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4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脱粒装置的行进机体前方側设置有装备被传递来自 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和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 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的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脱 粒滚筒输出轴的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联合收割机,以往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 专利文献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安装在脱粒装置的前表面上的齿轮箱(相当于传动箱)。该齿轮箱具备向左方突出的输入轴、和内装在齿轮箱中的齿轮变速机构和锥齿轮机构。上述输入轴经由带传动机构、副箱的笫1输出轴、第1副轴、和带传动机构与发动机输出轴联动。齿轮箱通过上述齿轮变速机构将输入轴的驱动力变速,通过锥齿轮机构进行方向转换并传递给脱粒滚拔 同。在联合收割机中,作为具备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转驱动(forward driving)和反转驱动(reverse driving)的动力传递机构的联合收 割机,以往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3种动力传递机构。第1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副箱的输入 轴,将该副箱的收割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并 具备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内部的动力切换机构。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设置在将上述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 收割输入轴的收割用传递轴上的齿轮和反转齿轮,具备滑动自如地设 置在上述收割输出轴上的滑动齿轮。当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齿轮与上 述滑动齿轮啮合时,该动力切换机构将正转方向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 入轴,当与收割用传递轴的上述反转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与上述滑动 齿轮啮合时,该动力切换机构将反转方向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第2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驱动轴传递给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输入轴,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输出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行进变速箱的HST,并具备设置在上述脱粒装置 側变速箱中的收割输出轴和从上述行进变速箱突出的作业输出轴。上述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出轴经由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 离合器对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上述行进变速箱的作业 输出轴经由收割反转离合器对收割输入轴进行动力传递。当收割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 轴,当收割反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时,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 轴。第3动力传递机构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自由接头的 驱动轴传递给脱粒装置侧变速箱的收割输入轴,将该脱粒装置侧变速 箱的收割输出轴的驱动力经由带、单向离合器和收割正转离合器传递 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将该收割输入轴的驱动力经由动力切换机构 传递给收割两轴。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收割输入轴上的正转用 锥齿轮和反转用锥齿轮,具备以与正转用锥齿轮和反转用锥齿轮啮合 的状态固定在收割输入轴上的锥齿轮、和花键嵌合在收割输入轴上的 滑动部件。该动力切换机构在滑动部件嵌合在正转用锥齿轮的槽部中 时,将正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在滑动部件嵌入到反转用锥齿轮 的槽中时,将反转的动力传递给收割两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6667 0号公报(JP11-26667 0A) (参照段落

、图1~图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1123号公报(JP2004-121123A ) (参照段落
~





、图4、图6、图8 )在联合收割机中,在收割部发生了堵塞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收 割部向与在作业时所驱动的正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则容易解决堵塞。在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以便能够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情况 下,将正反转切换机构的整体装备在传动箱或收割输入轴上,或者装 备从行进用的传动系统将反转动力取出并传递给收割输入轴的反转传 动机构。这样,为了正反转切换机构和反转传动机构的制作和装备而存在成本上升的倾向。此外,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有变复杂的倾 向。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 反转驱动的联合收割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在 脱粒装置的行进机体前方側设有传动箱的联合收割机,该传动箱装备 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 粒滚筒输出轴,该脱粒滚筒输出轴经由锥齿轮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 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其中,收割输出轴以锥i:机构与上述箱输入轴联二,且装备在上i传动箱中:设置有正 转离合器,该正转离合器使上述箱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轴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forward drive)传递 给收割部的收割输入轴;设置有反转离合器,该反转离合器使上述箱 输入轴和上述收割输出轴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联动以将反转 方向的驱动力(reverse drive )传递给上述收割部的上述收割输入 轴。根据该结构,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接合状态,反转离合器被操 作为脱离状态时,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正转离合器联动的一 方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 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所以收割 输入轴被正转驱动。另一方面,当正转离合器被操作为脱离状态、反转离合器被操作 为接合状态时,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中的与反转离合器联动的一个 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于是,箱输入轴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 出轴的旋转方向由于锥齿轮机构而成为相反的旋转方向,所以收割输 入轴纟皮反转驱动。由此,即使在收割部发生堵塞也能够反转驱动收割部而容易解决 堵塞,同时能够将锥齿轮机构用于旋转方向转换机构而廉价地获得, 并且能够简单地完成作为传动装置整体的结构而极轻质地获得。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箱输入轴与上述收割输出轴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根据该结构,箱输入轴与收割输出轴在行进机体横向上以一条直 线的形状或与其接近的状态并列,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传动箱的行进机 体侧视中的大小。由此,能够以传动箱紧凑地配置在脱粒装置的前侧的简单的状态 得到对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 维持在接合状态。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容易避免由收割部的反转驱动带来的故障发 生的状态获得对收割部反转驱动而容易解决堵塞的结构。即,如果收割部被长时间地反转驱动,则有时会在收割部的装置 上作用过大的力。根据该结构,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对反转离合器的接 合状态的维持。由此,当对收割部反转驱动时,间歇地进行反转离合 器向接合状态的切换操作等,容易注意使收割部的反转驱动不会额外 长。另外,在以往的联合收割机中,有的联合收割机设置为使分草体 的前端部在收割作业姿势中尽量接近地面,以使得当使分草体在分草 部位附近的谷杆处于倒伏的姿势的状态下作用时,将分草倒伏姿势的谷杆也尽量多地拉起(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6-14708号公报 (JP2006-014708A)、特别是段落
