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机出料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包括阀座和调整阀组;阀座包括调整阀组装部、分别固定于调整阀组装部左右两端的模具连接部和机体连接部,调整阀组装部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原料通道,在机体连接部与模具连接部之间的调整阀组装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呈圆柱状的组装空腔,组装空腔与原料通道连通;调整阀组包括旋转阀座和调整阀杆,旋转阀座包括阀塞和轴杆,阀塞与组装空腔紧密配合并能够在该组装空腔内旋转,轴杆的一端固定于阀塞的上端面,其内部形成上下贯通且向阀塞延伸的阀杆组装孔;调整阀杆穿设于阀杆组装孔内。通过转动调整阀杆来调整原料通道的开口大小,改变原料通道内的挤压力,使挤出的原料呈现软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状态,配合各种不同的需求。
【专利说明】挤压机出料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或食品的挤压机,具体是涉及一种挤压机出料控制阀。【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挤压机能够添加油、水及原料,经由螺杆搅拌并配合高温熟化处理成为成品,现有的挤压机采用调整螺杆的转速或者提高熟化温度的方式来控制原料的熟化时间,但采用这些控制方式得到的实际成品仍有熟化不均或体积虚浮膨松的问题。
[0003]因此,人们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减轻至少上文所述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装设于挤压机与出料模具之间,并提供压力调整的手段,能够对挤压机所挤出的原料进行适当地加压或减压,从而生产出熟化更加均匀且软硬程度适度的成品。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包括:
[0007]阀座,其包括调整阀组装部、分别固定于调整阀组装部左右两端的模具连接部和机体连接部,所述调整阀组装部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原料通道,模具连接部设有连通原料通道的出料区,机体连接部设有连通原料通道的入料区,在机体连接部与模具连接部之间的调整阀组装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呈圆柱状的组装空腔,该组装空腔与原料通道连通;
[0008]调整阀组,其包括旋转阀座和调整阀杆;所述旋转阀座包括阀塞和轴杆,该阀塞与调整阀组装部的组装空腔紧密配合并能够在该组装空腔内旋转,该阀塞设有横向贯通的导料通道,该导料通道能够通过阀塞的旋转与原料通道相连通且它的内径与原料通道的内径相等,所述轴杆呈柱状,该轴杆的一端固定于阀塞的上端面,该轴杆的内部形成上下贯通且向阀塞延伸的阀杆组装孔,该阀杆组装孔穿过导料通道;所述调整阀杆穿设于阀杆组装孔内,该调整阀杆的下端对应导料通道的位置形成呈扁平状的阀片部,该阀片部的上下长度与导料通道的直径相等,该阀片部的左右宽度小于导料通道的直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阀塞的外周面与导料通道不同的位置设有内凹的出料缺口,该出料缺口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导料通道的水平轴线方向并朝下形成开放的开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整阀组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设置于阀座的上、下方,它们分别从上、下夹合调整阀杆和旋转阀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阀座的下端面设有轴向凸出的转轴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中部固定一轴承,转轴部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阀座的轴杆顶端设有抵靠缺口,所述调整阀杆的顶部外周侧面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块,该抵靠块能够水平转动并对应靠抵于抵靠缺口的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轴杆的抵靠缺口的底部形成弯弧状的卡制面,该卡制面设有多个卡制孔,所述调整阀杆的抵靠块设有一通孔及卡制销,卡制销穿过所述通孔后穿入对应的卡制孔将调整阀杆和轴杆相互定位固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阀塞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销,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面设有内凹的的、呈弯弧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销与限位槽活动卡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阀座的轴杆顶端设有抵靠缺口,所述调整阀杆的顶部外周侧面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块,该抵靠块能够水平转动并对应靠抵于抵靠缺口的两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轴杆的抵靠缺口的底部形成弯弧状的卡制面,该卡制面设有多个卡制孔,所述调整阀杆的抵靠块设有一通孔及卡制销,卡制销穿过所述通孔后穿入对应的卡制孔将调整阀杆和轴杆相互定位固定。
