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1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0~10:1,第一活性成分为草酸二丙酮胺铜,第二活性成分为酰胺类杀菌剂中的一种。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该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5%~90%。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单用草酸二丙酮胺铜或酰胺类杀菌剂防效不理想的问题,二者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对作物安全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以草酸二丙 酮胺铜作为第一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中的噻呋酰胺、异噻菌胺、吡唑萘菌胺等杀菌成分 作为第二活性成分的二元复配杀菌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了该杀菌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以及 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铜制剂是最为古老的农用杀菌剂类型之一,具有抗菌谱广、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 点。以氢氧化铜、硫酸铜等为主体的无机铜制剂的使用历史已超过200年,但由于其难以被 生物降解,长期大量使用已造成了铜在土壤中的累积,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土壤功能 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有机铜制剂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农用杀菌剂生产的热门,有机铜制剂 对作物安全、无公害。
[00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以秦岭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二丙酮为原料,通 过对其结构修饰,合成一种新型化合物--草酸二丙酮胺铜。这是一种新型有机铜化合物, 室内活性表明其对多种农业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黄瓜霜 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作物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草酸二丙酮胺铜对作 物以保护作用为主,对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几乎无治疗活性。
[0004] 自第一个酰胺类杀菌剂萎锈灵于1966年由有利来路公司(现科聚亚公司)成功 开发以来,该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使用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且一直有结构新颖的品种报 道,为近年来新品种开发最多的一类杀菌剂。
[0005]酰胺类杀菌剂品种很多,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品种主要有噻呋酰胺、异噻菌胺、吡唑 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苯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苯噻菌胺、氟唑环菌胺、吡噻菌 胺、磺菌胺、甲磺菌胺、氟吡菌胺、稻瘟酰胺、噻唑菌胺、双炔酰菌胺、环氟菌胺、环己磺菌胺、 噻酰菌胺、噻氟菌胺、苯酰菌胺、环丙酰菌胺、环酰菌胺、硅噻菌胺、双氯氰菌胺、甲呋酰胺、 氟酰胺、萎锈灵、氟吡菌酰胺、呋吡菌胺、联苯吡菌胺、双炔酰菌胺、高效苯霜灵、高效甲霜灵 等。
[0006] 下面介绍几个酰胺类杀菌剂的主要品种:
[0007] 娃噻菌胺,其它中文名:全蚀净,英文通用名称silthiopham,化学名称:N-烯丙 基-4, 5_二甲基_2_(二甲基娃烧基)噻吩_3_甲醜胺。娃噻菌胺是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 的保护活性,残效期长,主要作为小麦种子处理使用,对小麦全蚀病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0008] 异噻菌胺,英文通用名isotianil,化学名称:3,4-二氯-N_(2-氰基苯基)-5-异 噻唑甲酰胺,是拜耳与住友化学共同研发的异噻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异噻菌胺在植物体内 具有很强的诱导活性,同时具有杀菌活性,主要用于稻瘟病等禾谷类病害的防治。
[0009] 批唑萘菌胺,英文通用名isopyrazam,化学名称:3_(氟甲基)-1_甲 基-N-[l,2, 3, 4-四氢-9 一异丙基-1,4-亚甲基-5-基]-吡唑-4-甲酰胺。吡唑萘菌胺为 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病原孢子发芽、发芽管的生长及吸附器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真菌具有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作用。
[0010] 氟唑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xapyroxad,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1_甲 基-N-(3, 4, 5-三氟[1,1-双苯]-2-基吡唑-4甲酰胺。氟唑菌酰胺是琥珀酸脱氢 酶抑制剂,对谷类、大豆、玉米、油料作物以及香蕉、番茄、葡萄具有强效的选择性杀菌作用。
[0011] 氟批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opyram,化学名称:2-[3_氯_5-(三氟甲基)-2_批陡 基)乙基]-a,a,a-三氟-〇-甲苯酰胺。氟吡菌酰胺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阻碍呼吸链中琥 珀酸脱氢酶的电子转移而抑制线粒体呼吸,通过抑制病原菌生长周期中的几个阶段而到达 控制病原菌的目的。
[0012] 噻呋酰胺,英文通用名thifluzamide,化学名称:2,6_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 基-4-三氟甲基-1,3-噻唑-5-羰酰代苯胺。噻呋酰胺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主 要作用是抑制病原真菌三羧酸循环中的酸去氢酶,导致菌体死亡。
[0013] 啶酰菌胺,英文通用名boscalid,化学名称:2_氯-N_(4'-氯联苯-2-基)烟酰 胺。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谱较广,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白粉病、灰霉病、各 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
[0014] 氟唑环菌胺,英文通用名sedaxane,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抑制线粒体,对 丝核菌的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对其它种传和土传病害也有广谱的防治。
[0015] 氟唑菌酰胺,英文通用名fluxapyroxad,化学名称:3_(二氟甲基)-1_甲 基-N-(3, 4, 5-三氟[1,1-双苯]-2-基吡唑-4甲酰胺。氟唑菌酰胺是琥珀酸脱氢 酶抑制剂,对谷类、大豆、玉米、油料作物以及香蕉、番茄、葡萄具有强效的选择性杀菌作用。
[0016] 氟唑菌苯胺,英文通用名penflufen,化学名称:2 ' _[ (RS)-I, 3二甲基丁 基]-5-氟-1,3-二甲基吡唑-4-甲酰苯胺。氟唑菌苯胺是一种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作 用于呼吸链电子传递复合体II,阻断能量代谢。可以防止种传、土传的担子菌和子囊菌害。
[0017] 氟批菌胺,英文通用名flvopicolide,化学名称:2,6_二氯-N[(3_氯-5-三氟甲 基-2-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该药保护性好、渗透性强,对卵菌纲菌病害有较高的生物 活性,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能从植物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
