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 11 inoinensis (ffangehn.)K. Koch]原产于北美东部,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冲积平原或河谷地带生长迅速、长势良好。20世纪初引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引种范围广泛,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东至福建,西至成都;早年引种到江苏省的山核桃现在长势良好,已经进入稳产期。薄壳山核桃树体高大雄伟,树姿优美,是庭院美化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其木材结构细密,且坚固强韧,是雕刻和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的上等用材,也是优良的军工用材;其果实为世界著名的高档干果、油料原料,壳薄易剥,味香甜,是理想的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薄壳山核桃传统繁殖方法是采用种子播种繁殖,但薄壳山核桃种子价格昂贵,平均每公斤只有100多粒,导致种子繁殖成本高;扦插繁殖需要良种提供数量巨大的插条,繁殖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嫁接繁殖需要大量砧木且技术要求高、人工成本高。上述几种传统的繁殖方式,都需要大量的繁殖材料且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利用组织方法培养繁育薄壳山核桃苗,只需要少量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且扩繁速度快,成本低,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优质的山核桃幼苗。现有技术中,傅玉兰等仅在外植体消毒、获得无菌材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没有进一步开展增殖、壮苗、生根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种苗质量好的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及消毒处理采用由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为接种材料, 取离根部10厘米以上的茎段为外植体,然后将选取的外植体剪切成3-4cm左右长的小段, 经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浓度为0. 的升汞溶液消毒6 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5次;(2)试管芽苗培养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去接触消毒液的伤口,留1 2cm带芽茎段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其中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3)增殖培养将从步骤O)中长成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 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对芽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系数为3. 25 3. 98,使其不断增殖,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繁殖生产规模;(4)壮苗培养将步骤(3)中增殖后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进入下一步骤;(5)生根培养将步骤(4)中经过壮苗培养后的试管壮苗,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 4片叶片,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8 15天;生根率在90% 95% ;(6)移栽、成活将步骤(5)中经生根培养的带有直根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基质中,其中泥炭与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 1,然后浇透水,保持温度25 30°C,相对湿度85%以上,先闭光培养10天,后逐渐见光,在培养40 45天后,进行全光照;移栽成活率在80% 85%。所述的启动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3.0 4. Omg 6_苄基嘌呤+0.01 0. 05mg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2. 0 3. Omg 6_苄基嘌呤+0. 05 0. Img 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壮苗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3. 5 4. 5mg 6_苄基嘌呤+0. 08 0. 2mg 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0. 2 0. 5mg α -萘乙酸 +0. 3 0. 6mg吲哚丁酸+2000 3000mg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培养基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硝酉!钾950 1900mg/L ;
硝酉!铵825 1650mg/L ;
磷酉I二氢钾85 170mg/L ;
硫酉!镁185 370mg/L ;
氯化钙165 330m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的微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
碘化钾0. 83mg/L ;
硼酉I6. 2mg/L ;
硫酉堯锰22. 3mg/L ;
