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杀螟丹和己唑醇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082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杀螟丹和己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育期内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其突发性强,危害面积广,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年造成水稻减产。水稻纹枯病一直以来是水稻生育期内的重要病害,常年造成严重损失。杀螟丹属于沙蚕毒素类仿生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为:杀螟丹侵入昆虫神经细胞的结合部,阻滞前一神经细胞所分泌的乙酰胆碱传达给后一神经细胞,从而使神经细胞阻断联络,使昆虫神经麻痹,不能啮食,不能行动,停止发育,以致死亡。杀螟丹用作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优点,除具有内吸、胃毒、触杀等多种作用外,还具有拒食、杀卵等作用。杀螟丹对害虫击倒快,持效期长,杀虫广谱。杀螟丹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适用于水稻、玉米、蔬菜、甘蔗等多种作物,可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稻苞虫、稻潜叶蝇、稻秆蝇、玉米螟、甘蔗条螟及蔬菜菜青虫、小菜蝶、果树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柑桔潜叶蛾等150多种害虫。杀螟丹对鸟类低毒,对蜘蛛等害虫天敌无毒,对环境生物杀伤力小。己唑醇是继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之后研发的新一代三唑类高效杀菌剂。己唑醇的生物活性与杀菌机理与三唑酮、三唑醇相似,具有抑菌谱广,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强,预防和治疗效果好等特点,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造成病菌细胞膜不能形成,最终使病菌死亡。己唑醇药剂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按推荐剂量在适宜作物上应用,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杀螟丹和己唑醇均为低毒农药,杀螟丹和己唑醇各自单独使用时各有优缺点,如杀螟丹速效性好,但持效性较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杀虫又能防病的、持效性长、速效性快、低毒、环保、高效的杀虫杀菌农药复配剂。具体的涉及杀螟丹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含杀螟丹和己唑醇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杀螟丹和己唑醇,其中杀螟丹和己唑醇的重量比为60:1~1:60。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杀螟丹和己唑醇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施用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优选杀螟丹和己唑醇二者的重量比为50:1~1:50,更优选40:1~1:20,进一步优选30:1~1:1,更进一步优选20:1~5:1。本发明组合物中有效成分杀螟丹和己唑醇的质量含量可以为20~70%,优选30~60%。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杀螟丹和己唑醇为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湿性粉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可溶粉剂等。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在同时防治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对农作物危害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含杀螟丹和己唑醇的农药组合物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杀螟丹和己唑醇复配杀虫杀菌剂,重点以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为防治对象,扩大了有害生物的防治谱,做到了一药多治、兼治多种病虫害,减少施药次数,即实现一次施药,兼治虫害、病害的目的,能有效降低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施药成本,减少农户对农药的选择难度;2)对环境友好,对农田有益生物和环境安全,提高了天敌生物的控害作用的同时,还保护了农田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重点实现针对水稻中后期主要病虫的防治;4)延长了持效期,降低了使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确认杀螟丹和己唑醇混配,是具有增效作用、相加作用还是拮抗作用,本申请人使用这两种成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联合作用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实施例1:杀螟丹与己唑醇混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1.0μl。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混剂的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混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σ(某药的毒力指数ati×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份的百分率)。混剂的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两种有效成份复配后的增效作用判断标准:当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时为加和作用。表1杀螟丹与己唑醇混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lc50(μg/ml)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杀螟丹(a)8.60100.00己唑醇(b)176.584.87a:b=60:17.77110.5998.44112.34a:b=50:17.11120.9698.13123.27a:b=40:16.31136.2197.68139.45a:b=30:15.30162.2796.93167.41a:b=20:14.65185.0495.47193.82a:b=10:14.40195.2991.35213.78a:b=5:15.42158.6684.15188.54a:b=1:110.7080.3652.44153.24a:b=1:528.5330.1420.73145.37a:b=1:1046.5618.4713.52136.61a:b=1:2069.5812.369.40131.51a:b=1:3084.7310.157.94127.83a:b=1:4097.068.867.19123.17a:b=1:50106.178.106.74120.23a:b=1:60126.106.826.43106.11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杀螟丹与己唑醇按重量比60:1和1:60两个配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在100到120之间,表现为加和作用;而在50:1~1:50之间混配时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5:1、10:1、20:1三个配方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80,增效作用极为显著。实施例2:杀螟丹与己唑醇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计算方法为: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加和作用。试验方法:《nyt1156.5-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5部分: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试验蚕豆叶片法》。并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见表2。表2杀螟丹与己唑醇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杀螟丹与己唑醇按重量比1:60和60:1两个配方,对水稻纹枯病的共毒系数小于120,表现为加和作用;而在1:50~50:1之间混配时,对水稻纹枯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5:1、10:1、20:1三个配方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70,增效作用极为显著。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所有实施例中的百分数均为重量份数。实施例3:55%杀螟丹·已唑醇可湿性粉剂将以上活性成份杀螟丹、己唑醇及各种农药助剂,按照农药可湿性粉剂的常规加工方法进行剂型加工,得到1kg55%杀螟丹·已唑醇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40%杀螟丹·己唑醇水乳剂将以上活性成份杀螟丹、己唑醇及各种农药助剂,按照农药水乳剂的常规加工方法进行剂型加工,得到1kg40%杀螟丹·己唑醇水乳剂。实施例5:60%杀螟丹·己唑醇水分散粒剂:将以上活性成份杀螟丹、己唑醇及各种农药助剂,按照农药水分散粒剂的加工方法进行剂型加工,得到1kg60%杀螟丹·已唑醇水分散粒剂。实施例6:30%杀螟丹·己唑醇悬浮剂:将以上活性成份杀螟丹及己唑醇及各种农药助剂,按照农药悬浮剂的常规加工方法进行剂型加工,得到100kg30%杀螟丹·己唑醇悬浮剂。实施例7:50%杀螟丹·己唑醇可溶粉剂将以上活性成份杀螟丹及己唑醇及各种农药助剂,按照农药可溶粉剂的常规加工方法进行剂型加工,得到1kg50%杀螟丹·己唑醇可溶粉剂。本发明所述的杀螟丹·己唑醇农药组合物,可加工成的农药剂型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五种剂型。应用实验例:杀螟丹·己唑醇农药组合物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将杀螟丹与己唑醇各种不同配比制得的以上5个实施例,进行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同时通过与50%杀螟丹可溶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的效果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试验地点设在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镇,试验共七个处理,一个空白对照,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9*5m2,所有小区的种植习惯均与当地的种植习惯相同。施药时间为2016年8月27日,施药方法为兑水喷雾法。调查标准为:按5点取样法,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25丛。于施药后第15天调查25丛水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数量,记录各龄幼虫数,并以对照区的幼虫数,计算相对防治效果。同时调查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并与对照区的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见表3(数据为三个重复的平均值)表3施用杀螟丹·己唑醇农药组合物防治水稻病、虫害效果调查从表3可见,该发明的杀虫杀菌剂五个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50%杀虫环可溶粉剂和对照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在5%到15%之间,说明该复配配方增效效果明显。同时由于使用该发明的杀虫杀菌剂农药组合物,可以做到一次施药,既能治虫,又能防病,兼治效果明显,农民一次喷药即可防治水稻病害和虫害,大幅提高了防治效率,省工省时,同时避免了因多次下田施药对农作物造成的人为伤害。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