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农药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农药混合物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80004273.6、申请日为2008年2月5日、发明名称为“农药混合物”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协同增效混合物,其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I)选自锐劲特(fipronil)和乙虫清(ethiprole)的杀虫化合物I ;和2)选自列A的杀真菌化合物IIA:a)唑类,尤其是:醚唑(difenoconazole)、双苯三唑醇(bitertanol)、糖菌唑(bromuconazole)、烯唑醇(diniconazole)、烯菌灵(enilconazole)、臆苯唑(fenbuconazole)、氟娃唑(flusilazole)、喹唑菌酮(fluquinconazole)、粉唑醇(flutriafol)、酸胺唑(imibenconazole)、环戍唑醇(ipconazole)、臆菌唑(myclobutanil)、多效唑(Paclobutrazol)、戍菌唑(pen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娃氟唑(simeconazole)、氟醚唑(tetraconazole)、高烯效唑(uniconazole-P)、唑菌醇(triadimenol)、三唑酮(triadimefon)、戍叉唑菌(triticonazole)、氰霜唑(cyazofamid)、稻痕酯(pefurazoate)、苯菌灵(benomyl)、多菌灵(carbendazim)、麦穗宁(fuberidazole)、涕必灵(thiabendazole)、噻唑菌胺(ethaboxam)、氯唑灵(etridiazole)和土菌消(hymexazole);b)嗜球果伞素(strobiIurins),尤其是:腈卩密菌酯(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烯 I亏菌酯(enestroburin)、氟卩密菌酯(f Iuoxastrobin)、亚胺菌(kresoxim-methyl)、叉氨苯酸胺(metominostrobin)、卩定氧菌酯(picoxystrobin)、月亏菌酯(trifloxystrobin)或(2-氯-5_[1_(3-甲基节氧亚氨基)乙基]节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l-(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邻-((2,5- 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羧酰胺,尤其是:萎锈灵(carboxin)、苯霜灵(benalaxyl)、唳酰菌胺(boscalid)、环酰菌胺(fenhexamid)、氟酰胺(f Iutolanil)、呋卩比唑灵(furametpyr) >丙氧灭绣胺(mepronil)、甲霜灵(metalaxyl)、精甲霜灵(mefenoxam) (metalaxyl-M)、甲呋酰胺(ofurace) 霜灵(oxadixyl)、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卩比噻菌胺(penthiopyrad)、溴氟卩坐菌(thif Iuzamide)、噻酰菌胺(tiadinil)、N-(4,-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_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_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2'-氟-4’ -氯-5’ -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5’ -三氟联苯-2-基)-3 -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 - 二氯-4-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 (3’,4’ - 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2-(l,3-二甲基丁基)-苯基)-1,3-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酸酰胺、N-(顺-2-联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_1_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N-(反-2-联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3-( 二氟甲基)-1-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1, 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 - 二氯-4-氟联苯-2-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3,4- 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N-(2’,4’ - 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 -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2’,4’ - 二氟联苯_2_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2’,4’ - 二氯联苯-2-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_ 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 -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 -二氯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5’ - 二氟联苯_2_基)_1_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5’ -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 -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 -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 -氟联苯-2-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_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2’ -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 -氯联苯-2-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_3_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 ,5’-三氟联苯-2-基)-1-甲基_3_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1,2,3,3,3_六氟丙氧基)苯基]_1_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 1,2, 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4-甲酸-N-[2-(l,1,2, 2-四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l,2,2-四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4’_(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4’_(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氟吗啉(fIumorph);氟联苯菌(fIumetover)、氟卩比菌胺(fluopicolide) (picobenzamid)、苯酰菌胺(zoxamide);氯环丙酰胺(carpropamid)、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 ;N- (2- {4- [3- (4-氯苯基)丙_2_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_甲烷磺酰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_2_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烷磺酰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
d)杂环化合物,尤其是:氟卩定胺(fluazinam)、卩定斑月亏(pyrifenox);横啼菌灵(bupirimate)、环丙啼卩定(cyprodinil)、异啼菌醇(fenarimol)、啼菌腙(ferimzone)、啼菌胺(mepanipyrim)、氟苯啼卩定醇(nuarimol)、二甲啼菌胺(pyrimethanil);嗪氨灵(triforine);拌种咯(fenpiclonil)、氟菌(fIudioxonil);异丙定(iprodione)、杀菌利(procymidone)、烯菌酮(vinclozolin);唑酮菌(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异噻菌酮(octhilinone)、噻菌灵(probenazole);卩引唑横菌胺(amisulbrom)、敌菌灵(anilazine)、PJi菌清(diclomezine)、咯喹酮(pyroquilon)、丙氧喹啉(proquinazid)、三环唑(tricyclazole);2- 丁氧基-6-鹏 _3_ 丙基苯并卩比喃-4-丽、嚷二唑素(acibenzolar-S-methyl)、敌菌丹(captafol)、克菌丹(captan)、棉隆(dazomet)、灭菌丹(folpet)、氰菌胺(fenoxanil)、喹氧灵(quinoxyfen)、3-[5_(4_ 氯苯基)_2,3_ 二甲基异嗔唑焼 _3_ 基]批啶;e)氨基甲酸盐类,尤其是:代森猛锌(mancozeb)、代森猛(maneb)、威百亩(metam)、代森联(metiram)、福美铁(ferbam)、甲基代森锌(propineb);乙霉威(diethofencarb)、异丙菌胺(iprovalicarb)、苯噻菌胺(flubenthiavalicarb)、百维灵(propamocarb);3-(4-氯苯基)-3_(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和f)选自下列的其它活性化合物:胍类:多果定(dodine)、双胍辛醋酸盐(iminoctadine)、双胍盐(guazatine),抗菌素类:春雷素(kasugamycin)、链霉素(streptomycin)、多氧霉素(polyoxins)、井网霉素(validamycin A),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binapacryl)、敌螨普(dinocap)、敌螨通(dinobuton),含硫的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dithianon)、稻痕灵(isoprothiolane),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薯痕锡(fentin acetate),有机磷化合物:克痕散(edifenphos)、异稻痕净(iprobenfos)、藻菌磷(fosetyl)、乙膦银(fosetyΙ-aluminum)、亚磷酸及其盐、定菌磷(pyrazophos)、甲基立枯憐(tolclofos-methyl),有机氯化合物:百菌清(chlorothalonil)、抑菌灵(dichlof Iuanid)、磺菌胺(fIusulfamide)、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四氯苯酞(phthalide)、戊菌隆(pencycuron)、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甲基托布津(thiophanate-methyl)、对甲抑菌灵(tolylfIuanid),无机活性化合物: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醋酸铜、氢氧化铜、王铜、硫,其他:环氟菌胺(cyflufenamid)、清菌脲(cymoxanil)、甲菌定(dimethirimol)、乙菌定(ethirimol)、呋氨丙灵(furalaxyl)、苯菌酮(metrafenone)和螺^恶茂胺(spiroxamine)。