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保护性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4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保护性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稻瘟酰胺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或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的复配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瘟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由于稻瘟灵、三环唑等常规药剂的长期单一使用,水稻稻瘟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防效下降,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稻瘟酰胺(Fenoxanil)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酰胺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持效性,通过抑制附着胞的穿透来阻止稻瘟病菌的侵染,为黑色素生物合成脱氢酶抑制剂。稻瘟酰胺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突出的环境相容性,但稻瘟酰胺的用药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增效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和延缓抗性产生的速度,是解决当前农药单用时抗性和成本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开发对稻瘟病有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及其成本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农药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稻瘟酰胺(A)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B)、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c)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是一种水杨酸免疫系统促进剂,处理水稻可促进根系的吸收,保护作物不受病菌的侵染,可用于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本发明所述的四氯苯酞(Fthalide)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在稻株表面能有效地抑制附着孢形成,阻止菌丝入侵,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还能抑制病菌的再侵染,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11:40,优选质量比例为io:ii:io;有效成分a与c的质量比例为30:ii:so,优选质量比例为io:ii:15。本发明的组合物除有效成分稻瘟酰胺与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或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之外,还包括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一剂型,比如,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本发明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尤其是稻瘟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散布、灌施、喷雾等,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组合物由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组成,复配后对病菌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复配后防效提高,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与单剂稻瘟酰胺相比,组合物的持效性更好。4、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增加了作用位点,能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延缓病菌产生抗性的速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或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菌都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例1)。生物测定实例1: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或四氯苯酞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盆栽试验试验对象水稻稻瘟病菌(采自田间,并经分离纯化)试验方法盆栽法。选取长势一致的三叶一心期水稻苗,每盆2株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将稻瘟病菌在番茄汁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1X105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地喷雾接种于供试稻苗上,接种后套上黑塑料袋保湿培养(25°C)。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5mL。喷药后,将稻苗置于25t:、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7d后按照稻瘟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叶片的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发病分级标准0级,没有病斑;1级,出现褐点病斑;3级,出现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5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25%;7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9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Z(各级叶片发病数x该级代表值)刷"曰=^调查总叶片数x最高级代表值ff、n田,、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防治3文果(%)=-x画x励对照病情指数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P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2。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供试药剂EC5。)X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X100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结果(表i)表明,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在配比30:ii:40时,对水稻稻瘟病菌有增效作用,尤其在io:ii:io之间时,增效非常明显,共毒系数都在iso以上。结果(表2)表明,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在配比30:11:50时,对水稻稻瘟病菌有增效作用,尤其在io:ii:15之间时,增效非常明显,共毒系数都在i70以上。表1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下面实施例中所有配方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实施例1:31%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可湿性粉剂稻瘟酰胺30%烯丙苯噻唑1%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木质素磺酸*丐(分散剂)5%白碳黑(填料)10%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31%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31%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可湿性粉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下表的用量拌细土撒施,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稻瘟酰胺。实施例2: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悬浮剂稻瘟酰胺4.5%烯丙苯噻唑0.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縮合物(润湿剂)7%黄原胶(增稠剂)2%膨润土(增稠剂)1%农乳600#磷酸酯(分散剂)3%丙三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下表的用量拌细土撒施,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稻瘟酰胺。实施例3:80%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水分散粒剂稻瘟酰胺30%烯丙苯噻唑烷基萘磺酸钠(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硫酸铵(崩解剂)轻质碳酸钙(填料)50%5%5%3%2%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齐U、润湿齐U、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80%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水分散粒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80%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水分散粒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下表的用量拌细土撒施,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稻瘟酰胺。实施例4:44%稻瘟酰胺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茶枯粉(润湿剂)膨润土(增稠剂)烯丙苯噻唑悬浮剂4%40%5%5%2%硅酸铝镁(增稠剂)1%乙二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44%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按下表的用量,44%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悬浮剂和20%稻瘟酰胺悬浮剂对水喷雾,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撒施,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稻瘟酰胺。实施例5:20.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油悬浮剂稻瘟酰胺0.5%烯丙苯噻唑20%木质素磺酸钠(润湿分散剂)10%膨润土(增稠剂)3%黄原酸胶(增稠剂)2%有机硅酮(消泡剂)5%蓖麻油(溶剂)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溶剂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匀,即得20.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油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20.5%稻瘟酰胺烯丙苯噻唑油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下表的用量拌细土撒施,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稻瘟酰胺。实施例6:15.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稻瘟酰胺15%四氯苯酞0.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润湿分散剂)5%硅酸铝镁(增稠剂)1%乙二醇(抗冻剂)5%白碳黑(增稠剂)2%有机硅(消泡剂)0.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增稠剂、润湿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15.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15.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按下表的用量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药剂用量(ga丄/ha)防效(%)药后7天药后20天20°/。稻痕酰胺悬浮剂20084.782.2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60082.579.8实施例618088.49U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实施例7:2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稻瘟酰胺20%四氯苯酞2%木质素磺酸钙(润湿剂)5%荼枯粉(分散剂)2%拉开粉(分散剂)2%白碳黑(填料)5%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2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2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按下表的用量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实施例8: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稻瘟酰胺3%四氯苯酞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縮合物(润湿分散剂)6%黄原胶(增稠剂)5%膨润土(增稠剂)2%丙三醇(抗冻剂)5%水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抗冻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5%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按下表的用量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实施例9:80%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稻瘟酰胺30%四氯苯酞茶枯粉(润湿剂)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膨润土(填料)凹凸棒土(填料)<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formula>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80%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80%稻瘟酰胺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按下表的用量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药剂用量(ga丄/ha)防效(%)药后7天药后20天20°/。稻痙酰胺悬浮剂20084.782.2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60082.579.8实施例915090.692.4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实施例10:3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油悬浮剂稻瘟酰胺2%四氯苯酞30%拉开粉(润湿分散剂)7%膨润土(增稠剂)3%硅酸铝镁(增稠剂)2%有机硅酮(消泡剂)5%大豆油(溶剂)补足至100%。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和溶剂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放入砂磨釜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匀,即得3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油悬浮剂。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瘟病。32%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油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按下表的用量加水稀释喷雾,药后7天和20天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见下表。1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实施例11:51%稻瘟酰胺四氯苯酞水分散粒剂稻瘟酰胺1%四氯苯酞50%茶枯粉(分散剂)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縮合物(润湿剂)7%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2%海藻酸钠(崩解剂)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结论稻瘟酰胺与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组合物的持效性也明显好于单剂。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或四氯苯酞复配对防治稻瘟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也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成本,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为稻瘟酰胺(A)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B)、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C)中的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l1!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10:l1!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A与C的质量比例为30:li:5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A与C的质量比例为10:l1!15。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组合物中还包括有益于有效成分稳定和药效发挥的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一剂型。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9.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病害上的应用。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稻瘟酰胺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中的一种,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尤其对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效。文档编号A01P3/00GK101697725SQ200910209740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发明者刘胜召,孔建,张承来,张洪,曹明章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