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杀真菌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杀灭植物病原性真菌的含有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
实际上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在于制备和应用含有协同性混合物的组合物的方法,该组合物的主要成分是苯酰胺类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化合物,对于属于在其有机体中不能合成甾醇的线孢卵壳属(Oomyces)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具有杀灭作用。
更明确地讲,本发明涉及以苯酰胺类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协同性混合物的应用;后者在将羊毛甾醇经多步代谢转化成为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抑制甾体骨架上14位碳原子的脱甲基作用。
本发明所描述的协同性混合物在马铃薯、葡萄、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中,可有效地用来杀灭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特别是属于霜霉菌(peronos porales)类植物病原性真菌。
在本领域内,有大量的化合物具有杀真菌作用;这类化合物具有作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作用于植物病原性真菌微生物的共同性质。仅限于引用已在市场上销售的化合物,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属于三唑衍生物(例如triadimefon diclorobutrazole、propiconazole、penconazole、pp450.)咪唑衍生物(例如prochloraz)和嘧啶类衍生物(例如fenarimol)。
上述三唑,咪唑,嘧啶类衍生物的特性和共同的特殊生化作用在于,在羊毛甾醇经多步代谢转化成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抑制甾体骨架上14位碳原子的氧化脱甲基作用。
对上述抑制作用敏感的,因而易受上述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杀灭的病原性真菌是在其有机体中具有合成甾醇能力的真菌。
事实上,粉孢属(Oidium)和锈病(rust)是十分易遭杀灭的真菌类微生物。
当然,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属于霜霉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由于在其有机中不能合成任何甾醇,因此它们能够避开前述杀真菌作用。
但是,一系列的内吸性杀真菌剂,即在化学上称之为“苯酰胺”类的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这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性性真菌。
属于上述名称的,可包括几种属于下列几类的化合物丙氨酸衍生物(如benalaxyl,matalaxyl);
丁内酯衍生物(如ofurace);
噁唑烷酮衍生物(如oxadixyl)。
这些杀真菌剂具有似乎实际上与抑制一种特定的核糖核酸聚合酶相联系的作用机理,从而使得这些杀真菌剂能够选择性地杀灭线孢卵壳属。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有两类杀真菌剂,一类以抑制C-14位的氧化脱甲基作用为基础(对线孢卵壳属无效的杀真菌剂);一类是以抑制核糖核酸聚合酶作用为基础(对线孢卵壳属有效的杀真菌剂),二者的抑制领域和使用范围截然不同。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几种含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有效地用于保护植物或所说植物的植体或果实免遭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真菌的侵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协同性混合物的组合物来选择性地保护植物(如葡萄、马铃薯、蕃茄、烟草等)免遭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真菌侵蚀的方法。
从下面本发明公开的技术,通过使用含有至少一种属于上述的在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作为C-14脱甲基抑制剂类的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属于上述的“苯酰胺”类的具有已知抗霜霉属活性的化合物(以下简称“化合物B”)混合物(该混合物在选择性地保护植物或所说的植物的植体或果实免遭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的,特别是属于霜霉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的侵蚀中具有协同效应),就能实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对本技术领域
的专业人员来说是十分清楚的。
换言之,按照本发明,当植物受到线孢卵壳属侵蚀时,在保护植物免遭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真菌的侵蚀中,将本身对线孢卵壳属无活性的化合物加到对线孢卵壳属有活性的化合物(“苯酰胺”)中,可提高后一化合物在植物栽培中的杀灭线孢卵壳属真菌性能。
根据文献所报导的资料,由于两类杀菌剂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目标,因此,在以“化合物A+B”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中,本发明的申请人所发现的上述协同作用是完全意料不到的。
关于本技术领域
的专业人员可以合理地表达的实际知识和预期结果的此种情况,在文献中也同样清楚地认可的(参见Pestic.Biochem.and Physiol.22,262-275,1984),即认为通过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来产生协同作用是不可能的。
因此,可以认为,本发明意想不到地克服了由本技术领域
的专业人员提供的资料所得出的偏见,这些资料本应使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延进行。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协同效应”一词的意思是,正如下文所显示的,应用“化合物A+B”的混合物所得到的活性,要比以相同的剂量,在可比条件下,在植物上分别施用单一化合物所预期的积累活性要高得多。
根据本发明可以看出,将A类化合物(对线孢卵壳属无活性)定义如前,下文有更详尽的说明)加入B类化合物(定义如前,下文有更详尽的说明)中可显著地增加后者对线孢卵壳属的杀真菌活性。
关于用属于霜霉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接种的植物,此种协同效应将用归纳在附例的表1-3中的实验结果来说明。
协同效应是使用下列属于在C-14脱甲基化步骤中可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A来说明的。
三唑类衍生物triadimefon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酮(Bayer公司)diclobutrazol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I.C.I.公司)pp450,1-(2-氟苯基)-1-(4-氟苯基)-2-(1,2,4-三唑-1-基(flutriafol))-乙-1-醇(I.C.I公司)M.13144,(uniconazole)1-(4-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Sumitomo公司)咪唑类衍生物prochloraz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羧酰胺(FBC公司)嘧啶类衍生物fenarimolα-(2-氯苯基)-α-(4-氯苯基)-5-嘧啶甲醇(Eli Lilly公司)作为化合物B,试验了下列属于上述3类的杀真菌剂丙氨酸酯类benalaxylN-(2,6-二甲基苯基)-N-(苯乙酰基)-DL-丙氨酸甲酯(Montedison公司)
