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2681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杀虫剂,更具体涉及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适用于防治茶叶茶尺蠖、茶刺蛾、巻叶蛾、茶毛虫等茶园鳞翅目害虫。还涉及制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尺蠖,鳞翅目,尺蠖蛾科;别名大尺蠖、量尺虫、油桐尺蛾、柴棍虫、卡步虫等;主要有油桐尺蠖、银尺蠖、灰尺蠖、油茶尺蠖,其中以油桐尺蠖发生最多;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茶尺蠖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l龄幼虫取食嫩叶叶肉,留下表皮,被害叶呈现褐色点状凹斑;2龄幼虫能穿孔,或自叶缘咬食,形成缺刻(花边叶);3龄前幼虫在茶园中有明显的发虫中心,3龄起则能取食全叶,3龄后食量猛增,以末龄食量最大。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以夏秋茶受害重。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和质量,并致树势衰退,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目前,国内防治茶尺蠖的药剂仍以化学药剂为主,主要药剂有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联苯菊酯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10%氯氰菊酯、4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由于化学农药见效快、.效果好,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茶园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死茶尺蠖的同时也杀死了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渐渐失去了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某些害虫周期性大发生,或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茶叶中农药的残留量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茶业的品质和茶业出口。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只对茶尺蠖有效。幼虫取食病毒后会感染病毒死亡,感染病毒死亡的虫尸体内含有大量病毒,可在田间继续扩散感染,因此后效作用强,但潜伏期较长,有的甚至到蛹期才能死亡。一般一年使用一到两次就可控制全年的茶尺蠖发生。使用茶尺蠖病毒农药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l)无农药残留问题。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都是纯天然生物杀虫剂,在茶叶上应用是十分安全的。(2)不杀伤茶园病虫天敌。由于昆虫病毒有很强的专一性,即只杀靶标害虫,不杀伤茶园害虫天敌,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天敌群落对害虫群落的自然控制作用,保持次要害虫原有的生态平衡。(3)持效期长。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在虫尸或土壤中可以存活数年至数十年。茶园中施用昆虫病毒后,死亡的虫体(虫尸)中含有大量病毒,残留在茶树上,下一代幼虫食到后还会感病死亡。一般喷施1次病毒可以控制以后数代害虫的发生。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的主要缺点(1)杀虫谱窄。昆虫病毒的专一性很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只对茶尺蠖等少数几种害虫有效,对其他的害虫无效。而茶园中的害虫有多种,茶园发生了其它害虫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喷施茶尺蠖病毒是无效的。(2)效果发挥慢。害虫的幼虫取食病毒后,病毒在虫体内不断繁殖,当病毒达到一定数量时,幼虫死亡。病毒在幼虫体内的潜伏期较长,在推广的使用剂量下,从防治(喷药)到死亡高峰期,一般出现在7—15天。而幼虫在病毒潜伏期和发病后的前期,仍会取食叶片。苏云金杆菌(Bt)含有活芽孢和晶体毒素,幼虫取食后,作用于害虫中肠,害虫迅速停止取食,最后因败血症而死亡。死亡时间一般在喷药后2-7天。苏云金杆菌不仅可以防治茶尺蠖,还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很好的防效,在高温季节也能使用,但持效期短。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配,不仅可以防治茶尺蠖,而且还可以防治其它鳞翅目害虫,在提高速效性的同时,也延长了持效期。一般施药后2-5天就可以达到好的防效,持效期长达15天;对人畜无毒,对害虫天敌也无杀伤作用,可在生产有机茶的茶园中应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该配方经过科学筛选,杀虫谱广,操作方便,悬浮性能和稳定性好,提高杀虫效果,防治效果达82.2%以上。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避免有机溶剂可能造成的火灾和对人体的危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治是通过害虫幼虫感染病毒生病死亡实现的,幼虫取食沾有病毒的叶子后,要经过潜伏期、发病期、再到死亡期。在潜伏期,染病幼虫与正常幼虫同样取食,但食量会减少;在发病期,幼虫食量骤减直至停止取食。因此,喷施病毒后,在虫口数量大的情况下,茶园仍然会受到危害。染病幼虫死亡后,虫尸中含有大量病毒,残留在茶树上,具有持效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控制害虫后代的发生。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按一定比例混配,不仅可以防治茶尺蠖,还可以防治茶园的其它尺蠖和多种鳞翅目害虫幼虫,扩大了杀虫谱;单用茶尺蠖病毒防治,7-15天才是死亡高峰期,但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后,2天就可以控制害虫,提高了杀虫效果,同时也延续了病毒的持效期。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配,按照浓度为1.0X106、2.0X106、5.0X106、8.0X106、1.0X107、2.0X107、5.0X107、8.0X107、I.OXIO8、2.0X108、5.0X108、8.0X108、1.0X109、2.0X109、5.0X109、8.0X109、1.0X1010PIB/m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质量含量为3%、5%、6%、7%、8%、9%、10%、11%、12%、13%、14%、15%、20%、25%苏云金杆菌任意混配,其中1.0x1()7piB/mL茶尺蠖病毒与6%苏云金杆菌混配的共毒系数(CTC)高达202.96,增效最为明显。