[0018] 环氟菌胺,英文通用名cyflufenamid,化学名称:(Z)-N_[a-(环丙甲氧亚氨 基)-2,3_二氟_6-(三氟甲基)苄基]-2-苯乙酰胺。环氟菌胺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开 发的苯基乙酰胺类杀菌剂,具有优异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活性,亦具有叶面渗透和熏 蒸作用,耐雨水冲刷和持效期长的特点,但内吸性较差。环氟菌胺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 以及多种谷物上的白粉病。
[0019]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 从而达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需要提及的是,这类杀菌剂由于作用位点单 一,不少病原菌已对其产生抗性,故被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归类为中高抗性风险杀 菌剂。为降低抗性风险和延缓抗性产生,将酰胺类杀菌剂与其他类农药的合理混配使用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0020] 发明人通过长期大量的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 菌剂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保护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扩大防治 谱,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


【发明内容】

[002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 该杀菌组合物可以克服单用草酸二丙酮胺铜对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几乎无治疗活性的缺 陷;同时,也能延缓多种病菌对酰胺类杀菌剂的多个品种的抗药性。
[002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草酸二丙酮胺铜与其中一种酰胺类杀菌剂的二元 复配杀菌组合物的制剂剂型。
[0023]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0024]为了克服使用单一制剂的缺陷,并使得草酸二丙酮胺铜与其中一种酰胺类杀菌剂 复配合理化,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本发明采取了如下 的技术方案:
[0025] -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和第 二活性成分,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0?10:1,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 草酸二丙酮胺铜,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酰胺类杀菌剂中的一种。
[0026]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 含量之和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5%?90%。
[0027]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中的第二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 选自噻呋酰胺、异噻菌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苯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苯 噻菌胺、氟唑环菌胺、吡噻菌胺、磺菌胺、甲磺菌胺、氟吡菌胺、稻瘟酰胺、噻唑菌胺、双炔酰 菌胺、环氟菌胺、环己磺菌胺、噻酰菌胺、噻氟菌胺、苯酰菌胺、环丙酰菌胺、环酰菌胺、硅噻 菌胺、双氯氰菌胺、甲呋酰胺、氟酰胺、萎锈灵、氟吡菌酰胺、呋吡菌胺、联苯吡菌胺、双炔酰 菌胺、高效苯霜灵、高效甲霜灵中的一种。
[0028]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水 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 物病害上的用途。
[0030]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农作物病害包括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马铃薯晚疫 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
[0031] 与分别单一使用草酸二丙酮胺铜或酰胺类杀菌剂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主 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0032] (1)草酸二丙酮胺铜作为一种新的有机铜杀菌剂品种,其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以保 护作用为主,但对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的治疗活性较差。酰胺类杀菌剂对危害作物的多种 病原菌或真菌兼具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但长期施用 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问题日益凸显。本发明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草酸二丙酮胺铜与酰胺类 杀菌剂中的一种进行二元复配,该杀菌组合物的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 力口,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此外,所述杀菌组合物的优点还表现在组分合理,兼具治疗和 保护作用,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性好,延缓抗性的产生。
[0033] (2)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扩大了防治谱,显著提高了多种农作物的多种病害 的防止效果,尤其对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的防 效较佳。
[0034] (3)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 浮剂等不同剂型的制剂,各制剂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6]( -)制剂制备部分
[0037]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可以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 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等剂型。在配制上述不同剂型时,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除需要使用含有供选的杀菌活性成分外,还需要选用多种助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 同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助剂)。所述辅助成分可以为分散介质、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 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8]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 剂选用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 多种;润湿剂选用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选用硫酸铵、 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选用淀粉、葡萄 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选用硅藻土、高岭土、 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
[0039] 在配制相应的可湿性粉剂时,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选用聚羧酸盐类 (TERSPERSE2700、T36、GY-D06 等)、木质素磺酸盐类(Ufoxane3A、BorresperseNA、 BorresperseCA-SA等)、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0、MF、MorwetD-425、Tamol NN、TERSPERSE2020等)、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EO-PO嵌段聚醚类(聚氧乙烯聚氧 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SOPA)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选用硫酸盐类(K-12)、磺酸盐类(ABS-Na、BX、Terwet1004 等)、复合润湿剂(MorwetEFW)中一种或多种;填料选用硅藻土、高岭土、轻钙、滑石粉、白 炭黑、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硫酸钠、多聚磷酸钠中的一种 或多种。