本发明还包括如上所定义的协同增效混合物,其以协同增效有效量进一步包含一种或两种选自列B的杀真菌化合物IIB,列B定义为列A加如下化合物:戊叉唑菌(triticonazole)、月亏醚菌胺(orysastrobin)、5-氯-rJ- (4-甲基哌唆-1-基)-6- (2, 4, 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6-(3,4-二氯-苯基)-5-甲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6-(4-叔丁基苯基)-5-甲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5-甲基-6-(3,5,5-三甲基-己基)_[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5-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基胺、6-甲基_5_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6-乙基-5-辛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5-乙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6-辛基-5-丙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6-辛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并[l,5-a]嘧啶-7-基胺和5-三氟甲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1,5-a]卩密卩定-rJ-基胺、环唑醇(cyproconazole)、氧唑菌(epoxiconazole)、己唑醇(hexaconazole)、环戍唑菌(metconazole)、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戍唑醇(tebuconazole)、烯菌灵(imazalil)、丙氯灵(prochloraz)、氟菌唑(trifIumizole)、烯酸吗啉(dimethomorph)、4_十二烧基_2,6_ 二甲基吗琳(aldimorph)、吗菌灵(dodemorph)、丁苯吗琳(fenpropimorph)、克啉菌(tridemorph);苯镑唆(fenpropidin)、代森猛锋(mancozeb)、代森猛(maneb)、威百亩(metam)、代森联(metiram)、福美铁、福美双(thiram)、代森锌(zineb)、福美锌(ziram)和碱式硫酸铜, 条件是化合物IIA与化合物IIB的组合不为:甲霜灵、氟鳴菌和_醚唑;精甲霜灵、氟嗔菌和*恶醚唑属巧恶菌、甲霜灵和腈嘧菌酯;氟嗔菌、甲霜灵和啶氧菌酯;氟綠菌、甲霜灵;肟菌酯;氟$恶菌、甲霜灵和亚胺菌;和氟%菌和丙环唑。化合物IIB的以下子集在下文中还称为化合物IIC):环唑醇、氧唑菌、己唑醇、环戊唑菌、丙环唑、戊唑醇、烯菌灵、丙氯灵、氟菌唑、烯酰吗啉、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苯锈啶、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和碱式硫酸铜。本发明还包括由杀真菌化合物IIB和IID组成的杀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其中这类化合物在上文中定义。本发明还包括由三种杀真菌化合物组成的杀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其中两种化合物选自列B,列B在上文中定义,且第三种杀真菌化合物为选自列D的杀真菌化合物IID,列D定义为列B加唑菌胺酯。本发明还包括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四元混合物:I)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 ;和2)杀真菌化合物IIA ;3)杀真菌化合物IIB ;和4)和杀真菌剂,其中该杀真菌剂为杀真菌化合物IID。本发明的混合物可进一步含有一种或多种杀虫化合物III。
在此方面,本发明还包括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混合物:(I)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 ;(2)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IIIA ;(3)和杀真菌剂,其中该杀真菌剂为杀真菌化合物IID和/或化合物IIB。本发明还包括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混合物:(I)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 ;(2)邻氨基苯甲酸胺(anthraniIiamide)化合物 IIIB ;
(3)和杀真菌剂,其中该杀真菌剂为杀真菌化合物IID和/或化合物IIB。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 (任选与化合物III 一起)与活性化合物IIA和任选化合物IIB(或IID)的混合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害虫包括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以及涉及上述化合物在制备这类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与活性化合物IIC和任选化合物IIB的混合物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害虫包括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以及涉及化合物I与活性化合物IIC和任选化合物IIB在制备这些混合物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I与化合物II1、化合物II的混合物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害虫包括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以及涉及上述化合物在制备这些混合物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化合物1、杀真菌化合物IIA、杀真菌化合物IIB与化合物IID的混合物防治害虫的方法,所述害虫包括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以及涉及化合物1、活性化合物IIA和活性化合物IIB与化合物IID在制备这些混合物中的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昆虫、螨虫或线虫的方法,其包括使昆虫、螨虫或线虫或其食物源、栖息地、繁殖地或其场所与杀虫有效量的本发明混合物接触。此外,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护植物免受昆虫、螨虫或线虫侵袭或侵染的方法,其包括使该植物或植物生长于其中的土壤或水与杀虫有效量的本发明混合物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防治、预防或保护动物对抗寄生虫侵袭或侵染的方法,其包含经口服、局部或肠胃外将杀寄生虫有效量的本发明混合物给药或施用于这些动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用于处理、防治、预防或保护温血动物或鱼对抗昆虫、螨虫或线虫侵袭或侵染的组合物的方法,该组合物包含杀虫有效量的本发明混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本发明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和化合物I与活性化合物IIA和任选化合物IIB在制备这些混合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混合物的组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如上所定义的协同增效杀真菌混合物防治有害真菌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具有改善植物健康的协同增效增强作用的植物保护活性成分混合物和一种施用这些本发明混合物至植物的方法。已知锐劲特、其制备及其抗昆虫和螨虫害虫作用(EP295117)。已知乙虫清、其制备及其抗昆虫和螨虫害虫作用(W097/22593)。W095/12314以通用方式描述了锐劲特与亚苄基唑基甲基环烷烃杀真菌剂的有效抗有害真菌的混合物(US5,877,194)。在此文献中戊叉唑菌和2-(4-氯亚苄基)-1-(1Η-1,2,4-三唑-1-基甲基)-1_环己醇描述为唑混合搭配物。W099/48366公开了三重肟醚衍生物与杀虫剂的混合物。作为实例提及肟醚菌胺与锐劲特的混合物。在W000/28825中,描述了包含如下化合物的至少四元组合物:选自苯基吡唑或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剂,和至少三 种包括如下化合物的杀真菌剂:甲霜灵或精甲霜灵及其结构接近衍生物、5恶醚唑及其结构接近衍生物和苯醚甲环唑和结构接近衍生物。特别优选包含噻虫嗪作为杀虫剂、甲霜灵或精甲霜灵、氟菌和^醚唑的组合物。W002/102148公开了氟5恶菌、甲霜灵和嗜球果伞素杀真菌剂(如腈嘧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和亚胺菌)的混合物,其任选可进一步含有选自锐劲特或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剂。尤其提及含有噻虫嗪作为杀虫剂的混合物。W005/051081公开了 5恶醚唑与至少一种选自某些唑化合物列的抗菌组合物,其任
选可进一步含有杀虫剂,尤其是锐劲特。在W005/058040中,公开了锐劲特与唑菌胺酯的组合,其可含有一种其它杀真菌剂或杀虫剂。W003/075653公开了丙硫菌唑与数种杀虫剂,尤其是锐劲特的混合物。W095/00303 —般性地公开了用于保护工业材料的杀真菌剂与杀虫剂的混合物。优
选杀虫剂为毒死蜱、辛硫磷、灭虫硅醚、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吡虫啉、氟铃脲和林丹。W006/066810包括与另一杀真菌剂的肟醚菌胺混合物,其可另外包含选自如下杀虫剂混合搭配物:咪草烟(imazethapyr)、咪草唳酸(imazamox)、灭草烟(imazapyr)、甲基咪草烟(imazapic)、精噻吩草胺(dimethenamid-P)、锐劲特、卩比虫啉、唆虫脒(acetamipird)、硝胺烯唳(nitenpyram)、虫螨威(carbofura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噻虫啉(thiacloprid)、噻虫胺(clothianidin) > MT 1446或CGA293343。并未公开与另一杀虫剂混合搭配物的特定混合物。DE19548873公开了用于保护工业材料,尤其是木材的锐劲特与数种杀真菌剂,尤其是数种唑杀真菌剂的混合物。上述活性化合物IIA、IIB和IID、其制备及其对抗有害真菌作用(参看:http://www.hclrss.demon, c0.uk/index, html)通常是已知的;其可市购。具体而言,其由如下已知:双苯三唑醇,β-([1,I’ -联苯]-4_基氧基)-α-(1,1- 二甲基乙基)-1Η-1, 2,4-三唑-1-乙醇(DE2324020);糠菌唑,1-[[4-溴-2-(2,4-二氯苯基)四氢_2_呋喃基]甲基]_1Η_[1,2,4]-三唑(Proc.1990Br.Crop.Prot.Conf.-Pests Dis.,第 I 卷,第 459 页);环唑醇,2-(4-氯苯基)-3-环丙基-1-[1,2,4]三唑_1_ 基丁 _2_ 醇(US4664696);W恶醚唑,1-{2-[2-氯-4-(4-氯苯氧基)苯基]_4_甲基-[1,3] 二氧戊环_2_基甲基2,4]三唑(GB-A2098607);烯唑醇,(βΕ)-β-[(2, 4- 二氯苯基)亚甲基]-α-(1, 1- 二甲基乙基)-1H-1, 2, 4-三唑-1-乙醇(Noyaku Kagaku, 1983,第 8 卷,第 575 页);稀菌灵(imazalil),1-[2-(2,4-_■氣苯基)_2-(2_ 丙稀氧基)乙基]-1H-味P坐(Fruits, 1973,第 28 卷,第 545 页);氧唑菌,(2RS,3SR)-l-[3_(2-氣苯基)-2,3-环氧-2_(4_ 氣苯基)丙基]-1H-1,2,4-三唑(EP-A196038);喹唑菌酮,3- (2,4- 二氯苯基)-6-氟_2-[1,2,4]三唑-1-基_3H_喹唑啉-4-酮(Proc.Br.Crop Prot.Conf.-Pests Dis., 5-3,411 (1992));腈苯唑,a -[2-(4-氯苯基)乙基]-α -苯基-1Η-1,2,4_三唑-1-丙腈(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 I 卷,第 33 页);氟硅唑,1_{[二(4-氟苯基)甲基硅烷基]甲基}-1H-[1,2,4]三唑(Proc.Br.CropProt.Conf.-Pests Dis.,1,413 (1984));粉唑醇,α -(2-氟苯基)-α -(4-氟苯基)_1Η_1,2,4_三唑-1-乙醇(ΕΡ-Α15756);
