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坐式方向盘转向耕耘机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14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坐式方向盘转向耕耘机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耕整地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乘坐式方向盘转向耕耘机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耕耘机以微耕机为主,是手扶耕耘农作。车走人行,在稀泥田行走费力,生产效率低,每天耕1.2亩地,也有2亩以上的。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1,申请号:CN95237079,专利名称:一种水田耕耘机,包括挡泥板、耕作滚、大小齿轮、皮带 轮、机座、发动机、调动片、离合操纵杆、座位、船体、方向盘和大小链轮,其特征在于新设计有通用机架,由定位板、升降手柄和升降控制器组成控制耕作深浅的调节机构,以及支承整个通用机架的支承座与销轴,且挡泥板、耕作滚、大小齿轮、皮带轮、机座、发动机、调动片和离合操纵杆是均匀分布设计在通用机架上的,在其定位板设计安在座位一边,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座位侧边与船体底上,在其升降手柄设计固于通用机架前端边,而升降控制器又是设计安在升降手柄上的,并与定位板相啮合,又在其支承座设计固定于船体的尾端边上,销轴设计穿于支承座与焊固在通用机架上的销轴套,这是一种典型的船型机。对比文件2,申请号:CN98214042,发明名称:一种微耕机,它有离合器、变速箱、发动机架和驱动轮,离合器装于变速箱第1轴的伸出端,驱动轮装于末级的半轴外端,变速箱的前方还装有可用方向盘控制的叉式前导向轮,在前导向轮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架上还装有座椅。这些公开的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操作使用不方便。以上现有技术与本专利申请方案均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坐椅操作驾驶,轻松自如,安全可靠的一种乘坐操作方向盘转向耕耘机的坐椅升降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乘坐式方向盘转向耕耘机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包括动力机构、离合器皮带轮、皮带、三角皮带、变速箱总成、档位框、离合器手柄、转向盘、旋耕离合器手柄、变速手柄、高低档变速手柄、弹簧、驱动轮、万向节支撑架、机架、活动杆、前旋耕刀挡泥板总成、转动套支撑架、转轴、旋耕刀总成、坐耕主梁、转向摇臂、防护罩、转向拉杆、坐椅、转向器、坐椅支架、转向节、轮胎梯型臂、轮胎、松紧固定螺栓、升降调节孔、底板、安装固定孔、扇形块,其特征在于坐椅(25)底下安装坐椅支架(27),坐椅支架(27)底下安装转向节(28),转向节(28)底下安装轮胎梯型臂(29),轮胎梯型臂(29)底下安装轮胎(30),坐椅(25)有底板(58),底板(58)的两侧有安装固定孔(59),底板(58)一侧壁板有扇形块(60),扇形块(60)的上方扇形面有升降调节孔(57),松紧固定螺栓(56)通过升降调节孔(57)把转向节(28)与轮胎梯型臂(29)固定,转向节(28)与坐椅支架(27)之间铰接,转向节(28)在坐椅支架(27)前后左右摆动,升降调节孔(57)有多个孔,升降调节孔(57)在扇形块(60)弧面上。

坐椅(25)两侧壁的安装板有安装固定孔(59),扇形块(60)为坐椅(25)的一侧壁板。

转向节(28)有安装固定螺栓通过安装固定孔(59)与轮胎梯型臂(2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向盘调节转向,乘坐式作业,驾驶轻松舒适。在稀泥水田里也照常作业,生产效率高,比现有微耕机操作作业效率高5倍以上。结构简单,新颖,造价低,操作容易,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拆示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拆示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拆示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拆示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拆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主视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坐椅调节高低结构坐椅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传动路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动力机构(1)、离合器皮带轮(2)、皮带(3)、三角皮带(4)、变速箱总成(5)、档位框(6)、离合器手柄(7)、转向盘(8)、旋耕离合器手柄(9)、变速手柄(10)、高低档变速手柄(11)、弹簧(12)、驱动轮(13)、万向节支撑架(14)、机架(15)、活动杆(16)、前旋耕刀挡泥板总成(17)、转动套支撑架(18)、转轴(19)、旋耕刀总成(20)、坐耕主梁(21)、转向摇臂(22)、防护罩(23)、转向拉杆(24)、坐椅(25)、转向器(26)、坐椅支架(27)、转向节(28)、轮胎梯型臂(29)、轮胎(30)、松紧固定螺栓(56)、升降调节孔(57)、底板(58)、安装固定孔(59)、扇形块(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坐椅(25)底下安装坐椅支架(27),坐椅支架(27)底下安装转向节(28),转向节(28)底下安装轮胎梯型臂(29),轮胎梯型臂(29)底下安装轮胎(30)。坐椅(25)为“山”字型,坐椅(25)有底板(58),底板(58)的两侧有安装固定孔(59),底板(58)一侧壁板有扇形块(60),扇形块(60)的上方扇形面有升降调节孔(57),松紧固定螺栓(56)通过升降调节孔(57)把转向节(28)与轮胎梯型臂(29)固定。转向节(28)与坐椅支架(27)之间铰接,转向节(28)可在坐椅支架(27)前后左右摆动。升降调节孔(57)有多个孔,升降调节孔(57)开在扇形块(60)弧面上。

实施例2,参照实施例1,参照附图,坐椅支架(27)底下有弹簧,弹簧底下有转向节(28),转向节(28)底下有轮胎梯型臂(29),轮胎梯型臂(29)底下有轮胎(30)。轮胎梯型臂(29)有底板(58),底板(58)两侧安装板开有安装固定孔(59),底板(58)一侧边有扇形块(60),扇形块(60)开有升降调节孔(57)容松紧固定螺栓(56)安装,并把转向节(28)与轮胎梯型臂(29)连接。

实施例3,参照实施例1、2,参照附图,坐椅支架(27)与转向节(28)之间为筒套式连接,筒套有调节升降安装孔和安装固定螺栓。通过螺栓定位调节坐椅(25)升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