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组培苗的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3857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辣木组培苗的组织培养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又名鼓槌树、牛奶树、洋椿树、马萝卜、唪哕豆等,是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adans)的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植物,因其根具有辛辣味,故因而得名辣木¨。辣木原产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现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30多个热带、亚热带国家及地区。

辣木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均可利用,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畜牧业、医药、美容等多种领域,是一种集美味、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珍稀菜肴,被誉为“奇迹之树”。辣木生长发育快,生物量大。辣木抗病性较强,对细菌、真菌等致病生物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已有研究技术:

现有的关于辣木组织培养的报道中,多是增殖和生根分步进行的培养的。武新琴等在《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报道中采用ms+6-ba0.02mg/l+naa0.02-0.5mg/l+3%白糖这一配方进行辣木的增殖培养,增殖倍数可达到5.6-8.1,在1/2ms+naa0.2mg/l+蔗糖2%的培养基上生根最高仅79%;

罗云霞等在《辣木组织培养试验研究》研究中通过种子获得的茎段进行研究,在ms+6-ba0.6mg/l+naa0.1mg/l+蔗糖30%+琼脂6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增殖倍数可达5.8;;生根诱导在1/2ms+iba0.1mg/l+蔗糖15%+琼脂6g/l培养基上均能获得健壮的生根苗,生根率达98%;移栽苗圃成活率可达80%。

朱尾银等在《辣木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中提出,;增殖最适的培养基是改良ms+6-ba0.3mg/l+kt0.2mg/l+naa0.1mg/l,平均增殖系数达到3.46;;在1/2改良ms+naa0.1mg/l+iba0.2mg/l+蔗糖25g/l+卡拉胶6.5g/l培养基上获得健壮的生根苗,生根率达90%以上,且植株和根系长势良好。

黎国运利用当年生辣木实生苗定压、有数侧芽为繁殖材料,在改良ms+ba0.3-1.0mg/l+naa0.1-0.2mg/l+蔗糖20g/l+卡拉胶9g/l上继代增殖,增殖倍数3.0以上,生根诱导在1/3改良ms+naa0.2-0.5mg/l+iba0.2-0.5mg/l+蔗糖10/l+卡拉胶10g/l的培养基上获得健壮的生根苗,生根诱导率90%以上,移栽苗圃获得成功(《辣木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总结》)。

向素琼在研究《辣木组织培养与四倍体植株诱导》的工作中,以印度辣木为材料的,在ms+ba0.6mg/l+naa0.1mg/l的固体培养基为最佳养基,增殖系数可以达到6.03,生根培养基均以ms+iba0.2mg/l最适,生根率为90%,生根苗质量最好。

《利用辣木茎段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中,王洪峰等选择继代培养基为ms+6ba0.4rng/l+naa0.2mg/l+卡拉胶5g/l+糖30g/l,增殖系数可以达到3.0;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4mg/l+naa.2mgmg/l+卡拉胶7g/l+糖20g/l,生根率为100%。

已有的专利报道:

目前关于辣木组培的专利资料有,《一种辣木组培快繁技术》、《一种辣木组织培养中的种子消毒方法》和《一种辣木组培苗壮苗生根的方法》。

已有研究报道不足之处:

在已发表的研究报道和专利资料中,辣木的组培方式均是增殖和生根分步进行的,辣木作为木本蔬菜,其萌芽力强,利用传统的组培研究方法进行工厂化生产步骤繁琐,增加人工成本;同时,辣木组培苗茎段质地脆,易折断,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木组培苗的组织培养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验针对一种辣木的继代培养过程,解决了一种辣木组培快繁中组培苗发黄和脆弱易折断的问题。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实现辣木组织培养过程中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同步进行,缩短了培养周期并节约了人工成本超40%,提高了辣木工厂化生产的收益。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辣木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材料得选择:挑选长势整齐、植株高度为3.5-4.5cm、继代周期为21-25天、叶色呈绿色或嫩绿色的辣木组培苗作为培养材料;

(2)具体实验步骤:

(2.1)材料的切割:切除叶片,保留顶芽心叶,叶柄留0.1-0.2cm,切割成0.5-0.8cm的茎段,每段带1-2个腋芽;

(2.2)辣木继代培养;顶芽与茎段分开接种,均匀地接种到继代培养基8号(lm-8)中;

其中,步骤(2.2)继代培养基8号(lm-8)中改良ms(kno30.95-1.43g/l,nh4no30.81-1.24g/l,mgso4·7h2o0.19-0.28g/l,kh2po40.09-0.13g/l,cacl2·2h2o0.22-0.44g/l,na2edta·2h2o0.002-0.04g/l,feso4·7h2o0.015-0.03g/l,mnso4·h2o8.45-16.9mg/l,h3bo33.1-6.2mg/l,znso4·7h2o4.3-8.6mg/l,ki0.42-0.83mg/l,na2moo4·2h2o0.13-0.25mg/l,cocl2·6h2o0.01-0.025mg/l,cuso4·5h2o0.01-0.025mg/l,肌醇5-10mg/l,烟酸0.025-0.05mg/l,盐酸硫胺素0.005-0.01mg/l,盐酸吡哆醇0.025-0.05mg/l,附加6-ba0.0005-0.001mg/l、iba0.1mg/l、白砂糖30g/l+琼脂5.5g/l,ph值调至6.1。

(2.3)步骤(2.2)中,辣木继代培养得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温度为26±2℃;