metalaxylN-(2,6-二甲基苯基)-N-(甲氧基乙酰基)-DL-丙氨酸甲酯(Ciba Geigy公司)丁内酯类衍生物ofurace2-氯-N-(2,6-二甲基苯基)-N-(四氢-2-氧代-3-呋喃基)乙酰胺(Chevron公司)噁唑烷酮类衍生物oxadixyl2-甲氧基-N-(2-氧代-1,3-噁唑烷-3-基)乙酰-2′,6′-二甲代苯胺(Sandoz约)根据操作环境的条件,感染程度条件和其它参数,必须订出化合物A和B投配量的重量比范围和可显示协同效应的重量比范围是很宽的。
但是,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应用大约0.5∶1至2∶1的A∶B比值,可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此外,A+B协同混合物,即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与第三个或其它组分C,D等合并应用,为了扩大作用范围和(或)降低对内吸性杀真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在实际配方中加入其它组分是有利的。
为此,组分C可选自非内吸性,非特定杀真菌剂,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如代森锰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为一种多聚复合物);
代森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代森锰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
钛酰亚胺,铜盐,锡衍生物等等。
通过常规的方法,即使用在农艺学中用于配制配方所惯用的方法和设备即可制得本发明的协同性杀灭真菌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与所显示的协同效应有关联的有利后结果是,可将一种由“化合物A”和“化合物B”组成的混合物(无论如何配制)施用于所要保护的栽培物,而与农艺实践中常用的剂量相比,“化合物B”所使用的剂量是比较小的。
这一优点证明是特别重要的,除了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这一优点还可以避免产生抗药现象,而此种抗药现象已经在应用那些特定内吸性杀真菌剂时发生了。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化合物A+B”混合物的通用性,此种通用性可以有效地用来治疗许多种植物病原性真菌(不能合成麦角甾醇的真菌)所引起的疾病。
下列实例可对本发明做更为详尽的描述。
就霜霉属(peronospora)对葡萄[葡萄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B.et c.)Berl et de Toni)]和霜霉属对马铃薯[马铃薯晚疫菌(Phytophthora infestants(Mont)De Bary)]的侵蚀,在下列操作条件下,测定了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混合物所显示的协同活性。
对葡萄霜霉属[葡萄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B.et c.)Berl et de Toni)]的预防活性。
在25℃,相对温度60%的环境条件下,用进行试验的样品的水-丙酮[20%丙酮(体积/体积)]溶液喷洒生长在盆中的葡萄(cv.Dolcetto)叶子的两面,施药后15天,将plasmopara viticola孢子的水悬浮液(200,000孢子/毫升)喷洒在较低的叶子上;将该植物在21℃,饱和湿度环境下保持24小时后,移到相对湿度为70%、21℃的环境中培育7天以上。最后,用范围从100(未感染的植物)到0(全部感染的植物)的评价指数,来评价感染程度。
对马铃薯霜霉属[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ora imfestants(Mont) de Bary)]的预防治性。
在24℃,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条件下,用进行试验的样品的水-丙酮溶液[20%丙酮(体积/体积)]喷洒生长在盆中的马铃薯植物CV.SIEGLINDER的叶子上。7天后,将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的水悬浮液(25000孢子/毫升)喷在叶子表面使之感染;将该植物在20℃、饱和湿度环境下保持24小时后,移到相对湿度为70%、24℃的另一环境中培育4天。
在上述时间结束后,用范围在100(未感染的植物)至0(全部感染的植物)评价指数来评价感染程度。
与技术常用名称相应的化合物定义已在本公开发明中给出。
实例1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和苯酰胺之间协同活性的显示,前者选自三唑类衍生物(化合物A=triadimefon),后者选自丙氨酸类衍生物(化合物B=benalaxyl,metalaxyl)、丁丙酯类衍生物(化合物B=ofurace)、噁唑烷酮类衍生物(化合物B=oxadixyl)。
由下列真菌引致疾病病原性真菌马铃薯晚疫菌(phytophthoar infestans)培育物马铃薯作用预防,施药后7天表1化合物A 克/升 化合物B 克/升 活性%Triadimefon 0 Benalaxyl 0 0″ 0.2 ″ 0 0″ 0 ″ 0.1 37″ 0.2 ″ 0.1 95″ 0 Metalaxyl 0 0″ 0.2 ″ 0 0″ 0 ″ 0.1 47″ 0.2 ″ 0.1 67″ 0 Ofurace 0 0″ 0.2 ″ 0 0″ 0 ″ 0.1 57″ 0.2 ″ 0.1 70″ 0 Oxadixyl 0 0″ 0.2 ″ 0 0″ 0 ″ 0.1 37″ 0.2 ″ 0.1 57实例2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与苯酰胺之间的协同活性的显示;前者选自三唑类衍生物(化合物A=diclobutrazole;M13144;pp450]、咪唑类衍生物[化合物A=prochloraz]或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A=fenarimol],后者选自丙氨酸类衍生物[化合物B=benalaxyl;metalaxyl]。
由下列真菌引致疾病病原性真菌马铃薯免疫菌培育物马铃薯作用预防,施药后7天。
表2化合物A 克/升 化合物B 克/升 活性%Diclobutrazol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 ″ 0.1 35″ 0.05 ″ 0.1 73″ 0.2 ″ 0.1 83Diclobutrazol 0 Met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 ″ 0.1 45″ 0.05 ″ 0.1 74″ 0.2 ″ 0.1 85M.13144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70″ 0.2 ″ 0.1 79″ 0 Met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70″ 0.2 ″ 0.1 80
表2化合物A 克/升 化合物B 克/升 活性%PP 450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36″ 0.2 ″ 0.1 57PP 450 0 Met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47″ 0.2 ″ 0.1 52Prochloraz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36″ 0.2 ″ 0.1 50″ 0 Met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n.d.
