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236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



背景技术:

甘薯原名番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铁和钙等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13种最佳蔬菜的冠军菜。甘薯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甘薯是工业原料和优良的饲料作物,其产值是玉米的两倍,生产潜力巨大,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因其需求量大,所以在正常土地上的种植已不能满足需求,急需在盐碱地等特殊环境下种植。

传统的甘薯种植主要靠人工,与小麦等其它大田作物相比,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作业过程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甘薯产业化的发展。其中,起垄与覆膜劳动强度最大,大多使用人工或铧式犁耕翻式起垄,然后人工覆膜,作业质量低,难以满足甘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包括肥箱、地轮、变速箱、滴灌带定位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定穴轮、覆膜覆土装置、镇压辊、压实整形装置、起垄装置、松土铲、开沟器和机架,肥箱设置在机架的左侧上部,地轮设置在肥箱右侧下部,变速箱设置在地轮右侧,滴灌带定位装置设置在变速箱右侧,滴灌带铺设装置设置在滴灌带定位装置右侧,定穴轮设置在机架最右侧,覆膜覆土装置设置在定穴轮左侧,镇压辊设置在机架上,压实整形装置设置在覆膜覆土装置左侧,起垄装置设置在变速箱内,松土铲设置在起垄装置左侧,开沟器设置在肥箱下部的机架上。

起垄装置包括旋耕刀和起垄轴,旋耕刀设置在起垄轴的两端。

覆膜覆土装置包括覆土铲、压膜轮、压膜辊、挂膜辊和支撑架,覆土铲设置在支撑架前部下端,压膜轮设置在覆土铲内侧斜后方,压膜辊设置在支撑架中部上端,挂膜辊设置在压膜辊后部。

压实整形装置采用8mm厚钢板。

旋耕刀刀身为上宽下窄,材料选择65Mn钢板,刀片厚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起垄、压实整形、铺放滴灌带、覆膜覆土及膜上定穴等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强度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起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覆膜覆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甘薯起垄覆膜机,包括肥箱1、地轮2、变速箱3、滴灌带定位装置4、滴灌带铺设装置5、定穴轮6、覆膜覆土装置、镇压辊9、压实整形装置11、起垄装置12、松土铲13、开沟器14和机架15,肥箱1设置在机架15的左侧上部,地轮2设置在肥箱1右侧下部,变速箱3设置在地轮2右侧,滴灌带定位装置4设置在变速箱3右侧,滴灌带铺设装置5设置在滴灌带定位装置4右侧,定穴轮6设置在机架15最右侧,覆膜覆土装置设置在定穴轮6左侧,镇压辊9设置在机架15上,压实整形装置11设置在覆膜覆土装置左侧,起垄装置12设置在变速箱3内,松土铲13设置在起垄装置12左侧,开沟器14设置在肥箱下部的机架上。

起垄装置包括旋耕刀16和起垄轴17,旋耕刀16设置在起垄轴17的两端。

覆膜覆土装置包括覆土铲7、压膜轮8、压膜辊18、挂膜辊10和支撑架19,覆土铲7设置在支撑架19前部下端,压膜轮8设置在覆土铲7内侧斜后方,压膜辊18设置在支撑架19中部上端,挂膜辊10设置在压膜辊18后部。

压实整形装置采用8mm厚钢板。

旋耕刀刀身为上宽下窄,材料选择65Mn钢板,刀片厚度为6mm。

覆膜覆土装置:膜卷固定在挂膜辊上,工作时,先将膜卷一端固定在土垄的一端,膜卷在车体向前行走的过程中,自动展开并平铺于垄上;压膜辊压平地膜,压膜轮将垄体下部两侧地膜压紧抚平,覆土圆盘自动覆土,将土垄之间沟底部地膜压实,从而实现整个覆膜覆土过程。

工作过程:采用三点悬挂,与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作业时,开沟器开沟;拖拉机前进带动地轮转动,并通过地轮上的链轮、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排肥器,排肥器转动,强制将肥料排出,最终肥料经排肥管落入开好的沟内,完成施肥过程;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带动旋耕起垄装置转动,完成起垄作业;压实整形装置将土垄压实,形成满足农艺要求的土垄,并于垄上开出两条插秧沟,方便农户种植;滴灌带随拖拉机前进自动展开,受滴灌带固定装置和压实整形装置的约束,平直铺放在垄上中间位置;覆膜覆土装置在机械牵引下覆膜,并将两垄之间沟底部的薄膜压实;定穴轮随机具前进而在土垄上转动,实现膜上定穴,从而完成整个起垄覆膜工作。整个作业过程包括整地-施肥-起垄-压实整形-铺放滴灌带-覆膜覆土-膜上定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