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5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新的环境问题也不断出现,对环保技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尤其是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餐厨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对于这类废弃物的处理的要求主要是达到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以及减量化目的,代表性技术主要有发酵处理(堆肥)、干化、焚烧等。发酵处理以其独特的优点普遍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一般发酵处理需要的周期较长,一次发酵需要2个月,后续腐熟需要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发酵堆体采用強制通风的好养发酵エ艺需要的时间可缩短一半左右,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域较为流行。但运营费用较高,主要因为翻堆与強制通风的设备及运行费用。一般的重力翻板式发酵设备在处理中存在曝气不均匀、物料下移过程中没有搅拌技术等缺陷,在应对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等物料时无法正常运营,对物料的透气性要求苛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依靠翻版实现发酵物料的无动カ移动,并采用強制通风技术实现缩短发酵时间,以适应不同的物料,并提闻发酵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包括料仓、多个布气系统、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和移动卸料斗;料仓的顶部设有通风ロ ;所述的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将料仓内部分为多层,每层物料翻动系统的上部为布气系统;所述的移动卸料斗置于料仓支腿下;所述的布气系统由进气管和多个布气管组成,进气管置于料仓外,多个布气管置于料仓内,每个布气管与料仓外的进气管相连通,布气管上设有多个布气孔;所述的物料翻动系统由翻板操作杆、翻板联动轴、多个翻板联动杆、多个翻板轴和多个翻板组成;翻板操作杆和翻板联动轴置于料仓外壁上,翻板操作杆和翻板联动轴相互联动,多个翻板轴排列于料仓内,翻板轴的两端固定在料仓壁上,翻板轴通过翻板联动杆与翻板联动轴相互联动,翻板固定在翻板轴上,翻板上设有翻板齿耙。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本移动发酵装置中,立式的发酵仓由翻板层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发酵仓,发酵物料投入发酵仓后,对应不同的发酵阶段,完全靠翻板的开合实现物料的无动カ移动,操作简
单可靠。2、本移动发酵装置中,物料翻动系统的翻板上布设的翻板齿耙,起搅拌作用,在物料移动的同时,对物料进行必要的混合搅拌,使物料的发酵更完全更均匀,提高了发酵的效率。[0009]3、本移动发酵装置中,每个独立料仓的穿孔曝气管的布设,解决了曝气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每个独立料仓可单独曝气,实现了对不同发酵阶段的发酵条件控制。4、本移动发酵装置中,物料翻动系统的翻板上布设的翻板齿耙和布气系统的采用,使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装置可适用于城市污水厂的脱水污泥、餐厨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等多种固态生物质发酵的处理,也适用于发酵菌种培养。5、本移动发酵装置中,物料发酵过程中的移动与搅拌均靠翻板开合实现,翻板的开合需要很小的动カ系统,每个独立发酵仓的単独曝气功能的设计使发酵对曝气系统的供风要求更加灵活,降低了动カ系、曝气系统的投资与运营维护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图4是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I-图3中,I是料仓,2是通风ロ,3是翻板联动轴,4是翻板操作杆,5是翻板联动杆,6是翻板轴,7是进气管,8是移动卸料斗,9是料仓支腿,10是进料ロ,11是布气孔,12是布气管,13是翻板,14是翻板齿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料仓I、多个布气系统、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和移动卸料斗8。料仓I的顶部设有通风ロ2。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将料仓内部分为多层,每层物料翻动系统的上部为布气系统。移动卸料斗8置于料仓支腿9下。布气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布气系统由进气管7和多个布气管12组成,进气管7置于料仓外,多个布气管12置于料仓内,每个布气管12与料仓外的进气管7相连通,布气管上设有多个布气孔11。物料翻动系统的结构如图3所示,物料翻动系统由翻板操作杆4、翻板联动轴3、多个翻板联动杆5、多个翻板轴6和多个翻板13组成。