、图1、图2)。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虽然在收割前处理部的割宽的左右两側 设置有分草体,但在谷杆较大程度地倒伏的情况下,有时割宽端部附态。如果倒伏谷杆这样潜入到分草体的下侧,则有时会成为谷杆被对 地位于较低位置的分草体的下缘踏扁的状态,进一步倒伏而成为不能 连将穗头侧扬起的划入巻筒产生的拉起作用都不能施加的状态。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收割部上设置有在收割作用范围 的左右两侧将栽种谷杆分草的分草体,该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在从 側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 部分高,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成 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根据上述结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包括前端部的位于前方侧 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高,在该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此:在存在该间隙的部位处,避免了;'H犬并潜入到分^体的下^的状 态的谷杆成为被强力地压扁的状态,所以具有容易施加上方的扬起用 的划入巻筒等其他装置所产生的拉起作用的优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分草体的下缘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 时位于割刃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 缘部分高,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割刃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 形成有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是将与地面的间隙较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 作为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割刃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的结 构,所以使没有倒伏谷杆的没有踏扁的状态持续到割刃附近,具有容 易利用割刃良好地进行切割倒伏谷杆的优点。此外,割刃的紧前位置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也可以设定在与割刃 前端相同程度的高度位置。根据上述结构,比割刃前端位置靠下方侧的分草体对倒伏谷杆的 踏扁更加可靠地不易发生,所以具有容易更加良好地进行割刃对倒伏 谷杆的切割的优点。此外,也可以在比割刃靠前方侧的分草体的下缘部分中的、从上 述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形成有倾斜下缘,该倾 斜下缘相对于接近割刃侧的下缘部分越靠近前端側越高。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将从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 部分形成为,相对于接近割刃的后端侧部位的下端部分越靠近前端侧 越高的倾斜下缘,则分草体的前端位置的对地高度成为从地面离开相 当多的较高的位置。因此,较大程度地倒伏的状态的谷杆不能受到分 草体的拉起作用,相反地沿着倾斜下缘被向分草体的下缘侧引导。以往,以尽量有效地发挥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为目的而使分草体前 端的位置尽量接近地面被作为技术常识,但是在本发明中,转换了思 路而采用了产生上述那样的作用的结构。即,使分草体前端位置较高,分草体的拉起功能仅对其拉起作用 容易顺利地进行的、不是极端的倒伏状态的谷杆作用,如果对较大程度地倒伏的谷杆勉强施加分草作用,则有可能缠绕的谷杆会碎裂或发 生脱粒,所以向没有施加拉起作用的下缘侧引导,并且能够在不易发 生踏扁的状态下切割。因此,具有一边在不易发生谷杆的拉碎或踏扁的状态下进行分草 体的谷杆的分草及拉起作用, 一边容易良好地进行收割作业的优点。对于其他特征结构以及由该其他特征结构发挥的有利的效果,通 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的说明就会变得清楚。


图l是笫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側视图。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传动机构的线图。图4是传动箱配设部和操作部的主视图。图5是链条传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操作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操作状态、加速器 操作件的向高速位置的操作状态、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 操作状态、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牵制机构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脱离位置的操作状态、加速器 操作件的向低速位置的操作状态、反转离合器操作件的向接合位置的 操作状态、以及牵制机构和高速反转牵制机构的解除状态的侧视图。图9 (a)是张紧轮体的链条张紧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图9 (b) 是表示张紧限制体的作用状态的侧视图。图IO是链条张紧机构的剖视图。图ll是表示收割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图12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俯视图。图13是将收割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上下方向剖视图。图14是表示铸模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XV-XV线剖视图。图16是笫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右视图。图17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图18是表示螺旋钻驱动部的结构的右视图。图19是表示螺旋钻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图20是表示链条传动机构的结构的右视图。图21是表示链轮和第3链轮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图22是划入巻筒的右视图。图23是划入巻筒的右側部分的纵剖主视图。图24是划入巻筒的左側部分的纵剖主视图。图25是划入巻筒的尖叉安装部的纵剖側视图。图26是收割前处理部的右视图。图27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主视图。图28是表示分草体的作用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不同的明确表示,以联合收割机的前 进方向为基准,将左右及上下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或横向) 以及上下方向。[第1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侧视图,是该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自动行驶 机体,该自动行驶机体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1、 1自动 行驶并且具有装备有驾驶座席2的驾驶部3 ,在该自行进机体的机体 框架4的后部侧具备沿自行进机体横向并列设置的脱粒装置5和谷粒 装袋部6,在上述脱粒装置5的前部具备连结有给料器11的收割部 10。该联合收割机是收获稻、麦等的谷粒的设备,如以下这样构成。上述收割部1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给料器11以外,还在该给料 器11的前端部具备连结有分草框架12的前处理装置13 。上述收割部10通过上述给料器11相对于脱粒装置5的上下摆动 操作,在位于分草框架12的下部的平台14 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 业状态、和上述平台14从地面较高地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升 降。当使收割部IO成为下降作业状态并使自行进机体行进时,上述前 处理装置13通过位于分草框架12的前部的左右一对的分草体15、 15 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和作为非收割对象的栽种谷杆分草,一边通过位于收割装置16的上方的划入巻筒17将作为收割对象的栽种 谷杆向分草框架12的后方侧划入, 一边通过推子形的上述收割装置 16进行收割处理,通过位于上述平台14的上表面侧的螺旋钻18将收 割谷杆输送到靠近给料器11的前侧,通过上述螺旋钻18所一体旋转 自如地装备的划入杆19将位于给料器11的前侧的收割谷杆送入到给 料器11的入口 (未图示)中。给料器11通过位于其内部的给料输送 机lla (参照图3)将来自上述划入杆19的收割谷杆输送到给料器11 的后端部,将收割谷杆的从根部到穗头的整体从位于该后端部的排出 口 (未图示)供给到脱粒装置5的脱粒室(未图示)中。上述脱粒装置5 通过绕行进机体前后朝向的轴心转动的脱粒滚 筒5a (参照图3)对供给到脱粒室中的收割谷杆进4亍脱粒处理,将脱 粒处理物分离处理为脱粒谷粒与排出麦秆,并将脱粒谷粒供给到上述 谷粒装袋部6的装袋容器6a中。如图1、图2所示,上述谷粒装袋部6除了具备上述装袋容器6a 以外,还具备袋支撑杆6c,分别对应于在该装袋容器6a的行进机体 前后方向上并列的两个谷粒排出筒6b地设置在装袋容器6a的下方; 兼用作带承接平台的作业平台6d,配置在该袋支撑杆6c的下方地设置 在上述机体框架4上;和支撑在上述机体框架4的横端部上的辅助平 台6e。