本发明中提供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对目标害虫的杀虫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或苏云金杆菌,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剂型中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1.0xl(^—1.0xlO^PIB/mL、苏云金杆菌含量3.0-25.0%。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苯甲酸钠有机硅消泡剂(1.0xl06-1.0xl01())PIB/mL3.0-25.0%0.1-0.5%0.1-0.4o/o水表面活性剂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44.1-91.6%3-腦2-7%0.1-3%0.1-1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助悬剂为白炭黑、硅酸镁铝其中的一种或二种组合;所述的增粘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二种组合;所述的1.0x106—1.0xl01QPIB/m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是由病毒原粉稀释而成;3.0-25.0%苏云金杆菌直接称重获得。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1.0X106-1.0X101G)PIB/mL苏云金杆菌3.0-20.0%苯甲酸钠0.1-0.5%有机硅消泡剂0.1-0.4%水53.8-91.6%表面活性剂3.0-9.0%'其中聚羧酸盐0.1-5.0%木质素磺酸钠0.1-5.0%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0.1-5.0%垸基磺酸盐0.1-5.0%助悬剂2.0-6.5%其中白炭黑0.5-5.0%硅酸镁铝0.1-2.0%增粘剂0.1-1.8%其中黄原胶0.05-0.8%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防冻剂其中乙二醇丙二醇0.05-0.5Q/o0.05-0.5%0.1-8%0.1-5.0%0.1-5.0%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其优选范围)(1.0xl06-1.0xl09)PIB/mL5.0-15.0o/o0.1-0.5%0.1-0.4%64.9-89.2%3.0-7.0%0.5-2.5%1.0-5.0%0.5-2.5%0.5-2.5%2.0-6.0%1.0-5.0%0.5-2.0%0.1-1.2%0.1-0.8%0.1-0.5%0.1-0.5%0.5-5.0%0.5-5%0.5-5%所述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占本发明的任何重量百分比,加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后产品的防治效果更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苯甲酸钠有机硅消泡剂水表面活性剂其中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助悬剂其中白炭黑增粘剂其中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防冻剂其中乙二醇丙二醇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在苏云金杆菌中,按顺序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苯甲酸钠、有机硅消泡剂和水,然后加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搅拌分散。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助悬剂为白炭黑、硅酸镁铝其中一种或二种组合;增粘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其中一种或二种组合。2、将上述混合物经胶体磨均匀磨细,98X微粒粒径在75nm以下。3、上述微粒再经砂磨机研磨,98^微粒粒径达到0.3-5pm以下。4、调整混合物的pH值保持在6.0-7.0之间。5、抽样检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含量。6、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悬浮剂(参考刘步林2003年10月出版《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第二版)》)。所述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不占本发明的百分重量比,加了所述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使本发明的产品更加好,杀虫优势非常好。.本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复合杀虫剂与化学药剂、其它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其它杀虫微生物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杀虫谱扩大。该杀虫剂中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除了可以防治茶尺蠖外,还可以防治茶灰蠖以及其它鳞翅目害虫。2、见效快。病毒在幼虫体内的潜伏期较长,害虫死亡一般需要7-15天,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害虫死亡时间縮短到2-5天,同时也保持了病毒长久的持效期。3、安全环保。该杀虫剂为生物农药,无残留,在茶叶上使用安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其悬浮剂有以下优点1、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2、以水为分散介质,降低环境污染,节省成本,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生产中避免易燃、易爆和中毒问题;3、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允许选用不同粒径的原药,以便使制剂的生物效果和物理稳定性达到最佳;4、液体悬浮剂在水中扩散良好,可直接制成喷雾液使用;5、比重大,包装体积小;6、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7、具有粒子小、活性表面大、渗透力强、配药时无粉尘、成本低、药效高等特点。并兼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剂型的优点,可被水湿润,加水稀释后悬浮性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不同配比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在苏云金杆菌中,按顺序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助悬剂、增粘剂、防冻剂、苯甲酸钠、有机硅消泡剂和水,然后加入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搅拌分散。其中表面活性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助悬剂为白炭黑、硅酸镁铝其中一种或二种组合;增粘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一种或任意组合;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其中一种或二种组合。