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1773阅读:3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纳米材料。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构成材料的晶粒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新型材料。纳米材料的尺寸范围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使其在催化、光电、磁性、力学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特别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和通讯、生物、能源、制造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和航天、化工、新型材料、环保等领域。

纳米新材料配方由于saizu细小,拥有很多奇特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材料性能本身优异的纳米材料,并且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纳米材料,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甲壳素5-1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混合溶剂5-15份;纳米高分子银系列菌剂1-1.5份;0.1-20份的石墨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聚乙烯30份,一氟二氯乙烷18份,二甲基硅氧烷45份,甲壳素7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15份;混合溶剂10份;纳米高分子银系列菌剂1.2份;0.8份的石墨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纳米颗粒为石墨烯纳米颗粒。

本发明得到的纳米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发明还具有光滑、细腻、强度高、杀菌、除臭、净化自洁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纳米材料,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甲壳素5-1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混合溶剂5-15份;纳米高分子银系列菌剂1-1.5份;0.1-20份的石墨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聚乙烯30份,一氟二氯乙烷18份,二甲基硅氧烷45份,甲壳素7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15份;混合溶剂10份;纳米高分子银系列菌剂1.2份;0.8份的石墨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纳米颗粒为石墨烯纳米颗粒。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甲壳素5‑1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混合溶剂5‑15份;纳米高分子银系列菌剂1‑1.5份;0.1‑20份的石墨纳米颗粒。本发明得到的纳米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发明还具有光滑、细腻、强度高、杀菌、除臭、净化自洁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宗瑞海;杨东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国福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