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8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滇乌碱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涉及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留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可作为光谱抗菌剂,广泛应用于农药上,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病害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但由于合成工艺复杂,国内大多依靠进口。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来源广泛、易得,且能够有效替代氟环唑的杀菌剂。
滇乌碱作为一种萜类生物碱,主要作用有抗炎、镇痛、解热和调节免疫作用。广泛存在于、漠西乌头{Aeoniturn hemsleyanum Pritz. var. circinatum ff. T. Wang)和东川乌头 (Aconiturn geniculatun Flet. et Laue. var. unguiculatum ff. T. Wang)等植物中,来源广泛,但尚未对其进行杀菌、抗菌的研究。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来源广泛、易得的抗菌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最佳应用在抗植物霜霉病iPlasmopara viticola),抗植物网斑病菌 (.Pyrenophora teres ),抗植物小麦叶斑病iSeptoria tri tic I),抗植物禾顶囊壳 (Gaeumannomyces和抗植物黄色键刀菌(/7W1Sari應 culmorum') TjMo
滇乌碱在应用时,首先采用DMSO溶解制备成母液。
当应用在抗植物霜霉病方面时,将上述母液用O. 025%的吐温20稀释至滇乌碱的浓度为20 200PPM (mg/L)(优选浓度为200PPM)。
当应用在抗植物网斑病菌方面时,将上述母液用O. 025%的吐温20稀释至滇乌碱的浓度为200PPM。
当应用在抗植物小麦叶斑病方面、抗植物禾顶囊壳方面和抗植物黄色镰刀菌时, 将上述母液用O. 025%的吐温20稀释至滇乌碱的浓度为20PP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滇乌碱作为杀菌、抗菌剂,能有效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本发明滇乌碱来源广泛,天然无需合成,能有效扩大抗菌剂的范围,实现资源的多样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母液配置取滇乌碱用DMSO溶解,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母液;测试溶液的配置使用时将母液用O. 025%Tween20稀释至适当浓度。
实施例一取温室中植物葡萄的叶片和叶段,放置在有水琼脂培养的多孔板中(24孔板),叶片或叶段预先喷洒不同浓度的测试溶液。喷洒后接种病原菌霜霉病,培养9天后,根据叶片未感染病原菌面积计算抑制率。浓度为20PPM或60PPM的滇乌碱对霜霉病的抑制率为20%,浓度为200PPM的滇乌碱抑制率为50%。
实施例二取温室中大麦的叶片和叶段,放置在有水琼脂培养的多孔板中(24孔板),叶片或叶段预先喷洒浓度为200PPM的测试溶液。喷洒后接种病原菌网斑病菌,培养9天后,根据叶片未感染病原菌面积计算抑制率。浓度为20PPM的滇乌碱对网斑病菌的抑制率为20%。
实施例三取小麦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孢子悬浮液(由新鲜液体培养基或保存的冷冻液直接混到营养肉汤制成),取20 μ L浓度为20ΡΡΜ的测试溶液至96孔板中,然后加入带病原菌的悬浮液,在24°C、96%湿度下进行黑暗培养,7天后,通过测定光密度计算真菌抑制率。浓度为20PPM的滇乌碱对小麦叶斑病的抑制率为100%。
实施例四取禾顶囊壳的孢子(悬浮液由新鲜液体培养基或保存的冷冻液直接混到营养肉汤制成),取20 μ L浓度为20ΡΡΜ的测试溶液至96孔板中,然后加入带禾顶囊壳孢子的悬浮液, 在24°C、96%湿度下进行黑暗培养,7天后,通过测定光密度计算真菌抑制率。浓度为20PPM 的滇乌碱对禾顶囊壳的抑制率为50%。
实施例五取黄色镰刀菌的菌丝体悬浮液(由新鲜液体培养基或保存的冷冻液直接混到营养肉汤制成),取20 μ L浓度为20ΡΡΜ的测试溶液至96孔板中,然后加入带病原菌的悬浮液,在 24°C、96%湿度下进行黑暗培养,7天后,通过测定光密度计算真菌抑制率。浓度为20PPM的滇乌碱对黄色镰刀菌的抑制率为20%。
权利要求
1.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抗植物霜霉病方面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抗植物网斑病菌方面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应用时,先采用 DMSO溶解制备母液,使用前取所述母液用O. 025%的吐温20稀释至滇乌碱的浓度为200mg/ L0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抗植物小麦叶斑病方面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抗植物禾顶囊壳方面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抗植物黄色镰刀菌方面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滇乌碱在应用时,先采用 DMSO溶解制备母液,使用前取所述母液用O. 025%的吐温20稀释至滇乌碱的浓度为20mg/ L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滇乌碱在农药方面的应用,尤其涉及在在抗植物霜霉病、抗植物网斑病菌、抗植物小麦叶斑病、抗植物禾顶囊壳和抗植物黄色镰刀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能有效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扩大了抗菌剂的选择范围。
文档编号A01P3/00GK102934632SQ20121047127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马丽, 李维林, 汪开梅, 顾玉诚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