硫酸锌8. 6mg/L ;钼酸钠0. 25mg/L ;硫酸铜0. 025mg/L ;氯化钴0.025mg/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盐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37. :3mg/L;硫酸亚铁27. 8mg/L。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成分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肌醇100mg/L ;甘氨酸2mg/L ;盐酸硫胺素0. lmg/L ;盐酸吡哆醇0. 5mg/L ;烟酸0. 5mg/L ;蔗糖30g/L;琼脂5. 5g/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进行薄壳山核桃种苗的培养,能够保持原植株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的优质种苗, 满足各种需求,同时,利用本发明所述的生产方法,种苗的成活率高,且种苗质量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基本培养基的配置其中,常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硝酸钾(KN03)950mg/L、硝酸铵(NH4NCX3)825mg/L、磷酸二氢钾(KH2P04) 85mg/L、 硫酸镁(MgS04 · 7H20) 185mg/L、氯化钙(CaCl2 · 2H20) 165mg/L ;微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碘化钾(KI) 0. 83mg/L、硼酸 (H3B03)6. 2mg/L,硫酸锰(MnS04 · 4H20)22. 3mg/L、硫酸锌(ZnS04 · 7H20)8. 6mg/ L、钼酸钠(Na2Mo04 · 2H20) 0. 25mg/L、硫酸铜(CuS04 · 5H20) 0. 025mg/L、氯化钴 (CoC12 · 6H20)0. 025mg/L ;铁盐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 · EDTA) 37. 3mg/L, 硫酸亚铁 G^eSCM. 7H20) 27. 8mg/L。有机成分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肌醇100mg/L、甘氨酸^iig/L、盐酸硫胺素 (VBl)O. lmg/L、盐酸吡哆醇(VB6) 0. 5mg/L、烟酸(VPP) 0. 5mg/L、蔗糖(sucrose) 30g/L、琼脂 (agar)5. 5g/L。利用上述的基本培养基配置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
其中,启动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3. Omg 6_苄基嘌呤(6_BA)+0. Olmg吲哚丁酸 (IBA);增殖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2. Omg 6_苄基嘌呤(6-BA) +0. 05mg吲哚丁酸 (IBA)+IOOOmg 活性炭(Charcoal);壮苗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3. 5mg 6_苄基嘌呤(6-BA) +0. 08mg吲哚丁酸 (IBA)+IOOOmg 活性炭(Charcoal);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0. 2mg α -萘乙酸(NAA) +0. 6mg吲哚丁酸(IBA)+2000mg 活性炭(Charcoal)。将上述的配置好的启动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20分钟,待用,其中,温度为120-125°C,压力为1. 1KG/CM2。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步骤如下(1)选材及消毒处理采用由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为接种材料, 取离根部10厘米以上的茎段为外植体,然后将选取的外植体剪切成3-4cm左右长的小段, 经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浓度为0. 的升汞溶液消毒6 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5次;(2)试管芽苗培养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去接触消毒液的伤口,留1 2cm带芽茎段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其中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3)增殖培养将从步骤O)中长成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一个周期25天的繁殖系数为 3. 25,生长高度达3. 8cm,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繁殖生产规模,如可达3000 4000瓶时进入下一步骤;(4)壮苗培养将步骤(3)中增殖后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进入下一步骤;(5)生根培养将步骤(4)中经过壮苗培养后的试管壮苗,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 4片叶片,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8 15天;生根率为92. 4%;(6)移栽、成活将步骤( 中经生根培养的带有直根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基质中,其中泥炭与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 1,然后浇透水,保持温度25 30°C,相对湿度85%以上,先闭光培养10天,后逐渐见光,在培养40 45天后,进行全光照;移栽成活率为80.3%。实施例2
基本培养基的配置其中,常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硝酸钾(KNCX3)1900mg/L、硝酸铵(NH4N03) 1650mg/L、磷酸二氢钾(KH2P04) 170mg/ L、硫酸镁(MgS04 · 7H20)370mg/L、氯化钙(CaCl2 · 2H20) 330mg/L ;微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碘化钾(KI) 0. 83mg/L、硼酸 (H3B03)6. 2mg/L,硫酸锰(MnS04 · 4H20)22. 3mg/L、硫酸锌(ZnS04 · 7H20)8. 6mg/ L、钼酸钠(Na2Mo04 · 2H20) 0. 25mg/L、硫酸铜(CuS04 · 5H20) 0. 025mg/L、氯化钴 (CoC12 · 6H20)0. 025mg/L ;铁盐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 · EDTA) 37. 3mg/L, 硫酸亚铁 G^eSCM. 7H20) 27. 8mg/L。有机成分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肌醇100mg/L、甘氨酸^iig/L、盐酸硫胺素 (VBl)O. lmg/L、盐酸吡哆醇(VB6) 0. 5mg/L、烟酸(VPP) 0. 5mg/L、蔗糖(sucrose) 30g/L、琼脂 (agar)5. 5g/L。利用上述的基本培养基配置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其中,启动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4. Omg 6_苄基嘌呤(6_BA)+0. 05mg吲哚丁酸 (IBA)+2000mg 活性炭(Charcoal);增殖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3. Omg 6-苄基嘌呤(6_BA) +0. Img吲哚丁酸 (IBA)+2000mg 活性炭(Charcoal);壮苗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4.5mg 6_苄基嘌呤(6-BA)+0. 