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养蚕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十分发达。近年来,随着国家“东桑西移” 战略的深入,桑蚕业更是迅速发展,但长期来对养蚕后剩下的蚕沙始终未予充分利用。长期以来蚕沙一般直接用作农田肥料或被丢弃。鲜蚕沙因带有一定的病原菌,作肥料或被丢弃均会对桑蚕生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或导致蚕病暴发,蚕沙已成为蚕区主要面源污染物之一。因此,解决蚕沙污染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另外,随着大棚栽培发展,土壤酸化严重,土传病害增加,迫切需要肥料调节土壤酸度。蚕沙就是一种弱碱性的肥料。若能将蚕沙发酵制有机肥再利用,不仅可缓减因大量废弃蚕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拓宽有机肥的原料渠道, 而且,可以调节土壤酸度,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包括蚕沙与微生物菌混合,搅拌均勻后进行高温发酵。发酵初始调节含水率为55%-60%,C/N比为25-30/1左右,实行翻堆通气,待温度升至60°C后翻堆,每隔M小时翻动一次。当堆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发酵基本完成,总共需时12-16天。再进行干燥、 造粒、过筛而成。所述蚕沙包括直接从农户处收集来的混合蚕沙或提取完叶绿素后的废弃蚕沙;微生物菌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固氮菌、乳酸菌、非病原性乳杆菌或其混合菌种。本发明的优点是
1、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效率高,人工、能耗低;
2、好氧发酵使蚕沙发酵彻底,蚕沙中的病菌、虫卵在高温作用下一周内即可杀灭,达到堆肥无害化标准。且好氧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保持了连续生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3、增效碳氮损失少,可溶性碳氮养分增加,肥效提高;
4、该方法解决了蚕沙污染的难题,既治理了环境,又能变废为宝。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颗粒状,有效疏松土质,改良土壤通气性,改良土壤生态环境;
(2)天然弱碱性有效调节土壤PH值,活土沃根,改良土壤因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酸化、板结、盐化的状态;
(3)养分全面,含钾量高氮、磷、钾含量5%以上,有机质含量50%以上,富含其他各种微量元素,养分全面。钾含量高达3%左右,可显著提高烟草等作物的风味物质,促进瓜果类光合产物的形成与转化,增加瓜果中糖分的含量,提高营养品质;
(4)富含钙质,增强作物抗逆性肥料中丰富的钙质,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可显著提高作物的抗旱、抗涝、抗低温、抗盐碱、抗倒伏、解药害能力;强化细胞结构,明显降低葡萄等
3瓜果类因积水而导致的裂果现象。(5)富含微生物,提高农产品品质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能促进土壤中多种有益微生物繁殖,增强植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促进植物呼吸作用及细胞发育成长,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6)使用方便,无重金属残留,不含激素,不挥发、不变质,可长期储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 取混合蚕沙或提取完叶绿素后的废弃蚕沙100份,加入0. 2份微生物菌,混合搅拌均勻,调节含水率为55%,C/N比为观左右,进行堆积发酵。发酵过程实行翻堆通气,待温度升至60°C后翻堆,每隔M小时翻动一次。当堆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发酵基本完成,总共需时12-16天。再进行干燥、造粒、过筛得到颗粒状的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 包装成品。实施例2:在设施葡萄中,使用本发明制得的有机肥300公斤/亩,作基肥用,可比常规施菜饼处理葡萄品质明显改善、单果重显著增加,但肥料成本只及后者的53%,并起到改良土壤作用。实施例3 用本发明制得的有机肥用于大棚茄子,每亩施蚕沙有机肥500公斤,移栽前施入,可明显提高茄子产量和品质,鲜茄子增产15-20%,口感明显改善。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蚕沙与微生物菌混合,搅拌均勻后进行高温发酵;发酵初始调节含水率为55%-60%,C/N比为 25-30/1左右,实行翻堆通气,待温度升至60°C后翻堆,每隔M小时翻动一次;当堆体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发酵基本完成,总共需时12-16天;再进行干燥、造粒、过筛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蚕沙包括直接从农户处收集来的混合蚕沙或提取完叶绿素后的废弃蚕沙;微生物菌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固氮菌、乳酸菌、非病原性乳杆菌或其混合菌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蚕沙发酵生产设施栽培专用的有机肥的方法将蚕沙接种活性微生物菌,搅拌均匀后进行高温发酵,再进行干燥、造粒、过筛而成。本发明能充分利用蚕沙,既节约了资源又解决了废弃蚕沙的污染问题。本发明制得的蚕沙专用有机肥pH值在7.0-8.0,可有效解决设施栽培中经常引起的土壤酸化难题;保持了蚕沙原有生长活性物质,并存在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有机质高达50%以上。不仅使作物增产、改善作物品质,还能肥沃和改良土壤,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良好肥料。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2432356SQ20111027499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何延, 石伟勇, 罗光恩, 金芳芳, 陈卿, 陈晓萍 申请人: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