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885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棒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由于食用菌产品在栽培过程的可控性和产品的安全性较好,逐渐成为当前安全食品的消费主流。目前我公司生产的食用菌菌棒采用液体菌种,因此在菌棒制作的过程中要先预留好接种口,以便于后期菌种的接入。以前的菌棒生产过程中,都是在15×55的菌棒袋中装好料,用u型卡扣封口后,在菌棒的中后部用刺孔针刺孔形成接种口,再用医用胶带封口。其目的是为了接种时打开医用胶带,便于后期接入菌种。但这种方法存在菌棒预留的接种口密闭不严的问题,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少量的水滴、水垢会渗透进入接种口内,在接种过程中空气中的杂菌、灰尘等对接种口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坏棒,成品率不高。并且在操作上,接种时还要先解开医用胶带才能接种,步骤繁琐,增加感染几率,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包括塑料外壳、棉花、食用菌菌棒、接种口、u型卡扣,其特征在于两个部分:透气塞与食用菌菌棒接种口交接部分,食用菌菌棒生产过程中,采用15×55的菌棒袋装好培养料,用u型卡扣封口后,在菌棒的中后部用刺孔针刺孔形成接种口,再用透气塞直接插入接种口,在培养料的膨胀挤压下,透气塞紧紧的镶嵌住接种口。透气塞部分,外部采用塑料材质,在高温高压的灭菌环境中,不融化,不变形。内部填充足量的棉花球,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渗透进入接种口内的少量水滴、水垢会被棉花球充分吸收,同时还会杜绝空气中的杂菌、灰尘等的进入,充分有效的解决了接种口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采取上述结构,可解决食用菌菌棒预留的接种口密闭不严的问题,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透气塞中的棉花球完全吸收渗透进入接种口内的少量水滴、水垢,在接种过程中还杜绝空气中的杂菌、灰尘等对接种口造成污染,并且在接种操作时,省去解开医用胶带才能接种的繁琐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污染率,杜绝了“病从口入”式感染。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食用菌菌棒透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塑料外壳1、棉花2、食用菌菌棒3、接种口4、u型卡扣5。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包括:塑料外壳1、棉花2、食用菌菌棒3、接种口4、u型卡扣5,其特征在于两个部分:透气塞与食用菌菌棒接种口交接部分,食用菌菌棒生产过程中,采用15×55的菌棒袋装好培养料,用u型卡扣5封口后,在菌棒3的中后部用刺孔针刺孔形成接种口4,再用透气塞直接插入接种口4,在培养料的膨胀挤压下,透气塞紧紧的镶嵌住接种口4。透气塞部分,外部采用塑料材质1,在高温高压的灭菌环境中,不融化,不变形。内部填充足量的棉花球2,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渗透进入接种口内的少量水滴、水垢会被棉花球充分吸收,同时还会杜绝空气中的杂菌、灰尘等的进入,充分有效的解决了接种口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采取上述结构,可解决食用菌菌棒预留的接种口密闭不严的问题,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透气塞中的棉花球完全吸收渗透进入接种口内的少量水滴、水垢,在接种过程中还杜绝空气中的杂菌、灰尘等对接种口造成污染,并且在接种操作时,省去解开医用胶带才能接种的繁琐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污染率,杜绝了“病从口入”式感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采取上述结构,可解决食用菌菌棒预留的接种口密闭不严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污染率,杜绝了“病从口入”式感染。一种食用菌菌棒透气塞,包括塑料外壳、棉花、食用菌菌棒、接种口、U型卡扣,其特征在于两个部分:透气塞与食用菌菌棒接种口交接部分,在食用菌菌棒的中后部用刺孔针刺孔形成接种口,再用透气塞直接插入接种口,在培养料的膨胀挤压下,透气塞紧紧的镶嵌住接种口。透气塞部分,外部采用塑料材质,在高温高压的灭菌环境中,不融化,不变形。内部填充足量的棉花球,在高压灭菌锅灭菌的过程中,渗透进入接种口内的少量水滴、水垢会被棉花球充分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党;候艳平;汪潇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鑫宝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8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