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栽机以及其苗盘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80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栽机以及其苗盘传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旱地移栽机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械驱动方式可以自动输送各种规格苗盘的苗盘传送装置以及具有该苗盘传送装置的移栽机。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移栽机的苗盘传送装置为解决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大于单个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的问题,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是采用电控或气动方式调整步进距离解决。具体地,当前一个苗盘从出苗位置工作结束后,由计算机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或气缸将后续的苗盘步进的距离变成两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例如,申请号为20131044514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移栽机,通过设置编码器、接近开关、变步长液阻尼缸等一系列的电气动控制执行机构,完成两个苗盘的衔接。但是方式一的电控或气控装置复杂,故障率高,一旦损坏则维修工期长,耽误生产。

方式二是将苗盘尺寸进行定制,使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与单个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相等。采用定制苗盘后,由于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与单个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相等,所以可以采用机械方式驱动送盘传送带始终采用等步步进方式驱动。但是方式二需要定制苗盘,增加了生产资金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栽机以及其苗盘传送装置,利用机械不等步驱动方式解决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大于单个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情况下,传送带送盘的连续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连接在一移栽机上,所述移栽机包括顶苗装置,所述苗盘传送装置包括驱动轴、传动轴和传送带,多个苗盘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传送带运动,其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轴和传动轴之间的等步驱动拨齿组和变步驱动拨齿组,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等步驱动拨齿组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等步长距离,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变步驱动拨齿组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变步长距离。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等步驱动拨齿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相连的等步主动拨齿和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的等步被动拨齿,所述变步驱动拨齿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相连的变步主动拨齿和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的变步被动拨齿。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步被动拨齿的齿周具有变步驱动部和变步间隔部,所述等步被动拨齿的齿周具有等步驱动部和等步间隔部,所述等步驱动部与所述变步间隔部相对应,所述变步驱动部与所述等步间隔部相对应。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等步主动拨齿具有至少一个等步主动齿部,所述等步驱动部具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等步被动齿部,所述等步被动齿部的齿数与所述苗盘的排数相等。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步主动拨齿具有至少两个变步主动齿部,所述变步驱动部具有至少两个变步被动齿部。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止等步被动拨齿回转的棘轮棘爪机构。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苗盘固定机构,所述苗盘固定机构的顶部两侧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苗盘通过所述苗盘固定机构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苗盘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底板、苗盘固定板、苗盘复位弹簧和定位板,所述固定底板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苗盘固定板和定位板通过所述苗盘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固定底板上。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苗装置包括定位件和顶苗件,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具有等间隔分布的多组定位孔,所述定位件插入所述定位孔以对所述苗盘固定板进行定位。

上述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等步长距离为同一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变步长距离为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移栽机包括苗盘传送装置和顶苗装置,其中,所述苗盘传送装置为上述苗盘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利用等步驱动拨齿组以及变步驱动拨齿组分别完成单个苗盘苗穴距的等步驱动以及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距的非等步驱动,使传送带连续送盘。且本装置运行可靠、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

另,为消除传送带步进误差,设置苗盘浮动以与顶苗装置在顶苗前进行定位,确保苗盘的苗穴孔中心与顶苗装置的顶针中心精准重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苗盘传送装置的移栽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视图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视图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等步驱动部分以及变步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视图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等步驱动部分以及变步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视图方向);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苗盘固定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苗盘固定机构的浮动苗盘定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的苗盘固定机构的浮动苗盘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移栽机

20 苗盘

100 苗盘传送装置

110 驱动轴

120 传动轴

130 传送带

140 苗盘固定机构

141 固定底板

142 苗盘固定板

143 苗盘复位弹簧

144 定位板

144a 定位孔

150 连接轴

160 棘轮棘爪机构

170 滑槽

180 齿轮组

200 顶苗装置

210 定位件

230 定位架

240 定位凸轮

300 等步驱动拨齿组

310 等步主动拨齿

311 等步主动齿部

320 等步被动拨齿

321 等步驱动部

322 等步间隔部

323 等步被动齿部

400 变步驱动拨齿组

410 变步主动拨齿

411 变步主动齿部

420 变步被动拨齿

421 变步驱动部

422 变步间隔部

423 变步被动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2以及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栽机10包括苗盘传送装置100和顶苗装置200,多个苗盘20固定在苗盘传送装置100上。苗盘传送装置100步进运动将苗盘20的各排苗穴依次送至顶苗位置,顶苗装置200将相应排苗穴中的钵苗顶出取苗。

