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式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545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胶囊式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庭智能种植机器,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技术的水培种植机,基本采用海绵,岩棉,基质(椰糠,花生壳),棉袋土壤等,但上述产品均存在一个缺点,要么不吸水,要么吸太多,水量很难做到控制,需要复杂的电脑设备来精确化控制,成本高昂,操作专业度要求高。导致植物根系很难正常发育生长,植株就会出现长势缓慢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能完善目前水培行业遇到的共通问题,植物根部无法呼吸的痛点,让水培植物长得更加快速健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包括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位于顶部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上,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依次纵向设置,每层所述的种植腔体组件包括种植腔体、泄水口、外侧壁导柱、底部出水口、固定内圈、纱布及内导柱;所述的种植腔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的固定内圈呈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内,通过过盈装配于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底部,所述的固定内圈的顶部呈锯齿状结构,每一层所述的纱布通过每一层所述的锯齿状结构铺设在所述的固定内圈上;所述的泄水口包括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所述的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的背部泄水口及一对侧壁泄水口交错设置;所述的内导柱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之间,位于所述的背部泄水口的下方,所述的内导柱与所述的种植腔体连通或封死,且与所述的种植腔体连通的内导柱及与所述的种植腔体封死的内导柱交错设置;所述的外侧壁导柱设置在所述的种植腔体的外壁上,并分别与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交错设置的侧壁泄水口连接,所述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的底部中央,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位于顶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上对称设有一对胶囊支撑,位于所述的种植腔体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一对胶囊支撑呈阶梯状结构。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所述的侧壁泄水口的下端壁缘处为均匀分布的齿状结构。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所述的外侧壁导柱及内导柱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的内导柱使营养液形成螺旋状流动,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外侧壁导柱使过量的营养液形成半螺旋向下流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过盈固定所述的纱布在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内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呈15度倾斜固定在每一层种植腔体的内部。

上述的胶囊式种植装置,其中,每一层所述的种植腔体上的泄水口裸露在空气中。

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植株烂根,同时提供充分的养分,从而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让植株健壮成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胶囊式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胶囊式种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胶囊式种植装置的A-A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胶囊式种植装置的种植腔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胶囊式种植装置,包括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进水口10,所述的进水口10设置在位于顶部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上,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依次纵向设置,每层所述的种植腔体组件包括种植腔体1、泄水口、外侧壁导柱4、底部出水口5、固定内圈6、纱布7及内导柱9;所述的种植腔体1为圆环形结构,所述的固定内圈6呈环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1内,通过过盈装配于所述的每一层种植腔体1的底部,所述的固定内圈6的顶部呈锯齿状结构,每一层所述的纱布7通过每一层所述的锯齿状结构铺设在所述的固定内圈6上;所述的泄水口包括背部泄水口2及一对侧壁泄水口3,所述的背部泄水口2及一对侧壁泄水口3分别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1上,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1的背部泄水口2及一对侧壁泄水口3交错设置;所述的内导柱9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1之间,位于所述的背部泄水口2的下方,所述的内导柱9与所述的种植腔体1连通或封死,且与所述的种植腔体1连通的内导柱9及与所述的种植腔体1封死的内导柱9交错设置;所述的外侧壁导柱4设置在所述的种植腔体1的外壁上,并分别与相邻两层所述的种植腔体1上交错设置的侧壁泄水口3连接,所述的底部出水口5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1的底部中央,位于导流板的上方,使多余的营养液流回营养液池。

位于顶部的所述的种植腔体1上对称设有一对胶囊支撑8,位于所述的种植腔体1的两侧边缘处,所述的一对胶囊支撑8呈阶梯状结构,放入种植孔内,可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述的侧壁泄水口3的下端壁缘处为均匀分布的齿状结构,牙齿状的壁缘可以打破水膜的阻力,让泄水更加容易和均匀。

所述的外侧壁导柱4及内导柱9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的内导柱9使适量的营养液形成螺旋状流动,同时所述的多层种植腔体组件及外侧壁导柱4使过量的营养液形成半螺旋向下流动,用于引导每层外壁泄出的过量营养液,螺旋式层层往下流,不流进相邻两层种植腔体1的间隙里。

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6过盈固定所述的纱布7在每一层种植腔体1的内部,使得根系可以一层一层往下生长,同时一层一层吸收营养液,而纱布7与纱布7之间的根系可以裸露在空气中,吸收氧气,不至于烂根。即纱布与纱布之间可形成多个平行面,营养液通过平行面为根系提供养分,每个平面中间露出根系,吸收氧气,可应用于不同结构的水培设备。

每一层锯齿状的固定内圈6呈15度倾斜固定在每一层种植腔体1的内部,可以使渗透过纱布7,未被根系吸收的多余营养液倾斜流到下一层腔体内壁,避免垂直流向且淹没纱布7下面根系,让每一层纱布7间的根系充分接触氧气,在湿润的胶囊内部长出大量毛茸茸的白色毛根吸收氧气。

每一层所述的种植腔体1上的泄水口裸露在空气中,可以为营养液增加溶解氧含量。

每一层种植腔体1内的水流沿着内导柱9进入下一层种植腔体1的内部。其中一个内导柱9是通的,可以引导水进入下一层种植腔体1,则下一个内导柱9是封死的,否则水流直接流到下一层了,不会在这一层循环经过;所以在这一层对面那个内导柱9是通往下一层的。

背部泄水口2和侧壁泄水口3用于排除多余营养液,控制种植腔体1内的水压,保证内侧壁出水量均匀,不湍急,冲走纱布7上的种子。固定内圈6的锯齿状结构用来过盈固定纱布7,为种子提供芽床和留存营养液。

营养液通过进口处流入,当水流量过大时,就会自动从外壁三侧泄水口流出,保证合适的水流进入第一层种植腔体1,经过泄流后的水流从内侧壁流入纱布7为基质的种子床形成营养液薄膜,湿润整个纱布7和留存养分给种子发芽,多余的营养液会顺着底部的15度倾斜的固定内圈6往下层流去,固定内圈6上的锯齿状会引流营养液沿着内侧壁重力往下流,而不会在纱布7中间形成水滴或者水柱而淹没根系,保证根系的毛根最大面积与湿润的空气接触。每一层种植腔体1通过外侧壁导柱4连接,营养液形成环状,层层往下流动,湿润每层纱布,为根系提供营养液和空气。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纵向”、“顶部”、“内”、“外”、“侧”、“上”、“中央”、“上方”、“两侧”、“下端”、“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层”的含义是至少两层,例如两层,三层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铺设”、“连接”、“固定”、“分布”、“放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植株烂根,同时提供充分的养分,从而达到最快的生长速度,让植株健壮成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