翻板操作杆4和翻板联动轴3置于料仓外壁上,翻板操作杆4和翻板联动轴3相互联动,多个翻板轴13排列于料仓内,翻板轴6的两端固定在料仓I的壁上,翻板轴6通过翻板联动杆5与翻板联动轴3相互联动,翻板13固定在翻板轴6上,翻板13上设有翻板齿耙14,如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料仓主体是方形立式密闭容器,由平行布设多个翻板层分隔为3个以上的独立发酵仓,每个翻板上设有翻板齿耙,实现混合料下移过程中的搅拌功能,翻板通过轴承实现开合功能,每个独立料仓底部(翻板上部)设有穿孔布气管,料仓上部设有通风ロ。本移动发酵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堆肥原料从进料ロ 10(即料仓的上盖板)进入料仓第一层,通过布气管12布气,进行好氧堆肥,当堆至一定时间后,经翻板操作杆4操作翻板,使得第一层堆肥料由重力作用落入第二层翻板,继续好氧堆肥;同时新的堆肥原料从进料ロ 10进入第一层,依次类推,当肥料堆肥时间到达预期,操作最后ー层翻板,使得肥料落入移动卸料斗8中出料。[0020]本装置针对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针对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堆肥,该装置的エ艺操作主要过程为脱水污泥由装置的顶层输入,经过人工布料,均匀落在顶层活动翻板上,经一定间隔期(通常为一天)后,经顶层活动翻板翻转落入下层;依次类推;最后从最下层翻板落下,由底层的出料带输出,完成垃圾的初发酵。发酵期间,各层发酵仓交替通风(依靠进气支管及出气支管上的阀门的交替开启实现),空气由鼓风机送入,沿进气总管上升,进入塔内的空隙区和曝气系统,沿翻板之间的间隙和曝气口上升穿过垃圾堆层,从堆层上方的出气ロ排出,以完成供氧通风过程。在垃圾上料时,顶部通风ロ打开,通风除臭,以利于人工操作。对于脱水污泥,预设初始的堆肥高度为80cm-100cm,开机通风IOmin,关机50min。为便于エ艺操作和确保堆肥质量的稳定,推荐发酵周期为5天,发酵仓设为5层,这样每天上料ー层,出料ー层,使得エ艺比较简便。设计设备每层高度为150cm,配置一台2. 2kff高压离心鼓风机。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该装置的エ艺操作主要过程为城市生活垃圾由装置的顶层输入,经过人工布料,均匀落在顶层活动翻板上,经一定间隔期(通常为一天)后,经顶层活动翻板翻转落入下层;依次类推;最后从最下层翻板落下,由底层的出料带输出,完成 垃圾的初发酵。发酵期间,各层发酵仓交替通风(依靠进气支管及出气支管上的阀门的交替开启实现),空气由鼓风机送入,沿进气总管上升,进入塔内的空隙区和曝气系统,沿翻板之间的间隙和曝气口上升穿过垃圾堆层,从堆层上方的出气ロ排出,以完成供氧通风过程。在垃圾上料时,顶部通风ロ打开,通风除臭,以利于人工操作。对于脱水污泥,预设初始的堆肥高度为120-150cm,开机通风5min,关机55min。为便于エ艺操作和确保堆肥质量的稳定,推荐发酵周期为4天,发酵仓设为4层,这样每天上料ー层,出料ー层,使得エ艺比较简便。设计设备发酵仓每层高度为2m,配置鼓风机功率为3kW高压离心鼓风机。对于湖水脱水藻渣堆肥的实施方式重力翻板式污泥堆肥装置为二次型高温好氧堆肥装置的初级发酵装置,采用的是动态发酵エ艺,结构如附图I所示。该装置基本结构为密封式多层发酵仓,每层底部为活动翻板;发酵藻渣由装置的顶部进入,经人工洒入顶层堆肥仓,均匀布料。一定间隔期后(基本为I天时间),堆肥藻渣在重力作用下经活动翻板落入下层,依次类推。最后由底层堆肥仓出料完成初级发酵。为便于通风供氧,装置两侧设有通风及排风管线,将空气引入活动翻板下面,经活动翻板的缝隙进入上ー层堆肥仓。对于脱水藻渣,预设初始的堆肥高度为100-120cm,开机通风15min,关机45min。为便于エ艺操作和确保堆肥质量的稳定,推荐发酵周期为6天,发酵仓设为6层,这样每天上料ー层,出料一层,使得エ艺比较简便。设计设备发酵仓每层高度为I. 6m,配置鼓风机功率为3. 5kW高压离心鼓风机。
权利要求1.一种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装置包括料仓、多个布气系统、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和移动卸料斗;料仓的顶部设有通风ロ ;所述的多个物料翻动系统将料仓内部分为多层,每层物料翻动系统的上部为布气系统;所述的移动卸料斗置于料仓支腿下;所述的布气系统由进气管和多个布气管组成,进气管置于料仓外,多个布气管置于料仓内,每个布气管与料仓外的进气管相连通,布气管上设有多个布气孔;所述的物料翻动系统由翻板操作杆、翻板联动轴、多个翻板联动杆、多个翻板轴和多个翻板组成;翻板操作杆和翻板联动轴置于料仓外壁上,翻板操作杆和翻板联动轴相互联动,多个翻板轴排列于料仓内,翻板轴的两端固定在料仓壁上,翻板轴通过翻板联动杆与翻板联动轴相互联动,翻板固定在翻板轴上,翻板上设有翻板齿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板式固态生物质无动力移动发酵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移动发酵装置由翻板实现固态生物质混合料无动力移动,其中料仓是立式方形密闭容器,由平行布设的多个翻板层分隔为多个独立发酵仓,每个翻板设有翻板齿耙实现混合料下移过程中的搅拌功能,翻板通过轴承实现开合功能,每个独立料仓底部(翻板上部)设有穿孔布气管,上部设有布气孔。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生活垃圾以及餐厨垃圾等固态生物质废弃物的发酵处理,也可用于发酵菌种生产,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营费用低、维护方便、布置灵活等优点。
文档编号C05F17/02GK202450007SQ201220006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张杨, 徐伟, 王堤, 王宝臣, 王明炜, 金曙炜 申请人: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杭州杭氧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