如图1至3所示,苗盘传送装置100包括驱动轴110、传动轴120、传送带130和苗盘固定机构140,多个苗盘20分别通过苗盘固定机构140连接在传送带130上,驱动轴110通过传动轴120驱动传送带130运动,传送带130通过苗盘固定机构140带动苗盘20传送至顶苗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100还包括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连接在驱动轴110和传动轴120之间。驱动轴110通过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驱动传动轴120转动,通过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传动轴120驱动传送带130带动苗盘20等步长以及变步长移动,以利用机械不等步驱动方式解决两个苗盘20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与单个苗盘20相邻两排苗穴中心距离不等的问题,使传送带130能够连续送盘,顶苗装置200能够连续顶苗,保证工作效率。

具体地,首先将苗盘20放入传送带130上的苗盘固定机构140的标准苗盘内,步进机构带动驱动轴110运动。驱动轴110带动等步驱动拨齿组300拨动,以驱动传送带130移动同一苗盘20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连接在传送带130上的苗盘20移动,使同一苗盘20的一下排苗穴中心与顶苗装置200相对应。当该苗盘20的最后一排苗穴中心与顶苗装置200相对应且顶苗装置200将钵苗取出后,苗盘传送装置100的步进机构步进带动变步驱动拨齿组400拨动,以驱动传送带130移动两个苗盘20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使下一个苗盘20的第一排苗穴中心与顶苗装置200相对应。等步驱动拨齿组300的等步驱动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的不等步驱动完成的总转动角度为360°。

其后,驱动轴110带动等步驱动拨齿组300拨动,以驱动传送带130等步移动,以此往复。

如图4和图5所示,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包括与驱动轴110相连的等步主动拨齿310和与传动轴120相连的等步被动拨齿320,变步驱动拨齿组400包括与驱动轴110相连的变步主动拨齿410和与传动轴120相连的变步被动拨齿420。

等步主动拨齿310和变步主动拨齿410同时连接在驱动轴110上,驱动轴110通过地轮、动力箱等机构驱动转动。等步被动拨齿320和变步主动拨齿420连接在同一根连接轴150上。连接轴150转动驱动齿轮组180转动,齿轮组180带动传动轴120转动。

其中,等步被动拨齿320的齿周具有等步驱动部321和等步间隔部322,变步被动拨齿420的齿周具有变步驱动部421和变步间隔部422,等步驱动部321与变步间隔部422相对应,变步驱动部421与等步间隔部322相对应。

等步主动拨齿310具有至少一个等步主动齿部311,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等步驱动部321具有等间隔分布的多个等步被动齿部323,等步被动齿部323的齿数与苗盘20的排数相等。例如,目前使用较多的苗盘具有八排苗穴,则等步被动齿部323设置为等间隔分布的八个。

变步主动拨齿410具有至少两个变步主动齿部411,变步被动拨齿420的变步驱动部421具有至少两个变步被动齿部423。

等步主动拨齿310和变步主动拨齿410例如可一体制成,等步主动拨齿310的等步主动齿部311和变步主动拨齿410的变步主动齿部411与外圆周上具有相位差。

当等步主动拨齿310的等步主动齿部311拨动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等步被动齿部323时,变步主动拨齿410的变步主动齿部411对应于变步被动拨齿420的变步间隔部422。当变步主动拨齿410的变步主动齿部411拨动变步被动拨齿420的变步被动齿部423时,等步主动拨齿310的等步主动齿部311对应于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等步间隔部322。等步驱动拨齿组300和变步驱动拨齿组400协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1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以八排苗盘为例):