·
己唑醇,2-(2,4-二氯苯基)-1_[1,2,4]三唑-1-基己 _2_ 醇(CASRN79983-71-4);酰胺唑,N-(2,4-二氯苯基)-1H-1,2,4-三唑-1-硫代乙亚胺酸(4-氯苯基)甲基酯((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 2 卷,第 519 页),环戊唑醇,2-[(4_氯苯基)甲基]-5-(1-甲基乙基)-1-(1Η-1,2,4-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EP-A267778);环戊唑菌,5-(4-氯苄基)-2,2-二甲基_1-[1,2,4]三唑_1_基甲基环戊醇(GB857383);腈菌唑,2-(4-氯苯基)-2-[1,2,4]三唑-1-基甲基戊腈(CASRN88671-89-0);戊菌唑,1-[2-(2,4-二氯苯基)戊基]-1H-[1,2,4]三唑(PesticideManual,第12 版(2000),第 712 页);丙环唑,1-[[2-(2,4_ 二氯苯基)-4_丙基_1,3_ 二氧戊环_2_基]甲基]-1H-1, 2,4-三唑(BE835579); 丙硫菌卩坐,2~[2-(1-氣环丙基)_3~ (2~氣苯基)~2~轻基丙基]~2, 4~_■氧[I, 2, 4]三唑-3-硫酮(W096/16048);硅氟唑,α-(4-氟苯基)-α-[(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1Η-1,2,4_三唑_1_乙醇[CAS RN149508-90-7],三唑酮,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 (1Η-1,2,4_ 三唑-1-基)~2~ 丁酮;唑菌醇,β-(4_氯苯氧基)-α-(1,1-二甲基乙基)-1Η-1,2,4-三唑-1-乙醇;戊唑醇,1-(4-氯苯基)-4,4- 二甲基_3-[1,2,4]三唑_1_基甲基戊_3_醇(EP-A40345);氟醚唑,1-[2-(2,4_二氯苯基)-3-(1, 1,2, 2-四氟乙氧基)丙基]-1H-1,2,4_ 三唑(EP-A234242);戊叉唑菌,(5E)-5-[(4-氯苯基)亚甲基]_2,2_二甲基-1-(1H_1,2,4_三唑-1-基甲基)环戊醇(FR2641277);丙氯灵,N_{丙基-[2_(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_1_甲酰胺(US3991071);稻瘟酯、2-[(2_呋喃基甲基)(1H-咪唑-1-基羰基)氨基]丁酸4-戊烯基酯[CASRN101903-30-4],氟菌唑,(4-氯-2-三氟甲基苯基)-(2-丙氧基_1-[1,2,4]三唑-1-基亚乙基)胺(JP-A79/119462);氰霜唑,4-氯-2-氰基-N,N- 二甲基-5- (4-甲基苯基)-1H-咪唑-1-磺酰胺(CASRN120116-88-3);苯菌灵,N- 丁基-2-乙酰氨基苯并咪唑-1-甲酰胺(US3631176);多菌灵,(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US3657443);涕必灵,2-(1,3-噻唑-4-基)苯并咪唑(US3017415);麦穗宁,2-(2-呋喃基)-lH-苯并咪唑(DE-A1209799);噻唑菌胺,N-(氰基-2-噻吩基甲基)-4_乙基-2-(乙氨基)-5_噻唑甲酰胺(EP-A639574);氯唑灵,土菌消,5-甲基-1,2-$恶唑-3-醇(JP518249,JP532202),臆卩密菌酯,2_ {2_[6_ (2_氰基-1-乙烯基戍_1,3_ 二烯氧基)卩密唳-4-基氧基]苯基}-3_甲氧基丙烯酸甲酯(EP-A382375),醚菌胺,(E)-2_(甲 氧亚氨基)-N_甲基-2-[α_(2,5-二甲苯氧基)_邻甲苯基]乙酰胺(ΕΡ-Α477631);氟卩密菌酯,(E) _{2_[6-(2-氯苯氧基)-5_氟卩密唳-4-基氧基]苯基} (5,6-二氢-1, 4,2- 二,.秦-3-基)甲酮 O-甲基肟(W097/27189);亚胺菌,(E)-甲氧亚氨基[α-(邻甲苯氧基)-邻甲苯基]乙酸甲酯(ΕΡ-Α253213);叉氨苯酰胺,(Ε)-2_(甲氧亚氨基)-Ν_甲基-2-(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EP-A398692);肟醚菌胺,(2E)-2-(甲氧亚氨基)-2- {2- [ (3E, 5E, 6E) _5_ (甲氧亚氨基)_4,6- 二甲基-2,8- 二氧杂-3,7- 二氮杂壬-3,6- 二烯-1-基]苯基}-N-甲基乙酰胺(W097/15552);啶氧菌酯,3-甲氧基-2-[2-(6_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EP-A278595);月亏菌酯,(E)-甲氧亚氨基-{(Ε)_α-[1-(α,α,α-三氟-间甲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邻甲苯基}乙酸甲酯(ΕΡ-Α460575);萎锈灵,5,6- 二氢-2-甲基-N-苯基-1,4_氧硫杂芑_3_甲酰胺(US3249499);苯霜灵,N-(苯基乙酰基)-Ν-(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DE2903612);啶酰菌胺,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ΕΡ-Α545099);环酰菌胺,Ν_(2,3-二氯-4-羟基苯基)-1_甲基环己烷甲酰胺(Proc.Br.CropProt.Conf.-Pests Dis.,1998,第 2 卷,第 327 页);氟酰胺,α, α, α -三氟_3’ -异丙氧基-邻甲苯甲酰苯胺(JP1104514);呋吡唑灵,5-氯-N-(I, 3- 二氢-1, I, 3_三甲基_4_异苯并呋喃基)_1,3_ 二甲基-1H-吡唑-4-甲酰胺[CAS RN123572-88-3];丙氧灭绣胺,3’ -异丙氧基-邻甲苯甲酰苯胺(US3937840);
甲霜灵,N-(甲氧基乙酰基)-N-(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GB1500581);精甲霜灵(metalaxyl-M), N-(2, 6_ 二甲苯基)_N_(甲氧基乙酰基)_D_丙氨酸甲酯;甲呋酰胺,(RS)-a-(2_氯-N_2,6-二甲苯基乙酰胺基)-γ_ 丁内酯[CASRN58810-48-3];I3恶霜灵,N-(2,6-二甲基苯基)-2_甲氧基-N-(2-氧代-3-1卩生烷基)乙酰胺(GB2058059);氧化萎锈灵,5,6-二氢-2-甲基-1,4-氧硫杂芑-3-甲酰苯胺4,4_ 二氧化物(US3399214);吡噻菌胺,N-[2-(1, 3- 二甲基丁基)-3-噻吩基]-1-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JP10/130268);溴氟唑菌,N-[2,6-二溴-4-(三氟甲氧基)苯基]_2_甲基_4_ (三氟甲基)_5_噻唑甲酰胺;噻酰菌胺,3’ -氯-4,4’ - 二甲基-1,2,3_噻二唑_5_甲酰苯胺[CASRN223580-51-6];烯酰吗啉,3- (4-氯苯基)-3- (3,4- 二甲氧基苯基)-1-吗啉_4_基丙烯酮(EP-A120321);氟吗啉,3-(4-氟苯基)-3_(3,4- 二甲氧基苯基)_1_吗啉_4_基丙烯酮(EP-A860438); 氟联苯菌,2-(3,4_ 二甲氧基苯基)-N-乙基-a,a, a -三氟-N-甲基对甲苯甲酰胺[AGR0W N0.243,22(1995)];氣卩比菌胺(picobenzamid), 2,6_ 二氣-N-(3_氣_5_ 二氣甲基卩比卩定_2_基甲基)苯甲酰胺(W099/42447);苯酸菌胺,(RS)_3, 5_ 二氣-N_(3_氣-1-乙基-1-甲基_2_氧代丙基)_对甲苯甲酰胺[CAS RNl56052-68-5];氯环丙酰胺,2,2_ 二氯-N-[1-(4_氯苯基)乙基]-1-乙基-3-甲基环丙烧甲酰胺[CAS RN104030-54-8];双氯氰菌胺,2_氰基-N-[ (IR)-1-(2, 4_ 二氯苯基)乙基]-3,3_ 二甲基丁酰胺;双炔酰菌胺,(RS)-2_(4-氯苯基)-N_[3-甲氧基-4-(丙-2-炔基氧基)苯乙基]-2-(丙-2-炔基氧基)乙酰胺[CAS RN374726-62-2];氟卩定胺,3_氯-N-[3_氯_2,6_二硝基_4_( 二氟甲基)苯基]-5_( 二氟甲基)_2_批唆胺(The Pesticide Manual, pub 1.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第 10 版(1995),第 474 页);啶斑肟,1-(2, 4- 二氯苯基)-2-(3-吡啶基)乙酮O-甲基肟(EP-A49854);磺嘧菌灵,氨基磺酸5-丁基-2-乙基氨基-6-甲基嘧啶-4-基二甲基酯[CASRN41483-43-6];环丙嘧啶,(4-环丙基-6-甲基嘧啶-2-基)苯基胺(EP-A310550);异嘧菌醇,(4-氯苯基)(2-氯苯基)嘧啶-5-基甲醇(GB1218623);嘧菌腙,(Z)-2’ -甲基苯乙酮-4,6- 二甲基嘧啶-2-基腙[CAS RN89269-64-7];嘧菌胺,(4-甲基-6-丙-1-炔基嘧啶-2-基)苯基胺(EP-A224339);
氟苯嘧啶醇,a-(2-氯苯基)_α-(4-氟苯基)-5-嘧啶甲醇(GB1218623);二甲嘧菌胺,4,6-二甲基嘧啶-2-基苯基胺(004151404);嗪氨灵,N,N’ _{哌嗪-1,4-二基二 [(三氯甲基)亚甲基]} 二甲酰胺(DE1901421);拌种咯,4-(2,3-二氯苯基)-1Η-吡咯 _3_ 甲腈(Proc.1988Br.Crop Prot.Conf.-Pests Dis.,第 I 卷,第 65 页);氟1^菌,4_ (2,2_ 二氟苯并[1,3] 二氧杂环戍烯-4-基)-1H-卩比咯_3_甲腈(ThePesticide Manual,pub1.The 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第 10版(1995),第 482页);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包含65-75%2,6_ 二甲基吗啉和25_35%2,5_ 二甲基吗啉的4-烷基-2,5(或2,6)- 二甲基吗啉,其中超过85%为4-十二烷基_2,5 (或2,6)-二甲基吗啉且其中“烷基”还包括辛基、癸基、十四烷基和十六烷基以及其中顺/反比为 1:1 ;吗菌灵,4-环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DE1198125);丁苯吗啉,(RS)-顺式-4-[3-(4_叔丁基苯基)-2_甲基丙基]-2,6-二甲基吗啉(DE2752096);克啉菌,2,6-二甲基-4-十三烷基吗啉(DE1164152);苯锈啶,(RS)-1-[3-(4-叔丁基苯基)-2_甲基丙基]哌啶(DE2752096);异丙定,N-异丙基_3-(3,5- 二氯苯基)_2,4- 二氧代咪唑烷-1-甲酰胺(GB1312536);杀菌利,N-(3,5-二氯苯基)-1,2-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酰亚胺(US3903090);烯菌酮,3_(3,5- 二氯苯基)-5_甲基-5-乙烯基$恶唑烷_2,4_ 二酮(DE-0S2207576);$恶唑酮菌,(RS)-3-苯胺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鳴唑烷-2,4-二酮;咪唑菌酮,(S)-1-苯胺基-4-甲基-2-甲硫基-4-苯基咪唑啉_5_酮;异噻菌酮,噻菌灵,3-烯丙氧基-1,2-苯并噻唑1,1-二氧化物;吲唑磺菌胺,N,N- 二甲基-3-(3-溴-6-氟_2_甲基吲哚_1_磺酰基)_[1,2,4]三唑-1-磺酰胺(W003/053145);敌菌灵,4,6-二氯4-(2-氯苯基)-1,3,5-三嗪-2-胺(旧2720480);哒菌清,6-(3,5-二氯苯基)_对甲苯基)哒嗪-3(2H)_酮;咯喹酮,丙氧喹啉,6-碘-2-丙氧基-3-丙基喹唑啉-4 (3H)-酮(W097/48684);三环唑,5-甲基-1,2,4-三唑并[ 3,4-b]苯并噻唑(GB1419121);噻二唑素,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羰酸甲基酯;敌菌丹,N-(l,1,2, 2-四氯乙硫基)环己-4-烯-1,2-二甲酰亚胺;克菌丹,2-三氯甲硫基_3a,4,7,7a-四氢异氮杂茚-1,3-二酮(US2553770);棉隆,3,5-二甲基-1,3,5-噻二嗪烷-2-硫酮;