[0017]进一步的,所述阀塞和轴杆一体制成。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挤压机及出料模具之间,当挤压机将加工原料挤入阀座内,通过转动调整阀杆来调整原料通道的内径大小,进而改变原料通道内的挤压力,能够对挤压机所挤出的原料进行适当地加压或减压,使挤出的原料呈现软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状态,从而生产出熟化更加均匀且软硬程度适度的成品。
[00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旋转阀座以连通或封闭原料通道,来实现对原料进行压缩或不压缩的目的,并能够通过设置在阀塞上的出料缺口排出未被压缩的原料,以灵活满足各种不同的生产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组合于挤压机及出料模具的外观
[0021]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局部剖面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挤压机及出料模具的分解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阀座及调整阀组的分解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阀组上方的放大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旋转调整阀杆的俯视动作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阀杆调整至最大开放状态的俯视剖面状态图;
[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调整阀杆调整至最小开放状态的俯视剖面状态图;
[00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转动旋转阀座的俯视动作图;
[00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旋转阀座转动至封闭原料通道的俯视剖面状态图;
[00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旋转阀座转动至封闭原料通道的前视剖面状态。
[0033]图中各代号的含义:
[0034]10-阀座;11-调整阀组装部;110-固定部;111-锁合孔;112-组装空腔;113_原料通道;12-机体连接部;121-法兰部;122-组装孔;123-入料区;13-模具连接部;131_模具安装孔;132-出料区;
[0035]20-调整阀组;21_第二固定块;211_轴承座部;212_轴承;213_锁合部、22-旋转阀座;221-阀塞;2210_限位销;2211_导料通道;2212_出料缺口 ;2213_开口 ;222_转轴部;223-轴杆;2231-夹持面;2232-抵靠缺口 ;2233_卡制面;2234_第一抵靠面;2235_第二抵靠面;2236_卡制孔;2237-阀杆组装孔;23_调整阀杆;231_多角槽;232_抵靠块;233-通孔;234_卡制销;235-阀片部;24_第一固定块;241_套装孔;242_锁合部;243_限位槽;
[0036]30-挤压机;
[0037]40-出料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0039]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包括阀座10及调整阀组20。
[0040]如图1及图2所示,阀座10装配于挤压机30及出料模具40之间,如图2及图3所示,阀座10包括调整阀组装部11、分别一体连接于该调整阀组装部11左、右两端的机体连接部12及模具连接部13,该调整阀组装部11呈矩形块状并于外周前、后两侧分别凸设形成一长方形的固定部110,于该两固定部110的顶面分别垂直设有一贯穿的锁合孔111,于该调整阀组装部11的顶面中央位置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圆柱状的组装空腔112,调整阀组装部11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与组装空腔112连通的原料通道113。
[0041]如图2及图3所示,机体连接部12呈阶级状并一体连接于调整阀组装部11的右侦牝机体连接部12外周具有一呈环形的法兰部121,该法兰部121间隔开设有多个组装孔122,机体连接部12通过各组装孔122穿设螺栓与挤压机30螺接固定,该机体连接部12内周具有一呈碗状并由左向右逐渐扩大的入料区123,该入料区123连通于原料通道113,供挤压机30将生产原料由该入料区123导入至原料通道113内。
[0042]如图2及图3所示,模具连接部13呈圆柱状并一体连接于调整阀组装部11的左侦牝模具连接部13的左侧面环绕且间隔开设有多个模具安装孔131,出料模具40结合于模具连接部13的左侧面,并以螺栓穿过各模具安装孔131螺接固定,模具连接部13的内周具有一由右向左逐渐扩大且为喇叭状的出料区132,该出料区132与原料通道113连通,用于将原料通道113内的生产原料导出并由出料模具40进行加工。
[0043]如图3及图4所示,调整阀组20对应穿设于阀座10的调整阀组装部11,该调整阀组20包括第固定块21、旋转阀座22、调整阀杆23及第一固定块24 ;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第二固定块21设置于调整阀组装部11的下方,且该第二固定块21的左右宽度小于组装空腔112,使组装空腔112形成上、下贯通而无遮挡的状态,第二固定块21的中央形成一呈中空柱状的轴承座部211,该轴承座部211对正于组装空腔112的轴心下方,该轴承座部211内固定一相对应的轴承212,轴承座部211的两侧分别朝反向水平延伸形成一对锁合部213,第二固定块21被该两锁合部213穿设螺栓并锁固定于调整阀组装部11的两固定部110的下方。
