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振动式仿生秸秆捡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34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悬浮振动式仿生秸秆捡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悬浮振动式仿生秸秆捡拾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捡拾装置稻麦、玉米、牧草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装置,其功能是将散铺在田间的秸秆捡拾、收集,为秸秆的粉碎、打捆、回收等后续处理做好准备。秸秆捡拾装置通常安装在自走式收获机械前部,按照捡拾原理主要分为弹指式、轮带式,弹指式秸秆捡拾装置利用捡拾部件的弹性机械性能,将秸秆拨动、弹起,并收集起来;轮带式秸秆捡拾装置主要利用轮带表面零部件的摩擦作用,将秸秆抓起、输送、收集。弹指式秸秆捡拾装置容易造成秸秆堵塞,尤其是秸秆含水率较大时,弹指被大量秸秆缠绕,弹指的有效作业间隙被堵塞,严重降低对秸秆的捡拾作用。轮带式秸秆捡拾装置对秸秆的作用面积较大,通常将地面的秸秆、土壤同时卷入轮带上,提高秸秆的含杂率,降低秸秆的饲料用途、能源用途的品质。

综观上述玉米收获分禾器的结构与性能现状,急需一种秸秆缠绕少、秸秆堵塞低、土壤掺杂少的秸秆捡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防止秸秆缠绕、降低秸秆堵塞、高效分离所掺杂土壤的的秸秆捡拾装置。

本发明包括有捡拾辊、翻抛辊、机架、喂入辊和输送筛,捡拾辊固定在机架的前臂前部,翻抛辊固定在机架的中臂前部,喂入辊固定在机架的后臂后部,输送筛固定在机架的下部;捡拾辊包括有第三皮带、捡拾带轮、偏心机罩、捡拾齿、捡拾滚筒和除杂口,捡拾齿径向均布在捡拾滚筒的外部,捡拾滚筒偏心固定在偏心机罩内部,偏心机罩下部均布除杂口,捡拾带轮固定在捡拾滚筒的左端,第三皮带固定在捡拾带轮的圆周外部;翻抛辊包括有第二皮带、翻抛带轮、海星轮和翻抛轴,海星轮轴向均布在翻抛轴外部,翻抛带轮固定在翻抛轴的左端,第二皮带固定在翻抛带轮的圆周外部;机架包括有振动带轮、横梁、吊耳、前臂、中臂、后臂和偏心轮,前臂固定在中臂的前端,后臂固定在中臂的后端,横梁固定在中臂的上方,吊耳固定在横梁的后部,振动带轮固定在中臂的后部外侧,偏心轮固定在中臂的内部腔体中;喂入辊包括有喂入带轮、第一皮带、喂入滚筒、喂入机罩、右旋叶片、喂入齿和左旋叶片,喂入带轮固定在喂入滚筒的左端,第一皮带固定在喂入带轮的外部,喂入机罩固定在喂入滚筒的径向外部,右旋叶片固定在喂入滚筒的右侧,左旋叶片固定在喂入滚筒的左侧,喂入齿径向均布在喂入滚筒的中部;输送筛包括有捡拾铲、底板、拉簧、滚轮、滚轴、侧板、悬臂、挂钩、弧形板和排土口,捡拾铲固定在底板的前部,排土口均布在底板上,弧形板固定在排土口的前边缘,悬臂固定在侧板的外侧上部,滚轴固定在悬臂的垂直臂面内侧,滚轮滚定在滚轴上,挂钩固定在悬臂的水平臂面内侧,拉簧固定在挂钩上。

所述的弧形板在底板上的投影与排土口重合。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捡拾辊逆时针旋转将秸秆推向输送筛,捡拾铲将地面的秸秆铲起,在作业速度影响下,促使秸秆相对运动到输送筛底板上,逆时针旋转的海星轮将秸秆抛向后方,喂入辊将秸秆推向后续处理装置,在偏心轮与滚轮的凸轮运动、拉簧的往复运动下,输送筛往复运动促进土壤从秸秆中分离,分离的土壤通过排土口进入田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捡拾齿随捡拾辊逆时针旋转,将秸秆推向输送筛前部,偏心机罩下部的除杂口将缠绕在捡拾齿上当秸秆清除;捡拾铲随输送筛前进,将地面上的秸秆铲起;海星轮随翻抛辊逆时针旋转,将输送筛上的秸秆翻起;喂入辊逆时针旋转,左旋叶片将秸秆推向中部,右旋叶片将秸秆推向中部,喂入齿将中部秸秆送入后续回收装置;偏心轮与滚轮接触,将输送筛推向下方,拉簧将输送筛拉向上方,在偏心轮和拉簧的交替作用下,输送筛在垂直方向上往复振动,促进输送筛底板上的秸秆上下振动,在海星轮的翻抛作用和秸秆的振动作用下,掺杂在秸秆中的土壤分离出来,通过排土口排出输送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捡拾辊的偏心机罩改变捡拾齿的外露轮廓,捡拾齿与地面秸秆接触时,外露轮廓最大,捡拾作用最大,捡拾齿完成捡拾作用后,外露轮廓最小,除杂口可有效去除缠绕在捡拾齿上的秸秆。