2、将上述混合物经胶体磨均匀磨细,98X微粒粒径在75[im以下。3、上述微粒再经砂磨机研磨,98X微粒粒径达到0.3-5nm以下。4、调整混合物的pH值保持在6.0-7.0之间。5、抽样检验6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含量。6、经质量检査合格后,包装即可得到悬浮剂(参考刘步林2003年10月'出版《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第二版)》)。试验例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01(^PIB/克)对鹌鹑经口毒性试验试验单位化工部农药安全评价监督检验中心试验时间2001年3月12日对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10*18/克)进行了鹌鹑毒性试验。根据预试结果,设计了5000.0mg/kg试验剂量,雌雄分别进行。试验组和空白组同时进行。采用经口染毒方式,给药后观察7天,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01(^PIB/克)对雄鸟LD50:>5000.0mg/kg;对雌鸟LD5o:>5000.0mg/kg。据此结果和中国国家环保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规定的鸟毒分级标准,该物质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鹌鹁的毒性为"低毒级"。试验例2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01(^PIB/克)对鲤鱼毒性试验试验单位化工部农药安全评价监督检验中心试验时间2001年3月23日对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10*18/克)进行了鲤鱼毒性试验。根据预备试验结果,设计了5000.0mg/L试验浓度,同时进行空白试验。试验采用半静水式鱼毒测定方法,试验用水以日本PCF-1200型活性炭过滤装置处理。按设计剂量称取试药,加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倒入试验用水中,配置药液,以不加药为空白对照。测定试验开始时药液的pH值和溶氧量。试验组和空白组同时进行。水硬度和碱度在试验开始时测定1次,染毒接触后,观察96小时内中毒症状和死亡率。试验结果标明,武大绿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l()9piB/克)对鲤鱼的LCso(96小时)大于5000.0mg/L。据此结果和中国国家环保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规定的鱼毒分级标准,该物质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对鱼的毒性为"低毒级"。试验例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毒理学试验评价报告试验单位湖北省卫生防疫站试验地点湖北省医学试验动物大楼试验时间2001.8.15-2001.10.81材料与方法1.1受试样品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瓶装。有效成分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由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胡远扬提供。1.2受试动物初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176-198g;大耳白兔,雌雄各半,2.0±0.5kg;由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词养环境动物室温度24°C,湿度45-75%,自然光照。动物词以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加工的全价颗粒饲料。大鼠每5只饲养于塑料动物盒内,自由进食饮水。动物室条件始终保持恒定。1.3实验环境动物室温度24。C,适度45-75%,自然光照。动物词以湖北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加工的全价颗粒饲料,饮水为纯净水,染毒前健康观察7天。实验室条件始终保持恒定。1.4方法1.4.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1.4丄1受试动物初成年Wistar大鼠。1.4丄2剂量分组动物编号后按体重序号随机分组,见表l。表1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实验剂量分组.性别组别齐懂(mg/kg)动物数(只)体重范围(g)1500010176-19431500010186-1961.4丄3样品配置根据设计剂量,灌胃容量^lml/100g体重,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1.4丄4染毒方法给药前12-15h动物禁食,不禁水;次晨称重后按剂量竟经口一次灌胃染毒,染毒后2h动物恢复自由进食。1.4丄5实验观察给药后即观察动物表现0.5h,而后2、3、4、6h观察l-14天每天观察2次,记录动物中毒表现、转归及死亡情况。1.4丄6实验动物的处理实验结束后,未死亡动物脱臼法处死,所有废弃实验动物深埋处理。1.4.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1.4.2.1受试动物初成年Wistar大鼠。1.4.2.2剂量分组动物编号后按体重序号随机分组,见表2。表2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经皮实验剂量分组性别组别剂量(mg/kg)动物数(只)体重范围(g)$12000178-1983120005182-1961.4.2.3样品配制根据设计剂量,染毒量S0.5ml/100g体重,将样品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1.4.2.4染毒方法动物染毒前24h电推剪去毛5x6cm2,将受试混悬液一次均匀涂在4x5cm2脱毛皮肤上,用塑料纸盖住、胶布密封。染毒4小时后用温水洗净染毒区域终止染毒,连续14天观察动物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1.4.2.5实验观察染毒后即连续观察动物表现lh,而后2、3、4、6h观察,1-14天每天观察2次,记录动物中毒表现、转归及死亡情况。1.4.2.6实验动物的处理实验结束后,未死亡动物脱臼法处死,所有废弃实验动物深埋处理。1.4.3急性眼刺激试验1.4.3.1受试动物初成年大耳白兔4只。1.4.3.2剂量0.1ml/只样品。1.4.3.3样品配制根据设计剂量,染毒O.hnl样品原液1.4.3.4染毒方法取受试液0.1ml,一次滴入右眼结膜囊内,闭合上下眼睑约l分钟,左眼作对照。1.4.3.5实验观察滴眼后l、24、48、72h各第4、7d观察双眼。根据眼损伤成都评分标准进行眼刺激分级。1.4.3.6实验动物的处理实验结束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所有废弃实验动物深埋处理。1.4.4急性皮肤刺激实验1.4.4.1受试动物初成年大耳白兔4只。1.4.4.2齐慢0.5ml/只样品。1.4.4.3样品配制根据设计剂量,按染毒量每只原液0.5ml。1.4.4.4染毒方法染毒前24小时将背部左右两侧各剪毛3x4cm2。将原液0.5ml一次均匀在右侧脱毛皮肤2x3cm2上,用两层纱布覆盖,再用塑料纸和纱布密封固定,左侧脱毛区作为对照。4小时后洗净染毒皮肤。