灭菌丹,2-三氯甲硫基异氮杂茚-1,3-二酮(US2553770);氰菌胺,N-(l-氰基-1,2_ 二甲基丙基)-2-(2, 4_ 二氯苯氧基)丙酰胺;喹氧灵,5,7-二氯-4- (4-氟苯氧基)喹啉(US5240940);代森锰锌,亚乙基二( 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配合物(US3379610);代森锰,亚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US2504404);威百亩,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US2791605);代森联,亚乙基二( 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氨合物(US3248400);甲基代森锌,亚丙基二( 二硫代氨基甲酸)锌聚合物(BE611960);福美铁,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3+) (US1972961);福美双,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DE642532);福美锌,二硫代氨基甲酸二甲基酯;代森锌,亚乙基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US2457674);乙霉威,3,4_ _■乙氧基苯胺基甲酸异丙基酷;异丙菌胺,[(lS)-2_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EP-A472996);苯喔菌胺(benthiavalicarb),{(S) _1_[ (IR) _1_ (6_ 氣苯并喔唑 _2_ 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基酯(JP-A09/323984);百维灵,3_( 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基酯(DE1643040);多果定,(2,4-二氯苯氧基)乙酸(US2867562);双胍辛醋酸盐,二(8-胍基辛基)胺(GBl114155);双胍盐,由亚氨基二(八亚甲基)二胺的酰胺化形成的产物混合物,主要是双胍辛醋酸盐;春雷素,1L-1,3, 4/2, 5, 6-1-脱氧-2, 3,4,5,6-五轻基环己基 2_ 氣基-2,3,4,6-四脱氧-4- ( α -亚氨基甘氨酰)_ α _D_阿拉伯吡喃己糖; 链霉素,0-2-脱氧-2-甲基氨基-a -L-吡喃葡糖基-(I — 2) -0-5-脱氧_3_C_甲酰基_ α -L-呋喃来苏糖基-(I — 4) N1, N3- 二脒基-D-链霉胺;
多氧霉素,5-(2-氨基-5-0-氨基甲酰基-2-脱氧-L-木质酰胺基)-1-(5-羧基-1,2,3,4-四氢-2,4- 二氧代嘧啶-1-基)-1, 5- 二脱氧-β -D-呋喃阿洛糖醛酸及其盐;井网霉素,乐杀螨,3-甲基巴豆酸(RS)-2-仲丁基-4,6_ 二硝基苯基酯;敌螨普,巴豆酸2,6- 二硝基-4-辛基苯基酯和巴豆酸2,4- 二硝基_6_辛基苯基酯的混合物,其中“辛基”为1-甲基庚基、1-乙基己基和1-丙基戊基的混合物(US2526660);敌螨通,碳酸(RS)-2-仲丁基-4,6- 二硝基苯基.异丙基酯;二噻农,5,10-二氧代-5,10-二氢萘并[2,3_b] [1,4] 二噻英 _2,3_ 二甲腈(GB857383);稻痕灵,卩引哚-3-基乙酸;薯瘟锡,醋酸三苯基锡(US3499086);克瘟散,二硫代膦酸O-乙基S,S- 二苯基酯;异稻痕净,硫代膦酸S-节基0,O- 二异丙基酯(Jpn.Pesticide Inf.,第2期,第11 页(1970));藻菌磷,乙膦招,膦酸乙酯(铝)(FR2254276);定菌磷,2-二乙氧基硫代膦酰氧基-5-甲基吡唑并[l,5_a]嘧啶_6_甲酸乙酯(DE1545790);甲基立枯磷,硫代膦酸0-2,6- 二氯对甲苯基0,O- 二甲基酯(GB1467561);百菌清,2,4,5,6-四氯间苯二甲腈(US3290353);抑菌灵,N- 二氯一氟甲硫基-N’,N’ - 二甲基-N-苯基磺酰胺(DEl 193498);石黄菌胺,2’,4_二氣-α,α , α-二氣-4'-硝基间甲苯横酸苯胺(ΕΡ-Α199433);六氯苯(C.R.Seances Acad.Agric.Fr.,第 31 卷,第 24 页(1945));四氯苯酞(DElM3 M7);戊菌隆,1-(4-氯苄基)-1-环戊基-3-苯基脲(DE2732257);五氯硝基苯,五氯代硝基苯(DE682048);甲基托布津,1,2_亚苯基二(亚氨基硫代羰基)二(氨基甲酸甲基酯)(DE-0S1930540);对甲抑菌灵,N-二氯一氟甲硫基-N,N-二甲基-N-对甲苯基磺酰胺(DE1193498);波尔多液,氢氧化钙和硫酸铜(II)的混合物;氢氧化铜,Cu(OH) 2 ;王铜,Cu2Cl (OH) 3 ;环氟菌胺,(Ζ)-Ν_[α-(环丙基甲氧亚氨基)-2,3_ 二氟-6-(三氟甲基)苄基]-2-苯基乙酰胺(W096/19442);清菌脲,1-(2-氰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基)-3_乙基脲(US3957847);甲菌定,5-丁基-2-二甲基氨基-6-甲基嘧啶-4-醇(GB1182584);乙菌定,5-丁基-2-乙基氨基-6-甲基嘧啶-4-醇(GBl 182584);呋氨丙灵,N-(2_糖酸基)-N_(2, 6_ 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GB1448810);苯菌酮,3’ -溴-2,3,4,6,-四甲氧基_2’,6_ 二甲基苯乙酮(US5945567);螺茂胺,(8-叔丁基-1,4-二氧杂螺[4.5]癸 _2_基)二乙基胺(EP-A281842)。根据IUPAC命名的化合物、其制备及其杀真菌作用同样是已知的:(2-氯-5-[l-(3-甲基苄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l-(6-甲基吡啶-2-基甲氧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EP-A1201648);2_(邻-((2,5- 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_甲氧基丙烯酸甲酯(EP-A226917);5-氯-7-(4-甲基哌啶-1-基)-6-(2, 4,6-三氟苯基)_[1,2,4]三唑并[I, 5-a]嘧啶(W098/46608),3,4- 二氯-N- (2-氰基苯基)异噻唑_5_甲酰胺(TO99/24413),N-(2-{4-[3_(4-氯苯基)丙-2-炔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_2_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 (2- {4- [3- (4-氯苯基)丙-2-炔氧基]-3-甲氧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W004/049804),N-(4’_溴联苯-2-基)-4_ 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2-基)-4- 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 (4’-氯-3’-氟联苯-2-基)_4_ 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3’,4’_ 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TO03/066609)、N_ (3’,4’ - 二氯-5-氟联苯_2_基)-3- 二氟甲基_1_甲基吡唑-4-甲酰胺(W003/053145);2- 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W003/14103),3-[5-(4-氯苯基)_2,3_ 二甲基异嗔唑烷 _3_ 基]吡啶(EP-A1035122); 吲唑磺菌胺,N,N- 二甲基-3- (3-溴_6_氟_2_甲基吲哚_1_磺酰基)-[1,2,4]三唑-1-磺酰胺(W003/053145);3-(4-氯苯基)-3-(2-异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EP-A1028125);唑菌胺酯(The Pesticide Manual,第 13 版,第 900 页)。6-(3, 4-二氯-苯基)-5_ 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 _7_基胺、6_(4_叔丁基苯基)-5-甲基- [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基胺、5-甲基_6_(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甲基_6_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6-甲基-5-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6-乙基-5-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乙基_6_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乙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基胺、
6-辛基-5-丙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7-基-胺、6-辛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和5-三氟甲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由EP-A71792 ;EP_A141317 ;W003/009687 ;W005/087771 ;W005/087772;W005/087773 ;PCT/EP/05/002426 ;PCT/EP2006/050922 ;和 / 或 PCT/EP2006/060399 已知。N-(2’,4’_ 二氟联苯-2-基)-1-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_4_甲酰胺;N-(2',4’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2’,4’ -二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2’,4’ - 二氯联苯_2_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氟联苯-2-基)-1-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 - 二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_ 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 -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5’ - 二氟联苯_2_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 - 二氯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_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 -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 (3’ -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_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2’ -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 (2’ -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Ν-[2-(1,1,2, 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Ν-[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4-甲酸-N-[2-(l,1,2, 2-四氟乙氧基)苯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Ν-[2-(1,I, 2,2-四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4’ -(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和N-(4’_(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由 TO2006/087343、TO2001/42223、TO2005/34628、W02005/123689、W02005/123690, W02006/120219, PCT/EP2006/064991 和 / 或 EP 申请号06123463.9 已知。出现在害虫防治领域内的一个典型问题为需要降低活性成分的剂量率以在仍允许有效的害虫防治的同时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环境或毒物学影响。关于本发明,术语害虫包括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遇到的另一问题涉及需要对宽范围害虫,如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有效的害虫防治剂。还存在对结合了击倒(knock down)活性与长期防治,即快速作用与长久持续作用的害虫防治剂的需要。关于使用农药的另一困难为,反复和单一施用单独的农药化合物在很多情况下导致害虫出现快速选择性,即意味着对所述活性化合物具有天然或适应的耐药性的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为此,存在对有助于防止或克服耐药性的害虫防治剂的需要。本发明潜在的另一问题是需要改善植物的组合物,一种常用且以下称为〃植物健康"的方法。术语植物健康包括与害虫防治无关的各种类型的植物改善。