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141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能够减小龙卷风所带来的灾害,维护群众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包括气囊,气囊通过定位绳索与炸药壳体相连,炸药壳体内设有炸药,炸药与引爆装置相连,引爆装置通过信号放大器与气压探测器相连,气囊通过固定绳索与定力拉脱装置相连。本装置固定在龙卷风可能的前进路径上,若龙卷风的风速达到风速阀值,本装置中定力拉脱装置将脱开,龙卷风的强大吸力将气囊吸入龙卷风中心,引爆炸药。炸药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能够破坏龙卷风的气压平衡,进而消灭或减弱龙卷风的风力强度。减少了龙卷风带来的破坏,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专利说明】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消灭龙卷风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强风涡旋。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约为150米。中心附近风速一般每秒50米至100米,有时可达300 m/s,而12级风的风速仅为33 m/s,因此,龙卷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龙卷风灾害是我国东部季风活跃地区发生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据中国气象局统计,近10多年我国平均每年50多个县次发生龙卷风灾害。
[0003]因此,如何减少龙卷风带来的自然灾害,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公共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能够减小龙卷风所带来的灾害,维护群众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包括气囊,气囊通过定位绳索与炸药壳体相连,炸药壳体内设有炸药,炸药与引爆装置相连,引爆装置通过信号放大器与气压探测器相连,气囊通过固定绳索与定力拉脱装置相连。
[0006]所述定力拉脱装置包括永磁体和钢套,永磁体设置在钢套的腔体内,永磁体和钢套之间留有间隙。
[0007]所述永磁体为圆柱形,钢套侧壁的厚度为永磁体直径的1/5716,间隙的宽度是钢套侧壁厚度的1/3。
[0008]所述定力拉脱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外壳的顶部为圆锥形且设有开口,连接球体设置在固定外壳内。
[0009]所述炸药内部设有电雷管外壳,电雷管外壳内设有起爆药,起爆药内埋有桥丝,电雷管外壳的端头设有塑料塞,脚线与桥丝相连后穿过塑料塞,之后与信号放大器相连,脚线设置在橡胶管内。
[0010]当龙卷风经过的时候,将本装置固定在龙卷风可能的前进路径上,若龙卷风的风速达到风速阀值,本装置中定力拉脱装置将脱开,龙卷风的强大吸力将气囊吸入龙卷风中心。龙卷风中心气压很低,气压探测器探测到的低气压达到气压阀值时,将产生电信号,信号放大器将该电信号放大之后传输给引爆装置,触发引爆装置,进而引爆炸药。炸药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能够破坏龙卷风的气压平衡,进而消灭或减弱龙卷风的风力强度。减少了龙卷风带来的破坏,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实施例1中定力拉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实施例2中定力拉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中爆炸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气囊,2.气压探测器,3.信号放大器,4.引爆装置,5.固定外壳,6.定位绳索,7.炸药壳体,8.炸药,9.固定绳索,10.定力拉脱装置,11.永磁体,12.间隙,13.钢套,14.顶部,15.连接球体,16.起爆药,17.桥丝,18.塑料塞,19.脚线,20.橡胶管,21.电雷管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如图1、2和4所示,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包括气囊1,气囊I通过定位绳索6与炸药壳体7相连,炸药壳体7内设有炸药8,炸药8与引爆装置4相连,引爆装置4通过信号放大器3与气压探测器2相连,气囊I通过固定绳索9与定力拉脱装置10相连。
[0019]本发明使用过程如下:将本装置放置在龙卷风经过的路径上,或者用拖车将本装置送至龙卷风附近。当龙卷风经过时,风速达到风速阀值,定力拉脱装置10将脱开,龙卷风的强大吸力将气囊I吸入龙卷风中心。龙卷风中心气压很低,气压探测器2探测到的低气压达到气压阀值时,将产生电信号触发引爆装置4,进而引爆炸药8。炸药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能够破坏龙卷风的气压平衡,进而消灭或减弱龙卷风的风力强度。