2、机架上的偏心轮与输送筛上的滚轮接触,使输送筛产生周期性的下降运动;拉簧将输送筛与机架连接,使下降的输送筛提起;输送筛在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可有效提高秸秆与土壤的分离效率。

3、输送筛底板上的弧形板覆盖在排土口上方,排土口方向与秸秆输送方向一致,既能防止秸秆堵塞、缠绕,又能促进掺杂的土壤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拆去输送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B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捡拾辊;2—翻抛辊;3—机架;4—喂入辊;5—输送筛;6—喂入带轮;7—第一皮带;8—振动带轮;9—第二皮带;10—翻抛带轮;11—第三皮带;12—捡拾带轮;13—偏心机罩;14—海星轮;15—翻抛轴;16—喂入滚筒;17—捡拾铲;18—捡拾齿;19—捡拾滚筒;20—除杂口;21—喂入机罩;22—横梁;23—吊耳;24—前臂;25—中臂;26—后臂;27—右旋叶片;28—喂入齿;29—左旋叶片;30—底板;31—拉簧;32—滚轮;33—滚轴;34—侧板;35—悬臂;36—偏心轮;37—挂钩;38—弧形板;39—排土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有捡拾辊1、翻抛辊2、机架3、喂入辊4和输送筛5,捡拾辊1固定在机架3的前臂24前部,翻抛辊2固定在机架3的中臂25前部,喂入辊4固定在机架3的后臂26后部,输送筛5固定在机架3的下部;捡拾辊1包括有第三皮带11、捡拾带轮12、偏心机罩13、捡拾齿18、捡拾滚筒19和除杂口20,捡拾齿18径向均布在捡拾滚筒19的外部,捡拾滚筒19偏心固定在偏心机罩13内部,偏心机罩13下部均布除杂口20,捡拾带轮12固定在捡拾滚筒19的左端,第三皮带11固定在捡拾带轮12的圆周外部;翻抛辊2包括有第二皮带9、翻抛带轮10、海星轮14和翻抛轴15,海星轮14轴向均布在翻抛轴15外部,翻抛带轮10固定在翻抛轴15的左端,第二皮带9固定在翻抛带轮10的圆周外部;机架3包括有振动带轮8、横梁22、吊耳23、前臂24、中臂25、后臂26和偏心轮36,前臂24固定在中臂25的前端,后臂26固定在中臂25的后端,横梁22固定在中臂25的上方,吊耳23固定在横梁22的后部,振动带轮8固定在中臂25的后部外侧,偏心轮36固定在中臂25的内部腔体中;喂入辊4包括有喂入带轮6、第一皮带7、喂入滚筒16、喂入机罩21、右旋叶片27、喂入齿28和左旋叶片29,喂入带轮6固定在喂入滚筒16的左端,第一皮带7固定在喂入带轮6的外部,喂入机罩21固定在喂入滚筒16的径向外部,右旋叶片27固定在喂入滚筒16的右侧,左旋叶片29固定在喂入滚筒16的左侧,喂入齿28径向均布在喂入滚筒16的中部;输送筛5包括有捡拾铲17、底板30、拉簧31、滚轮32、滚轴33、侧板34、悬臂35、挂钩37、弧形板38和排土口39,捡拾铲17固定在底板30的前部,排土口39均布在底板30上,弧形板38固定在排土口39的前边缘,悬臂35固定在侧板34的外侧上部,滚轴33固定在悬臂35的垂直臂面内侧,滚轮32滚定在滚轴33上,挂钩37固定在悬臂35的水平臂面内侧,拉簧31固定在挂钩37上。

所述的弧形板38在底板30上的投影与排土口39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