2mg吲哚丁酸 (IBA)+2000mg 活性炭(Charcoal);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0. 5mg α萘乙酸(NAA) +0. 3mg吲哚丁酸(IBA)+2000mg 活性炭(Charcoal)。将上述的配置好的启动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20分钟,待用,其中,温度为120-125°C,压力为1. 1KG/CM2。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步骤如下(1)选材及消毒处理采用由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为接种材料, 取离根部10厘米以上的茎段为外植体,然后将选取的外植体剪切成3-4cm左右长的小段, 经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浓度为0. 的升汞溶液消毒6 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5次;(2)试管芽苗培养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去接触消毒液的伤口,留1 2cm带芽茎段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其中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3)增殖培养将从步骤O)中长成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一个周期25天的繁殖倍数为3. 98,生长高度达3. Icm,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繁殖生产规模,如可达3000 4000瓶时进入下
一步骤;(4)壮苗培养将步骤(3)中增殖后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进入下一步骤;(5)生根培养将步骤(4)中经过壮苗培养后的试管壮苗,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 4片叶片,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8 15天;生根率为95. 1%(6)移栽、成活将步骤( 中经生根培养的带有直根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基质中,其中泥炭与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 1,然后浇透水,保持温度25 30°C,相对湿度85%以上,先闭光培养10天,后逐渐见光,在培养40 45天后,进行全光照;移栽成活率为85.3%。实施例3 基本培养基的配置其中,常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硝酸钾(KN03)1500mg/L、硝酸铵(NH4N03) 1200mg/L、磷酸二氢钾(KH2P04) 130mg/ L、硫酸镁(MgS04 · 7H20)300mg/L、氯化钙(CaCl2 · 2H20) 240mg/L ;微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碘化钾(KI) 0. 83mg/L、硼酸 (H3B03)6. 2mg/L,硫酸锰(MnS04 · 4H20)22. 3mg/L、硫酸锌(ZnS04 · 7H20)8. 6mg/ L、钼酸钠(Na2Mo04 · 2H20) 0. 25mg/L、硫酸铜(CuS04 · 5H20) 0. 025mg/L、氯化钴 (CoC12 · 6H20)0. 025mg/L ;铁盐的组分和其对应的使用浓度如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 · EDTA) 37. 3mg/L, 硫酸亚铁 G^eSCM. 7H20) 27. 8mg/L。有机成分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肌醇100mg/L、甘氨酸^iig/L、盐酸硫胺素 (VBl)O. lmg/L、盐酸吡哆醇(VB6) 0. 5mg/L、烟酸(VPP) 0. 5mg/L、蔗糖(sucrose) 30g/L、琼脂 (agar)5. 5g/L。利用上述的基本培养基配置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其中,启动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3. 5mg 6_苄基嘌呤(6_BA)+0. 05mg吲哚丁酸 (IBA)+I5OOmg 活性炭(Charcoal);增殖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4. 5mg 6_苄基嘌呤(6-BA) +0. 05mg吲哚丁酸 (IBA)+I5OOmg 活性炭(Charcoal);壮苗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4. Omg 6_苄基嘌呤(6-BA) +0. 08mg吲哚丁酸 (IBA)+I5OOmg 活性炭(Charcoal);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每升基本培养基+0. 5mg α -萘乙酸(NAA) +0. 6mg吲哚丁酸(IBA)+2500mg 活性炭(Charcoal)。将上述的配置好的启动培养基注入玻璃瓶中,经高温高压消毒20分钟,待用,其中,温度为120-125°C,压力为1. 1KG/CM2。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步骤如下(1)选材及消毒处理采用由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为接种材料, 取离根部10厘米以上的茎段为外植体,然后将选取的外植体剪切成3-4cm左右长的小段, 经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浓度为0. 的升汞溶液消毒6 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3 5次;(2)试管芽苗培养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去接触消毒液的伤口,留ι 2cm带芽茎段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其中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3)增殖培养将从步骤O)中长成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一个周期25天的繁殖倍数为 3. M,生长高度达3. 66cm,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繁殖生产规模,如可达3000 4000瓶时进入下一步骤;(4)壮苗培养将步骤(3)中增殖后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 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进入下一步骤;(5)生根培养将步骤(4)中经过壮苗培养后的试管壮苗,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 4片叶片,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8 15天,生根率为90. 