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形液压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3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形液压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尤其是涉及液压耙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液压耙通常被拖拉机拖动,用来进行耙地工作。但由于耙刀与液压耙上的框架固 定于一体,耙刀不能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其高度,因此,目前的液压耙更适于平地的耙地工 作,而不适于凸凹不平的山地的耙地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还可适宜于凸凹不平的山地工作的仿形 液压耙。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 液压耙,液压耙的车轮的第一轴通过折叠杆同框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折叠杆通过第 三轴固定在框架上,其结构要点框架分为具有耙刀的前框架、具有耙刀的后框架,前框架、 后框架之间以纵向轴相连;后框架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上的压板通过 连杆同折叠杆的第三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框架、后框架之间以纵向轴相连,这样,当迂到不平地块时, 前框架上的耙刀可绕纵向轴转动(即仿地形而变动),进行耙地,达到较好的耙地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保留现有结构基础上,主要对前框架、后框架之间的联结结构 作改变,因此,易于实施、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耙1,液压耙1的车轮9的第一轴7通过折叠杆5同框架17 上液压缸3的活塞杆4相连,折叠杆5通过第三轴6固定在框架17上,框架17分为具有耙 刀16的前框架15、具有耙刀16的后框架2,前框架15、后框架2之间以纵向轴14相连;后 框架2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轴11,第二轴11上的压板12通过连杆8同折叠杆5 的第三轴6相连。为增强纵向轴14的强度,可在前框架15、后框架2的纵向轴14的上方分别设置有 加强筋13、10。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耙地时,首先液压缸3的活塞杆4通过折叠杆5使车轮9第一轴7抬起(离开地 面一段距离),前框架15、后框架2上的耙刀16触地,并在拖拉机牵引下耙地。当迂到地面凸凹不平时,前框架15绕纵向轴14转动,适合地面情况下耙地。当耙地后,液压缸3的活塞杆4通过折叠杆5使车轮9放下触地,而前框架15、后框架2上的耙刀16离地;与此同 时,折叠杆5的第三轴6带动连杆8、压板12绕后框架2上的第二轴11旋转,压板12压住 前框架15,使前框架15不随意摆动,可随拖拉机牵引运行。
权利要求仿形液压耙,包括液压耙(1),液压耙(1)的车轮(9)的第一轴(7)通过折叠杆(5)同框架(17)上液压缸(3)的活塞杆(4)相连,折叠杆(5)通过第三轴(6)固定在框架(17)上,其特征在于框架(17)分为具有耙刀(16)的前框架(15)、具有耙刀(16)的后框架(2),前框架(15)、后框架(2)之间以纵向轴(14)相连;后框架(2)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轴(11),第二轴(11)上的压板(12)通过连杆(8)同折叠杆(5)的第三轴(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形液压耙,其特征在于前框架(15)、后框架(2)的纵向轴 (14)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3、10)。
专利摘要仿形液压耙属于农机,尤其是涉及液压耙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还可适宜于凸凹不平的山地工作的仿形液压耙。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耙,液压耙的车轮的第一轴通过折叠杆同框架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折叠杆通过第三轴固定在框架上,其结构要点框架分为具有耙刀的前框架、具有耙刀的后框架,前框架、后框架之间以纵向轴相连;后框架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上的压板通过连杆同折叠杆的第三轴相连。
文档编号A01B23/04GK201585241SQ2010200101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曹春辉 申请人:曹春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