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燃烧器热风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坚果炒制的燃烧器热风炒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坚果炒制的炒锅按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双层筒内循环式及双层筒外循环式炒锅。双层筒内循环炒锅炒制的坚果酥香度不够,双层筒外循环炒锅虽然酥香度可以达到要求,但是由于炒制过程中坚果容易产生糊斑,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而且两种炒锅使用加热热媒加热,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能源,特别是利用柴油、天然气直接燃烧产生的热量炒制坚果时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炒制产品品质好的燃烧器热风炒锅。一种燃烧器热风炒锅,包括架设在支架上的炒锅本体;所述炒锅本体由依次连通相接的加热段体、炒制段体及出料段体构成,所述炒制段体旋转支撑在支架上,所述加热段体的外设有燃烧器,加热段体与炒制段体的相接处设有上料斗,所述加热段体与出料段体之间设有与炒锅本体循环贯通的风管,出料段体的出口端设有与风管相通的引风机,其对应端设有出料关风机。所述炒制段体外套设有轨道圈,所述轨道圈下部设有固定在支架上并与轨道圈相配合的托轮,所述炒制段体通过传动电机带动实现在托轮上的旋转。所述加热段体上开设有补风口。所述风管上开设有风门。本发明改善了以往炒制物料需要介质的情况,由于不需要加热和冷却介质的过程,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其次由于不使用介质进行炒制,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避免了由于炒制介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次,由于用热风直接将瓜子进行烘焙,增加了瓜子的酥香度,而且不是明火直接炒制,也解决了双层筒外循环锅炒制产生糊斑的情况。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燃烧器热风炒锅,包括架设在支架I上的炒锅本体2,所述炒锅本体2由依次连通相接的加热段体2a、炒制段体2b及出料段体2c构成,所述炒制段体2b旋转支撑在支架I上,所述加热段体2a的外设有燃烧器2a_l,加热段体2a与炒制段体2b的相接处设有上料斗2d,所述加热段体2a与出料段体2c之间设有与炒锅本体2循环贯通的风管2e,出料段体2c的出口端设有与风管2e相通的引风机2f,其对应端设有出料关风机2g。使用时,首先开启燃烧器2a_l,对加热段体2a进行加热,之后打开引风机2f,将热量传递给炒制段体2b,当炒制段体2b的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待炒制的物料从上料斗2d投入,打开出料关风机2g,物料在炒制段体2b进行连续炒制。实施例2为了提高送风效果,缩短炒制时间,可在加热段体2a—侧加设补风口 2h,风管2e上开设风门2i。实施例3炒制段体2b可通过传动电机3带动大链轮4,使套设在炒制段体2b外的轨道圈5旋转,实现转动炒制,所述轨道圈5触接配合在托轮6上,托轮6固定安装在支架I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燃烧器热风炒锅,包括架设在支架上的炒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由依次连通相接的加热段体、炒制段体及出料段体构成,所述炒制段体旋转支撑在支架上,所述加热段体的外设有燃烧器,加热段体与炒制段体的相接处设有上料斗,所述加热段体与出料段体之间设有与炒锅本体循环贯通的风管,出料段体的出口端设有与风管相通的引风机,其对应端设有出料关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热风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段体外套设有轨道圈,所述轨道圈下部设有固定在支架上并与轨道圈相配合的托轮,所述炒制段体通过传动电机带动实现在托轮上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器热风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体上开设有补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烧器热风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上开设有风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热风炒锅,包括架设在支架上的炒锅本体;所述炒锅本体由依次连通相接的加热段体、炒制段体及出料段体构成,所述炒制段体旋转支撑在支架上,所述加热段体的外设有燃烧器,加热段体与炒制段体的相接处设有上料斗,所述加热段体与出料段体之间设有与炒锅本体循环贯通的风管,出料段体的出口端设有与风管相通的引风机,其对应端设有出料关风机。本发明通过采用热风直接对坚果进行烘焙,增加了坚果的酥香度及均匀度,而且由于不是由明火直接炒制,也解决了双层筒外循环锅炒制产生糊斑的情况。
文档编号A23N12/10GK103082384SQ2013100352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孙建兴 申请人:孙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