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7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加工球状食品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球状食品,通常由搓圆装置成型。现有的旋转式食品搓圆装置包括套在内盘转体外且开有多个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搓圆外筒,以及固定内盘转体和搓圆外筒的支撑座, 其中,所述内盘转体设有至少四条环形内轨,所述搓圆外筒设有至少四条与环形内轨相配合的环形外轨,所述至少四条环形内轨和至少四条环形外轨的半径均相等。其存在以下缺点1、搓圆外筒为整筒结构,不仅结构笨重,而且浪费原材料;2、环形内轨和环形外轨的半径均相等,即每条环形外轨上从进料口至出料端之间的坯料移动距离不相等,导致坯料能同时进料但不能同时出料,影响生产效率;3、搓圆外筒与内盘转体不便于分离,使得调试与清洗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原材料、可使坯料既能同时进料又能同时出料、并且方便调试与清洗操作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固定于支撑座上的内盘转体和位于内盘转体外且设有多个进料口的搓圆外筒,其中,所述内盘转体设有至少四条环形内轨,所述搓圆外筒设有至少四条与环形内轨相配合的环形外轨,所述多个进料口分别与每条环形外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搓圆外筒为半圆环型,且搓圆外筒固定在能使其转动或移动的开闭装置上。所述至少四条环形内轨和至少四条环形外轨均具有不同大小的半径且均按半径大小以啮合形式交错排列,每条环形外轨上从进料口至出料端之间的坯料移动距离均相寸。所述进料口呈交错或多边形排列。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的回转工作台和装有轴承的支板、两端分别与回转工作台和支板连接的搓圆外筒支杆,所述搓圆外筒支杆的轴线与内盘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搓圆外筒固定在搓圆外筒支杆上。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两端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搓圆外筒支杆、套在搓圆外筒支杆上的滑座和带有螺母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位于搓圆外筒支杆的下方且两端均与支撑座连接,所述搓圆外筒与滑座和调节丝杆上的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搓圆外筒改为半圆环型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节约原材料;将环形内轨和环形外轨设为均具有不同大小的半径且均按半径大小以啮合形式交错排列,可实现坯料既能同时进料又同时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搓圆外筒固定在由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的回转工作台和装有轴承的支板、两端分别与回转工作台和支板连接的搓圆外筒支杆构成的开闭装置上,或固定在两端均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搓圆外筒支杆、套在搓圆外筒支杆上的滑座和带有螺母的调节丝杆构成的开闭装置上,可方便调试与清洗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搓圆外筒呈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环形内轨结构示意图;图5是环形外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内盘转体(2. 1-环形内轨)、3_搓圆外筒(3. 1_进料口、 3. 2-环形外轨)、4_回转工作台、5-支板、6-搓圆外筒支杆、7-滑座、8-调节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于支撑座1上的内盘转体2和位于内盘转体2外且设有多个进料口 3. 1的搓圆外筒3,其中,所述内盘转体2设有至少四条环形内轨2. 1,所述搓圆外筒3设有至少四条与环形内轨2. 1相配合的环形外轨3. 2,所述至少四条环形内轨2. 1和至少四条环形外轨3. 2均具有不同大小的半径且均按半径大小以啮合形式交错排列,每条环形外轨3. 2上从进料口 3. 1至出料端之间的坯料移动距离均相等,所述多个进料口 3. 1呈交错或多边形排列并分别与每条环形外轨3. 2连通,所述搓圆外筒3为半圆环型, 且搓圆外筒3固定在能使其转动或移动的开闭装置上;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均固定在支撑座 1上的回转工作台4和装有轴承的支板5、两端分别与回转工作台4和支板5连接的搓圆外筒支杆6,所述搓圆外筒支杆6的轴线与内盘转体2的轴线平行,所述搓圆外筒3固定在搓圆外筒支杆6上,所述回转工作台4可以为手摇式,也可以是电动式。当环形内轨2. 1和环形外轨3.2均采用现有结构时(即半径均相等),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两端均固定在支撑座1上的搓圆外筒支杆6、套在搓圆外筒支杆6上的滑座7和带有螺母的调节丝杆8,所述调节丝杆8位于搓圆外筒支杆6的下方且两端均与支撑座1连接, 所述搓圆外筒3与滑座7和调节丝杆8上的螺母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座(1)上的内盘转体( 和位于内盘转体( 外且设有多个进料口(3. 1)的搓圆外筒(3),其中,所述内盘转体( 设有至少四条环形内轨(2. 1),所述搓圆外筒C3)设有至少四条与环形内轨(2. 1)相配合的环形外轨 (3. 2),所述多个进料口(3. 1)分别与每条环形外轨(3. 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搓圆外筒 (3)为半圆环型,且搓圆外筒(3)固定在能使其转动或移动的开闭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四条环形内轨 (2. 1)和至少四条环形外轨(3. 2)均具有不同大小的半径且均按半径大小以啮合形式交错排列,每条环形外轨(3. 上从进料口(3. 1)至出料端之间的坯料移动距离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1)呈交错或多边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均固定在支撑座(1)上的回转工作台(4)和装有轴承的支板(5)、两端分别与回转工作台(4) 和支板( 连接的搓圆外筒支杆(6),所述搓圆外筒支杆(6)的轴线与内盘转体( 的轴线平行,所述搓圆外筒(3)固定在搓圆外筒支杆(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均固定在支撑座(1)上的回转工作台(4)和装有轴承的支板(5)、两端分别与回转工作台(4)和支板( 连接的搓圆外筒支杆(6),所述搓圆外筒支杆(6)的轴线与内盘转体O)的轴线平行,所述搓圆外筒(3)固定在搓圆外筒支杆(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两端均固定在支撑座(1)上的搓圆外筒支杆(6)、套在搓圆外筒支杆(6)上的滑座(7)和带有螺母的调节丝杆(8),所述调节丝杆(8)位于搓圆外筒支杆(6)的下方且两端均与支撑座(1)连接,所述搓圆外筒C3)与滑座(7)和调节丝杆(8)上的螺母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食品搓圆装置,涉及食品加工设备。主要解决现有食品搓圆装置存在的结构笨重、浪费原材料、坯料能同时进料但不能同时出料和调试与清洗操作繁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于支撑座上的内盘转体和位于内盘转体外且设有多个进料口的搓圆外筒,其中,所述内盘转体设有至少四条环形内轨,所述搓圆外筒设有至少四条与环形内轨相配合的环形外轨,所述多个进料口分别与每条环形外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搓圆外筒为半圆环型,且搓圆外筒固定在能使其转动或移动的开闭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节约原材料、可使坯料既能同时进料又能同时出料、并且方便调试与清洗操作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P1/02GK202179103SQ20112028583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8日
发明者汪家岭 申请人:汪家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