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加工产品,具体涉及一种以除草剂野麦畏为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野麦畏是防除野燕麦的高效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在野燕麦萌发出土的过程中通过芽鞘和第一片子叶吸收。但是其挥发性强,施药后必须立即混土,且作物种子不能直接接触药剂。通常为了避免产生药害,必须要使播种深度和施药层分开。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微胶囊制剂(微胶囊悬浮剂、微胶囊粒剂)具有延长特效 期、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农药受外界环境造成的分解流失、减轻毒性和药害、降低环境污染的特点,目前微胶囊制剂已成为了农药剂型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将野麦畏加工成微胶囊悬浮剂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而目前国内还没有见到将野麦畏制备成微胶囊悬浮剂的研究和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缓释效果,控制释放速度,提高野麦畏的安全性,增加药效的环保型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该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野麦畏10-50%,有机溶剂5-20%,壁材1-10%,表面活性剂1_5%,分散剂1-5%,pH调节剂O. 01-2%,粘度调节剂O. 01-1 %,防冻剂O. 1_1%,防腐剂2-5%,余量为水。所述的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野麦畏30-40%,有机溶剂10-15%,壁材3-7%,表面活性剂2_4%,分散剂2_4%,pH调节剂O. 1_1%,粘度调节剂O. 1-0. 5%,防冻剂O. 3-0. 7%,防腐剂3_4%,余量为水。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环己酮、烷基萘、二甲苯、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壁材是将异氰酸酯聚合物和三甲醇基氨基甲烷按照质量比为(2-5) I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制得。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乙烯醇、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pH调节剂包括用来降低pH值的酸性调节剂和用来提高pH值的碱性调节齐U,所述的酸性调节剂选用稀盐酸、醋酸、草酸、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性调节剂选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度调节剂选自黄原胶、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硅酸镁铝、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丙二醇、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腐剂选自卡松、苯甲酸、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I)将已计量的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2)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囊芯野麦畏用聚氨酯型的半渗透性囊膜包裹起来形成微胶囊,提高了野麦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作物的伤害,对环境友好,有效避免了野麦畏因强挥发性而导致的药效降低,使得野麦畏持久发挥药力,具有减少药量,降低施药成本的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异氰酸酯聚合物为常用的市售异氰酸酯聚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实施例I
野麦畏30kg
环己酮IOkg
异氰酸酯聚合物3kg
三甲醇基氨基甲烷Ikg
十二烷基硫酸钠3kg
聚乙烯醇2kg
黄原胶0.1kg
丙二醇0.2kg
卡松2kg
盐酸/碳酸钠0.1kg
水48.6kg按照上述配方比称取原料,将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实施例2
野麦畏40kg
二甲苯15kg
异氰酸酯聚合物5kg
三甲醇基氨基甲烷1.5kg 十二院基硫酸钠5kg
聚乙稀醇3kg
黄原胶0.8kg
聚乙二醇0.5kg
卡松4kg
醋酸/碳酸钠0.3kg
水24.9kg按照上述配方比称取原料,将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实施例3
野麦畏25kg
环己酮IOkg
异氰酸酯聚合物2.5kg
三甲醇基氨基甲烷0.8kg
聚丙烯酸钠3kg
壬基酚聚氧乙烯聚醚2kg
高岭土0.6kg
丙二醇0.4kg
苯甲酸钠3kg
草酸/氢氧化钠0.2kg
水52.5kg按照上述配方比称取原料,将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实施例4
野麦畏45kg
甲苯18kg
异氰酸酯聚合物6kg
三甲醇基氨基甲烷2kg
十二烷基硫酸钠4.5kg聚羧酸盐 4.5kg
硅酸镁铝0.8kg
甘油0.8kg
卡松4.5kg
盐酸/碳酸钠0.4kg
水13』kg
按照上述配方比称取原料,将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实施例5野麦畏35kg
甲苯13kg
异氰酸酷聚合物4kg三甲醇基氨基甲烷 1.5kg
十二焼基苯擴酸钠3kg木质素磺酸钠 3kg
聚乙二醇0.4kg
乙二醇0.5kg
卡松3.5kg
氯化铵/碳酸氢钠0.2kg
水35.9kg按照上述配方比称取原料,将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该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野麦畏10-50%,有机溶剂5-20%,壁材1-10%,表面活性剂1_5%,分散剂1-5%,pH调节剂O. 01-2%,粘度调节剂O. 01-1%,防冻剂O. 1_1%,防腐剂2-5%,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野麦畏30-40%,有机溶剂10-15%,壁材3-7%,表面活性剂2-4%,分散剂2-4%,pH调节剂O. 1_1%,粘度调节剂O.1-0. 5%,防冻剂O. 3-0. 7%,防腐剂3-4%,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环己酮、烷基萘、二甲苯、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材是将异氰酸酯聚合物和三甲醇基氨基甲烷按照质量比为(2-5) I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乙烯醇、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包括用来降低PH值的酸性调节剂和用来提高pH值的碱性调节剂,所述的酸性调节剂选用稀盐酸、醋酸、草酸、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性调节剂选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度调节剂选自黄原胶、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硅酸镁铝、膨润土、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丙二醇、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腐剂选自卡松、苯甲酸、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已计量的野麦畏原药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 2)将已计量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粘度调节剂、三甲醇氨基甲烷加入到水中形成水相。
3)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并同时加入异氰酸酯聚合物,高速均质,待各项指标合格后,低速搅拌下加入PH调节剂,固化形成野麦畏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描述含有野麦畏10-50%,有机溶剂5-20%,壁材1-10%,表面活性剂1-5%,分散剂1-5%,pH调节剂0.01-2%,粘度调节剂0.01-1%,防冻剂0.1-1%,防腐剂2-5%,余量为水。制备该含野麦畏的微胶囊悬浮剂时,首先将野麦畏和壁材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机相,将该有机相加到溶解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分散剂、防冻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粘度调节剂,搅拌均匀得到产品。本发明提高了野麦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作物的伤害,能有效避免野麦畏因强挥发性导致的药效降低,从而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A01P13/02GK102630686SQ20121010457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田晓宏, 蒋沫然, 赵建平, 钱志伟 申请人: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