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施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传统的追肥器多采用人工或柴油机动力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其中不少是在运输机械、播种机械或中耕管理机械上小改小造,缺少科学系统的设计研究,劳动强度大且施肥量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肥料的实际利用率不高,肥料的渗漏,挥发严重,既造成了成产资料的极大浪费,又污染了水源、空气和土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追肥器机械化程度低、肥料的利用率低的不足,提出了通过调节漏料机构的转速即可控制施肥速度,整个施肥过程通过控制控制机构控制实现自主施肥的一种定量施肥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量施肥控制装置,包括行走架、定量施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定量施肥机构包括肥料斗,肥料斗设置于行走架的顶部,肥料斗的底部开设有漏料槽,漏料槽的正下方设有一肥料通道,肥料通道穿过行走架,肥料通道中设置有漏料机构,漏料机构呈圆柱形,漏料机构的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的肥料通孔,漏料机构通过丝杆连接步进电机,控制机构设置于行走架内部,包括方向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行走架上安装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漏料机构的轴向与漏料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且漏料机构的直径大于漏料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器内设有控制转向的舵机。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内还设有报警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遥控器。
优选地,所述行走架采用流线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漏料机构的转速从而实现对施肥进行精细化控制,既节省了肥料,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传统的追肥器相比,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运行过程可遥控控制,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定量施肥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漏料机构示意图;
图3为该定量施肥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为行走架,2为行走轮,3为肥料斗,4为漏料机构,5为肥料通孔,6为丝杆,7为步进电机,8为方向控制器,9为无线控制器,10为电机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定量施肥控制装置,包括行走架1、定量施肥机构和控制机构,定量施肥机构包括肥料斗3,肥料斗3设置于行走架1的顶部,肥料斗3的底部开设有漏料槽,漏料槽的正下方设有一肥料通道,肥料通道穿过行走架1,肥料通道中设置有漏料机构4,漏料机构4呈圆柱形,漏料机构4的侧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贯通的肥料通孔5,漏料机构4通过丝杆6连接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连接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用于控制该施肥装置的行驶速度,以及定量施肥,同时能给出步进电机工作的最佳电流电压值,让步进电机最大效率的运行,控制机构设置于行走架内部,包括方向控制器、无线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
行走架1上安装有行走轮2,其中行走轮2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的直径小于后轮的直径,行走轮2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整个装置前进
漏料机构4的轴向与漏料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设置,且漏料机构4的直径大于漏料槽的宽度,使经由漏料槽的肥料完全经由漏料机构输出,通过漏料机构对施肥用量进行准确的控制。
方向控制器8内设有控制转向的舵机,控制整个装置的运动轨迹。
控制机构内还设有报警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遥控器。红外线传感器实时监控肥料剩余量,当施肥剩余量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遥控器上设有供电单元、矩阵键盘、无线模块及显示模块组成,供电采用3.7V锂电池,矩阵按键实现追肥器的启动、停止、施肥速度调整、车速调整、方向控制等功能,显示模块显示当前施肥速度,利用无线模块实现数据传输。
上板层1与下板层2平行设置且均采用流线型结构,流线型结构设计利于整个装置在使用最小的驱动力条件下正常行驶,节约成本,下板层的下方安装有驱动轮,其中驱动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的直径小于后轮的直径,驱动轮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整个装置前进。
如图3所示,该定量施肥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肥料斗3内的肥料依次经过漏料槽、肥料通道施入土壤中,在施肥过程中,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控制定量施肥装置的速度、方向以及追肥的速度,该装置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单人操作,并且可调控下料速度,实现定量施肥,节省人力物力,应用范围广泛。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