辅助平台6e上下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在从机体框架4向横外侧 水平地突出的下降使用姿势、和从该下降使用姿势上升摆动而沿着行 进机体上下方向的上升收纳姿势之间切换。上述自行进机体具备设置在上述驾驶座席2的下方的发动机20。 图3是将上述发动机20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行进装置1、上述脱粒装 置5和上述收割部10的传动机构的线图。如该图所示,上述传动机构 的行进传动部将上述发动机20的输出轴20a的驱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 21传递给行进变速装置22的输入轴22a,将该行进变速装置22的输 出轴22b的驱动力输入到行进变速箱23中,并通过行进变速箱23传 递给上述左右一对的行进装置1、 1。上述行进变速装置22与上述行进变速箱23的箱体连续设置。该 行进变速装置22构成为具有具备上述输入轴22a作为泵轴的可变容 量形的轴向柱塞型(axial plunger type)的液压泵、和被来自该液 压泵的压力油驱动的轴向柱塞型的液压马达。即,行进变速装置22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上述传动机构的作业传动部使上述发动机20的输出轴20a经由带 传动机构25与脱粒装置5的扬谷驱动轴(winnowing fan driving shaft) 26的一端侧联动,使该扬谷驱动轴26的另一端侧经由带传动 机构27与脱粒装置5的第一螺旋输送机28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9联 动,使设置在上述带传动机构27上的动力取出轴30经由带传动机构 31与脱粒装置5的分选装置驱动轴32联动。上述传动机构的作业传动部将从上述发动机20的上述输出轴20a 输出的驱动力经由上述带传动机构25、上述扬谷驱动轴26、和设置在 该扬谷驱动轴26的另一端侧的带传动机构35传递给传动箱36的箱输 入轴37,将该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从传动箱36的脱粒输出轴38传递 给脱粒滚筒5a,将上述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经由正转离合器(forward clutch) 40、或者经由传动箱36的收割输出轴39和反转离合器 (reverse clutch) 41传递给收割部10的收割输入轴42。对于该动 力传递进一步详细说明。即,如图2、图4所示,上述传动箱36以支撑在脱粒装置5的前 壁部上的方式,设置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并且是上述给 料器11的后端部的上方的位置。如图3所示,传动箱36将上述脱粒 滚筒输出轴38沿前后方向配置在传动箱36的横向的中央部。传动箱 36将箱输入轴37与收割输出轴39分散配置在传动箱36的横向一端侧 和横向另一端侧,并且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38横向并列配置,进 而箱输入轴37和收割输出轴39也沿横向配置。脱粒滚筒输出轴38 — 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脱粒滚筒5a的旋转支轴上。上述传动箱36容纳有锥齿轮机构43。该锥齿轮机构43具备一体 旋转自如地设置在箱输入轴37的端部上的锥齿轮(输入锥齿轮的一 例)43a、 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收割输出轴39的端部上的锥齿轮(第 1输出锥齿轮的一例)43b、以及以与对置的两锥齿轮43a、 43b啮合 的状态一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脱粒滚筒输出轴38上的锥齿轮(第2输 出锥齿轮的一例)43c。即,锥齿轮机构43使横向的箱输入轴37与前 后朝向的脱粒输出轴38可以联动,并且使箱输入轴37与收割输出轴 39在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与收割输出轴39的旋转方向为相反的旋 转方向的状态下联动。如图3、图4所示,上述正转离合器40为带张紧离合器,通过巻 绕在上述箱输入轴37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一端侧上的传动带40a 借助张紧部件40b的张紧轮体40c在拉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进行切 换操作,该正转离合器40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张紧部 件40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该正转离合器40通 过被切换操作为接合状态,将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10 向正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42。
如图3、图4所示,上述反转离合器41为带张紧离合器,通过巻 绕在上述收割输出轴39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的另一端側上的传动带 40a借助张紧部件41b的张紧轮体41c在张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切 换操作,该反转离合器41在接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张紧部件 41b摆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该反转离合器41通过 被切换操作为接合状态,将收割输出轴39的驱动力作为将收割部10 向反转方向驱动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输入轴42。
如图3所示,上述收割输入轴42为驱动上述给料输送机lla的输 送机驱动轴。上述收割输入轴42经由传动链条44与收割装置16的驱 动轴45联动。该驱动轴45与上述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通过传动链 条47联动。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与划入巻筒17的驱动轴48通过利 用了传动链条49和传动带50的联动机构联动。
收割输入轴42当被传递正转方向的驱动力时,将收割部10的给 料输送机ll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和划入巻筒17向正转方向驱 动,以进行通常的前处理作业及输送作业,当被传递反转方向的驱动 力时,将收割部10的给料输送机ll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和划 入巻筒17向与通常的作业用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
图4表示设置在上述驾驶部3中以进行上述正转离合器40与上述 反转离合器41的切换操作、和上述发动机20的调速操作的操作部的 从正面观察时的结构。图6是上述操作部的立体图。如这些图与图2 所示,上述操作部具备设置在驾驶座席2的横侧的操作盘51、沿横向 并列设置在该操作盘51上的杆形的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和杆形的加 速器操作件53、以及设置在上述操作盘51的与驾驶座席侧相反侧的横 外侧的杆形的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上述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经由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该操作件52的基部上的旋转支轴55支撑在支撑部件56上,绕上述旋转支轴55 的横向轴心摆动。上述支撑部件56安装在操作盘51的背面側。该正 转离合器操作件52通过具备摆动臂61的联动机构60与正转离合器40 的张紧部件40b联动,所述摆动臂61 —体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上述旋转 支轴55的与连结有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 —侧相反侧的端部上 。
如图6、图7所示,上述联动机构6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摆动臂 61以外,还具备摆动连杆63, 一端部经由连结销62相对旋转自如 地连结在该摆动臂61的自由端部上;和操作线缆64,使该摆动连杆 63的另一端部通过内线缆与正转离合器40的张紧部件40b联动。
图7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操作 状态。如该图所示,当对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绕旋转支轴55的横向 的轴心沿着操作盘51的引导槽51a (参照图4)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摆 动操作,而使其位于引导槽51a的前端侧时,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成 为接合位置"engaged"。于是,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对摆动臂61 进行上升摆动操作,对摆动连杆63进行拉起操作。由此,操作线缆64 的内线缆被拉伸操作,对张紧部件40b进行摆动操作以按压作用在传 动带40a上,传动带40a成为拉紧状态,正转离合器40成为接合状态。
图8表示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的向脱离位置"disengaged"的操 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使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位于上述引导槽51a 的后端侧时,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成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于 是,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对摆动臂61进行下降摆动操作,对摆动连 杆63进行下降操作。由此,操作线缆64的内线缆被松弛操作,对张 紧部件40b进行摆动操作以解除对传动带40a的按压,传动带40a成 为松弛状态,正转离合器40成为脱离状态。
如图4、图6、图7所示,上述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连结在反转 离合器41的张紧部件41b上,经由该张紧部件41b摆动自如地支撑在 上述传动箱36的端部上。