[0040] 在配制相应的可分散油悬浮剂时,可使用的助剂有:乳化剂选用BY(蓖麻油聚氧 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农 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_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 硬脂酸酯)、吐温-60# (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 (通用名: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 多种;分散剂选用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 聚物)、磷酸酯及其盐类、磺酸盐类、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0)、TERSPERSE2020 (美国亨 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选用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 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 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选 用气相白炭黑、聚乙烯醇、有机膨润土、凹凸棒土、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选用有 机酸、有机碱、酯类、醇类、抗氧剂、环氧氯丙烷、妥尔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选用大豆 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蓖麻油、棕榈油、环氧大豆油、油酸甲酯及其甲酯化油类、柴油、 机油、矿物油,及酯类溶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酸乙酯、苯甲酸甲酯 中一种或多种。
[004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第一活性成分是草酸二 丙酮胺铜,第二活性成分是酰胺类杀菌剂中的一种。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 比为1:10?10:1,并且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 量的5%?90%。其中,第二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选自噻呋酰胺、异噻菌胺、吡唑萘菌胺、 氟唑菌酰胺、氟唑菌苯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苯噻菌胺、氟唑环菌胺、吡噻菌胺、磺菌 胺、甲磺菌胺、氟吡菌胺、稻瘟酰胺、噻唑菌胺、双炔酰菌胺、环氟菌胺、环己磺菌胺、噻酰菌 胺、噻氟菌胺、苯酰菌胺、环丙酰菌胺、环酰菌胺、硅噻菌胺、双氯氰菌胺、甲呋酰胺、氟酰胺、 萎锈灵、氟吡菌酰胺、呋吡菌胺、联苯吡菌胺、双炔酰菌胺、高效苯霜灵、高效甲霜灵中的一 种。
[0042] 需要说明的是,下属各制剂实施例中的有效成分(或是活性成分)为折百后重量。 鉴于篇幅,本发明仅选取了几种酰胺类杀菌剂活性成分进行说明。
[0043] 制剂实施例1
[0044] 称取3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100克啶酰菌胺、25克TERSPERSE2700 (聚羧酸 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30克木质素磺酸钠、20克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30克 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20克PVA(聚乙烯醇,分子量2000)、20克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 补足1000克。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 骤,制取有效成分含量为40%草酸二丙酮胺铜?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0045] 制剂实施例2
[0046]称取1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100克噻酰菌胺、20克T36 (聚羧酸盐)、20克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0克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0克K-12 (十二烷基 硫酸钠)、凹凸棒土加至1000克。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 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有效成分含量为20%草酸二丙酮胺铜?噻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0047] 制剂实施例3
[0048]称取1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300克环氟菌胺、40克TERSPERSE2700 (聚羧酸盐,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0克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20克拉开粉BX(二 丁基萘磺酸钠)、20克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30克玉米淀粉、50克硫酸铵、凹凸棒土加至 1000克。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 取有效成分含量为40 %草酸二丙酮胺铜?环氟菌胺水分散粒剂。
[0049] 制剂实施例4
[0050]称取3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300克吡噻菌胺、40克TERSPERSE2700、30克烷基萘 磺酸盐甲醛缩合物(TamolNN)、20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凹凸棒土加足至1000克。上述原料 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有效成分含量为33%草酸二丙酮胺铜?吡噻 菌胺可湿性粉剂。
[0051] 制剂实施例5
[0052]称取3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60克氟吡菌胺、60克木质素磺酸钙、40克烷基萘磺酸 盐甲醛缩合物(MorwetD-425)、20克十二烷基硫酸钠、白炭黑加足至1000克。上述原料经 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工艺步骤,制备得有效成分含量为36%草酸二丙酮胺铜?氟吡菌 胺可湿性粉剂。
[0053] 制剂实施例6
[0054] 称取6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300克异噻菌胺、10克木质素磺酸钙、10克扩散剂 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10克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0克K-12 (十二烷基 硫酸钠)、凹凸棒土加至1000克。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90% 草酸二丙酮胺铜?异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055] 制剂实施例7
[0056] 称取2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100克稻瘟酰胺,3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0 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4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0克农乳700#,20克蓖麻油聚 氧乙烯醚,10克气相白炭黑,10克有机膨润土,20克BHT(2, 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 玉米油补足1000克。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小于5um即制得有效成分含量 为30%草酸二丙酮胺铜?稻瘟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0057] 制剂实施例8
