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0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特别是杀虫剂或杀菌剂组合物中的,其包括(A)式(I)的二噻烯-四羧酰亚胺和其他杀虫活性化合物(B)。此外,本发明涉及防治动物害虫如昆虫和/或不想要的螨虫的方法以及治疗性地或预防性地防治植物或作物的植物致病菌的方法,涉及本发明的结合物用于处理种子的用途,涉及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还涉及经处理的种子。
【专利说明】活性化合物结合物
[0001]本申请是2010年11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201080061693.5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特别是杀虫剂或杀菌剂组合物中的,其包括(A)式(1)的二噻烯-四羧酰亚胺(dithiino-tetracarboximide)和其他杀虫活性化合物(B)。此外,本发明涉及防治动物害虫(animal pest)如昆虫和/或不想要的螨虫的方法以及治疗性地或预防性地防治植物或作物的植物致病菌的方法,涉及本发明的结合物用于处理种子的用途,涉及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还涉及经处理的种子。
【背景技术】
[0003]二噻烯-四羧酰亚胺本身是已知的。还已知,这些化合物可用作驱虫剂和杀虫剂(参见US3,364,229)。此外,此类二噻烯-四羧酰亚胺类的杀菌用途是已知的(W02010/043319)。
[0004]由于对当代作物保护组合物的环境和经济需求持续增加,例如,就活性谱、毒性、选择性、施用率、残留物形成和有利的制备能力而言,另外由于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抗性问题,开发新的组合物——特别是杀菌剂——是一项持续的任务,所述组合物在一些领域至少有助于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了在一些方面至少实现所述目标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组合物。
[0006]现在已经令人惊讶地发现,本发明的结合物不仅带来原则上期望的要防治的害虫和/或植物病原菌作用谱的加和性扩大,还以两种方式实现了扩大组分(A)和组分(B)的作用范围的协同效应。首先,可降低组分(A)和组分(B)的施用率,而活性保持同样良好。其次,即使两种单独的化合物在已变得完全无效的低施用率范围内,该结合物仍能实现高度的害虫和/或植物病原体防治。一方面,这使得可防治的害虫和/或植物病原体谱显著拓宽,另一方面,还使得使用安全性有所增加。
[0007]除杀虫、杀螨和/或杀菌协同活性外,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还有其他令人惊异的特性,其在更广义上也可称为协同的,例如:拓宽对其他害虫和/或植物病原体(例如植物病害抗性菌株)的活性谱;降低活性化物的施用率;即使在单个化合物不显示或几乎不显示活性的施用率下仍能借助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充分防治害虫;在配制或使用期间(例如在研磨、筛分、乳化、溶解或分配期间)的有利性能;改善的储存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有利的残留物形成;改善的毒理学或生态毒理学性能;改善的植物特性,例如更好的生长、增加的采收率、发育更好的根系、更大的叶面、更绿的叶子、更强壮的芽、更少的种子需要量、更低的植物毒性、植物防御体系的调动、良好的植物相容性。例如,使用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组合物十分有助于保持幼小谷物健康生长,其增加例如经处理的谷物种子的越冬存活率,以及保障品质和产率。此外,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有助于增强内吸作用。即使结合物的单个化合物没有足够的内吸特性,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仍然可具有此特性。以类似的方式,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可造成杀菌作用持续性更高。
[0008]因此,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结合物,其包含:
