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及其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38261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及其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及其培养方法,它主要应用于泥炭的改良,提高泥炭的亲水性。
背景技术
泥炭又名草炭,是地表植物遗体在大气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有机物,是地表植物的结合体。泥炭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是改良土壤,生产生物肥、有机肥、复(混)合肥等,施用泥炭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氮、磷、钾含量,使有机物、腐植酸总量增加活化土壤的肥力。目前,泥炭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质原料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领域大量使用。但是由于干燥的泥炭很难浸透水分,阻止了泥炭的应用。施用的泥炭不仅不能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还在干旱时与植物争夺水分,降低灌溉效率,影响植物生长。泥炭所含的有机质得不到降解利用。国外如加拿大等国的泥炭生产商在泥炭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泥炭变得亲水,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动物和人具有多种毒性作用,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并且易被水溶漓,不具有长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比优化合理、安全无污染、能有效提高泥炭的亲水性的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是提供一种工艺新颖、合理、产品能提高泥炭的亲水性、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的培养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配方为酵母膏0.4~0.5g/L,大豆油60~70g/L,NaNO33.5~4.5g/L,KH2PO41.5~2.2g/L,Na2HPO4·2H2O 1.5~2.2g/L,MgSO4·7H2O 0.6~1.1g/L,FeSO4·7H2O0.005~0.012g/L,水0.95升,溶液为水溶液。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是该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的培养方法将上面所述的配方混合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发酵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培养时间为24h,当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0~30g/L时培养结束,得到的混合物为泥炭湿润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以本配方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发酵培养,由此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用来改良泥炭,能够提高泥炭的亲水性能,同时无污染,对动物和人没有毒性作用,不易被水溶漓,具有长期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酵母膏0.5g,大豆油65g,NaNO34.5kg,KH2PO42.2kg,Na2HPO4·2H2O 1.7g,MgSO4·7H2O 1.0g,FeSO4·7H2O 0.011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30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2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2取酵母膏0.45g,大豆油62g,NaNO33.8kg,KH2PO41.8kg,Na2HPO4·2H2O 1.8g,MgSO4·7H2O 0.8g,FeSO4·7H2O 0.006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7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4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3取酵母膏0.41g,大豆油68g,NaNO34.4kg,KH2PO41.5kg,Na2HPO4·2H2O 1.9g,MgSO4·7H2O 0.9g,FeSO4·7H2O 0.012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5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8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4取酵母膏0.43g,大豆油70g,NaNO33.9kg,KH2PO41.9kg,Na2HPO4·2H2O 1.5g,MgSO4·7H2O 0.7g,FeSO4·7H2O 0.008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8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5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5取酵母膏0.49g,大豆油63g,NaNO33.5kg,KH2PO42.0kg,Na2HPO4·2H2O 2.2g,MgSO4·7H2O 1.1g,FeSO4·7H2O 0.007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3g/L时,培养结束,得到1.12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6取酵母膏0.4g,大豆油69g,NaNO34.0kg,KH2PO42.1kg,Na2HPO4·2H2O 2.0g,MgSO4·7H2O 0.6g,FeSO4·7H2O 0.009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0g/L时,培养结束,得到1.13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7取酵母膏0.42g,大豆油64g,NaNO34.2kg,KH2PO41.7kg,Na2HPO4·2H2O 1.6g,MgSO4·7H2O 0.75g,FeSO4·7H2O 0.005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9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1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8取酵母膏0.44g,大豆油67g,NaNO33.7kg,KH2PO41.6kg,Na2HPO4·2H2O 2.1g,MgSO4·7H2O 0.95g,FeSO4·7H2O 0.010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1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8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9取酵母膏0.46g,大豆油66g,NaNO33.6kg,KH2PO42.1kg,Na2HPO4·2H2O 1.8g,MgSO4·7H2O 1.05g,FeSO4·7H2O 0.008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2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8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10取酵母膏0.48g,大豆油61g,NaNO34.1kg,KH2PO41.5kg,Na2HPO4·2H2O 1.9g,MgSO4·7H2O 0.65g,FeSO4·7H2O 0.006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6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6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11取酵母膏0.47g,大豆油68g,NaNO34.3kg,KH2PO41.9kg,Na2HPO4·2H2O 1.7g,MgSO4·7H2O 0.85g,FeSO4·7H2O 0.011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8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7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12取酵母膏0.43g,大豆油65g,NaNO33.8kg,KH2PO42.0kg,Na2HPO4·2H2O 2.0g,MgSO4·7H2O 0.8g,FeSO4·7H2O 0.007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7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7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13取酵母膏0.42g,大豆油67g,NaNO33.7kg,KH2PO41.7kg,Na2HPO4·2H2O 1.6g,MgSO4·7H2O 0.7g,FeSO4·7H2O 0.009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5g/L时,培养结束,得到1.06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施例14
取酵母膏0.41g,大豆油63g,NaNO34.0kg,KH2PO41.8kg,Na2HPO4·2H2O 2.1g,MgSO4·7H2O 1.0g,FeSO4·7H2O 0.010g,和0.95升的水搅拌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保持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经过24h的培养,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4g/L时,培养结束,得到1.10kg的泥炭湿润剂,或脱水浓缩成10%的粘稠溶液。
实例将0.5kg泥炭湿润剂与500kg泥炭,及300kg水混合搅拌12h后,水的表面张力由72.75mN/m降低到29.7mN/m,泥炭完全湿润。
并且在泥炭湿润剂中保留的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细菌能够加速泥炭分解为腐殖酸,加快土壤的团粒化,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其特征是配方为酵母膏0.4~0.5g/L,大豆油60~70g/L,NaNO33.5~4.5g/L,KH2PO41.5~2.2g/L,Na2HPO4·2H2O1.5~2.2g/L,MgSO4·7H2O 0.6~1.1g/L,FeSO4·7H2O 0.005~0.012g/L,水0.95升,溶液为水溶液。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混合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培养,发酵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6~38℃,搅拌转速550~650转/分,通气量为1.2~1.4vvm,培养时间为24h,当鼠李糖脂的含量达到20~30g/L时培养结束,得到的混合物为泥炭湿润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及其培养方法,它主要应用于泥炭的改良,提高泥炭的亲水性。该泥炭湿润剂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酵母膏0.4~0.5g/L,大豆油60~70g/L,NaNO
文档编号C05F11/02GK1907916SQ20061005278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3日
发明者叶建军 申请人:叶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