″ 0.2 ″ 0.1 47Fenarimol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36″ 0.2 ″ 0.1 65″ 0 Metalaxyl 0 0″ 0.05 ″ 0 0″ 0.2 ″ 0 0″ 0.05 ″ 0.1 52″ 0.2 ″ 0.1 72
实例3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与苯酰胺之间的协同活性的显示;前者选自三唑类衍生物(化合物A=triadimefon],后者选自丙氨酸类衍生物(化合物B=benalaxyl)。
由下列真菌引致疾病病原性真菌葡萄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培育物葡萄作用预防,施药后15天。
表3化合物A 克/升 化合物B 克/升 活性%triadimefon 0 Benalaxyl 0 0″ 0.05 ″ 0 0″ 0.10 ″ 0 0″ 0 ″ 0.10 77″ 0.05 ″ 0.10 100″ 0.10 ″ 0.10 100
权利要求
1.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其中包括至少一种特别对C-14氧化脱甲基起抑制作用的属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具有抗霜霉属菌活性的丁内酯和噁唑烷酮衍生物的“苯酰胺”类化合物(B),用于保护植物或植体免遭属于线孢卵壳属类植物病原性真菌的侵蚀。
2.按照权利要求
1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耕作培育中用于保护植物免遭属于霜霉类植物病原性真菌的侵蚀。
3.按照权利要求
1或2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抑制麦角甾醇的化合物A选自属于三唑,咪唑和嘧啶类衍生物类的抑制麦角甾醇的化合物。
4.按照权利要求
3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抑制麦角甾醇的化合物(A)最好是选自下列化合物friadimefom diclobutrrazol,flutriafol,1-(4-氯苯)-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prochloraz和fenarimol,而属于“苯酰胺”类的化合物(B)最好是选自下列化合物benalaxyl,metalaxyl,ofurace和oxadixyl。
5.按照上述各项权利要求
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活性的部分(A)与苯酰胺部分(B)之间的重量比大约在0.5∶1和2∶1之间。
6.按照上述各项权利要求
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其中特征在于,为了综合作用范围和/或降低其抗药性,上述组合物还含有至少一种其它组份。
7.按照上述各项权利要求
的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当所说的组合物用以选择性地保护植物或其植体免遭属于线孢卵壳属类的植物病原性真菌特别是霜霉类的侵蚀时,其中包括至少一种特别对C14氧化脱甲基起抑制作用的属于麦角甾醇抑制剂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属于具有抗霜霉属菌活性的“苯酰胺”类化合物。
8.保护植物,植体或所说植物的果实免遭属于线孢卵壳属类植物病原性真菌侵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各项权利要求
的含有杀虫真菌混合物的组合物。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协同性杀真菌混合物的组合 物,其中包括,至少一种属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 剂类的化合物(选自三唑、咪唑、嘧啶类衍生物)和至 少一种苯酰胺类的具有抗霜霉属的化合物(选自丙氨 酸、丁内酯、唑烷酮类衍生物)。本发明公开的协同 性混合物可有效地用于葡萄、马铃薯、蕃茄、烟草种植 中,以保护植物或植体免遭线孢卵壳属植物病原性真 菌,尤其是属于霜霉类的真菌的侵蚀。
文档编号A01N43/653GK87105156SQ87105156
公开日1988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7日
发明者佛朗哥·戈佐, 卡洛·瓦尔卡莫尼卡, 詹弗拉诺·皮津格里利, 卡洛·加拉瓦利亚, 路易吉·米伦纳 申请人:蒙特爱迪生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