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930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置物板,底座和置物板间设有负压腔,置物板上设有若干气孔,与负压腔相连设有负压管。此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通过与负压管相连的负压发生装置在负压腔内产生负压,将待观察的昆虫放置在置物板上,通过气孔底部的负压对昆虫的翅膀或者身体产生吸附作用以固定昆虫,观察过程中不会对昆虫造成损害,利于后续实验的继续进行,此发明用于生物实验装置领域。
【专利说明】—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显微镜下对昆虫等活体进行观察通常需要对昆虫进行固定,以往需要观察昆虫活体时,通常采用密闭瓶子先杀死昆虫,或者通过针扎等方式来固定昆虫。
[0003]以上两种方式都会对昆虫造成伤害,不利于后续实验的继续进行。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对昆虫造成伤害的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置物板,底座和置物板间设有负压腔 ,置物板上设有若干气孔,与负压腔相连设有负压管。
[0006]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底座为透明塑料块,负压腔为设置于底座中心的凹槽。
[0007]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负压管上与负压腔相对的一端连接有水流发生器。
[0008]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置物板为透明塑料板。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通过与负压管相连的负压发生装置在负压腔内产生负压,将待观察的昆虫放置在置物板上,通过气孔底部的负压对昆虫的翅膀或者身体产生吸附作用以固定昆虫,观察过程中不会对昆虫造成损害,利于后续实验的继续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图2,本发明为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包括底座I和设置于底座I上的置物板2,底座I和置物板2间设有负压腔11,置物板2上设有若干气孔21,与负压腔11相连设有负压管3。
[0012]此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通过与负压管3相连的负压发生装置在负压腔11内产生负压,将待观察的昆虫放置在置物板2上,通过气孔21底部的负压对昆虫的翅膀或者身体产生吸附作用以固定昆虫,观察过程中不会对昆虫造成损害,利于后续实验的继续进行。[001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I为透明塑料块,负压腔11为设置于底座I中心的凹槽。
[001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置物板2为透明塑料板。
[0015]底座I和置物板2均通过透明塑料制作而成,可保障实验观察时的光线。
[001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负压管3上与负压腔11相对的一端连接有水流发生器。
[0017]水流发生器可为与负压管3直接相连的水龙头,或者其他水流源头,水流经过负压腔11,在负压腔11内产生负压,即可通过气孔21吸住昆虫的翅膀或者身体,以在不对昆虫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对昆虫进行固定。
[0018]置物板2上的气孔21的大小和密度可根据所需观察的昆虫大小进行确定,已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0019]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置物板(2),所述底座(1)和置物板(2)间设有负压腔(11),所述置物板(2)上设有若干气孔(21),与所述负压腔(11)相连设有负压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透明塑料块,所述负压腔(11)为设置于底座(1)中心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3)上与负压腔(11)相对的一端连接有水流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活体昆虫负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2)为透明塑料板。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3535326SQ20131046740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振飞, 张扬, 肖汉祥, 李怡峰, 李燕芳, 廖永林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