[0058] 称取20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20克双炔酰菌胺,30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克扩散 剂NN0,60克斯盘-60#,30克农乳2201#,30克聚乙烯醇,20克环氧氯丙烷,油酸甲酯补足 1000克。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小于5um即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22%草酸 二丙酮胺铜?双炔酰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0059] 制剂实施例9
[0060] 称取40克草酸二丙酮胺铜、10克苯酰菌胺,30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0克BY-125,40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0克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0克蓖 麻油聚氧乙烯醚,10克硅酸镁铝,10克有机膨润土,20克BHT(2, 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 剂),环氧大豆油补足1000克。上述原料经混合,用砂磨机砂磨至粒径小于5um即制得有效 成分含量为5%草酸二丙酮胺铜?苯酰菌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0061](二)生物测定部分
[0062] 1、室内毒力实验部分
[0063] 选取黄瓜、马铃薯、水稻等作物上发生严重的、难以防治的、有代表性的病害,以草 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部分品种进行复配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0064]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1 :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0065]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蔬菜、果树、小麦、草莓、花卉上的白粉病,分别以草酸二丙 酮胺铜与酰胺类杀菌剂中的氟吡菌酰胺、吡唑萘菌胺、环氟菌胺、啶酰菌胺进行相互复配的 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0066] 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fuliginea。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 齐[J,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 11- 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 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
[0067] 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防效在5%?90%的范围内按 等比级数设定)。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纯净水,洗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 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孢子浓度为IXIO5个孢子/毫升的悬浮液,备用。每 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用孢 子悬浮液在药剂处理前24h接种,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 备用。接种和药剂处理后的盆栽黄瓜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0°C?24°C的条 件下培养7天?10天。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 处理至少调查30片叶,分级标准为:
[0068] 0级:无病;
[0069]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70]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 ;
[0071]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 ;
[0072]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0073]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75%;
[0074] 1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以上。
[0075] 计算方法:
[0076] 病情指数=[E(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V(调查总叶片数X11)]X100
[0077] 防治效果(% )=[(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X100
[0078] 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tl 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0079]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彡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彡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 <CTC<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0080] 室内毒力测定试验1 (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的试验结果见表1-1至表1-4。
[0081] 表1-1草酸二丙酮胺铜与氟吡菌酰胺组合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82]

【权利要求】
1. 一种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活 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10?10:1,所述第一 活性成分为草酸二丙酮胺铜,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酰胺类杀菌剂中的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重量的5%? 9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第二活性成分酰胺类杀菌剂选自噻呋酰胺、异噻菌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 氟唑菌苯胺、啶酰菌胺、氟啶酰菌胺、苯噻菌胺、氟唑环菌胺、吡噻菌胺、磺菌胺、甲磺菌胺、 氟吡菌胺、稻瘟酰胺、噻唑菌胺、双炔酰菌胺、环氟菌胺、环己磺菌胺、噻酰菌胺、噻氟菌胺、 苯酰菌胺、环丙酰菌胺、环酰菌胺、硅噻菌胺、双氯氰菌胺、甲呋酰胺、氟酰胺、萎锈灵、氟吡 菌酰胺、呋吡菌胺、联苯吡菌胺、双炔酰菌胺、高效苯霜灵、高效甲霜灵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 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 农作物病害上的用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草酸二丙酮胺铜和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 农作物病害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病害包括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马铃薯 晚疫病,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
【文档编号】A01N43/828GK104351244SQ20141062164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郑敬敏, 马强, 冯建雄, 李明甫, 张仙, 张崇斌, 乌小瑜 申请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