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1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它是由下列原料配比制成: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通过干牛肝菌粉的作用,能够降低其他真菌的侵染,有效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选材方便,快捷,改变后的培养基针对性更强,配方合理,营养均衡,能够充分满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营养要求,培养的菌丝体健壮,生命力更强,可有效的减少其它真菌的侵染,有效地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使用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0002] 牛肝菌又名大脚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牛 肝菌属于菌根菌,大部分的品种还不能人工栽培,牛肝菌野生资源的缺乏阻碍了研究的进 一步深入。
[0003]牛肝菌的菌丝体作为研究的材料得到很多学者的亲睐,但牛肝菌属于共生菌,目 前国内对牛肝菌的研究较少,很多牛肝菌的品种还无法确定共生的植物类型,因而给牛肝 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0004] 目前牛肝菌分离的培养基主要是采用常规食用菌分离的通用培养基或在常规培 养基上添加少量维生素,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需要,分离效果差,污 染率高,还有一些市面上报道出来的牛肝菌培养基,专一性强,只能针对单一的牛肝菌使 用,不能满足其它牛肝菌菌丝的生长,菌丝活力差,易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 的培养基,解决目前牛肝菌菌丝体分离困难的问题,提高分离效果,避免污染,提高牛肝菌 菌丝活力。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 养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制成:干牛肝菌粉5份?8份、马铃薯煮出液200份、 磷酸氢二钾〇. 5份、硫酸镁1. 5份、葡萄糖20份、磷酸二氢钾1份、琼脂15份。
[0007]上述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进行 的:
[0008]第一步,干牛肝菌粉的制备,将干燥待分离的牛肝菌采用超微粉碎震动磨进行粉 碎,粉碎时间为30分钟?40分钟,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干牛肝菌粉;
[0009]第二步,马铃薯煮出液的处理,选择无变绿、无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切碎后小火煮 沸30分钟,三层纱布过滤,过滤后得到马铃薯煮出液;
[0010] 第三步,培养基的制备,将获得的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 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纯净水补足到1L,即得到 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0011] 干牛肝菌粉的品种与待分离的牛肝菌品种相同,干牛肝菌粉的加入能够降低其他 真菌的侵染,有效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并且由于干牛肝菌粉的品种与待分离 的牛肝菌品种相同,针对任何不同品种的牛肝菌均可以使用,避免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
[0012] 干牛肝菌粉内含有牛肝菌菌丝体生长所需要的全面的营养物质,牛肝菌菌丝体成 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部包含在干牛肝菌粉内,并且辅助以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 酸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这些营养物质,从而让牛肝菌的菌丝出现萌发后就能够得 到全面、均衡的营养物质,并且这种营养物质是针对该品种牛肝菌的生长而存在,营养物质 在全面均衡的基础上,又体现了专一的效果,从而让牛肝菌的菌丝出现萌发后就得到全面 均衡、专一的营养物质,加快了萌发速度,提高了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竞争力,从而排挤其他 真菌的生长,降低其他真菌的侵染,有效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
[0013] 本发明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马铃薯、磷酸氢二钾、硫酸镁、 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作为培养基的基础营养物质,然后加入干牛肝菌粉,使培养基的 营养根据待分离牛肝菌种类的不同而改变,同时,也不用研究牛肝菌共生的植物类型与种 类,选材方便,快捷,改变后的培养基针对性更强,配方合理,营养均衡,能够成分满足牛肝 菌菌丝体生长的营养要求,培养的菌丝体健壮,生命力更强,可有效的减少其它真菌的侵 染,有效地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
[0014]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通过干 牛肝菌粉的作用,能够降低其他真菌的侵染,让牛肝菌的菌丝出现萌发后就得到全面均衡、 专一的营养物质,加快了萌发速度,提高了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竞争力,从而排挤其他真菌的 生长,降低其他真菌的侵染,有效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有效提高牛肝菌菌丝体 分离的成活率,并且能够使培养基的营养根据待分离牛肝菌种类的不同而改变,同时,也不 用研究牛肝菌共生的植物类型与种类,选材方便,快捷,改变后的培养基针对性更强,配方 合理,营养均衡,能够充分满足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营养要求,培养的菌丝体健壮,生命力 更强,可有效的减少其它真菌的侵染,有效地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的成活率,使用效果 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实施例一:
[0017] 这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制 成:干牛肝菌粉5克、马铃薯煮出液200克、磷酸氢二钾0. 5克、硫酸镁1. 5克、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氢钾1克、琼脂15克。
[0018] 上述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进行 的:
[0019] 第一步,干牛肝菌粉的制备,将干燥待分离的牛肝菌采用超微粉碎震动磨进行粉 碎,粉碎时间为30分钟,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干牛肝菌粉;
[0020] 第二步,马铃薯煮出液的处理,选择无变绿、无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切碎后小火煮 沸30分钟,三层纱布过滤,过滤后得到马铃薯煮出液;