[0020]本装置中,炸药的引爆装置为气压引爆,只有龙卷风中心的低气压能够触发气压探测器,进而引爆炸药。常规风,即使风速够大,将本装置吹走,因为没有低气压,也不会触发气压探测器并引爆炸药。所以,本装置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002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定力拉脱装置10包括永磁体11和钢套13,永磁体11设置在钢套13的腔体内,永磁体11和钢套13之间留有间隙12。
[0022]永磁体11和钢套13之间吸引力是固定的,常规的风不足以将永磁体11和钢套13分离,之后当气囊与龙卷风接触的时候,风力达到一定值才会使得永磁体11和钢套13分离。这样既能防止装置被风刮走,也能使得装置遇到龙卷风的时候,气囊I及时进入龙卷风中。
[0023]作为再一步优选,所述永磁体11为圆柱形,钢套13侧壁的厚度为永磁体11直径的1/5716,间隙12的宽度是钢套侧壁厚度的1/3。永磁体11和钢套13之间吸引力的大小与永磁体的形状、钢套的形状有关,采用本申请的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使得充分发挥永磁体的吸引力,利用比较小的永磁体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进而节省永磁体的成本,所述永磁体11可以采用钕铁硼或者钐钴永磁体。
[0024]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炸药8内部设有电雷管外壳21,电雷管外壳21内设有起爆药16,起爆药16内埋有桥丝17,电雷管外壳21的端头设有塑料塞18,脚线19与桥丝相连后穿过塑料塞18,之后与信号放大器3相连,脚线19设置在橡胶管20内。
[0025]其中:脚线19用来给桥丝17输送电流,采用铜丝或铁丝,外皮用塑料绝缘,要求具有一定的绝缘性和抗拉伸、抗曲扰和抗折断能力。脚线19 一端连接信号放大器3,接收信号放大器3传来的电流,另一端连接桥丝17。桥丝17通电后,桥丝发出的热量点燃起爆药,桥丝采用康铜丝或镍铬合金丝。起爆药16是由可燃剂和氧化剂组成的混合物,附着在桥丝的周围。通电后桥丝发出的热量引燃起爆药,由起爆药16燃烧的火焰直接引爆炸药8。塑料塞18的作用是固定脚线和封住管口。橡胶管20的作用是保护脚线,橡胶管20—端固定于信号放大器、另一端固定于电雷管外壳。电雷管外壳21用于盛放起爆药、固定塑料塞,是塑料制作。
[0026]实施例2
如图1和3所示,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灾害的装置,包括气囊1,气囊I通过定位绳索6与炸药壳体7相连,炸药壳体7内设有炸药8,炸药8与引爆装置4相连,引爆装置4通过信号放大器3与气压探测器2相连,气囊I通过固定绳索9与定力拉脱装置10相连。所述定力拉脱装置10包括固定外壳5,固定外壳5的顶部14为圆锥形且设有开口,连接球体15设置在固定外壳5内。
[0027]固定外壳5有一定的弹性,当龙卷风给气囊I足够大的作用力的时候,连接球体15从固定外壳5内脱离。
[0028]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炸药8内部设有电雷管外壳21,电雷管外壳21内设有起爆药16,起爆药16内埋有桥丝17,电雷管外壳21的端头设有塑料塞18,脚线19与桥丝相连后穿过塑料塞18,之后与信号放大器3相连,脚线19设置在橡胶管20内。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气囊(I)通过定位绳索(6 )与炸药壳体(7 )相连,炸药壳体(7 )内设有炸药(8 ),炸药(8 )与引爆装置(4)相连,引爆装置(4)通过信号放大器(3)与气压探测器(2)相连,气囊(I)通过固定绳索(9)与定力拉脱装置(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力拉脱装置(10)包括永磁体(11)和钢套(13),永磁体(11)设置在钢套(13)的腔体内,永磁体(11)和钢套(13)之间留有间隙(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1)为圆柱形,钢套(13)侧壁的厚度为永磁体(11)直径的1/5716,间隙(12)的宽度是钢套侧壁厚度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力拉脱装置(10)包括固定外壳(5),固定外壳(5)的顶部为圆锥形且设有开口,连接球体(15)设置在固定外壳(5)内。
5.根据权利要求f4之一所述的利用冲击波消灭龙卷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8)内部设有电雷管外壳(21),电雷管外壳(21)内设有起爆药(16),起爆药(16)内埋有桥丝(17),电雷管外壳(21)的端头设有塑料塞(18),脚线(19)与桥丝相连后穿过塑料塞(18),之后与信号放大器(3)相连,脚线(19)设置在橡胶管(20)内。
【文档编号】A01G15/00GK104126464SQ20141037590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汤卓, 李倩, 王志, 刘雯雯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