首个苗盘设置为其第一排苗穴与顶苗装置200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后,驱动轴110驱动等步驱动拨齿组300的等步主动拨齿310、变步驱动拨齿组400的变步主动拨齿410转动。当等步主动拨齿310拨动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第一个等步被动齿部323完成后,此时驱动轴110以及等步被动拨齿320转动角度均为A°,传送带130被驱动一个等步长距离(等步长距离对应为同一苗盘内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于等步被动拨齿320和变步主动拨齿420连接在同一根连接轴150,变步被动拨齿420与等步被动拨齿320转动角度相同,也为A°。当等步主动拨齿310拨动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第七个等步被动齿部323完成后,驱动轴110、等步被动拨齿320和变步被动拨齿420的转动角度均为7A°,此时,首个苗盘的最后一排苗穴与顶苗装置200相对应。变步被动拨齿420的变步被动齿部423并转动360-7A°,变步被动拨齿420与等步被动拨齿320均转动360-7A°,当等步主动拨齿310拨动等步被动拨齿320的第八个时后续苗盘开始步进,当连接轴150转过360-7A°后变步驱动拨齿组400的变步主动拨齿410拨动变步被动拨齿420,完成连接轴150转动360°,传送带130被驱动一个变步长距离(变步长距离对应为两个苗盘间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将后续苗盘送至上述的初始位置,形成新的循环。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装置100还包括回转的棘轮棘爪机构160,防止等步被动拨齿320被拨动后回转。棘轮棘爪机构160的棘轮可连接在连接轴15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输送装置100的苗盘固定机构140的顶部两侧固定在传送带130上。具体地,传送带130例如为传送链条,苗盘固定机构140的顶端两侧分别与一节链条上的吊耳相固定联接。即使将整体的苗盘固定机构140的分成多段,每一段与链条的联接方式也是顶端两侧分别与一节链条上的吊耳相固定联接。

苗盘固定机构140在到达初始位置前进入滑槽170,直至完成全部步进。滑槽170限定苗盘固定机构140的传送路线,避免苗盘固定机构140传送中以及顶苗时晃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苗盘固定机构140可固定软体苗盘以及硬体苗盘,其中,软体以及硬体苗盘均可通过设置苗盘固定板142固定,硬体苗盘也可直接放置(例如苗盘固定板只设置固定架,不设置苗穴孔,图未示)。本实用新型可解决软体盘在传送带上运动变形的问题。苗盘固定板142的苗穴数数量与设置方式与欲放入其中的软体或硬体苗盘的苗穴数量和设置方式相同。

另,为消除传送带130的步进误差,本实用新型的苗盘固定机构140具有苗盘定位功能,苗盘固定机构140所固定苗盘可以浮动,定位后的苗盘的苗穴与顶苗装置200相对,以便顶苗装置200顺利将钵苗顶出。

苗盘固定机构140还包括固定底板141、苗盘复位弹簧143和定位板144,苗盘固定板通过固定底板141连接在传送带130上,苗盘固定板142和定位板144通过苗盘复位弹簧143连接在固定底板141上,即苗盘固定板142相对固定地板141(传送带130)可上下浮动一段距离。

定位板144上位于苗盘固定板142的两侧,定位板上具有等间距布置的定位用的定位孔144a,定位孔144a的位置与苗盘固定板142上相应排的苗穴相对应。如果苗盘固定板142为无苗穴孔板,定位板144上的定位孔与苗盘固定板142上所固定的苗盘的相应排的苗穴中心孔相对应。

如图7和图8所示,移栽机10的顶苗装置200包括定位件210、顶苗件(图未示)、定位架230和定位凸轮240,定位凸轮240对应于定位架230设置,定位件210和顶苗件分别连接在定位架230上。

当定位凸轮240将定位架230向前移动预定距离后,定位件210到达预定对应的定位板144后,传送带130带动苗盘固定机构140向下步进移动过程中,定位件210穿过定位板144上相对应的定位孔144a并对苗盘固定板142上所固定苗盘进行定位,定位件210插入定位孔144a以定位后,顶苗件与相应排的苗穴的中心孔相对应。

传送带130步进结束时,顶苗装置200的顶苗件运动对定位后的苗盘进行顶苗。

顶苗结束后,定位凸轮240转离定位架230,定位架230带动定位件210以及顶苗件退出复位(例如通过设置定位架复位弹簧使定位架复位),苗盘固定板142以及定位板144在苗盘复位弹簧143的作用下复位,传送带130继续步进。

本实用新型的苗盘固定机构140通过设置浮动苗盘,消除了传送带130的步进误差,确保了顶苗位置的准确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苗盘传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等步驱动拨齿组拨动,驱动传送带每次移动当前苗盘相邻两排苗穴中心之间的等步长距离,使苗盘的每一排苗穴依次与顶苗装置相对应,直至传送带移动至当前苗盘的最后一排苗穴与顶苗装置相对应;

S200,变步驱动拨齿组拨动,驱动传送带移动当前苗盘的最后一排苗穴中心与下一个苗盘的第一排苗穴中心之间的变步长距离,使下一个苗盘的第一排苗穴与顶苗装置相对;

S300,重复进行步骤S100以及步骤S200。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