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8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土壤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土壤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大棚的温度控制都只是对大棚内室温进行控制,但仅仅对室温控制不能很好地促进植物生长,更有效的方式是对大棚内土壌的温度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对土壤温度进行控制的装置并不太多,这些装置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电加热、地源热泵、锅炉等方式。其中,电加热是在土壤中埋设电热丝,通电加热;地源热 泵加热是利用地源热泵导出的热能对土壤进行加热;锅炉加热是烧煤产生热量对土壤进行加热。但是,电加热需要消耗电能,不环保,且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地源热泵需要钻井至一定深度,主要适用中規模或大規模大棚,且必须保证大棚附近可以钻井,这使得地源热泵在大棚方面的应用受限;锅炉不环保,且需要人工管理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一种土壤恒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壌恒温装置使用不便、不安全、不环保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土壤恒温装置。该土壤恒温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罐,与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罐之间形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土壤加热器,与储热罐通过第一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循环泵的控制器。进ー步地,储热罐为油储热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油循环通路。进ー步地,第一热量传导装置包括换热器,与储热罐相连;水箱,通过换热器与储热罐形成热量传递通道,且土壤加热器和水箱之间通过第二循环泵形成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控制器与第二循环泵控制连接。进ー步地,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水循环通路。进ー步地,太阳能集热器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的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传感器;储热罐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的储热罐温度传感器;水箱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水箱温度传感器;土壤加热器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土壌温度传感器。进ー步地,换热器与控制器之间控制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量的来源,环保、安全、节能,且不存在电加热的触电隐患,地源热泵的受地理位置限制,锅炉加热的人工管理,总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加热不安全、锅炉加热不环保、地源热泵不方便等诸多不便。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壌恒温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典型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土壌恒温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0、储热罐20、土壤加热器30和控制器40,其中,储热罐20与太阳能集热器10通过第一循环泵71连接,在太阳能集热器10和储热罐20之间形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土壤加热器30与储热罐20通过第一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循环泵71的控制器4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量的来源,环保、安全、节能,且不存在电加热的触电隐患,地源热泵的受地理位置限制,锅炉加热的人工管理,总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加热、锅炉加热、地源热泵等带来的诸多不便。优选地,储热罐20为油储热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油循环通路。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油作为储能介质,由于油的沸点较高,可以利用此特点在相同体积的储热罐内储存更多的热能量。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典型的实施例,第一热量传导装置包括换热器60、第二循环泵72和水箱50,其中换热器60与储热罐20相连;水箱50通过换热器60与储热罐20形成热量传递通道,且土壤加热器30和水箱50之间通过第二循环泵72形成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控制器40与第二循环泵72控制连接。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水循环通路,比较环保。优选地,太阳能集热器10上设置有与控制器40相连的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传感器81 ;储热罐20上设置有与控制器40相连的储热罐温度传感器82 ;土壤加热器30与控制器40之间设置有土壌温度传感器84,水箱50上设置有与控制器40相连的水箱温度传感器83。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对应部件的温度值,反馈给控制器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典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40的控制策略可以如下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传感器81、储热罐温度传感器82、水箱温度传感器83和土壌温度传感器84将检测的数据反馈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根据这些数据及预设的參数控制第一循环泵71、第二循环泵72和换热器60的工作,调整整套土壤恒温装置的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阳能集热器(10), 储热罐(20),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0)通过第一循环泵(71)连接,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0)和所述储热罐(20)之间形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 土壤加热器(30),与所述储热罐(20)通过第一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以及 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泵(71)的控制器(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20)为油储热罐,所述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油循环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量传导装置包括 换热器(60),与所述储热罐(20)相连; 水箱(50),通过所述换热器¢0)与所述储热罐(20)形成热量传递通道,且所述土壤加热器(30)和所述水箱(50)之间通过第二循环泵(72)形成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所述控制器(40)与所述第二循环泵(72)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热介质循环通路为水循环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10)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40)相连的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传感器(81);所述储热罐(20)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40)相连的储热罐温度传感器(82);所述水箱(50)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40)相连的水箱温度传感器(83);所述土壤加热器(30)与所述控制器(40)之间设置有土壤温度传感器(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0)与所述控制器(40)之间控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恒温装置。该土壤恒温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罐,与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循环泵连接,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罐之间形成第一储热介质循环通路;土壤加热器,与储热罐通过第一热量传导装置连接;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循环泵的控制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量的来源,环保、安全、节能,且不存在电加热的触电隐患,地源热泵的受地理位置限制,锅炉加热的人工管理,总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加热不安全、锅炉加热不环保、地源热泵不方便等诸多不便。
文档编号A01G9/24GK202819160SQ20122037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王维廷 申请人:中天同圆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