4%;(6)移栽、成活将步骤( 中经生根培养的带有直根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基质中,其中泥炭与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 1,然后浇透水,保持温度25 30°C,相对湿度85%以上,先闭光培养10天,后逐渐见光,在培养40 45天后,进行全光照;移栽成活率为83.4%。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及消毒处理采用由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为接种材料,取离根部10厘米以上的茎段为外植体,然后将选取的外植体剪切成3-4cm左右长的小段,经 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浓度为0. 1 %的升汞溶液消毒6 8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 5次;(2)试管芽苗培养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将步骤(1)中消毒后的外植体剪去接触消毒液的伤口,留1 2cm带芽茎段接种在经消毒的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其中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3)增殖培养将从步骤O)中长成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转接于经消毒的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然后将其置于普通日光灯为光源的环境下,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 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对芽苗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系数为 3. 25 3. 98,使其不断增殖,直至达到所需要的繁殖生产规模;(4)壮苗培养将步骤(3)中增殖后的试管芽苗,剪切带有1-2个腋芽的节段或顶芽后,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进入下一步骤;(5)生根培养将步骤中经过壮苗培养后的试管壮苗,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 留3 4片叶片,在超净的工作台上及无菌条件下,接种于经消毒的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在光照强度为1000 15001x,每日光照时间为14小时,温度为 25 ^°C,湿度为50% 65%的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8 15天,生根率在90% 95%;(6)移栽、成活将步骤(5)中经生根培养的带有直根小苗,取出清洗,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基质中,其中泥炭与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 1,然后浇透水,保持温度25 300C,相对湿度85 %以上,先闭光培养10天,后逐渐见光,在培养40 45天后,进行全光照,移栽成活率在70 80% ;所述的启动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3.0 4. Omg 6-苄基嘌呤+0.01 0.05mg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2. 0 3. Omg 6-苄基嘌呤+0. 05 0. Img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壮苗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3. 5 4. 5mg 6-苄基嘌呤+0. 08 0. 2mg吲哚丁酸+1000 2000mg活性炭;所述的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为每升基本培养基+0. 2 0. 5mga -萘乙酸 +0. 3 0. 6mg吲哚丁酸+2000 3000mg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培养基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硝酸钾950 1900mg/L ;硝酸铵825 1650mg/L ;磷酸ニ氢钾85 170mg/L ;硫酸镁185 370mg/L ;氯化钙165 330m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微 量元素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碘化钾0. 83mg/L ;硼酸6. 2mg/L ;硫酸锰22. 3mg/L ;硫酸锌8. 6mg/L ;钼酸钠0. 25mg/L ;硫酸铜0. 025mg/L ;氯化钴0.025m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铁 盐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乙ニ胺四乙酸ニ钠37. :3mg/L;硫酸亚铁27. 8mg/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有 机成分的组分和其对应的浓度如下肌醇100mg/L ;甘氨酸2mg/L ;盐酸硫胺素0. lmg/L ;盐酸吡哆醇0. 5mg/L ;畑酸0. 5mg/L ;蔗糖30g/L ;琼脂5. 5g/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繁殖方法,其采用薄壳山核桃种子繁育的优良实生幼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在含有启动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以普通日光灯为光源,每日照光14小时,温度25~28℃、湿度为50%~65%,培养25天,分化长成试管芽苗,然后经剪切,转接于含有增殖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进行增殖培养,增殖系数为3.25~3.98,将增殖后的茎段剪切后接种于含有壮苗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进行壮苗培养,25天后去掉基部组织和部分叶片,留3~4片叶片,接种于含有生根处理产生根原基培养基的玻璃培养瓶中,进行生根培养8~15天,生根率在90%~95%,待根长至3cm左右时经清洗后移栽到含有泥炭和黄心土的体积比为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在80~85%。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388806SQ20111027232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张敏, 窦全琴, 董筱昀, 蒋春, 蒋泽平, 黄利斌 申请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