1.4.4.5实验观察染毒后连续观察动物皮肤刺激表现,lh、24h、48h至7d记录动物表现、恢复情况。1.4.4.6实验动物的处理实验结束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所有废弃实验动物深埋处理。2结果2.1急性经口毒性中毒表现经观察,动物无明显中毒表现和死亡发生。结果见表3。表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急性经口毒性<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刺激反应经48小时观察,染毒区皮肤无明显红斑、水肿,积分均值为o份结果见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0</column></row><table>3.结论与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有关毒性评价标准及本次试验结果[(2001)检字第80022号监测报告],由湖北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受试样品对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o大于5000mg/kg,属于低毒级,对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o大于5000mg/kg,属于低毒级;对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o大于2000mg/kg,属于低毒级。对兔眼剌激积分指数1.夂0.1为3分,M丄O.I48h后为0,眼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皮肤刺激积分值为0分,对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试验例4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配方筛选报告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安全的生物杀虫剂,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是一种昆虫杆状病毒。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内外病毒学领域的知名机构,集数十年的科技积累于大成,研制开发出针对茶尺蠖的病毒杀虫剂,取得良好的防效。但由于病毒本省的特性,其杀虫速度较慢,因此将昆虫病毒开发成生物杀虫剂受到了制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想用其他杀虫速度较快的生物制剂与其复配,以提高其杀虫速度。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对害虫防治效果最好的生物制剂之一,具有广谱杀虫的特性及抑制害虫进食的特点,但防效不够稳定,残效期短,这恰恰能与EoNPV垂直传播,持效期长,无毒无公害的特点形成优势互补。同时,二者之间还有协同作用,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有明显增强。因此,我们通过反复试验筛选获得了苏云金杆菌与EoNPV合适组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l丄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为本实验保存提供,浓度为1.0xl09PIB/ml;1.1.2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为4000IU/uL,由湖北农科院Bt研究中心生产提供。l丄3木质素磺酸钠,甲基纤维素等购于一般化工商店。1.2供试昆虫茶尺蠖为室外野生的抗性品系。饲养条件为室温(温度25—32'C),相对湿度为55%—70%。用二龄幼虫进行测定。1.3测定方法(喷雾法)1.3.1在初步测定的基础上,将待测样品配制成一定的梯度浓度(5—6个),设立清水为空白对照。1.3.2新鲜茶枝洗净晾干,将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分别用小型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其上,晾干后分别放入60cmx40cmx20cm塑料盒中。.1.3.3取健康的二龄野生茶尺蠖幼虫,每浓度50头放入盒中饲料,每48小时统一更换新鲜干净茶枝。室温饲料168小时后记录死亡虫数,计算死亡率。1.4病毒浓度筛选1.4.1将病毒原液稀释成1.0xl08PIB/L;2.0xl07PIB/L;1.0xl07PIB/L;2.0xl06PIB/L;1.0xl()6piB/L;五个梯度浓度,备用。1.4.2按1.3喷雾法测定各梯度死亡率,试验重复3次。1.5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最佳比例的筛选。1.5.1在1.4结果的基础上,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与苏云金杆菌(Bt)按下表所列的比例进行混合。EoNPV与Bt混合比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1.5.2将各个样品分别稀释250倍,500倍,1000倍,2000倍,4000倍,五个梯度,按1.3喷雾法测定各梯度死亡率,试验重复3次。1.6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采用Finney机率值分析处理,按S皿&Johnson方法求出共毒系数(CTC)。联合毒力判断标准为,共毒系数CTC〈100为拮抗作用,IOO为相加作用,CTO100为增效作用。2结果与分析2.1病毒浓度筛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感染二龄茶尺蠖的最佳浓度筛选结果见下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不同浓度感染二龄茶尺蠖死亡率统计表稀释倍数EoNPV含量平均供试虫数平均死亡虫数校正死亡率<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从上表看出,病毒浓度越高,感染率就越高。从感染的效果及经济角度考虑,稀释100000倍即浓度为1.0xl07PIB/L较为合适,又因为本混剂的设计稀释倍数是750-1000倍,因此,在混剂中病毒原液(1.0x109PIB/mL)的含量定为1%是比较合理的。2.2病毒与苏云金杆菌的最佳配比筛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与苏云金杆菌(Bt)不同比例混配对茶尺蠖的感染结果分析数据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由上表中所列结果看出,3号混剂的组合是比较合适的组合,苏云金杆菌(Bt)含量太高或太低时对EoNPV的增效作用都会降低。因此确定了配方中4000IU/nL的Bt含量为50%,而1.0xl09PIB/mL的病毒原液含量为1%为较科学的比例。试验例5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与苏云金杆菌(Bt)混用对茶尺蠖的联合毒力分析目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在国内外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苏云金杆菌在田间使用中存在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等问题,而昆虫杆状病毒具有杀虫专一性强、杀虫效果好,且能垂直传播、持效期长。对人蓄无害的优点,但是存在杀虫速度慢问题。