图8表示反转离合器41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操作状态。 如该图所示,当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绕上述收割输出轴39的横向 的轴心进行上升摆动操作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成为接合位置 "engaged"。于是,反转离合器操作件41对张紧部件41b向接合侧 进行摆动操作。由此,张紧辊41c对传动带41a进行拉紧操作,反转离合器41成为接合状态。此时,反转离合器41通过由人为操作将反 转离合器操作件41维持在接合位置"engaged",来维持接合状态。
图7表示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脱离位置"disengaged"的操 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当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的维持操作解除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自然地下降摆 动,成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于是,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对 张紧部件41b向脱离侧摆动操作。由此,张紧辊41e将传动带41a的 拉紧操作解除,传动带41a成为松弛状态,反转离合器41成为脱离状 态。
如图4所示,上述加速器操作件53经由贯穿插入其基端侧的支轴 57支撑在支撑部件58上,绕支轴57的横向的轴心摆动。支撑部件58 安装在操作盘51的背面侧。该加速器操作件53通过内线缆的一端侧 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的基端部上的操作线缆(未图示)与发动机20 的加速装置(未图示)联动。
图7表示加速器操作件53向高速位置"high"的操作状态。如该 图所示,对加速器操作件53绕支轴57的横向轴心沿着操作盘51的引 导槽51b (参照图4)进行摆动操作,使其位于引导槽51b的后端側。 于是,加速器操作件53成为高速位置"high",将加速装置操作为高 速状态。由此,发动机20成为以设定为作业用的高转速旋转的作业用 高速状态。
图8表示加速器操作件53的向低速位置"low"的操作状态。如 该图所示,使加速器操作件53位于上述引导槽51b的前端侧。于是, 加速器操作件53成为低速位置"low",将加速装置操作为低速状态。 由此,发动才几20成为以设定为收割部10的反转驱动用的^f氐转速旋转 的非作业用低速状态。
如图4、图6、图7所示,上述操作部具备牵制机构70,具有由 一端侧连结在上述摆动臂61上的带板材构成的牵制体71 ;和高速反 转牵制机构80,具有连结在上述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由弯曲杆体构成 的高速反转牵制体81 。
上述牵制机构7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牵制体71以外,还具备接 触部73,该接触部73由从上述张紧部件41b朝向上述操作盘51的上 表面侧延伸出的弯曲杆72构成。牵制体71通过由连结在上述摆动臂61上的带板材构成,经由摆 动臂61与旋转支轴55支撑在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上,并与正转离合 器操作件52 —体移动。接触部73通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的张紧部件41b延伸出的弯曲杆72构成,成为设置在反转离合器操 作件54上以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体移动的状态。
图7是牵制机构70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当正转 离合器操作件52被操作到接合位置"engaged"时,牵制体71被摆动 臂61上升操作到与操作盘51的配置高度相同的配置高度。于是,牵 制体71成为由带板材的端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71a进入到上述接触部 73的移动路径中的作用位置。由此,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从脱离位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则牵 制体71通过上述牵制作用部71a与上述接触部73的抵接来使得反转 离合器操作件54不能向接合位置"engaged"移动。
即,当正转离合器40处于接合状态时,牵制机构70成为作用状 态,以通过牵制体71的牵制作用部71a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所具 备的接触部73的抵接,来牵制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向接合位置 "engaged"的切换,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
图8是牵制机构70的解除状态下的側视图。如该图所示,当正转 离合器操作件52被操作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时,牵制体71被 摆动臂61下降操作到低于操作盘51的配置高度的位置。于是,牵制 体71成为从上述接触部73的移动路径退出到其外部的解除位置,避 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从脱离位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 置"engaged"时的、上述接触部73与上述牵制作用部71a的抵接。
即,当正转离合器40处于脱离状态时,牵制机构70成为解除状 态,以解除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切换牵制, 由此解除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态的切换牵制。
上述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高速反转牵制体 81以外,还具备由上述弯曲杆72构成的接触部82 。
高速反转牵制体81通过由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弯曲杆构 成,而支撑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并与加速器操作件53 —体移动。 接触部82通过由从连结有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张紧部件41b延伸 出的弯曲杆72构成,成为设置在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上以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体移动的状态。高速反转牵制体81具备由构成它的 弯曲杆体的弯曲部形成的牵制作用部83。该高速反转牵制体81在位 于连结在加速器操作件53上的部位与上述牵制作用部83之间的部 位,移动自如地维持在支撑于上述操作盘51上的保持器84上。保持 器84支撑在上述操作盘51上。
图7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的作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 示,当加速器操作件53被操作到高速位置"high"时,高速反转牵制 体81被加速器操作件53移动操作到行进机体后方侧。于是,高速反 转牵制体81成为作用位置,如果要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从脱离位 置"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则通过上述牵 制作用部83与上述接触部82的抵接,对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向接合 位置"engaged"的移动施加阻力。
即,当发动机20处于作业用高速状态时,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 成为作用状态,以通过高速反转牵制体81的牵制作用部83与反转离 合器操作件54所具备的接触部82的抵接,使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 难以移动到接合位置"engaged",由此牵制反转离合器41向接合状 态的切换。
图8是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的解除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 示,当加速器操作件53被操作为低速位置"low"时,高速反转牵制 体81被加速器操作件53移动操作到行进机体前方侧。于是,高速反 转牵制体81成为解除位置,避免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被从脱离位置 "disengaged"切换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时的、高速反转牵 制体81的牵制作用部83与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的接触部82的抵接。
即,当发动机20处于非作业用低速状态时,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 成为解除状态,以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 切换牵制解除,由此将反转离合器41向咬合状态的切换牵制解除。