[0021] 第三步,培养基的制备,将获得的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 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纯净水补足到1L,即得到 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0022] 采用本发明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是:将得到的培养 基分别分装在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分装150mL,在压强1. 02Kg/cm2、温度121°C,灭菌30 分钟,待培养基的温度降低到50°C时,每瓶加入150uL双抗,双抗指的是青霉素80万y 加入pbs 4ml,链霉素100万li加入pbs 5ml,各自混勻后,再一起混勻,混勻后,每瓶分别 加入10个90_的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备用,然后选取完整、生长中期的桃红牛肝菌、黄 粉牛肝菌,用75%的酒精擦拭牛肝菌表面,手术刀切开,分别选取菌柄处、菌柄与菌盖相连 接处的组织块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接种8块,用封口膜封口后放于 26 °C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0023] 实施例一中1克为1份。
[0024] 实施例二:
[0025] 这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制 成:干牛肝菌粉7克、马铃薯煮出液200克、磷酸氢二钾0. 5克、硫酸镁1. 5克、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氢钾1克、琼脂15克。
[0026]上述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进行 的:
[0027] 第一步,干牛肝菌粉的制备,将干燥待分离的牛肝菌采用超微粉碎震动磨进行粉 碎,粉碎时间为35分钟,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干牛肝菌粉;
[0028] 第二步,马铃薯煮出液的处理,选择无变绿、无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切碎后小火煮 沸30分钟,三层纱布过滤,过滤后得到马铃薯煮出液;
[0029] 第三步,培养基的制备,将获得的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 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纯净水补足到1L,即得到 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0030] 采用本发明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是:将得到的培养 基分别分装在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分装150mL,在压强1. 02Kg/cm2、温度121°C,灭菌30 分钟,待培养基的温度降低到50°C时,每瓶加入150uL双抗,双抗指的是青霉素80万y 加入pbs 4ml,链霉素100万ii加入pbs 5ml,各自混勻后,再一起混勻,混勻后,每瓶分别 加入10个90_的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备用,然后选取完整、生长中期的桃红牛肝菌、黄 粉牛肝菌,用75 %的酒精擦拭牛肝菌表面,手术刀切开,分别选取菌柄处、菌柄与菌盖相连 接处的组织块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接种8块,用封口膜封口后放于 26 °C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0031] 实施例二中1克为1份。
[0032] 实施例三:
[0033] 这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比制 成:干牛肝菌粉8克、马铃薯煮出液200克、磷酸氢二钾0. 5克、硫酸镁1. 5克、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氢钾1克、琼脂15克。
[0034]上述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步骤进行 的:
[0035] 第一步,干牛肝菌粉的制备,将干燥待分离的牛肝菌采用超微粉碎震动磨进行粉 碎,粉碎时间为40分钟,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干牛肝菌粉;
[0036] 第二步,马铃薯煮出液的处理,选择无变绿、无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切碎后小火煮 沸30分钟,三层纱布过滤,过滤后得到马铃薯煮出液;
[0037] 第三步,培养基的制备,将获得的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 镁、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琼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纯净水补足到1L,即得到 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0038]实施例三中1克为1份。
[0039]采用本发明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是:将得到的培养 基分别分装在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分装150mL,在压强1. 02Kg/cm2、温度121°C,灭菌30 分钟,待培养基的温度降低到50°C时,每瓶加入150uL双抗,双抗指的是青霉素80万y 加入pbs 4ml,链霉素100万ii加入pbs 5ml,各自混勻后,再一起混勻,混勻后,每瓶分别 加入10个90_的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备用,然后选取完整、生长中期的桃红牛肝菌、黄 粉牛肝菌,用75 %的酒精擦拭牛肝菌表面,手术刀切开,分别选取菌柄处、菌柄与菌盖相连 接处的组织块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接种8块,用封口膜封口后放于 26 °C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0040]以浙江丽水庆元县采集的桃红牛肝菌、黄粉牛肝菌为例,将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 例二、实施例三与普通牛肝菌培养基进行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对比,选取100份牛 肝菌菌丝体,结果如下:
[0041]

【权利要求】
1. 一种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 料配比制成:干牛肝菌粉5份?8份、马铃薯煮出液200份、磷酸氢二钾0. 5份、硫酸镁1. 5 份、葡萄糖20份、磷酸二氢钾1份、琼脂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牛肝菌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它是由下列步骤进行的: (1) 干牛肝菌粉的制备,将干燥待分离的牛肝菌采用超微粉碎震动磨进行粉碎,粉碎时 间为30分钟?40分钟,粉碎后过200目筛,得到干牛肝菌粉; (2) 马铃薯煮出液的处理,选择无变绿、无发芽的马铃薯,去皮、切碎后小火煮沸30分 钟,三层纱布过滤,过滤后得到马铃薯煮出液; (3) 培养基的制备,将获得的干牛肝菌粉、马铃薯煮出液、磷酸氢二钾、硫酸镁、葡萄糖、 磷酸二氢钾、琼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纯净水补足到1L,即得到提高牛肝菌 菌丝体分离成活率的培养基。
【文档编号】C05G3/00GK104370632SQ20141062165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曾凡清, 王立新, 郑巧平, 刘昆, 宋小亚, 吴春玲, 蒋俊, 路新彦 申请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