为了克服苏云金杆菌和昆虫病毒杀虫的特点,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因此,我们研制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和苏云金杆菌(Bt)复合制剂。为了探讨EoNPV对Bt的增效作用,我们通过以茶尺蠖作供试虫,釆用孙云沛方法,对EoNPV和Bt进行了联合毒力的生物测定。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为本实验室保存提供,浓度为1.0xl09PIB/mL;苏云金杆菌(Bt)为4000IU/pL,由湖北农科院Bt研究中心生产提供。1.2供试昆虫茶尺蠖为室外野生的抗性品系。饲养条件为室温(25-32t:),相对湿度为55%-70%。用二龄幼虫进行测定。1.3测定方法(喷雾法)在初步测定的基础上,将药液配置成一定的梯度浓度(5-6个)。设立清水为空白对照。新鲜茶枝洗净晾干,将不同浓度药液用小型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其上,晾干后放入60cmx40cmx20cm塑料盒中。取健康的二龄野生茶尺蠖幼虫,每浓度50头放入盒中词养,每48小时统一更换新鲜干净的茶枝。室温饲养168小时后记录死亡虫数,计算死亡率。1.4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采用Finney机率值分析处理,按Sun&Johnson方法求出共毒系数(CTC)。联合毒力判断标准为,共毒系数CTC〈100为拮抗作用,IOO为相加作用,CTO100为增效作用。'2结果与分析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对茶尺蠖的联合毒力分析结果见下表。分析结果标明,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的四个配比中,1:30,1:50,1:70三个配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又以l:50配比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CTC为202.96,并且其LC95也较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及苏云金杆菌单独使用有显著降低,说明l:50混配时混剂的杀虫效率最高。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用对茶尺蠖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4</column></row><table>A+B1:30Y=1.31X+2.69540.952957.031029.38137.79A+B1:50Y-1.56X+2.22420.969760.53680.98202.96A+B1:70Y=1.37X+2.21590.9689106.181689.59153.48试验例6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报告试验单位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试验地点通城县沙堆镇示范茶场一小茶山上试验时间2001年7月8日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地为红沙土,有机质含量1.042%,pH值5.4,茶树树龄一致,密度高,丛丛相连,除厢与厢外,基本无空隙,第四代茶尺蠖发生严重,未施药前每十株茶树平均有虫63.7头,高的超过100头。2小区设置试验设6个处理,4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20株茶树,小区及试验田间四周设保护行。2.1药剂处理A、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500倍B、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750倍C、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1000倍D、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50克/亩E、茶尺蠖病毒750倍F、清水对照CK3试药时间与方法在第四代茶尺蠖低龄幼虫期(7月9日,晴天,当时茶尺蠖大部分为1-2龄幼虫),下午4点采用手摇背负式喷雾器,按每亩药液量50公斤均匀喷雾,先喷清水对照区,然后依次由低到高剂量逐个喷雾,每换一种药剂将喷雾器荡洗干净。4调査内容与方法采用5点取样,每小区查10株,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2天、5天、7天分别调査记载残留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相对防效。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一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x100防治效果(%)=(l—(cko活虫数xpt!活虫数)/(ck!活虫数xpto活虫数))x100ck0:对照区药前Ck1:对照区药后pto:处理区药前pt1:处理区药后5施药一周内天气情况<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6</column></row><table>6药剂对作物的直接影响试验期间未发现对茶树有明显的药害。也尚未观察到对茶树有促进生长现象。7结果武大绿洲提供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杀虫剂对茶尺蠖有显著防效,而单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茶尺蠖病毒则防效偏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500、750、1000倍、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亩用量50克和茶尺蠖病毒750倍,二天后对茶尺蠖防效分别为63.7%、63.27%、65.37%、29.71%、30.28%;药后五天分别为91.93%、82.20%、75.37%、51.69%、52.21%;药后七天分别为94.96%、88.54%、78.84%、72.82%、61.60%。以亩用500倍效果最佳,5-7天的防治达91.93%—94.96%,其次为750倍效果达82.20%—88.54%,苏云金杆菌防效最差。8评价根据今年茶尺蠖大发生的情况我们认为武大绿洲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茶尺蠖有很好效果,但速效差,药后五天防效才有好转,七天的防效达94.96%,持效期长,且防效大大高于单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或茶尺蠖病毒,防治时期宜在低龄前(l-2龄期)施药。根据2001年试验结果,应避免施药时期l一2天内下雨,否则重施药。用量以500-750倍为宜。表一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防治茶尺蠖药效调査处理重复药后.二天药后五天药后七天减退率防效减退率防效减退率防效154.8461.2288.7191.6593.5595.36256.9463.0286.1189.7391.679楊A60.9466.46卯.6393.0792.1994.38458.1864.0990.9193.2894.5596.08平均63.7091,9394.96155.8162.0574.4281.0883.7288.28258.9364.7376.7982.8482.1487.14B53.1959.8074.4781.1285.1189.28460.9866.4978.0583.7785.3789.46平均63.2782.2088.54159.3265.0766.1074.9369.4978.03260.2965.