(2.4)培养21-25d后,植株纵向生长株高在4.5cm以上,植株侧芽均萌发,统计增殖比例平均达到1:6.01。

(2.5)在lm-8培养基中培养18天后,植株高度平均达到4cm,生根率达到98%,根长大于2cm,根条数大于3;

(2.6)组培苗驯化:辣木生根组培苗移至温室内,拧松瓶盖炼苗2-3天即可移栽至沙床,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辣木继代培养培养过程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使辣木组培苗木质化程度提高,解决了辣木组培苗过程中植株发黄和易折断的现象;

本实验改良了辣木组培苗的组培生产工艺,采用扩繁增殖和生根同时进行的手段,实现一步出苗,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的经济收益。

本发明以辣木为试验材料,采用一种配方进行培养,辣木组培苗在茎段木质化程度提高,不易被夹伤,增殖系数可达到6,同时生根率达到98%以上,移栽至温室炼苗,成活率在95%以上,成功实现辣木的工厂化生产。

本发明针对辣木组织培养过程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调整,解决了辣木组培苗组织培养过程中植株发黄生、脆弱易折断的现象,并在瓶内实现扩繁、生根一步完成,缩短了辣木组培工厂化生产的周期,节省成本在4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辣木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材料得选择:挑选长势整齐、植株高度为3.5-4.5cm、继代周期为21-25天、叶色呈绿色或嫩绿色的辣木组培苗作为培养材料;

(2)具体实验步骤:

(2.1)材料的切割:切除叶片,保留顶芽心叶,叶柄留0.1-0.2cm,切割成0.5-0.8cm的茎段,每段带1-2个腋芽;

(2.2)辣木继代培养;顶芽与茎段分开接种,均匀地接种到继代培养基8号(lm-8)中;

其中,步骤(2.2)中改良ms(kno30.95-1.43g/l,nh4no30.81-1.24g/l,mgso4·7h2o0.19-0.28g/l,kh2po40.09-0.13g/l,cacl2·2h2o0.22-0.44g/l,na2edta·2h2o0.002-0.04g/l,feso4·7h2o0.015-0.03g/l,mnso4·h2o8.45-16.9mg/l,h3bo33.1-6.2mg/l,znso4·7h2o4.3-8.6mg/l,ki0.42-0.83mg/l,na2moo4·2h2o0.13-0.25mg/l,cocl2·6h2o0.01-0.025mg/l,cuso4·5h2o0.01-0.025mg/l,肌醇5-10mg/l,烟酸0.025-0.05mg/l,盐酸硫胺素0.005-0.01mg/l,盐酸吡哆醇0.025-0.05mg/l,附加6-ba0.0005-0.001mg/l、iba0.1mg/l、白砂糖30g/l+琼脂5.5g/l,ph值调至6.1。

其中,步骤(2.2)中,辣木继代培养得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温度为26±2℃;

各继代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如表1所述:

表1各继代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

表1的实验结果表明:琼脂和卡拉胶的存在影响植株的颜色和整齐性,与卡拉胶相比,琼脂中的组培苗生长更整齐,虽然叶色略呈黄色,但不影响增殖;辣木自身组织中含有天然的生长调节物质,在空白培养基中已经有少量愈伤组织形成,6-ba的使用浓度在0.1mg/l时,既抑制了泡沫状愈伤组织的形成,块状的愈伤组织也少。按照lm-4的配方进行操作,增殖系数能够达到6.01。

实施例2

一种辣木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材料得选择:挑选长势整齐、植株高度为3.5-4.5cm、继代周期为21-25天、叶色呈绿色或嫩绿色的辣木组培苗作为培养材料;

(2)具体实验步骤:

(2.1)材料的切割:切除叶片,保留顶芽心叶,叶柄留0.1-0.2cm,切割成0.5-0.8cm的茎段,每段带1-2个腋芽;

(2.2)辣木继代培养;顶芽与茎段分开接种,均匀地接种到继代培养基8号(lm-8)中;

其中,步骤(2.2)继代培养基8号(lm-8)中改良ms(kno30.95-1.43g/l,nh4no30.81-1.24g/l,mgso4·7h2o0.19-0.28g/l,kh2po40.09-0.13g/l,cacl2·2h2o0.22-0.44g/l,na2edta·2h2o0.002-0.04g/l,feso4·7h2o0.015-0.03g/l,mnso4·h2o8.45-16.9mg/l,h3bo33.1-6.2mg/l,znso4·7h2o4.3-8.6mg/l,ki0.42-0.83mg/l,na2moo4·2h2o0.13-0.25mg/l,cocl2·6h2o0.01-0.025mg/l,cuso4·5h2o0.01-0.025mg/l,肌醇5-10mg/l,烟酸0.025-0.05mg/l,盐酸硫胺素0.005-0.01mg/l,盐酸吡哆醇0.025-0.05mg/l,附加6-ba0.0005-0.001mg/l、iba0.1mg/l、白砂糖30g/l+琼脂5.5g/l,ph值调至6.1。

其中,步骤(2.2)中,辣木继代培养得培养条件为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2000-3000lux,培养温度为26±2℃;

各继代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如表2所述:

表2各继代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

表2中,辣木生根操作时,在lm-8培养基中获得组培苗木质化程度相对高,洗苗移栽的过程中损失小,因此用培养基中的生根苗再次进行继代培养,在30天后,带芽茎段同样可以生根,与lm-4增殖培养基相比,组培苗无玻璃化现象,同时又可以获得生根苗。这在工厂化生产中就减少了一道工序,生产周期缩短,相对应的操作人工也减少。

(2.3)培养28-30d后,获得的生根苗移到温室,拧松瓶盖炼苗2-3天即可栽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本发明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