即,在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将加速器操作件53操作到高速位置 "high",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操作到脱离位置"disengaged", 将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操作到接合位置"engaged"。于是,发动机 20以作业用高速状态旋转,来自发动机20的输出轴20a的驱动力经 由带传动机构25、扬谷驱动轴26和带传动机构35被传递给传动箱36 的箱输入轴37,该箱输入轴37被驱动,该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经由锥齿轮机构43被传递给收割输出轴39,该收割输出轴39被向与箱输 入轴3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正转离合器40成为接合状 态,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通过正转离合器40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42, 反转离合器41成为脱离状态,收割输出轴39的驱动力不传递给收割 输入轴42,收割输入轴42在正转方向上以作业用旋转速度被驱动。该 收割输入轴42的驱动力分别直接传递给给料输送机11的输送终端 侧,经由传动链条44传递给收割装置16的驱动轴45,经由传动链条 44和传动链条47传递给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经由传动链条44、 传动链条47和传动带50传递给划入巻筒17的驱动轴48,将给料输送 机ll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划入巻筒17向正转方向以适合于 作业的旋转速度驱动。
在收割部10中发生了谷杆堵塞的情况下,将加速器操作件53切 换操作至低速位置"low",将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切换操作至脱离 位置"disengaged",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切换至接合位置 "engaged"。此时,进行加速器操作件53向低速位置"low"的切换 操作,从而将高速反转牵制机构80对反转离合器41的切换牵制解除, 并且进行正转离合器操作件52向脱离位置"disengaged"的切换操 作,将牵制机构70对反转离合器41的切换牵制解除后,将反转离合 器操作件54切换操作至接合位置"engaged"。
于是,发动机20以非作业用低速状态旋转,来自发动机20的输 出轴20a的驱动力经由带传动机构25、扬谷驱动轴26和带传动机构 35传递给传动箱36的箱输入轴37,该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经由锥齿 轮机构47传递给收割输出轴39,该收割输出轴39被向与箱输入轴37 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正转离合器40成为脱离状态,箱输 入轴37的驱动力没有被传递给收割输入轴42,反转离合器41成为接 合状态,收割输出轴39的驱动力通过反转离合器41被传递给收割输 入轴42,收割输入轴42向反转方向以非作业用旋转速度被驱动。该收 割输入轴42的驱动力分别直接传递给给料输送机11的输送终端侧, 经由传动链条44传递给收割装置16的驱动轴45,经由传动链条44 和传动链条47传递给螺旋钻18的驱动轴46,经由传动链条44、传动 链条47和传动带50传递给划入巻筒17的驱动轴48,将给料输送机 lla、螺旋钻18、收割装置16、划入巻筒17向反转方向以适合于解决堵塞的旋转速度驱动,谷杆堵塞的解决变得容易。此时,在将反转离合器操作件54人为地维持操作为接合位置"engaged"期间,反转离 合器41成为接合状态而驱动收割部IO反转,如果反转离合器操作件 54的向接合位置"engaged"的维持操作被解除,则反转离合器操作 件54自然地切换为脱离位置"disengaged",反转离合器41成为脱 离状态,收割部10的反转驱动停止。图5是具有上述传动链条44的链条传动机构的侧视图。如该图所 示,链条传动机构具备引导传动链条44而巻绕的引导轮体89,具备具 有支撑在上述给料器11的横侧壁部lib上的张紧臂91的链张紧机构 90。如图5、图10所示,上述链张紧机构90构成为除了具备上述张紧 臂91以外,还具备连结在该张紧臂91上的弹簧92 ,通过上述弹簧92 对张紧臂91绕支轴93摆动施力,由此通过对张紧臂91所具备的空转 自如的张紧轮体94向传动链条44按压施力,对传动链条44施加张 紧力。上述弹簧92的连结在张紧臂91上的一侧的相反側连结在弹簧支 撑杆96上,该弹簧支撑杆96经由托架95支撑在上述给料器11的横 侧壁部llb上。上述张紧轮体94作用在上述传动链条44中的、在收 割部10的正转驱动时成为松弛侧的部位44a上。上述张紧臂91具备 横跨该张紧臂91和上述弹簧支撑杆96地安装的张紧限制体97。如图9、图10所示,上述张紧限制体97与上述弹簧支撑杆96经 由连结销98相对转动自如地连接。上述张紧限制体97与上述张紧臂 91通过空转自如地支撑上述张紧轮体94的支轴99连结。上述支轴99 滑动自如地贯穿插入设置在张紧限制体97上的限制长孔100中。图9 (a)表示收割部IO被正转驱动的情况下的张紧轮体94的链 张紧操作状态。如该图所示,在收割部IO被正转驱动的情况下,传动 链条44的作用有张紧轮体94的部位44a成为松弛側。于是,张紧轮 体94通过弹簧92的拉伸操作来对链部位44a进行拉紧操作。图9 (b)表示收割部IO被反转驱动的情况下的张紧限制体97的 作用状态。如该图所示,在收割部IO被反转驱动的情况下,张紧限制 体97抵抗张紧轮体94的弹簧92而限制移动。由此,由于收割部10 的反转驱动而成为传动链条44的松弛侧的部位44b不易从引导轮体9脱离。即,当传动链条44的作用有张紧轮体94的部位44a成为拉紧侧 时,由于该拉紧力,张紧轮体94抵抗弹簧92而被移动操作。于是, 张紧限制体97经由支轴99支撑张紧轮体94,以抵抗张紧轮体94的弹 簧92来限制移动。结果,张紧限制体97抑制了由于收割部10的反转 驱动而成为传动链条44的松弛侧的部位44b的;f^弛量,以4吏在该部 位44b上不会发生从引导轮体89脱离那样的大幅度的松弛。[第1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传动机构,采用具有以下结构的传动 机构分别将箱输入轴37向反转方向,将收割输出轴39向正转方向 驱动,通过反转离合器使箱输入轴37与收割输入轴42联动,通过正 转离合器使收割输出轴39与收割输入轴42联动;或者采用具有箱输 入轴37与收割输出轴39都相对于脱粒滚筒输出轴38位于行进机体左 侧或行进机体右侧的结构的传动机构来实施。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达 到本发明的目的。[收割装置16的详细结构]接着,对收割装置16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 ~图13所示,收割装置16构成为在机体前后方向上延伸 的多个支撑框架l上横跨架设刀具台102,在该刀具台102上连结固 定刃103,并设置以搭载在固定刃103上的状态左右地滑动往复移动的 可动刃104 。上述固定刃103构成为将多个承接刃体130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 在刀具台102上。该承接刃体130将左右一对的承接刃单位体131在 前端侧以既定的间隔配置,并且在基部侧一体化而形成为俯视3字 状。上述承接刃体130的基部由螺栓105固定在刀具台102上,并且 从各承接刃单位体131的前端部131a朝向后方基部侧而延伸设置有折 回部132,在该折回部132与位于对置位置的上述承接刃单位体131 之间形成有引导切刃体l 40的往复滑动的滑动槽133。上述可动刃104构成为将由工具钢构成的切刃体140在左右方向 上并列设置多个。切刃体140形成为俯视三角形状,以与上述承接刃单位体131的配设间距相同的配设间距配置。各切刃体140的基部安装在配设于承 接刃体130的上方且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自如地配置的刀杆141上。并且,切刃体140的刃尖侧插入在形成于上述承接刃单位体131 上的滑动槽133中,可动刃104构成为在载置于固定刃103上的状态下能够往复移动的结构。一体安装有上述切刃体140与刀杆141的可动刃104构成为,在其左右方向的一端部被传递来自周知的割刀驱动机构(图外)的往复 驱动力,而纟皮左右往复驱动。承接刃体130的铸造是如下所述进行的。如图14及图15所示,将型芯108嵌入到由通过上模106和下模 107构成的主模构成的空间中,形成填充承接刃体130形成用的熔液的 型腔109。在上模6上,在以承接刃体130的前端部为基准的分割面110上 形成有沿着承接刃体130的上表面的形状的凹凸部,并且形成有用来 嵌入上述型芯108的上表面侧的凹部。在下模107上形成有沿着各承接刃体130的下表面的形状的凹凸 部,并且形成有用来以埋入状态保持上述型芯108的下表面侧的凹部。上述型芯108由薄板状的连结体108D将中央的块体108A和左右 两端的块体108B、 108C连结而一体化,该连结体108D部分构成用来 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131的滑动槽133的间隙部分。此外,与各连结体108D的下表面相连的块体108A、 108B、 108C 的各横面108a、 108a、 108b、 108c是用来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131 的横侧端面的部分,由于与上述各连结体108D的下表面侧交叉的部位 形成各承接刃单位体131的刃缘,所以进行精加工以使该交叉部位的 边缘精度良好地呈现。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推子型收割装置的固定刃103、即,使 载置在该固定刃103上的可动刃104往复移动而将作物切割的刀具 中,该固定刃103由这样的铸造品构成即,在构成该固定刃103的 承接刃体130的上表面侧具备从前端部朝向后方侧折回的折回部 132、在上述承接刃体130的上表面与上述折回部132之间形成有引导 构成可动刃104的切刃体140的往复移动的滑动槽133 ,并且上述滑 动槽133部分和滑动槽133的相当于切刃体140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的承接刃体130的刃缘部分是以在承接刃体130的铸造时使用的型芯108为铸模部分铸造的。即,将承接刃体130中的最要求精度的滑动槽133、和该滑动槽 133的相当于切刃体140的移动方向的端部的承接刃体130的刃缘部 分通过将型芯108作为铸模部分而形成。这样,通过利用可以由比其 他部位容易进行高精度加工的性状的材料构成的型芯108,来形成要求 高精度的部位,能够提高局部精度,由此,能够期待作为产品的承接 刃体130整体的高性能化。而且,由于通过该型芯108形成的铸模部分的范围是滑动槽133 及其端部的刃缘部分、即承接刃体130中的比较小的一部分,所以型 芯108自身也可以是比较小的部件,即使型芯108的材料和加工在某 种程度上比例变高,也容易避免太大的成本增加。通过这样高精度地铸造,能够节省机械加工,并且利用铸造物的 表面层成为碳成分较多的硬层这一点,也能够省略用来硬化的热处理 地形成刃缘,所以在能够避免由热应变带来的滑动槽的精度下降的方 面也是有用的。结果具有以下优点即,利用高精度地铸造的承接刃体130是保 持所需要的功能的状态这一点,能够省略对该承接刃体130的后加工、 实现承接刃(固定刃103)的低成本化。此外,由于各承接刃体130 的尺寸精度的不均也变少,所以也不需要作为收割装置16组装时的尺 寸修正等,也能够实现组装工序的简单化。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两个承接刃单位体131作为一组来 构成承接刃体130,但也可以将3个以上的承接刃单位体131作为一组 来构成承接刃体130,此外,也可以仅由单一的承接刃单位体131构成 承接刃体130。