[0044]如图4及图5所示,旋转阀座22对应穿设于组装空腔112,并能够在组装空腔112内旋转,该旋转阀座22包括一阀塞221、一转轴部222及一轴杆223,该阀塞221为能够转动地且密合组装于组装空腔112内,该阀塞221的顶面设有一向上凸出的限位销2210,在阀塞221设有一横向贯通的导料通道2211,该导料通道2211的内径与原料通道113的内径相同,在阀塞221的外周面与导料通道2211不同的位置设有一内凹的、外形呈拱形的出料缺口 2212,该出料缺口 2212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导料通道2211的水平轴线方向,并朝下形成一开放状的开口 2213,且该出料缺口 2212长宽与该原料通道113的长宽为一致,且该出料缺口 2212的位置与该导料通道2211等高,转轴部222位于阀塞221的下方,且该转轴部222的直径小于阀塞221的直径,旋转阀座22以转轴部222对应穿设于第二固定块21的轴承212的内圈内并固定,使该旋转阀座22能够旋转。
[0045]如图4及图5所示,轴杆223为柱状,它的一端固定于阀塞221的上端面,且轴杆223的直径小于阀塞221的直径,在该轴杆223的外周向上设有四个内凹且互相呈垂直的夹持面2231,供扳手或相同的手动工具能够夹持该夹持面2231并转动轴杆223,如图5及图6所示,在轴杆223的顶端开设有一抵靠缺口 2232,该抵靠缺口 2232的底部形成一弯弧状的卡制面2233,以及在该卡制面2233两侧且分别形成呈垂直的第一抵靠面2234及第二抵靠面2235,在该卡制面223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制孔2236,在轴杆223的中央则形成一上、下贯通且向阀塞221延伸的阀杆组装孔2237,该阀杆组装孔2237穿过阀塞部221的导料通道2211。
[0046]如图4及图5所示,调整阀杆23对应穿设于旋转阀座22的阀杆组装孔2237,且该调整阀杆23呈可旋转状态,在该调整阀杆23的顶面设有一内凹的多角槽231,该多角槽231可以为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等非圆形的异形槽,可供扳手类的手动工具卡制转动该调整阀杆23,在本实施例中该多角槽231为六角形槽,该调整阀杆23的顶部外周侧面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一抵靠块232,该抵靠块232上开设有一通孔233及一卡制销234,调整阀杆23的活动行程为抵靠块232在抵靠缺口 2232内的滑动行程,并能够以抵靠块232对应抵靠于第一抵靠面2234或第二抵靠面2235作为转动行程的终点,当该调整阀杆23旋转至适当位置时,以该卡制销234穿过通孔233后穿入对应的卡制孔2236将调整阀杆23和轴杆223相互定位固定而不会再度转动,如图4及图5所示,在调整阀杆23下端部对应于导料通道2211的位置形成一呈扁平状的阀片部235,该阀片部235的上、下长度与导料通道2211的直径相同,该阀片部235的左、右宽度小于导料通道2211的直径。
[0047]如图4及图5所示,第一固定块24为中央呈环状并具有一套装孔241,该第一固定块24以该套装孔241套设结合于旋转阀座22的轴杆223,在该第一固定块24的两侧分别反相水平伸出的呈长条状的一对锁合部242,并以螺栓穿设于该两锁合部242与两固定部110固定,并与第二固定块21将旋转阀座22及该调整阀杆23夹合固定于调整阀组装部11,在该第一固定块24的底面设有内凹的的、呈弯弧状的限位槽243,该第一固定块24以该限位槽243对应套设于旋转阀座22的限位销2210,旋转阀座22在转动时,可由该限位销2210与该限位槽243的配合卡制定位,来限定旋转阀座22的转动角度。
[0048]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参照配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其可用于制出经过压缩程序的原料,当原料由流动面积较大的入料区123进入流动面积较小的导料通道2211产生压缩效果,使用者能够旋动调整阀杆23,使该调整阀杆23以抵靠块232靠置于第一抵靠面2234,此时,而阀片部235的两个面与导料通道2211的轴线平行,使出料区132、导料通道2211、入料区123三者连通,让原料略经压缩后就由出料区132排向出料模具40。如图6、图7及图9所示,当将调整阀杆23旋转使抵靠块232靠置于第二抵靠面2235时,阀片部235的最大面积的两个面则与导料通道2211的轴线垂直,并形成阻挡导料通道2211的形态,使原料必须要由导料通道2211与阀片部235之间的间隙通过,如此一来,由于原料的出口变得窄小而产生较大的压力,使原料彼此互相挤压,而能够将原料制成较为紧致而扎实的状态,再由出料区132排向出料模具40。
[0049]如图10、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旋动旋转阀座22,并由限位销2210与限位槽243的配合滑动来限定旋转阀座22转动行程,同时当旋转阀座22在转动时,阀塞221的导料通道2211将会旋转至不同于原料通道113的方向,从而阻断原料通道113,使入料区123与出料区132的处于不导通状态,当出料缺口 2212面对入料区123时,原料会由入料区123导出,由于组装空腔112为上、下贯通的状态,因此原料将直接沿着出料缺口 2212并由出料缺口 2212的开口 2213排向阀座10的外面,而不会进入导料通道2211,因此,原料将直接被排放而不经过挤压的程序,成为无压缩状态的原料。