例如,可提及的有利特性为改善的作物特征,其包括:萌发、作物产量、蛋白质含量、油含量、淀粉含量、更发达的根系(改善根的生长)、改善的胁迫耐受性(stress tolerance)(例如抗干旱、热、盐、UV、水、寒冷)、减少的乙烯(产生降低和/或抑制接受)、分蘖增加、植物高度增加、叶片变大、死亡的基生叶更少、更强的分蘖、叶颜色更绿、色素含量、光合作用活性、较小的输入需要(如肥料或水)、需要更少的种子、更能生产的分蘖、较早开花、谷物更早成熟、更少的植物倒伏、枝生长增加、植物活力增加、植物直立增加和早期和更好发芽;或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其它优点。为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解决了降低剂量率和/或增强了活性谱和/或结合了击倒活性和长期防治和/或耐药性管理和/或植物健康的问题的农药混合物。我们发现该目的通过开头所定义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部分或完全地实现。尤其发现当施用至植物、植物的部分、种子或其生长场所时,开头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与化合物IIA的混合物显示比单个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显著更高的抗害虫活性和/或适合于改善植物健康。 此外,发现当施用至植物、植物的部分、种子或其生长场所时,开头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IIIA或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IIB、化合物IIB和/或化合物IID的混合物显示比单个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显著更高的抗害虫活性和/或适合于改善植物健康。此外,发现当施用至植物、植物的部分、种子或其生长场所时,开头所定义的化合物1、杀真菌化合物ΠΑ、杀真菌化合物IIB与化合物IID的混合物显示比单个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显著更高的抗害虫活性和/或适合于改善植物健康。就此而言,发现开头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与化合物IIC的混合物可用于植物保护,因为当施用至植物、植物的部分、种子或其生长场所时,这些混合物还显示比单个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显著更高的抗害虫活性和/或适合于改善植物健康。此外,发现以下混合物可用于植物保护,因为当施用至植物、植物的部分、种子或其生长场所时,这些混合物显示比单个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显著更高的抗真菌害虫活性和/或适合于改善植物健康:I)由如上所定义的杀真菌化合物IIB和IID组成的杀真菌混合物。2)由三种杀真菌化合物组成的杀真菌混合物,其中两种化合物选自列B,其中列B如上文定义,且第三种杀真菌化合物为选自列D的杀真菌化合物IID,列D定义为列B加唑
菌胺酯。已发现本发明混合物的活性远超过混合物中单独存在的活性化合物的杀真菌和/或杀虫和/或植物健康改善作用。此外,已发现与单独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相比,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A (和任选一种或两种化合物IIB,或任选化合物IIB和化合物IID)或依次施用化合物I和化合物IIA(和IIB、 IID)获得增强的害虫防治,害虫是指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 此外,已发现与单独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相比,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化合物1、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IIIA或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IIB、化合物IIB和/或化合物IID,或依次施用化合物1、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IIIA或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IIB和化合物IID获得增强的害虫防治,害虫是指动物害虫和有害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此外,已发现与单独化合物可能的防治率相比,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施用杀真菌化合物IIB和IID和任选第三杀真菌化合物IIB或依次施用两种化合物IIB和化合物IID和任选第三杀真菌化合物IIB获得增强的害虫防治,害虫是指有害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的二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的三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的四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乙虫清作为化合物I的二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乙虫清作为化合物I的三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含有乙虫清作为化合物I的四元混合物。优选本发明的如下混合物,其中当化合物IIA为氟5恶菌时,则化合物IIBl和IIB2(或IID2)不选自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W恶醚唑、烯唑醇、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娃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环戍唑醇、环戍唑菌、腈菌唑、戍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唑菌醇、三唑酮、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多效唑和高烯效唑。此外,本发明的混合物优选不含有氟P恶菌。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杀真菌化合物IIA选自包含唑类的列恶醚唑、腈苯唑、喹唑菌酮、粉唑醇、环戊唑醇、氟醚唑、唑菌醇、三唑酮、戊叉唑菌、氰霜唑、氟菌唑、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噻唑菌胺和土菌消;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杀真菌化合物IIA选自包含嗜球果伞素的列:腈嘧菌酯、醚菌胺、氟嘧菌酯、亚胺菌、叉氨苯酰胺、啶氧菌酯和厢菌酯;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杀真菌化合物IIA选自包含羧酰胺的列:萎锈灵、苯霜灵、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灵、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氟吡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杀真菌化合物IIA选自包含杂环化合物的列:二甲嘧菌胺、拌种咯、氟嗔菌、异丙定、杀菌利、5恶唑酮菌、咪唑菌酮、异噻菌酮、噻菌灵、哒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敌菌丹、克菌丹、棉隆、氰菌胺和喹氧灵。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杀真菌化合物IIA选自包含氨基甲酸酯的列:甲基代森锌、乙霉威、异丙菌胺、百维灵和3-(4-氯苯基)-3-(2-异丙氧基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选自开头所定义的羧酰胺、优选的羧酰胺、更优选如下化合物的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N-(2’_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 -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 - 二氯-4-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3',4’ - 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2-(l,3-二甲基丁基)-苯基)-1,3_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酸酰胺、N-(顺-2-联环丙基-2-基-苯基)-3- 二氟甲基_1_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N-(反-2-联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3-( 二氟甲基)-1-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1, 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选自包含如下化合物的列的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双胍盐、链霉素、井R霉素;乐杀螨、敌螨普、敌螨通;二噻农、稻瘟灵;三苯锡基盐,如薯瘟锡;克瘟散、异稻瘟净、藻菌磷、定菌磷、百菌清、抑菌灵、磺菌胺、四氯苯酞、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对甲抑菌灵;醋酸铜、氢氧化铜、王铜、硫;环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灵、苯菌酮和螺P恶茂胺。还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选自包含如下化合物的列的杀真菌化合物IIA的二元混合物:丙硫菌唑、*恶醚唑、粉唑醇、唑菌醇、氟5恶菌、精甲霜灵、甲霜灵、腈嘧菌酯、肟菌酯。还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 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和选自包含戊叉唑菌、戊唑醇、环唑醇、丙氯灵或福美双的列的杀真菌化合物IIB的三元混合物。
还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杀真菌化合物IIA、杀真菌化合物IIB和杀真菌化合物IID的四元混合物,其中化合物IID为唑菌胺酯。此外,对于它们的意欲用途,还尤其优选以下二元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I和选自如下化合物的杀真菌化合物IIC:环唑醇、氧唑菌、己唑醇、环戊唑菌、丙环唑、戊唑醇、烯菌灵、丙氯灵、烯酰吗啉、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和碱式硫酸铜。尤其优选含有锐劲特作为化合物1、杀真菌化合物IIA、杀真菌化合物IIB和唑菌胺酯的三元混合物。对于它们的意欲用途,尤其优选化合物1、化合物IIA(或化合物IIC)和列于下表的化合物IIBl和化合物IID2的二元、三元和四元混合物。若化合物IIA与化合物IIBl或IID2相同,则公开各二元(代替三元)或三元(代替四元)混合物。表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肟菌酯,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腈嘧菌酯,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啶酰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甲霜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 混合物。表5: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精甲霜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环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氧唑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腈苯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喹唑菌酮,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0: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粉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环戊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环戊唑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3: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丙环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4: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戊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5: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唑菌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岭戊叉唑菌不在化合物IIA的列中。