选为60 μπκ更优选为80 μπκ上限优选为300 μπκ更优选为220 μm。另 外,上述发泡体的最小泡孔直径例如为5~70 μπκ其下限优选为8 μπκ更优选为10 μπκ上 限优选为60 μ m、更优选为50 μ m。
[0081]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平均泡孔直径(ym)与发泡片的厚 度(yrn)之比(前者/后者)优选处于0.2~0.9的范围。上述平均泡孔直径(μπι)与发 泡片的厚度(μ m)之比的下限优选为0. 25、更优选为0. 3、上限优选为0. 85、更优选为0. 8。
[0082] 优选上述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l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 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 δ)的峰值处于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上 述损耗角正切的峰值存在的温度范围的下限优选为一 25°C、更优选为一 20°C、进一步优选 为一 10°C,上限优选为20°C、更优选为10°C。在为具有2个以上损耗角正切的峰值的材料 的情况下,期望其中的至少一个落入上述范围内。通过使峰值温度为一 30°C以上,从而可发 挥出优异的压缩恢复性。另外,通过使峰值温度为30°C以下,从而显示出高柔软性、发挥出 优异的冲击吸收性。
[0083] 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 (tan δ )的峰值强度(最大值)高,例如为〇· 2以上、优选为0· 3以上。上述峰值强度(最 大值)的上限值例如为2.0。
[0084] 这样,上述损耗角正切(tan δ )的峰值温度、峰值强度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发泡体 的冲击吸收性。若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l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 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 δ )的峰值存在于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 内,则发泡片的冲击吸收性变高,关于这一点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推测是由于与冲击的频 率相匹配地存在着上述损耗角正切(tan δ)的峰值的缘故。即,可推测:上述损耗角正切 (tan δ )为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根据粘弹性测定中的温度时间换算规则而被换 算为与结构物的落下冲击相当的频率的范围,因此,在一 30°C以上且30°C以下的范围内 具有上述损耗角正切(tan δ)的峰值温度的发泡片,其冲击吸收性变高。另外,储能弹性模 量是与施加于发泡片的冲击能量相对的斥力,若储能弹性模量高,则直接弹回冲击。另一方 面,损耗弹性模量是将施加于发泡片的冲击能量转换为热的物性,损耗弹性模量越高,则越 多地将冲击能量转换为热,因此吸收冲击,使形变变小。由此可推测,大量地将冲击能量转 换为热且斥力小的发泡片,即,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 δ ) 大的发泡片,其冲击吸收率高。
[0085] 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发泡体的初期弹性模量低。该初期弹性模量 (在23°C环境下、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拉伸试验中,由10%应变时的斜率所算出的值) 优选为5N/mm 2以下、更优选为3N/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lN/mm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上 述初期弹性模量的下限值例如为〇. lN/mm2。
[0086] 作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的发泡体,只要具有上述特性,则其组成、气泡结构 等就没有特殊限制。作为气泡结构,可以是连续气泡结构、独立气泡结构、半连续半独立气 泡结构中的任一种。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连续气泡结构、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 构。
[0087] 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薄且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即使对于非常弱的冲击, 也具有高冲击吸收性,不受冲击的大小的影响而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例如,在使用了 摆锤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吸收性试验中,下式所定义的冲击吸收率(%)除以发泡片的厚 度(μπι),求出每单位厚度的冲击吸收率R。
[0088] 冲击吸收率(% ) = {(F〇- F J /F〇} X 100
[0089] (上述式中,Ftl是仅对支承板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F i是对由支承板和发泡片构 成的结构体的支承板上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
[0090] 在将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30°时(以下有时称作"低冲击条件(a) ")的 R设为R1,将在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40°时(以下有时称作"低冲击条件(b)")的 R设为R2,将冲击子的重量96g、摆起角度47°时(以下有时称作"高冲击条件")的R设为 R3时,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来说,Rl例如为0. 15以上、R2例如为0. 15以上、R3例如 为0. 10以上。上述R(R1、R2、R3)的上限值例如为0. 5左右。
[009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冲击吸收率因发泡片的厚度等而异,通常为5~80%、下限优 选为7%、上限优选为60%。上述高冲击条件下的冲击吸收率(%)优选为14%以上、更优 选为15%以上。低冲击条件(a)时的冲击吸收率(%)优选为18%以上、更优选为25%以 上。
[0092]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前所述,不受冲击的大小影响而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 性。例如,就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来说,上述Rl与R3之和(R1+R3)通常为0. 25以上(例 如0. 25~1. 0)、优选为0. 28以上(例如0. 28~1. 0),并且Rl与R3之比(R1/R3)通常为 0. 5~3. 0、优选为0. 8~2. 8的范围内。另外,就本实用新型的发泡片来说,Rl与R3之差 (R1 - R3)通常为±0.25以内、优选为±0.21以内。此外,上述Rl与R2之和(R1+R2)通 常为0· 40以上(例如0· 40~L 0)、优选为0· 45以上(例如0· 45~L 0),并且Rl与R2 之比(R1/R2)通常为0. 5~2. 5、优选为0. 8~2. 0的范围内。
[0093] 对于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的示意构成,通过图1及图2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冲击试验装置1 (摆锤试验机1)包括:作为以任意的保持力来保持试验 片2 (发泡片2)的保持机构的保持构件3 ;使试验片2负何冲击应力的冲击负何构件4 ;和 作为对基于冲击负荷构件4对试验片2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检测的冲击力检测机构的压力感 应器5等。另外,以任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