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17547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水稻产量高,米质优良,口感好的培育方法;其技术要点包括下述步骤:芒种过后的3~5天内,将汕优63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沥干表面水份,此后,每隔6小时喷水润湿种子一次,直到汕优63种子自然破胸,在晾干表面的水份后,浸泡在多效唑溶液中,10~20分钟后捞起沥干表面水分;播种前3~4天给土壤施磷钾肥;按8~12公斤播种,播种完毕后,放干水,用除草剂封闭末发芽的杂草生长,洒多效唑溶液,然后灌溉,此后让秧苗自然生长至大暑前4~5天内连施速效氮肥,长至大暑阶段准备移栽;移栽前3~4天内施氮肥,移栽前1至2天内用效唑溶液喷雾,即可移栽;属于农作物培养【技术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狹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一种秧苗的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的工农业用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力争土地种植增产,提高粮食产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0003]汕优63自1981年育种成功后,从1984年大面积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推广播种近9亿亩。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说,汕优63救了杂交水稻的命。此话毫无夸张,在越南、菲律宾等地,汕优63被誉为“神稻”,增产幅度高达69 %至133 %,效益增加42 %至266 %,兼备了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米质好等多种优点,但是汕优63合适单季种植,复秋种植的汕优63产量比较低,而且病虫害较多,所种植的大米口感差,这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0004]如何让适合单季的稻米品种在秋季也能够进行种植,是广大农业生产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通过该方法培养水稻复秋秧苗所种植的水稻产量高,米质优良,口感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0007]I)芒种过后的3~5天内,将汕优63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浙干表面水份,此后,每隔6小时喷水润湿种子一次,直到汕优63种子自然破胸;
[0008]2)将破胸的汕优63种子摊开晾干表面的水份后,浸泡在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中,10~20分钟后捞起浙干表面水分;
[0009]3)播种前3~4天给土壤施磷钾肥;
[0010]4)按每亩汕优63种子播种量8~12公斤播种,播种完毕后,放干田中水,用秧田除草剂封闭末发芽的杂草生长,让秧苗到4片叶左右时,喷洒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此后让秧苗自然生长,这样的秧矮壮、蘖多、防陡长(疯长);
[0011]5)秧苗自然生长至大暑前2~3天内连施速效氮肥,长至大暑阶段准备移栽;
[0012]6)移栽前3~4天内施氮肥,移栽前I至2天内用15%多效唑500倍溶液喷雾,SP可移栽。
[0013]上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步骤I)所述的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如上午7点或9点将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步骤I)所述石灰水是I重量份的石灰溶解在30重量份的水中形成。[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步骤3)所述的磷钾肥为高磷低氮肥。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步骤3)所述的种子播种量每亩10公斤。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经过几年的田间种植研究,分期播种,探索出汕优63复秋种植稻苗的培育方法,实现了汕优63水稻品种复秋种植,更好的发挥了汕优63的种植优势。用此育苗方法育出的秧苗,比其它秋季品种产量每亩高出150~200公斤;并且所种植的水稻米质优良,口感好,深受种植产和消费者的双重欢迎,同时为缓解工农业用地资源的供需矛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0019]实施例1
[002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0021]1)芒种过后的3~5天内,如上午7点或9点将汕优63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浙干表面水份,此后,每隔6小时喷水润湿种子一次,直到汕优63种子自然破胸;这里所述的步骤I)所述石灰水是I重量份的石灰溶解在30重量份的水中形成。
[0022]2)将破胸的汕优63种子摊开晾干表面的水份后,浸泡在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中,10~20分钟后捞起浙干表面水分;
[0023]3)播种前3~4天给土壤施磷钾肥,优选高磷低氮肥;
[0024]4)按每亩汕优63种子播种量8~12公斤播种,优选10公斤,播种完毕,放干田中水,用秧田除草剂封闭末发芽的杂草生长,让秧苗长到4片叶左右时,喷洒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此后让秧苗自然生长;
[0025]5)秧苗自然生长至大暑前2~~3天内连施速效氮肥,长至大暑阶段准备移栽;
[0026]6)移栽前3~4天内施氮肥,移栽前I~2天内用15%多效唑500倍溶液喷雾,SP可移栽。
[002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育苗方法育出的秧苗,比其它秋季品种产量每亩高出150~200公斤;并且所种植的水稻米质优良,出米率高,口感好,深受种植产和消费者的双重欢迎。
【权利要求】
1.一种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芒种过后的3~5天内,将汕优63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浙干表面水份,此后,每隔6小时喷水润湿种子一次,直到汕优63种子自然破胸; 2)将破胸的汕优63种子摊开晾干表面的水份后,浸泡在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中,10~20分钟后捞起浙干表面水分; 3)播种前3~4天给土壤施磷钾肥; 4)按每亩汕优63种子播种量8~12公斤播种,播种完毕后,用除草剂封闭末发芽的杂草生长,让秧苗长到4片叶左右时,喷洒15%多效唑500~750倍溶液,此后让秧苗自然生长,这样的秧矮壮、蘖多、防陡长; 5)秧苗自然生长至大暑前4~5天内连施速效氮肥,长至大暑阶段准备移栽; 6)移栽前3~4天内施氮肥,移栽前I至2天内用15%多效唑500倍溶液喷雾,即可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的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是上午7点至9点将汕优63种子用石灰水浸泡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石灰水是I重量份的石灰溶解在30重量份的水中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磷钾肥为高磷低氮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水稻复秋秧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种子播种量每亩10公斤。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503733SQ20131043589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钟荒年 申请人:湖北正和米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