表16: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烯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7: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丙氯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8: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多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9: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涕必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0: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噻唑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土菌消,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二甲嘧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3:其中化合 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氟5芒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4: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5: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吗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6: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丁苯吗啉,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7: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异丙定,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8: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克菌丹,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29: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氰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0: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噻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代森锰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代森联,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3: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福美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4: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C为福美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5: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双胍盐,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6: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甲基托布津,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7: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百菌清,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8: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苯菌酮,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39: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力g醚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0: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2’_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_(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3: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2’,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4: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3’,4’,5’ -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5: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_(3’,4’ - 二氯_4_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6: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_(3’,4’ - 二氯_5_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7: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2-(l,3-二甲基丁基)_苯基)-1,3- 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8: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顺_2_联环丙基_2_基-苯基)-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49: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反-2-联环丙基-2-基-苯基)-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0: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3_( 二氟甲基)_1_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1,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1: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肟菌酯,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2: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腈嘧菌酯,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3: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啶酰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4: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甲霜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5: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精甲霜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6: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环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7: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氧唑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8: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腈苯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59: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喹唑菌酮,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0: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粉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1: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环戊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2: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环戊唑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3: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丙环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4: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为丙硫菌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 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5: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戊唑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6: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唑菌醇,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
表67: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烯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8: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丙氯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69: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多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0: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涕必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1:其中化合物I 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噻唑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2: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土菌消,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3: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二甲嘧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4: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氟;^恶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5: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6: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吗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7: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丁苯吗啉,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8: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异丙定,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79: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克菌丹,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0: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氰菌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1: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噻菌灵,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2: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代森锰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3: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代森联,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4: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福美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5: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C为福美锌,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6: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双胍盐,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7: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甲基托布津,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8: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百菌清,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89: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苯菌酮,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0: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力醚唑,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1: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2: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3:其中化合物I为锐劲特,化合物IIA为N-(2’,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4: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3’,4’,5’ -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5: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_(3’,4’ - 二氯_4_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6: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_(3’,4’ - 二氯_5_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7: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2-(l,3-二甲基丁基)_苯基)-1,3- 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8: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顺-2-联环丙基-2-基-苯基)-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99: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N-(反-2-联环丙基-2-基-苯基)-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表100:其中化合物I为乙虫清,化合物IIA为3_( 二氟甲基)_1_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1,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且化合物IIBl和IID2的组合在每种情况下对应于表Q的一行的混合物。
权利要求
1.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混合物: 1)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 和 2)选自如下的杀真菌化合物IIA: b)嗜球果伞素,尤其是:腈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亚胺菌、叉氨苯酰胺、唳氧菌酯、月亏菌酯或(2-氯-5-[1- (3-甲基节氧亚氨基)乙基]节基)氨基甲酸甲酯、(2-氯-5-[l-(6-甲基吡啶-2-基甲氧基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酸甲酯、2-(邻-((2,5- 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c)羧酰胺,尤其是:萎锈灵、苯霜灵啶酰菌胺、环酰菌胺、氟酰胺、呋吡唑灵、丙氧灭绣胺、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胺、溴氟唑菌、噻酰菌胺、N-(4’_溴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_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_氯-3’-氟联苯-2-基)_4_ 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2'-氟-4’ -氯-5’ -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 (3’,4’,5’ -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5’ -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 - 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3’,4’-二氯-5-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N- (2- (1,3- 二甲基丁基)-苯基)-1, 3- 二甲基-5-氟-1H-吡唑-4-甲酸酰胺、N-(顺-2-联环丙基_2_基-苯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N-(反-2-联环丙基-2-基-苯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酸酰胺、3-( 二氟甲基)-1-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1, 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N- (3’,4’ - 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3,4-二氯-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N-(2’,4’-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2’,4’ -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 -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 - 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_ 二氯联苯-2-基)-1-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 -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3’,5’ -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5’ - 二氟联苯_2_基)_3_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_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_(3’ -氟联苯-2-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 (3’ -氯联苯_2_基)-3- 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_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_3_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_3_ 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 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_1_甲基_3_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 1,2, 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4-甲酸-N-[2-(l,1,2, 2-四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l, 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4’_(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4’_ (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 )-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氟吗啉;氟联苯菌、氟吡菌胺、苯酰菌胺;氯环丙酰胺、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烷磺酰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_2_乙烷磺酰基氨基-3-甲基-丁酰胺; d)杂环化合物,尤其是:氟啶胺、啶斑肟; 