[0009](A)至少一种式(I)的二噻烯-四羧酰亚胺或其农用化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0]
【权利要求】
1.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含 (A)至少一种式(I)的二噻烯-四羧酰亚胺或其农用化学上可接受的盐,

2.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式(I)的化合物是(1-1)2,6- 二甲基-1Η,5Η-[1,4] 二噻烯并[2,3-c:5,6-c,] 二吡咯 _1,3,5, 7 (2H, 6H)-四酮。
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中其他活性化合物选自(1A.1)棉铃威、(1A.2)涕灭威、(1A.3)嚼虫威、(1A.4)丙硫克百威、(1A.5) 丁酮威、(1A.6) 丁酮砜威、(1A.7)甲萘威、(1A.8)克百威、(1A.9) 丁硫克百威、(1A.10)乙硫苯威、(1A.11)丁苯威、(1A.12)伐虫脒、(1A.13)呋线威、(1A.14)异丙威、(1A.15)甲硫威、(1A.16)灭多威、(1A.17)速灭威、(1A.18)杀线威、(1A.19)抗蚜威、(1A.20)残杀威、(1A.21)硫双威、(1A.22)久效威、(1A.23)唑蚜威、(1A.24)混杀威、(1A.25)灭除威、(1A.26)灭杀威、(1B.1)乙酰甲胺磷、(1B.1)甲基吡恶磷、(1B.2)谷硫磷、(1B.3)保棉磷、(1B.4)益棉磷、(1B.5)硫线磷、(1B.6)氯氧磷、(1B.7)毒虫畏、(1B.8)毒虫畏、(1B.9)氯甲硫磷、(1B.10)毒死蜱、(1B.11)甲基毒死蜱、(1B.12)蝇毒磷、(1B.13)杀螟腈、(1B.14)甲基内吸磷、(1B.15) 二嗪农、(1B.16)敌敌畏、(1B.17)百治磷、(1B.18)乐果、(1B.19)甲基毒虫畏、(1B.20)乙拌磷、(1B.21)苯硫磷、(1B.22)乙硫磷、(1B.23)灭线磷、(1B.24)伐灭磷、(1B.25)苯线磷、(1B.26)杀螟硫磷、(1B.27)倍硫磷、(1B.28)噻唑磷、(1B.29)庚烯磷、(1B.30)异柳磷、(IB.31)0-(甲氧基氨基硫代磷酰基)水杨酸异丙酯、(1B.32)噁唑磷、(1B.33)马拉硫磷、(1B.34)灭蚜磷、(1B.35)甲胺磷、(1B.36)杀扑磷、(1B.37)速灭磷、(1B.38)久效磷、(1B.39) 二溴磷、(1B.40)氧化乐果、(1B.41)亚砜磷、(1B.42)对硫磷、(1B.43)甲基对硫磷、(1B.44)稻丰散、(1B.45)甲拌磷、(1B.46)伏杀硫磷、(1B.47)亚胺硫磷、(1B.48)磷胺、(1B.49)腈肟磷、(1B.50)嘧啶磷、(1B.51)甲基嘧啶磷、(1B.52)丙溴磷、(1B.53)胺丙畏、(1B.54)丙硫磷、(1B.55)吡唑硫磷、(1B.56)哒嗪硫磷、(1B.57)喹硫磷、(1B.58)治螟磷、(1B.59) 丁基嘧啶磷、(1B.60)双硫磷、(1B.61)特丁硫磷、(1B.62)杀虫畏、(1B.63)甲基乙拌磷、(1B.64)三唑磷、(1B.65)敌百虫、(1B.66)蚜灭磷、(2A.1)氯丹、(2A.2)硫丹、(2A.3) α-硫丹、(2Β.1)乙虫腈、(2Β.2)氟虫腈、(2Β.3)吡嗪氟虫腈、(2Β.4)吡啶氟虫腈、(3Α.1)氟丙菊酯、(3Α.2)烯丙菊酯、(3Α.3)右旋顺式反式烯丙菊酯、(3Α.4)右旋反式烯丙菊酯、(3Α.5)联苯菊酯、(3Α.6)生物烯丙菊酯、(3Α.7)生物烯丙菊酯-S-环戊烯基、(3Α.8)生物苄呋菊酯、(3Α.9)乙氰菊酯、(3Α.10)氟氯氰菊酯、(3Α.11)高效氟氯氰菊酯、(3Α.12)氯氟氰菊酯、(3Α.13)精高效氯氟氰菊酯、(3Α.14)高效氯氟氰菊酯、(3Α.15)氯氰菊酯、(3Α.16) α-氯氰菊酯、(3Α.17) β-氯氰菊酯、(3Α.18)Θ -氯氰菊酯、(3Α.19) ζ -氯氰菊酯、(3Α.20)苯醚氰菊酯((IR) -反式异构体)、(3Α.21)溴氰菊酯、(3Α.22)四氟甲醚菊酯、(3Α.23)右旋烯炔菊酯((EZ) - (IR)-异构体)、(3Α.24)S-氰戊菊酯、(3Α.25)醚菊酯、(3Α.26)甲氰菊酯、(3Α.27)氰戊菊酯、(3Α.28)氟氰戊菊酯、(3Α.29)氟氯苯菊酯、(3Α.30)氟胺氰菊酯、(3Α.31)氟胺氰菊酯、(3Α.32)卤醚菊酯、(3Α.33)咪炔菊酯、(3Α.34)甲氧苄氟菊酯、(3Α.35)氯菊酯、(3Α.36)苯醚菊酯((IR)-反式异构体)、(3Α.37)右旋炔丙菊酯、(3Α.38)丙氟菊酯、(3Α.39)除虫菊酯、(3Α.40)苄呋菊酯、(3Α.41)噻嗯菊酯、(3Α.42)氟硅菊酯、(3Α.43)七氟菊酯、(3Α.44)胺菊酯((IR)异构体)、(3Α.45)四溴菊酯、(3Α.46)四氟苯菊酯、(3Α.47)溴氟菊酯、(3Β.1)滴滴涕、(3Β.2)甲氧滴滴涕、(5.1)乙基多杀菌素、(5.2)多杀菌素、(6.1)阿维菌素、(6.