卯66.1874.9972.0679.88C61.7367.1469.1477.1871.0679.55457.3363.3665.3374.3669.3177.91平均65.3775.3778.84117.7429.3633.8751.0961.2972.12214.9326.9532.8450.3359.7070.98D19.6132.6135.2952.1462.7573.17418.3729.卯36.7353.2165.3175.02平均29.7151.6972.82118.2929.8338.2754.355063.99216.4828.2834.0751.2446.1561.22E21.5432.6235.3852.2144.6260.12418.9230.3733.7851.0345.9561.08平均30.2852.2161.601-15.79-31.58-36.842-17.31-38.46-40.74F-18.75-35.94-40.634-13.95-34.88-37.21平均-16.45-35.22-38.86表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对茶尺蠖防效单位头/10株<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试验例7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该产品有效成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的其他名称、结构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如下-a)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通用名称EoNPV;病毒形态不规则的三角形、四角形或近似圆形;病毒核酸双链环DNA,MW7.1xl07d;结构多肽包涵体蛋白,MW28000d;颗粒大小直径约为1.66^mtt0.5nm病毒粒子大小50nm—55nmx250腿一275nm病毒分类及命名杆状病毒科,杆状病毒属;生物活性杀虫;稳定性25"C以下贮存生物活性稳定。b)苏云金杆菌通用名Bacillusthuringiensis;相对分子量约为130000(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生物活性杀虫稳定性对紫外光敏感,遇碱分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本标准适用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原液、苏云金杆菌原粉、适宜的助剂和填料复配所得的l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50极限值的表示方法和判断方法GB/T1601—1993农药pH值测定方法GB/T1604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1605-2001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GB/T16150—1995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GB3769农药包装通则HG3616-1999苏云金杆菌原粉3要求3.1组成和外观:本品由符合标准的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原药制成,灰白色或棕黄色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轻摇动,应恢复原状。3.2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l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控制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注无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群。4试验方法4.1抽样按照GB/T1605-2001中"液体制剂采样"方法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200mL。4.2鉴别试验病毒的鉴别试验通过形态观察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形态观察可与定量计数同时进行,苏云金杆菌的鉴别试验按HG3616—1999中4.2进行。4.2.1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鉴别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2.1.1方法提要.病毒形态的观察可与定量计数同时进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特异性鉴别。4.2.1.2试剂和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0.2mol/L,NaHP03-NaH2P03,PH值7.2;生理盐水0.85%的氯化钠溶液,灭菌后用;饱和磷酸铵PH值7.0;邻苯二胺;蔗糖;叠氮钠;硫酸;c(l/2H2S04=2mol/L);硫柳汞10g/L的溶液。4.2.1.3仪器普通离心机4000r/min;超速离心机65,000r/min;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751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显微镜30000倍;注射器5mL。4.2.1.4试验步骤a)抗原的制备多角体的提纯收集人工感染EoNPV的病死幼虫,称重后捣碎,按l:40的比例,即每克虫体加40mL磷酸盐缓冲液,纱布过滤,滤液经1500r/min4000r/min差异离心3次可得纯净的多角体粗制品。再经45%—65%(w/w)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取出病毒带,吸取蔗糖可得到纯净的多角体。再用45%—75%(w/w)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力41000g,温度4。C)2h。所获得EoNPV在电镜下检査为纯净的EoNPV。b)抗血清的制备称取纯化病毒50mg用无菌生理盐水配成5mL病毒悬液,免疫雄性家兔。选体重2.5kg健康的雄性家兔,进行静脉注射5次,剂量分别为2、4、8、16、25mg/次,即0.2mL,0.4mL,0.8mL,1.6mL,2.5mL。每次间隔4d。末次注射一周后,杀兔采血,凝血后采集血清,加叠氮钠防腐,终浓度为1%,经对流免疫电泳和琼脂双扩试验鉴定,并测定凝集效价。'C)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1)抗原病毒标样稀释液EoNPVl(^PIB/mL,102PIB/mL,待检样品稀释成lmg/mL,0.1mg/mL。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EoNPV的制备采用饱和硫酸胺沉淀透析法提取IgG,以75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IgG,含量为30mg/mL,并采集其凝集效价为l:16000,然后用HRP按二步法制备酶标IgG,测定酶和IgG的结合量,算出酶与IgG的克分子比为0.9612,用琼脂双扩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鉴定酶标IgG,在形成单一沉淀线后加酶底物邻苯二胺,沉淀线显色,证实酶与IgG结合良好,具有酶活力。.3)ELISA检测(双抗体夹心法)取特异性抗血清吸附于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作固相载体;取含有抗原的待检测液,与致敏的固相载体温育后清洗;加入酶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温育后清洗;加入新配制的邻苯二胺,室温下反应30min,滴硫酸溶液50微升,终止反应,出现黄色为阳性。