磺嘧菌灵、环丙嘧啶、异嘧菌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二甲嘧菌胺; 嗪氨灵; 拌种咯、氟,1 菌; 异丙定、杀菌利、烯菌酮; P恶唑酮菌、咪唑菌酮、异噻菌酮、噻菌灵; 吲唑磺菌胺、敌菌灵、哒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 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喃-4-酮、噻二唑素、敌菌丹、克菌丹、棉隆、灭菌丹、氰菌胺、喹氧灵、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唑烷-3-基]吡啶; e)氨基甲酸盐类,尤其是:甲基代森锌; 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百维灵; 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 和 f)选自下列的其它活性化合物: 胍类:多果定、双胍辛醋酸盐、双胍盐, 抗圃素类:春雷素、链霉素、多氧霉素、井R霉素, 硝基苯基衍生物:乐杀螨、敌螨普、敌螨通, 含硫的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稻瘟灵, 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如薯瘟锡, 有机磷化合物:克瘟散、异稻瘟净、藻菌磷、乙膦铝、亚磷酸及其盐、定菌磷、甲基立枯磷, 有机氯化合物:百菌清、抑菌灵、磺菌胺、六氯苯、四氯苯酞、戊菌隆、五氯硝基苯、甲基托布津、对甲抑菌灵, 无机活性化合物:波尔多液、醋酸铜、氢氧化铜、王铜、硫, 其他:环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灵、苯菌酮和蟀茂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混合物,其以协同增效有效量进一步包含一种或两种选自列B的杀真菌化合物IIB作为活性组分,列B定义为列A加如下化合物:戊叉唑菌、肟醚菌胺、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6-(3,4-二氯-苯基)-5-甲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6-(4-叔丁基苯基)-5-甲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5-甲基_6_ (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甲基_6_辛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7-基胺、6-甲基-5-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7-基胺、6-乙基-5-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乙基_6_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7-基胺、5-乙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基胺、6-辛基-5-丙基-[1,2,4]三唑并[l,5-a]嘧啶_7_基胺、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l,5-a]嘧啶-7-基胺、6-辛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并[1,5_a]嘧啶_7_基胺、5-三氟甲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l,5_a]嘧啶_7_基胺、环唑醇、氧唑菌、己唑醇、环戊唑菌、丙环唑、戊唑醇、烯菌灵、丙氯灵、氟菌唑、烯酰吗啉、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苯锈啶、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和碱式硫酸铜, 其中列A的杀真菌化合物选自: a)唑类,尤其是恶醚唑、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烯唑醇、烯菌灵、 腈苯唑、氟硅唑、喹唑菌酮、粉唑醇、酰胺唑、环戊唑醇、腈菌唑、 多效唑、戊菌唑、硅氟唑、氟醚唑、高烯效唑、唑菌醇、三唑酮、戊 叉唑菌、氰霜唑、稻瘟酯、苯菌灵、多菌灵、麦穗宁、涕必灵、噻唑 菌胺、氯唑灵和土菌消; 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组分2)中的b)-f)组杀真菌化合物, 条件是化合物IIA与化合物IIB的组合不为:甲霜灵、氟K恶菌和g醚唑;精甲霜灵、氟T恶菌和T恶醚唑;氟%菌、甲霜灵和腈嘧菌酯;氟#恶菌、甲霜灵和啶氧菌酯;氟^€菌、甲霜灵;肟菌酯;氟,T恶菌、甲霜灵和亚胺菌;和氟5恶菌和丙环唑。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混合物,其包含锐劲特作为杀虫化合物I。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选自腈嘧菌酯、肟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和叉氨苯酰胺的活性化合物作为化合物IIA。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丙氯灵作为化合物IIA。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甲霜灵作为化合物IIA。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福美双作为化合物IIA。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甲基托布津作为化合物IIA。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啶酰菌胺作为化合物IIA。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丙硫菌唑、氟τ恶菌或精甲霜灵作为化合物IIA。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戊叉唑菌作为化合物IIB。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肟醚菌胺作为化合物IIB。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包含戊唑醇、环唑醇、丙氯灵或福美双作为化合物IIB。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的四元混合物,其包含化合物1、化合物IIA、两种活性化合物IIB。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的四元混合物,其包含化合物1、化合物IIA、化合物IIB和选自列D的活性化合物IID,列D定义为列B加唑菌胺酯。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另外包含杀虫化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混合物,其中该杀虫化合物选自拟除虫菊酯,尤其是甲体氯氰菊酯和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
18.—种混合物,其包含协同增效有效量的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 (1)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 (2)烟碱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化合物IIIA或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IIB; (3)和化合物IIB和/或选自列D的化合物IID,列D定义为列B加唑菌胺酯。
19.一种杀真菌混合物,其包含协同增效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杀真菌化合物IIB和选自列D的杀真菌化合物IID,列D定义为列B加唑菌胺酯。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杀真菌协同增效混合物,其另外包含选自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列B的第三种杀真菌化合物IIB。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杀真菌混合物,其由噻虫胺、丙氯灵、戊叉唑菌和唑菌胺酯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杀真菌混合物,其由噻虫胺、甲基托布津、戊叉唑菌和唑菌胺酯组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0的杀真菌混合物,其由噻虫胺、啶酰菌胺、甲霜灵和唑菌胺酯组成。
24.一种农药组合物,其包含液体或固体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
25.一种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的方法,其中用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处理真菌、其栖息地或需防止真菌侵袭的植物、土壤或种子。
26.一种防治昆虫、蜘蛛或线虫的方法,其包括使昆虫、螨虫或线虫或其食物源、栖息地、繁殖地或其场所与杀虫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接触。
27.一种保护植物免受昆虫、螨虫或线虫侵袭或 侵染的方法,其包括使该植物或该植物生长于其中的土壤或水与杀虫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的方法,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的施用量为5g/ha至2000g/ha。
29.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与杀虫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接触。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施用量为每IOOkg种子0.0lg至IOkg0
31.一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其中以每IOOkg种子0.1g至IOkg的量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混合物。
32.根据权利要求25至3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同时,即联合或分开,或依次施用如权利要求I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如下化合物: a)化合物I和化合物IIA和化合物IIB; b)或化合物1、化合物IIA、IIB和IID;或 c)一种或两种化合物IIB和化合物IID ;或 d)化合物1、化合物IIIA或化合物IIIB和化合物IIB和/或化合物IID。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以100:1至1:100的重量比包含化合物I和化合物IIA。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的混合物,其以1:50:500至50:1:1的重量比包含化合物1、化合物IIA和化合物IIB。
35.一种防治害虫或改善植物健康的方法,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定义的化合物I与活性化合物IIC的混合物,其中化合物IIC选自列C:环唑醇、氧唑菌、己唑醇、环戊唑菌、丙环唑、戊唑醇、烯菌灵、丙氯灵、氟菌唑、烯酰吗啉、4-十二烷基-2,6- 二甲基吗啉、吗菌灵、丁苯吗 啉、克啉菌;苯锈啶、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和碱式硫酸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混合物1)选自锐劲特和乙虫清的杀虫化合物I;和2)选自嗜球果伞素类、羧酰胺类、杂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和其它活性化合物的杀真菌化合物IIA,以及任选3)一种或两种选自列B的杀真菌化合物IIB,列B定义为列A加如下化合物戊叉唑菌、肟醚菌胺,所有如说明书进一步定义。
文档编号A01N47/38GK103155949SQ20131005966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6日
发明者D·弗斯特, E·哈登, H·奥隆米-萨迪吉 申请人:巴斯夫欧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