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09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石南藤[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系胡椒科胡椒属常绿攀援藤本植物,以“南藤”之名始载于《开宝本草》,又名风藤,传统中医常以其地上干燥部分入药,其性微温,味辛苦,具有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萎、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等疾病的治疗。在我国,石南藤主要于广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常见于林中荫处或湿润地,爬登于石壁或树上。目前,石南藤通常采用空中压条或扦插繁殖,但存在繁殖系数低,周期长等缺点。

鉴于目前国内对石南藤的组织培养未有研究报道,本发明选择石南藤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经诱导、增殖、生根、炼苗以及移栽等步骤,建立了中药石南藤的组织培养技术。本发明具有技术性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特点,可直接用于石南藤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中药石南藤产业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石南藤组织培养技术的报道,也未有石南藤组培快繁专利的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本发明选择石南藤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经诱导、增殖、生根、炼苗以及移栽等步骤,其诱导率达到了89%以上,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了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获取石南藤的外植体、外植体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

所述的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的外植体诱导培养基包括:white培养基、2.0~4.0mg/lkt、0.5~1.0mg/liba、20~30g/l蔗糖、3.5~4.0g/l琼脂、0.1~0.3g/l活性炭,外植体诱导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的方法为:将采集得到的作为外植体的石南藤的带节藤茎消毒后剪切成1.5~2.5cm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5~28℃进行全暗培养45~60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所用到的增殖培养基包括:white培养基、1.0~2.0mg/lkt、0.1~0.3mg/liba、20~30g/l蔗糖、3.5~4.0g/l琼脂、0.1~0.5g/l活性炭,增殖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具体为:将外植体诱导培养操作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1~1.5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生根培养操作所用到的生根培养基包括:white培养基、0.1~0.5mg/labt-6、1.0~3.0mg/liba、15~20g/l蔗糖、3.0~4.0g/l琼脂、0.1~0.3g/l活性炭,生根培养基ph为5.4~5.8。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生根培养操作的方法为:从基部切取所述的增殖培养操作得到的长1.0~1.5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30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所述的移栽操作的具体方法为:将经生根培养操作得到的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2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树皮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

在上述的中药石南藤的组培快繁方法中,增殖培养操作、生根培养操中培养条件均为: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中药石南藤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本发明具有技术性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等特点,可直接用于石南藤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对于促进中药石南藤产业化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石南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15秒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15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1.5~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5℃进行全暗培养45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5.8%,污染率为低于15%。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4.0mg/lkt+1.0mg/liba+20g/l蔗糖+3.5g/l琼脂+0.1g/l活性炭,ph为5.4。

(3)不定芽增殖: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1.5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倍。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2.0mg/lkt+0.3mg/liba+20g/l蔗糖+3.5g/l琼脂+0.1g/l活性炭,ph为5.4。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1.0~1.5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5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为97.2%。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0.5mg/labt-6(生根粉)+3.0mg/liba+15g/l蔗糖+3.0g/l琼脂+0.1g/l活性炭,ph为5.4。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树皮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为96.9%。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lx,光照时间为10小时/天。

实施例二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石南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18秒钟,无菌水冲洗6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17分钟,无菌水冲洗6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1.5~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6℃进行全暗培养53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3.6%,污染率低于12%。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3.0mg/lkt+0.8mg/liba+25g/l蔗糖+3.8g/l琼脂+0.2g/l活性炭,ph为5.6。

(3)不定芽增殖: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1.5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4倍。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1.5mg/lkt+0.2mg/liba+25g/l蔗糖+3.8g/l琼脂+0.3g/l活性炭,ph为5.6。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1.0~1.5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7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为95.4%。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0.3mg/labt-6(生根粉)+2.0mg/liba+18g/l蔗糖+3.5g/l琼脂+0.2g/l活性炭,ph为5.6。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1.5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树皮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95%以上。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为2300~lx,光照时间为11小时/天。

实施例三

(1)外植体采集:在野外选取生长健壮、无明显病害的石南藤植株中上部、向阳充实的带节藤茎为外植体,采集后立即进行保水保湿处理并及时带回实验室。

(2)外植体诱导:当步骤(1)采集回实验室外植体先在自来水下冲洗过夜,置于超净工作台中于75%的乙醇溶液中消毒20秒钟,无菌水冲洗7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置于0.1%的升汞溶液中消毒20分钟,无菌水冲洗5~7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切成1.5~2.5cm左右的带节藤茎并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8℃进行全暗培养60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89.7%,污染率低于10%。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2.0mg/lkt+0.5mg/liba+30g/l蔗糖+4.0g/l琼脂+0.3g/l活性炭,ph为5.8。

(3)不定芽增殖:将步骤(2)诱导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约1~1.5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3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3倍。所述的继代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1.0mg/lkt+0.1mg/liba+30g/l蔗糖+4.0g/l琼脂+0.5g/l活性炭,ph为5.8。

(4)生根培养:从基部切取步骤(3)增殖得到的长约1.0~1.5cm的不定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30天即能实现试管苗的生根,生根率在93%以上。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white培养基+0.1mg/labt-6(生根粉)+1.0mg/liba+20g/l蔗糖+4.0g/l琼脂+0.3g/l活性炭,ph为5.8。

(5)移栽:将步骤(4)根系生长良好的试管苗在温室的自然光下炼苗2天,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于体积比为1:1的腐殖土、树皮混合基质中栽培成苗即得种苗,移栽30天后成活率在95%以上。

上述步骤(3)~(4)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8℃,光照强度为2500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