用标准病毒稀释液进行对照试验。4.3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的测定4.3.1方法提要试样用蒸馏水反复在离心管中以8000r/min清洗后悬浮,然后将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计数。4.3.2试剂和溶液水二次蒸馏水;盐酸c(HCl)二0.1mol/L溶液4.3.3仪器电子显微镜,能放大8000—30000倍;铜网4>3mm,铜网孔径为75pm;离心机8000r/min;微量注射器5pL。4.3.4测定步骤将样品摇匀后用取样器吸取lmL水悬浮液(精确至0.01mL),在1.5mL离心管内以8000r/min离心15min反复清洗。弃去上清液,沉淀用lmL蒸馏水悬浮并全部转移至UlOO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然后取该悬浮液l^L滴在孔径为75^m的铜网上,室温干燥后在电镜下放大10000倍直接计数。4.3.5计算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含量计算x,按式(1)计算。x尸ax105............................................................(1)式中^一样品的病毒含量,单位为PIB/mL;a—电镜下的病毒计数,单位为PIB。4.3.6允许差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但每个样品2次重复测定结果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5%。4.4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含量测定毒素蛋白含量用SDS-PAGE—洗脱比色法进行测定。4.4.1方法提要用碱性溶液处理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使其降解为毒素蛋白,然后通过SDS-PAGE,依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差异,使毒素蛋白与其他蛋白质分离,再割胶,洗脱,测定吸光度。4.4.2仪器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离心机10000r/min;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荚芯式垂直电泳槽(1.5mm凹形带槽橡胶模框)、凝胶面积145mmxi00mm(1.5mm、12孔样品槽模具;高速薄层层析扫描仪或电泳图像扫描仪;4.4.3试剂和溶液吡咯;过硫酸铵(AP);十二垸基硫酸钠(SDS);四甲基乙胺(TEMED);氢氧化钠。30%丙烯酰胺称取丙烯酰胺30g,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原称甲插双丙烯酰胺)0.8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于4"暗处贮存备用。lmoL/L、pH8.8三羟基甲基甲烷一HCl缓冲液称取三羟基甲基甲烷30.25g溶于蒸馏水中,用浓盐酸调至pH8.8,用蒸馏水定容至250mL。lmoL/L、pH6.8三羟基甲基甲垸一HCl缓冲液称取三羟基甲基甲垸12.10g溶于蒸馏水中,用浓盐酸调至pH6.8,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电极缓冲液称取三羟基甲基甲烷3.03g,甘氨酸14.42g,十二垸基硫酸钠l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3x样品稀释液lmoL/L、pH6.8三羟基甲基甲烷一HCl缓冲液18.75mL,十二烷基硫酸钠6g,甘油30mL。巯基乙醇15mL,少许溴酚蓝,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染色液称取考马斯亮蓝(CBB)R-250lg加入甲醇450mL,冰乙酸100mL,蒸馏水450mL,溶解过滤后使用。脱色液量取甲醇100mL,冰乙酸35mL,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1.漂洗液量取无水乙醇30mL,冰乙酸10mL,蒸馏水60mL,混合均匀后使用。毒素蛋白标样毒素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30000)含量为9.3%的原粉。4.4.4试样的处理称取标样20mg(准确至0.1mg),移至5mL离心管,力B2mL水充分悬浮。量取待测试样10mL(准确至0.01mL),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充分摇匀后取2mL溶液,移至5mL离心管中。在上述2mL试样溶液中加入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0.45mL(使氢氧化钠溶液的终浓度为0.01mol/L)放置约5min,再加入3x样品稀释液1.30mL,使最终体积为3.75mL,于100。C沸蒸馏水中煮6min,离心(2000r/min)10min后取上层清液,以备电泳上样。4.4.5SDS-PAGE分离毒素蛋白a)制备8%10%聚丙烯酰胺凝胶釆用不连续缓冲系统,制胶方法见HG3616一1999附录A(提示的附录)。b)上样取上述标样溶液上层清液,于上样空中分别上样15、20、30、40、50nL(毒素蛋白含量约为7.525pg),作为标准曲线,再取一定体积溶液上层清液(毒素蛋白含量约为15吗),加入到上样孔中,注入电极缓冲液后,接通电源。c)电泳电泳初期电压控制在100V左右,待试样进入分离胶后,加大电压到120V,继续电泳,当指示剂的前沿到达距底端lcm左右时停止电泳,取出胶板,在7.5%(体积百分数)的乙酸中浸泡30min。d)染色将分离胶部分取下,用考马斯亮蓝(CBB)R-250染色液染色过夜。e)脱色倒去染色液,用漂洗液洗涤凝胶,然后加入脱色液,于37'C下加热使其脱色,更换几次脱色液,直至背景清晰为止。4.4.6测定用手术刀刮下待测区带,放于玻璃试管中,再加25X吡咯(体积百分比)3.0mL,于37'C下振荡洗涤脱毒素蛋白所吸附的考马斯亮蓝(CBB)R-250,平衡后用分光光度计,以25%吡咯为参比,于605nm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4.4.7计算苏云金杆菌毒素蛋白质量分数X2按式(2)计算。<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formula>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査得的样品中毒素蛋白的量,单位为微克0ig);m2—2mL稀释液中样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V!—样品中最终定容体积,毫升(mL)G.75mL);V2—注入凝胶上样控的样品体积,微升OlL)。4.4.8允许差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小于8%。4.5pH值的测定按GB/T1601—1993进行测定。4.6悬浮率测定量取试样5mL(精确至0.01mL),于IOOmL三角玻璃瓶中,加入标准硬水IOOmL,用手左右振荡50次。制得的悬浮液全部转移到250mL具塞量筒中,用标准硬水稀释到250mL。