此外,上述切刃体140除了工具钢以外也可以由淬火钢等适当的 钢材构成。此外,作为固定刃103,并不限于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whole culm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的收割装置,也能够 应用在自脱型联合收割机(culm head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和各种收割装置中。此外,型芯的材质及铸造方法可以在保持承接刃体130的所需要的精度的范围内适当变更。[第2实施方式]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说明。 在与第1实施方式的比较中,作业系统的(发动机的动力向收割 部及脱粒装置的)传动结构、收割部的分草体的结构等不同。 [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图17表示脱粒装置5、给料器11、收割部10、以及划入巻筒216 等的作业系统的传动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7所示,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经由带张紧式的脱粒离合器231 传递给脱粒装置5,从脱粒装置5分支的动力经由带张紧式的收割离合 器232传递给给料器基端轴233。给料器基端轴233构成为联动连结 在给料器11内的扬起输送机214上,当驱动给料器基端轴233转动 时,扬起输送机214被驱动转动。动力从给料器基端轴233经由沿着给料器11的右侧面配置的链条 234,分支给沿着收割部10的背面横向架设的副轴235,通过从该副 轴235分支的动力驱动收割装置331、螺旋钻(旋转部的一例)213及 划入巻筒216旋转。跨越左右的分草框架333、 333横向架设有螺旋钻轴336,跨越固 定在该螺旋钻轴336的右外端的第2链轮237和固定在副轴235上的 第1链轮238巻绕张设有传动链条239,来自副轴235的动力被分支 并驱动螺旋钻213旋转。在右侧的分草框架333的上部转动自如地支撑有中间轴241,在固 定在该中间轴241上的驱动链轮242和固定在螺旋钻336的右外端上 的驱动链轮240上巻绕张设有链条243。在中间轴241的右外端固定有传动滑轮244,跨越该传动滑轮244 与固定在划入巻筒216的旋转支轴222上的输入滑轮245巻绕张设有 传动带246,来自副轴235的动力经由螺旋钻轴336及中间轴241被 分支,并驱动划入巻筒216旋转。在副轴235的右端上装备有旋转转换机构247,该旋转转换机构 247将绕副轴235的横向的轴心的旋转转换为绕前后方向的轴心的往 复转动,副轴235的旋转通过旋转转换机构247转换为传动轴248的 既定角度的往复转动,左右地往复驱动联动连结在传动轴248的前端部的收割装置331。[螺旋钻驱动部的详细结构]接着,对螺旋钻213的驱动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8和图 19分别表示螺旋钻213驱动部附近的右视图和用来说明螺旋钻213的 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螺旋钻轴336的右 侧端部上外嵌有连结部件250,螺旋钻213的螺旋钻主体213a的右侧 端部联动连结在该连结部件250上。螺旋钻轴336的右侧端部经由轴 承251及轴承部件252紧固固定在支撑托架253上,该支撑托架253 可在上下方向上调节位置地紧固固定在右侧的分草框架333的侧板 333A上。支撑框架253成形为侧视纵长的长方形,在后端部上成形有向外 侧弯折的弯折部253A,在前端部上固接有上下较长的角形状的框架 253B。在支撑托架253的中央部形成有第1开口部253C,轴承部件252 内嵌并紧固固定在该第1开口部253C 。在支撑托架253的中央部形成有第2开口部25 3D,在该第2开口 部253D的下部形成有向外側弯折成形的连结部253E。跨越支撑托架 253的连结部253E和固接在分草框架333的侧板333A上的角状的托 架254安装有调节螺栓255,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栓255,能够变更调 节支撑托架253相对于分草框架333的位置。在支撑框架253的四角上形成有上下较长的长孔253F,通过使固 定螺栓256连通到该长孔253F中,能够将分草框架333的侧板333A 与支撑托架253固定。在变更调节固定在支撑托架253上的螺旋钻轴 336的右侧高度的情况下,只要稍稍松动支撑托架253的四角的固定螺 栓256,对调节螺松255进行调节即可,作业人员即使不从下方侧对支 撑托架253 (螺旋钻轴336的右侧)进行支撑,也能够容易地变更调节 螺旋钻轴336的右侧的高度,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作业性。在螺旋钻轴336的右側端部上外嵌有固接有笫2链轮237及驱动 链轮240的筒轴257,通过圓板状的板258从外侧可与螺旋钻轴336 一体转动地安装。在分草框架333的上部经由轴承部件259转动自如地支撑有中间 轴241,在该中间轴241的右侧端部上可一体转动地连结有驱动链轮 242及传动滑轮244。跨越驱动链轮242和驱动链轮240巻绕有链条243,在该链条243的上下中间位置的松弛侧安装有第1张紧器261。 笫1张紧器261构成为绕左右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分草框架333的后部的托架260上,通过借助跨越托架260与第1张紧器261设置的弹簧的作用力,将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第1张紧器261的前端部上的树脂制的辊按压在链条243上,能够维持链条243的张紧。在划入巻筒216的旋转支轴222的右侧端部可一体转动地连结有输入滑轮245,跨越该输入滑轮245和传动滑轮244巻绕有传动带246。在传动带246的松弛侧安装有带张紧器262。带张紧器262转动 自如地支撑在支撑臂217的上部,通过使带张紧器262转动,来调节 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带张紧器262的上部及下部的树 脂制的辊的位置,能够调节传动带246的张紧。在沿着收割部IO的背面横向架设的副轴235的右侧端部可一体转 动地连结有第1链轮238,通过横跨该第1链轮238、第2链轮237、 后述的链轮274及第3链轮280绕桂传动链条239,构成链条传动机 构270。在传动链条239的松弛侧安装有第2张紧器263。第2张紧器263 构成为具备臂264,可绕左右方向的轴心摆动地支撑在固定于分草框 架333的侧板333A上的托架260上;树脂制的辊265,绕左右方向的 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该臂264的前端部上;弹簧267以及杆268跨 越固定在臂264上的板266和固定在分草框架333的侧板333A上的托 架269地设置,通过借助弹簧267的作用力将辊265按压在传动链条 239上,能够维持传动链条239的张紧。在副轴235的右端上装备有旋转转换机构247,该旋转转换机构 247将副轴235的绕横向的轴心的旋转转换为绕前后方向的轴心的往 复转动,在该旋转转换机构247上联动连结有传动轴248。传动轴248 的前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分草框架333上,在该传动轴248的前端 固定有与收割装置331连接的摆动臂331A,当通过副轴235的旋转使 传动轴248以既定角度往复转动时,收割装置331经由摆动臂331A左 右地往复驱动。[链条传动机构的详细结构]接着,对链条传动机构27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0和图21分别表示链条传动机构270附近的右视图及说明链 轮274和笫3链轮280的支撑结构的横剖俯视图。如图18、图20及 图21所示,链条传动机构270构成为跨越第l链轮238、第2链轮237、 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架271上的链轮274、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架276 上的第3链轮280绕挂有传动链条239 。托架271沿着支撑托架253的弯折部253A安装为从前方接抵该 弯折部253A ,在成形为向外侧开口的-字状的托架271的上部固接有 左右方向的支轴272,在该支轴272上经由轴承273绕支轴272的左 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有链轮274。在托架271的上部和下部沿 着托架271的纵长方向形成有多个调节孔271A,通过使该调节孔271A 与固接在分草框架333的侧板333A的内表面侧的固定螺栓275连通, 并紧固固定螺母,能够将托架271固定。通过将松动螺母并将托架271拆下,使固定螺栓275与不同的调 节孔271A连通并将螺母紧固固定,能够变更调节托架271及转动自如 地支撑在托架271上的链轮274相对于第1及第2链轮238、 237的位 置。托架276沿着支撑托架253的框架253B安装为从前方接抵该框架 253B 。在成形为向外侧开口的-字状的托架276的上部固接有实施了 左右方向的孔加工的轴毂部277,在该轴毂部277上经由左右的轴承 278绕左右方向的轴心转动自如地支撑有旋转轴279。在旋转轴279的 左右中央部固接有第3链轮280,在旋转轴279的右端部形成有侧视的 形状为正方形的前端部279A。在托架276的上部和下部沿着托架276的纵长方向形成有多个调 节孔276A,通过使该调节孔276A与固接在分草框架333的内表面侧 的固定螺栓281连通,并紧固固定螺母,能够将托架276固定。通过将旋转轴279的前端部279A用活扳手等(未图示)保持、松 动螺母并将托架276拆下,使固定螺栓281与不同的调节孔276A连 通并将螺母紧固固定,能够变更调节托架276及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托 架276上的第3链轮280相对于第2链轮2 37的位置。如图20(a)所示,当使固定螺栓281与位于托架276的最上侧 的调节孔276A连通并将托架276固定在分草框架333的側板333A上时,传动链条239跨越第1链轮238、笫2链轮237和第3链轮280 以既定的绕桂长度(绕桂在图20(a)的绕桂角度ot的位置上的传动链 条239的长度)绕桂。如图2 0 (b)所示,当使固定螺栓281与位于托架276的最下侧 的调节孔276A连通并将托架276固定时,传动链条239跨越第1链轮 238、第2链轮237和第3链轮280以既定的绕挂长度(绕挂在图20 (b)的绕挂角度P的位置上的传动链条239的长度)绕挂。如图20 (a)及图20 (b)所示,通过使第3链轮W0沿着支撑托 架253的框架253B移动,变更调节第3链轮280相对于第2链轮237 的位置,能够对传动链条239向第2链轮237的绕桂长度进行增长或 缩短的变更调节(使绕桂角度增加或减小)。