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3) lepimectin, (6.4)弥拜菌素、(26.1)氯虫苯甲酰胺、(26.2)氰虫酰胺、(26.3)氟虫酰胺、(27.1)印楝素、(27.2)磺胺螨酯、(27.3)苯螨特、(27.4)联苯肼酯、(27.5)灭螨猛、(27.6)冰晶石、(27.7) 丁氟螨酯、(27.8)三氯杀螨醇、(27.9)嘧虫胺、(27.10)啶虫丙醚、(27.ll)pyrifluquinazon、(27.12)4_{[ (6_ 溴吡啶-3-基)甲基](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3) 4-{[(6-氟批P定-3-基)甲基](2,2-二氟乙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4)4-{[(2-氯-1,3-噻唑-5-基)甲基](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5)4-{[(6-氯吡卩定-3-基)甲基](2-氟乙基)氨基}呋喃_2 (5H)-酮、(27.16) 4- {[ (6-氯吡P定-3-基)甲基](2,2- 二氟乙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7)4-{[(6_氯-5-氟吡啶-3-基)甲基](甲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8)4-{[(5,6_ 二氯吡啶-3-基)甲基](2-氟乙基)氨基}呋喃-2(5H)_酮、(27.19)4-{[(6_氯-`5-氟吡啶-3-基)甲基](环丙基)氨基}呋喃-2 (5Η)-酮、(27.20) 4-{[(6-氯吡啶-3-基)甲基](环丙基)氨基}呋喃_2(5Η)_酮、(27.21) 4-{[(6-氯吡啶-3-基)甲基](甲基)氨基}呋喃-2 (5Η)-酮、(27.22) [(6-氯吡啶-3-基)甲基](甲基)氧-λ 4-亚磺酰基氨腈、(27.23) [1- (6-氯吡啶-3-基)乙基](甲基)氧-λ 4-亚磺酰基氨腈及其非对映异构体、(27.24) {[(IR)-1-(6-氯吡啶-3-基)乙基](甲基)氧-λ 6-亚磺酰基}氨腈和(27.25) {[ (IS)-1-(6-氯吡啶-3-基)乙基](甲基)氧-λ 6-亚磺酰基}氨腈、(27.26) [ (6-三氟甲基吡啶-3-基)甲基](甲基)氧-λ 4-亚磺酰基氨腈、或(27.27)氟唳虫胺腈、(27.28) 11-(4-氯-2,6-二甲基苯基)-12-羟基-1,4-二氧杂_9_氮杂二螺[4.2.4.2]十四碳-11-烯-10-酮。
4.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且进一步包含助剂、溶剂、载体、表面活性剂或填充剂。
5.在作物保护中防治植物致病菌和/或动物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4的组合物施用于种子、植物、植物果实或植物生长或要生长的土壤。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植物、植物果实或植物生长或要生长的土壤。
7.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叶子时使用0.1至10000g/ha而处理种子时使用2至200g/100kg种子。
8.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4的组合物在作物保护中用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致病菌和/或动物害虫的用途。
9.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4的组合物用于处理种子、转基因植物种子和转基因植物的用途。
10.经权利要求1`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4的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文档编号】A01N43/32GK103478148SQ20131046743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T·塞茨, U·沃肯道夫-诺依曼, H·亨格伯格, P·丹门 申请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