将处理后量筒底部剩余部分(25mL)取1^L按照4.3中的方法对病毒含量进行测定,取lmL按照4.4中的方法对苏云金杆菌毒素蛋白含量进行测定,按GB/T14825-1993中的计算式计算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毒素蛋白的悬浮率。'4.7筛析测定吸取20mL试样(准确至0.01mL),按GB/T16150—1995方法中的湿筛法进行。4.8产品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T1604的规定,极限数值处理按GB/T1250采用修约值比较法。5标志、标签、包装、贮运5.1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标志、标签和包装,应符合GB3796中的规定。5.21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用铝箔袋包装。规格为20mL/袋,外包装为钙塑箱,400袋/箱。根据用户需要和合同协议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包装,但要符合GB3769中的有关规定。5.3包装件应存放在通风千燥的库房中。5.4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合,避免和皮肤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5.5安全本品属于低毒制剂,在使用说明和包装袋上,应有醒目的标志,如误食,可催吐并立即送医院救治。施药时应做好防护措施。施药后立即洗手。保证期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l千万PIB/毫升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水悬浮剂的质量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二年。权利要求1.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1.0×106-1.0×1010)PIB/mL苏云金杆菌3.0-25.0%苯甲酸钠0.1-0.5%有机硅消泡剂0.1-0.4%水44.1-91.6%表面活性剂3-10%助悬剂2-7%增粘剂0.1-3%防冻剂0.1-1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助悬剂为白炭黑、硅酸镁铝其中的一种或二种组合;所述的增粘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二种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l.oxlo气l.oxlo,o)PIB/mL苏云金杆菌3.0-20.0%苯甲酸钠0.1-0.5%有机硅消泡剂0.1-0.4%水53.8-91.6%表面活性剂3.0-9.0%助悬剂2.0-6.5%增粘剂0.1-1.8%防冻剂0.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蟆核型多角体病毒(l.oxlo6-1.oxlog)PIB/mL苏云金杆菌5.0-巧.0%苯甲酸钠0.1-0.5%有机硅消泡剂0.1-0.4%水64-89.2%表面活性剂3.0-7.0%助悬剂2.0-6.0%增粘剂0.1-1.2%防冻剂0.5-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1.Oxl06PIB/mL苏云金杆菌15.0%苯甲酸钠0.3%有机硅消泡剂0.1%水673%木质素磺酸钠5.0%烷基磺酸盐2.0%白炭黑5.0%黄原胶0.1%梭甲基纤维素0.1%聚乙烯醇0.1%乙二醇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蟆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1.ox1O7PIB/mL苏云金杆菌8.0%苯甲酸钠0.5%有机硅消泡剂0.2%水78.5%聚梭酸盐2.5%木质素磺酸钠1.5%白炭黑3.0%硅酸镁铝0.5%梭甲基纤维素0.1%聚乙烯醇0.2%丙二醇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蝮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5.0又106PIB/mL苏云金杆菌巧.0%苯甲酸钠0.1%有机硅消泡剂0.4%水75.3%二辛基磺基墟拍酸钠0.5%烷基磺酸盐2.5%硅酸镁铝2.0%黄原胶0.8%梭甲基纤维素0.4%乙二醇1.5%丙二醇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蝮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6.0、107PIB/mL苏云金杆菌9.0%苯甲酸钠0.1%有机硅消泡剂0.3%水75.1%木质素磺酸钠4.0%二辛基磺基唬拍酸钠2.0%白炭黑5.0%硅酸镁铝1.0%聚乙烯醇0.5%乙二醇2.5%丙二醇0.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蟆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1.ox109PIB/mL苏云金杆菌5.0%苯甲酸钠0.2%有机硅消泡剂0.2%水83.6%木质素磺酸钠1.0%烷基磺酸盐2.5%白炭黑3.0%硅酸镁铝1.5%梭甲基纤维素0.5%乙二醇0.5%丙二醇2.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茶尺镬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蟆核型多角体病毒1.0义108PIB/mL苏云金杆菌10.0%苯甲酸钠0.5%有机硅消泡剂0.2%水76.7%聚羧酸盐0.5%木质素磺酸钠4.0%白炭黑1.5%硅酸镁铝1.7%黄原胶0.8%聚乙烯醇0.1%乙二醇4.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2.0x107PIB/mL苏云金杆菌9.0%苯甲酸钠0.3%有机硅消泡剂0.3%水78.9%聚羧酸盐2.5%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2.0%烷基磺酸盐0.5%白炭黑1.0%硅酸镁铝2.0%羧甲基纤维素0.5%聚乙烯醇0.5%丙二醇2.5%。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悬浮剂及制备方法。该剂型中主要成份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其中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含量(1.0×10<sup>6</sup>-1.0×10<sup>10</sup>)PIB/mL、苏云金杆菌含量(3.0-25.0)%,它由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烷基磺酸盐、白炭黑、硅酸镁铝、苯甲酸钠、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二醇、丙二醇、有机硅消泡剂和水按一定比例组成。本发明对环境生物、人畜无害,无环境污染,无残留,能有效控制茶尺蠖的发生和危害,适于在茶树上大量施用,持效期长,又加快病毒杀虫速度,使病毒杀虫剂的杀虫时间缩短到3-5天。文档编号A01P7/00GK101366395SQ200810197200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8日发明者万爱国,飞姜,李胜林,明杨,王柏海,胡家鑫,邬开朗申请人: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