例如,在从前方供给的谷杆堵塞在螺旋钻213中,螺旋钻轴336 锁止而第2链轮237不旋转的状态下,如果将来自副轴235的动力传 递给传动链条239而要使第2链轮237旋转,则较大的张力作用在传 动链条239的拉伸侧,第2链轮237的齿237A与链连杆239A的卡合 脱离,能够使链条传动机构270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此外,通过变更调节传动链条239向第2链轮237的绕桂长度(绕 桂角度),能够将与传动链条239卡合的第2链轮237的齿237A的齿 数增加或减少地变更为不同的齿数,能够对作用在螺旋钻213上的最 大负荷(作为转矩限制器的最大转矩)进行增加或减小的变更调节。 结果,通过对应于例如由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处理的谷杆的种类等变 更调节绕挂长度(绕桂角度),螺旋钻213变得更不易破损,能够进 一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划入巻筒的详细结构]接着,基于图18、图22~图25,对划入巻筒216的详细结构进 行说明。图22表示划入巻筒216的右视图,图23及图24分别表示划 入巻筒216的右侧部分及左侧部分的纵剖主视图。此外,图25表示划 入巻筒216的尖叉225安装部的纵剖侧视图。如图18、图22 图24所示,划入巻筒216构成为具备水平地 支架在左右的支撑托架218上的旋转支轴222;连结固定在该旋转支轴 222的左侧的正五边形的巻筒框架223;转动自如地水平支架在左右的 巻筒框架223的顶部5个部位上的5条尖叉安装轴224;以一定间距并列装备在各尖叉安装轴224上的多个尖叉225;以及辅助巻筒框架 226,以相对于巻筒框架223的巻筒轴心P向后方偏心设定距离的轴心 Q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被支撑,且成形为与正五边形的巻筒框架22 3相同 的形状。在支撑托架218的机体内侧固定有圓板状的支撑板227,在该支撑 板227的外周附近的内側面上,在相对于轴心Q等距离的位置上安装 有3个引导辊228。在辅助巻筒框架226的中心轮轴226a上沖压成形 有与3个引导辊228外接的圓形孔229,通过由3个引导辊228引导 该圆形孔229,辅助巻筒框架226可以轴心Q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撑。从各尖叉安装轴224的一端向后一体地突出设置有转动限制臂 230,该转动限制臂230的自由端枢转连结在辅助巻筒框架226的各顶 部。当使巻筒框架223绕巻筒轴心P旋转时,通过辅助巻筒框架226 追随该旋转绕偏心轴心Q旋转,尖叉安装轴224 —边绕巻筒轴心P公 转一边绕轴心R反向地同步自转,能够将尖叉安装轴224始终维持为 一定的转动姿势。尖叉225是通过将弹簧线材向下弯曲为U字形而两根成对地构成 的,从上方插入安装在上下贯通于尖叉安装轴224而形成的安装孔 224a中。尖叉225的上部横杆部225a从横侧方观察被弯曲及弯折为 巻绕在尖叉安装轴224上的形状(从正面观察时是左右中央部向下方 以V字状突出的形状),将该上部横杆部225a强力地按压在尖叉安装 轴224上, 一边使其弹性展开变形一边外嵌固定。另外,通过一边将 上部横杆部225a压展一边强力地向上方抽出尖叉225,能够进行尖叉 225的拆卸。如图23-图25所示,在尖叉安装轴224的外侧的纵长方向的多个 部位上固接有螺钉部件291,在该多个螺钉部件291上通过螺栓从外侧 紧固固定有盖290。盖290是板金制成的,成形为截面形状较圆地弯曲 的形状,能够将左右并列配设的尖叉225安装部的外周部遍及尖叉安 装轴224的全长用盖290覆盖。结果,能够防止谷杆等夹在尖叉225 的上部横杆部225a与尖叉安装轴224之间等而使划入巻筒216的划入 性能下降,并且能够防止尖叉225的破损。如图25所示,尖叉225的前端部225b的侧视中的形状成形为从 向尖叉安装轴224的安装部以既定的曲率R较大地弯曲的形状。图25所示的双点划线是为了参考以往的尖叉293的形状而表示的,与以往 的尖叉293相比,尖叉225相对于向尖叉安装轴224的垂线的安装角 度6设定为大于以往的尖叉293相对于向尖叉安装轴224的垂线的安 装角度6 1的适当角度,尖叉225的前端部225b的形状成形为在划入 巻筒216的相对于旋转支轴222的径向上向外侧突出的形状,弯曲的 曲率R也设定得较大。通过这样设定尖叉225的安装角度及形状,能够较大地确保将从 前方供给的谷杆通过尖叉225划入时的尖叉225后方的空间,能够将 从前方供给的谷杆向后方的螺旋钻212有效率地引导。[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向作为旋转部的螺旋钻213的传动 路径上设置有具备笫3链轮280的链条传动机构270的例子,但也可 以在联合收割机的传动路径的不同的旋转部设置具备第3链轮280的 链条传动机构270,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跨越给料器基端轴233与副轴 235设置的链条传动机构、或跨越副轴235与中间轴241设置的链条 传动机构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在第2链轮237的与第1链轮 238相反侧(第2链轮237的前侧)配设笫3链轮280从而使链条传 动机构270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 链轮238与第2链路237之间配设第3链轮280从而使链条传动机构 270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能。此外,关于构成链条传动机构270的第1~第3链轮238、 237、 280的齿数、链轮274的有无、第2张紧器261的有无等,也可以采 用不同的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使第3链轮280沿着支撑托架25 3 的框架253B移动的例子,但是只要能够变更第2链轮237上的传动链 条239的绕挂长度(绕桂角度),使笫3链轮280移动的方向也可以 是不同的方向。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构成为在托架276上设置多个调节孔 276A从而能够变更笫3链轮280的位置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 结果作为变更第3链轮280的位置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托架 276上设置在沿着支撑托架253的框架253B的方向上较长的长孔(未图示)、从而能够将第3链轮280固定在任意的位置上,从而能够任 意地变更第2链轮237上的传动链条239的绕挂长度(绕挂角度)。 [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联合收割机的一例表示了在全秆喂入型 联合收割机(whole culm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中采用具备第3链轮280的链条传动机构270的例子,但也可以取而 代之,在仅将收割谷杆的穗头侧供给到脱粒装置中的自脱型联合收割 机(culm head discharging type combine-harvester )中,也能 够同样地应用到通过该链条(未图示)分支传动的旋转部(未图示) 中。以上在该联合收割机中设置有过负荷防止装置。即构成为具备 第l链轮238,将来自发动机23的动力经由链条传动机构270联动连 结到旋转部(这里是螺旋钻213),并将上述链条传动机构270联动连 结在发动机23侧;第2链轮237,联动连结在上述旋转部上;第3 链轮280,配设在上述第1链轮238与笫2链轮237之间,或者配设 在上述第2链轮237的与第1链轮238的相反侧;和跨越上述第1链 轮238、第2链轮237和上述第3链轮280巻绕的传动链条234 ,并 且通过改变上述第3链轮280的位置,可以改变第2链轮237上的传 动链条234的绕挂长度。根据该特征结构,通过改变第3链轮280的位置,能够对应于作 用在旋转部(螺旋钻213)上的负荷改变笫2链轮237上的传动链条 234的绕挂长度。当在这样改变了绕挂长度的状态下限制旋转部的旋转 时,通过从发动机23传递给传动链条234的动力使传动链条234与第 2链轮237的卡合脱离,从发动机23向旋转部的动力传递被截断。结 果能够使链条传动机构270作为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的转矩限制器发 挥功能,不易在旋转部上作用过大的力,旋转部变得不易破损。因此,即使传动链条234或第2链轮237作为转矩限制器发挥功 能而破损,通过将其修理或更换,链条传动机构270也会在作为转矩 限制器发挥功能之前复原。结果,与例如由于旋转部因过负荷而破损 坏,将该旋转部分解、修理或更换结构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 进行旋转部的维护。此外,能够有效地利用构成从发动机23向旋转部的传动路径的一部分的第2链轮237及传动链条234,使链条传动机构270作为转矩 限制器发挥功能。结果,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能 够使联合收割机的过负荷防止装置的结构简单化。这样,能够防止连接在链条传动机构270的下游侧的旋转部的破 损。此外,能够提高旋转部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能够提高联合收割 机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进而,能够削减联合收割机的过负荷防止装 置的制造成本,能够在防止旋转部的过负荷的同时将联合收割机的制 造成本抑制得较低。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如果将上述旋转部由装备在收割部10中 的螺旋钻213构成,并且将上述第2链轮237联动连结在螺旋钻213 的螺旋钻轴236上,则在以下的方面是有利的。即,对应于作用在螺旋钻213上的负荷改变第2链轮237上的传 动链条234的绕桂长度。由此,当例如从前方供给的谷杆等堵塞在螺 旋钻213中而使螺旋钻213的旋转被限制时,通过从发动机23传递给 传动链条234的动力使传动链条234与第2链轮237的卡合脱离,将 从发动机23向螺旋钻213的动力的传递截断。结果,能够在容易因从器发挥功能^链条传动机构;70, ^易在螺旋钻213上作用过大的力, 螺旋钻213 (更具体地讲是其划入爪213b、螺杆213c、螺杆主体213a 等)变得不易破损。 [分草体的结构]接着,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安装在上述分草框架330的前端 侧的分草体333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分草体333左右一对地设置在收 割部10上,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将栽种谷杆分草。