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20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胶囊造粒技术,特别是一种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
背景技术
乳酸菌是目前应用最多、最为广泛的一类微生物制剂,研究表明,它对于改善 机体代谢、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具有重要的生物 学功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饲用乳酸菌的有效数量往往达不到要求,这主要是因为 乳酸菌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不能形成芽孢,对外环境的抗性较差,再加之其生长过 程中产生的乳酸和乙酸等代谢产物,还会危及其自身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使得乳酸菌很 难以液体形式长期保存;另外,乳酸菌进入动物消化道后,低pH的胃液、高浓度的胆盐 等环境对其菌体本身也有伤害。上述这些因素往往使得饲用乳酸菌到达动物肠道时,其 有限数量受到了限制,影响到乳酸菌对动物发挥更好的益生作用。微胶囊技术可以保障乳酸菌制剂的稳定性和到达动物肠道的活菌数量,其主要 优点有(1)将菌体包埋于囊壁之中,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采用安全的胃不溶、肠 溶性壁材,使菌体不会受胃液的破坏,菌体到达肠道后释放出来;(3)便于储存、加工 和运输,可延长贮存期,提高稳定性。目前制备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和手动注射器挤压法,喷雾干燥 法制粒要求物料进出口温度在100°c以上,而乳酸菌不耐热,当温度超过70°C时,会使 大部分菌体失火。目前大多实验室采用注射器挤压法,但此方法费时费力,不能进行批 量生产。因此,目前尚没有适合中试生产乳酸菌微胶囊的设备,因此根据中试生产的需 要,通过严格的科学试验,研制出一种在室温条件下,高效、实用的微胶囊化乳酸菌制 剂生产设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针对上述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微胶囊生成器,适合批量生产, 操作简单灵活、成本低,常温下进行挤压,是专门适合于乳酸菌微胶囊制粒的实用设 备。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包括微胶囊基质容器、基质输送管、固化液容 器,所述基质输送管进液端伸入到所述微胶囊基质容器中,基质输送管出液端正对所述 固化液容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管中间段与一个抽液泵的抽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固化液容器放置在一个震荡台上。所述震荡台为磁力搅拌器。所述抽液泵为十二通道流量型蠕动泵。所述基质输送管为1 12根。所述基质输送管出液端安装有微胶囊滴头。[0012]所述微胶囊滴头为200 U 1移液器枪头。所述基质输送管出液端固定在一个固件上,所述固件安装在一个竖直的支架杆 上并可沿所述支架杆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主要特点在于通过一个抽液泵 将微胶囊基质从基质容器中抽到基质输送管中,经过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滴出形成液 滴,液滴落入固化液中固化形成微胶囊。由于抽液过程从普通制粒采用注射器时的手动 抽液换作抽液泵,实现了制粒过程的自动化,非常省力,由于采用抽液泵,可以实现多 根基质输液管同时工作,因此大大提高了制粒效率,适合于微胶囊中试生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将固化液容器放置在一个震荡台上,使滴入到固化液中 的液滴均勻散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磁力搅拌器作为震荡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十二通道流量型蠕动泵,可以同时使用十二根 基质输送管。可以极大提到制粒效率,并且可以根据制粒速度的需要调整基质输送管在 1 12根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优选安装有微胶囊滴头,可以提高微胶囊 制粒速度,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微胶囊滴头为200 iU移液器枪头,其口径适合于制备大 多数乳酸菌微胶囊。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固定在一个固件上,所述固件安装 在一个竖直支架杆上并可沿支架杆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固件调整基质输送管的出液 端的高度,即改变基质液滴下落的距离,从而调整液滴到达固化液时的粒径大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胶囊生成器,具有省力、高效的优点,适合微胶囊 中试生产。虽然采用机械设备完成挤压制粒过程,制粒过程一直处于室温状态下,因此 非常适合于不耐热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保证制粒过程中不破坏乳酸菌的菌体活性, 制得的微胶囊中,菌体稳定,有效菌数多。

图1微胶囊生成器结构示意图1-微胶囊基质容器、2-基质输送管、3-固化液容器3,4-基质输送管进液端 5_基质输送管出液端、6-抽液泵、7-震荡台,8-固件、9-支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包括微胶囊基质容器1、 基质输送管2、固化液容器3,所述基质输送管的进液端4伸入到所述微胶囊基质容器1 中,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5正对所述固化液容器3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管 2中间段与抽液泵6的抽液通道相连通。通过抽液泵6将微胶囊基质从微胶囊基质容器1 中抽到基质输送管2中,经过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5滴出形成液滴,液滴落入固化液容器 3中固化形成微胶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将固化液容器3放置在一个震荡台7上,使滴入到固化液 中的液滴均勻散开。[002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磁力搅拌器作为震荡台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十二通道流量型蠕动泵(型号为BT00-600型) 作为抽液泵6,可以同时使用十二根基质输送管2。极大提到了制粒效率,并且可以根据 制粒速度的需要调整采用多少根基质输送管2。所述基质输送管2可以采用1 12根。本实用新型中,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5优选安装有微胶囊滴头,可以提高微胶 囊制粒速度。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微胶囊滴头为200 iU移液器枪头,其口径适合于制备 大多数乳酸菌微胶囊。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5固定在一个固件8上,固件8安装 在一个竖直支架杆9上并可沿支架杆9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固件8调整基质输送管出 液端5的高度,即改变基质液滴下落的距离,从而调整液滴到达固化液时的粒径大小。
权利要求1.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包括微胶囊基质容器、基质输送管、固化液容器, 所述基质输送管进液端伸入到所述微胶囊基质容器中,基质输送管出液端正对所述固化 液容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管中间段与一个抽液泵的抽液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液 容器放置在一个震荡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台为 磁力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泵为 十二通道流量型蠕动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 管为1 12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 管出液端安装有微胶囊滴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滴 头为200 μ 1移液器枪头。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 质输送管的出液端固定在一个固件上,所述固件安装在一个竖直的支架杆上并可沿所述 支架杆上下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乳酸菌制剂的微胶囊生成器”,涉及微胶囊造粒技术。包括微胶囊基质容器、基质输送管、固化液容器,所述基质输送管的进液端伸入到所述微胶囊基质容器中,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正对所述固化液容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输送管中间段与一个抽液泵的抽液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将固化液容器放置在一个震荡台上;所述抽液泵为十二通道流量型蠕动泵,并且基质输送管的出液端固定在一个水平盘状装置上,该装置安装在一个垂直支架杆上并可沿支架杆上下移动以调整出液端高度来调节制粒大小。该生成器适合批量生产,操作简单灵活、成本低,常温下进行挤压,是专门适合于乳酸菌微胶囊制粒的实用设备。
文档编号A23K1/16GK201797935SQ20102054564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辉, 季海峰, 张董燕, 王四新, 王雅民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