[0050]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旋转阀座22来选择对原料进行压缩或不压缩两种工作状态,或依使用者的需求通过调整调整阀杆23至不同的定位处,进而调整原料通道113中的内径大小,以调整阀座10内的压力,让原料能够受到适当地挤压而形成各种软硬膨松程度不同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度相当高,能够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生产需求。
[005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调整阀组装部11、机体连接部12及模具连接部13是一体制成的,它们还可以是分体制成的,然后对应固定连接;同样,阀塞221和轴杆223可以是一体制成,也可以分体制成,然后对应固定连接。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包括: 阀座(10),其包括调整阀组装部(11)、分别固定于调整阀组装部左右两端的模具连接部(13)和机体连接部(12),所述调整阀组装部(11)设有贯穿其左、右两端的原料通道(113),模具连接部(13)设有连通原料通道(113)的出料区(132),机体连接部(12)设有连通原料通道(113)的入料区(123),在机体连接部(12)与模具连接部(13)之间的调整阀组装部(1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且呈圆柱状的组装空腔(112),该组装空腔(112)与原料通道(113)连通; 调整阀组(20),其包括旋转阀座(22)和调整阀杆(23);所述旋转阀座(22)包括阀塞(221)和轴杆(223),该阀塞(221)与调整阀组装部(11)的组装空腔(112)紧密配合并能够在该组装空腔(112)内旋转,该阀塞(221)设有横向贯通的导料通道(2211),该导料通道(2211)能够通过阀塞(221)的旋转与原料通道(113)连通且它的内径与原料通道(113)的内径相等,所述轴杆(223)呈柱状,该轴杆(223)的一端固定于阀塞(221)的上端面,该轴杆(223)的内部形成上下贯通且向阀塞(221)延伸的阀杆组装孔(2237),该阀杆组装孔(2237 )穿过导料通道(2211);所述调整阀杆(23 )穿设于阀杆组装孔(2237 )内,该调整阀杆(23)的下端对应导料通道(2211)的位置形成呈扁平状的阀片部(235),该阀片部(235)的上下长度与导料通道(2211)的直径相等,该阀片部(235)的左右宽度小于导料通道(221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塞(221)的外周面与导料通道(2211)不同的位置设有内凹的出料缺口( 2212 ),该出料缺口( 2212 )的缺口方向垂直于导料通道(2211)的水平轴线方向并朝下形成开放的开口(2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阀组(20)还包括第一固定块(24)和第二固定块(21),所述第一固定块(24)和第二固定块(21)分别设置于阀座(10)的上、下方,它们分别从上、下夹合调整阀杆(23)和旋转阀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座(22)的下端面设有轴向凸出的转轴部(222 ),所述第二固定块(21)的中部固定一轴承(212),转轴部(222)与轴承(212)的内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座(22)的轴杆(223)顶端设有抵靠缺口(2232),所述调整阀杆(23)的顶部外周侧面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块(232),该抵靠块(232)能够水平转动并对应靠抵于抵靠缺口(223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23)的抵靠缺口(2232)的底部形成弯弧状的卡制面(2233),该卡制面(2233)设有多个卡制孔(2236),所述调整阀杆(23)的抵靠块(232)设有一通孔(233)及卡制销(232),卡制销(234)穿过所述通孔(233)后穿入对应的卡制孔(2236)将调整阀杆(23)和轴杆(223)相互定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塞(221)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销(2210),所述第一固定块(24)的底面设有内凹的、呈弯弧状的限位槽(243),所述限位销(2210)与限位槽(243)活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座(22)的轴杆(223)顶端设有抵靠缺口(2232),所述调整阀杆(23)的顶部外周侧面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抵靠块(232),该抵靠块(232)能够水平转动并对应靠抵于抵靠缺口(2232)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223)的抵靠缺口(2232)的底部形成弯弧状的卡制面(2233),该卡制面(2233)设有多个卡制孔(2236),所述调整阀杆(23)的抵靠块(232)设有一通孔(233)及卡制销(232),卡制销(234)穿过所述通孔(233)后穿入对应的卡制孔(2236)将调整阀杆(23)和轴杆(223)相互定位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机出料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塞(221)和轴杆(223) —体制成。
【文档编号】A23N17/00GK203477410SQ20132055027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刘欣涛, 巫嘉煜, 赵德和 申请人:广汉鹿宝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