如图23、图24及图25 (a)、图25 (b)所示,后端側连结在分 草框架330上的分草体333形成为,使其下缘的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 前端部334的位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高于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 333b ,在收割作业姿势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与地面之间形 成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s。即,位于割刃331a的下方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在收割作业 姿势下设定为低到几乎与地面滑动接触的程度。相对于该后方侧的下 缘部分333b,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比割刃331a靠前方侧且设置在包括分草体333的前端部的范围内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设定在较高 的位置,以使其成为在收割作业姿势下与割刃331a的前端的对地高度 相同的程度,在两下缘部分333a、 33b彼此之间形成有阶差。因此,相当于该阶差的间隙s在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与地 面之间,形成为比位于割刃331a的下方的下缘部分333b与地面的间 隙大的间隙s。在分草体333的比割刃331a靠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中的、从 上述割刃331a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333a上,形成 有倾斜下缘333c,该有倾斜下缘333c相对于位于割刃331a的下方的 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以及也是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之中但接 近割刃331a侧的下缘部分333a,以成为倾斜交叉的下缘的方式,越 靠近前端侧越高。图24表示上述那样构成的分草体333的作用状态。在图24中,如假想线所示,在分草体333的附近存在倒伏的谷杆 a的情况下,如果不存在由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所产生的间隙 s ,则有时倒伏谷杆的根部附近被踏扁而成为极端的倒伏状态。与此相比,如本发明这样,通过存在由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 所产生的间隙s,如该图中的实线所示,倒伏姿势的谷杆的根部不会被 踏扁,而能够将潜入到分草体333的下侧的谷杆a在某种程度上立起 的状态下利用割刃331a进行切割。另外,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草体333的下缘是弯曲为在 割刃331a紧前方绕入到割刃的下方的形状,实际上在割刃331a的前 端存在的部位的分草体333的前后方向位置上,分草体333的下缘是 比割刃331a低的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因此,在割刃331a对倒伏谷杆进行切割的时刻,有时分草体333 的下缘会成为踩踏倒伏的谷杆的根部的状态。但是,谷杆a在即将被 踩踏之前受到划入巻筒216的拉起作用,而成为如图24所示的某种程 度的立起状态,在被踩踏后以机体进行中的稍稍的时间差被切割,也 不是刚被踩踏就成为完全的倒伏状态,所以能够无障碍地切割。此外,在分草体333的下缘中,在前端侧形成有倾斜下缘333c的 情况下,如图25 (b)所示,分草体333的前端的对地高度成为与割刃 331a相比也相当高的位置。因此,在利用该分草体333进行分草的情况下,分草体333的拉 起功能起作用仅对于在比分草体333的前端高的位置处与分草体333 接触的谷杆、不是过大倒伏的状态的谷杆,起到分草及拉起作用。这样,只要是没有过大地倒伏的谷杆,由于该谷杆相互的缠绕程 度也较低,所以容易进行缠绕的谷杆碎裂或发生脱粒的可能性较小的 顺利的分草以及拉起。并且,在比分草体333的前端低的位置上与分草体接触的倒伏谷 杆被该分草体333的倾斜下缘333c引导,而被导入到分草体333的 下缘侧,从而受到与在图23-图24中说明的情况相同的、划入巻筒 216的拉起以及割刃331a的切割作用。[分草体的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分草体333也可以由以下这样的方式实施。[l]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分草框架330上连结有由另外的部件 构成的分草体333,但也可以将分草框架330与分草体333由一体部 件构成。[2]此外,并不限于分草体333的后端侧的下缘部分333b向分草 框架330的下侧延伸出的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是以下结构 即,在分草框架330的下端侧形成起到分草体333的后方侧的下缘部 分333b的作用的部分,分草框架330兼作为分草体333的一部分的结 构。在此情况下,在分草体333的位于分草框架330的前方侧的结构 的部分中仅存在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3]分草体333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并不限于从割刃331a的 紧前位置向前方侧设置,也可以从割刃331a的前端的后方側朝向前方 侧设置,此外,在收割作业姿势中不是下缘必须相对于地面平行,也 可以是从后方侧朝向前方侧逐渐变高那样的下缘。
权利要求
1、一种联合收割机,是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有传动箱(36)的联合收割机,该传动箱(36)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20)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37)、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38),该脱粒滚筒输出轴(38)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上述箱输入轴联动以将上述箱输入轴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5a),其特征在于,收割输出轴(39)以被向与上述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上述锥齿轮机构(43)与上述箱输入轴(37)联动,且装备在上述传动箱(36)中,设置有正转离合器(40),该正转离合器(40)使上述箱输入轴(37)和上述收割输出轴(39)中的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联动以将正转方向的驱动力传递给收割部(10)的收割输入轴(42);设置有反转离合器(41),该反转离合器(41)使上述箱输入轴(37)和上述收割输出轴(39)中的另一方与上述收割输入轴(42)联动以将反转方向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收割部(10)的上述收割输入轴(4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箱输入轴 (37)与上述收割输出轴(39)夹着上述脱粒滚筒输出轴(38)而在行进机体横向上并列。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构成为通 过人为操作将上述反转离合器(41)维持在接合状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部(10)上设置有在收割作用范围的左右两侧将栽种谷杆分草的分草体(333 ),该分草体(333 )的下缘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包括前端部的位 于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比位于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高, 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上述前方侧的下缘部分(333a)与地面之间形成 有比上述后方侧的下缘部分(333b)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s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草体(333 )的下缘形成为,在从侧面观察时位于割刃(331a )的前方侧且包括前端部的下缘部分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高,在收割作业姿势中的割刃的前方侧的下缘部分与地面之间形 成有比位于割刃的下方的下缘部分与地面的间隙大的间隙(S)。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割刃(331a ) 的紧前位置的分草体(333 )的下缘部分设定在与割刃前端相同程度的 高度位置。
7、 如权利要求4 ~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比割刃(331a)靠前方侧的分草体(333 )的下缘部分中的、从上述 割刃向前方侧离开的前端侧部位的下缘部分上形成有倾斜下缘(333c),该倾斜下缘(333c)相对于接近割刃侧的下缘部分越靠近 前端侧越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且结构简单地进行收割部的正反转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5)的行进机体前方侧设置有传动箱(36),该传动箱(36)装备有被传递来自发动机(20)的驱动力的箱输入轴(37)、和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脱粒滚筒输出轴(38),该脱粒滚筒输出轴(38)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联动以将箱输入轴(37)的驱动力传递给脱粒滚筒(5a)。收割输出轴(39)以被向与箱输入轴(3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的方式经由锥齿轮机构(43)与箱输入轴(37)联动,且装备在传动箱(36)中。设置有正转离合器(40)与反转离合器(41)。
文档编号A01D69/06GK101263761SQ20071018516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奥田史郎, 濑川卓二, 相田宙, 米田安孝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