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益菌净化的养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83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益菌净化的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一般养殖对象摄食、代谢、活动均在同一个池塘或者装置中,不断投料和鱼虾代谢,使有限的水体逐渐失去还原和恢复功能,造成水中溶氧减少,影响养殖鱼虾生长,如果不采取措施,杂质会腐烂分解,消耗氧气,恶化水质,甚至有毒危害物质剧增,养殖的动物也会中毒或缺氧而亡,使整个池塘生态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现在养殖水环境的净化和恢复也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产养殖设备,在养殖水体净化处理方面较为欠缺,甚至采用注入新水将旧水直接换掉,无法进行水循环利用,长期以来会造成巨量的水浪费,而且污染的养殖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二次污染环境;而且现有的大多数水产养殖设备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够便捷,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有益菌净化的养殖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够对养殖水进行多级净化,养殖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有益菌净化的养殖设备,其包括:养殖池、过滤装置、生物净化装置、曝气装置,所述养殖池中的养殖水进入所述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装置将养殖水进行过滤后排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在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净化后进入所述曝气装置,

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养殖池之间设有曝气泵,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养殖池的回水口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上设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养殖池之间;

所述杀菌装置包括:外壳和杀菌模组,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容置所述杀菌模组的空间,所述杀菌模组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若干有益菌填料柱,所述有益菌填料柱等间距的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包括,所述养殖池上还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连接补水管路,通过所述补水管路向所述养殖池中补水。

进一步包括,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池和二级过滤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与二级过滤池之间串联,所述一级过滤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的出水口,所述一级过滤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池的进水口,所述二级过滤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净化装置的进水口。

进一步包括,所述养殖池与所述一级过滤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将所述养殖池中的水泵入所述一级过滤池中;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二级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将所述一级过滤池中的初级过滤水泵入所述二级过滤池中;所述二级过滤池与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将所述二级过滤池中的二级过滤水泵入至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与所述曝气装置之间设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将所述生物净化装置中的净化水泵入至所述曝气装置中;所述曝气装置与所述杀菌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水泵,所述第五水泵将所述曝气装置中的水泵入至所述杀菌装置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一级过滤池中设有一级过滤网,所述二级过滤池中设有二级过滤网。

进一步包括,所述一级过滤网的孔径为1-5mm,所述二级过滤网的孔径为0.1-0.5mm。

进一步包括,所述生物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生物膜组,所述生物膜组中设有若干生物膜片,所述生物膜片之间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有益菌净化的养殖设备,养殖池内的养殖水先经过多级过滤后,将养殖水中的废物先过滤,并且再将养殖水经过生物装置和杀菌装置净化杀菌,利用了有益菌的杀菌作用,能够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分解有机物,经过净化处理的养殖水可以循环使用,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会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得养殖池中的水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池,2-一级过滤池,3-二级过滤池,4-生物净化装置,5-曝气装置,6-曝气泵,7-杀菌装置,101-补水口,201-一级过滤网,301-二级过滤网,401-壳体,402-生物膜片,701-外壳,702-固定板,703-有益菌填料柱,801-第一水泵,802-第二水泵,803-第三水泵,804-第四水泵,805-第五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养殖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养殖池1、一级过滤池2、二级过滤池3、生物净化装置4、曝气装置5、曝气泵6、杀菌装置7,将上述养殖池1中的养殖水依次进入一级过滤池2、二级过滤池3中,进行两级过滤,然后再进入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中,在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中净化后进入上述曝气装置5,在上述曝气装置5与上述养殖池1之间设置了上述曝气泵6,上述曝气装置5的出水口与上述养殖池1的回水口之间设有回水管路,上述回水管路上设有杀菌装置7,上述杀菌装置7设置在上述曝气装置5与上述养殖池1之间,经过杀菌之后的养殖水作为回水,重新在养殖池1中利用。

养殖水循环利用后,如果循环水不足,还可以通过补水口101补充养殖水,补水口101设置在养殖池1中,上述补水口101连接补水管路,通过上述补水管路向上述养殖池1中补水。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是将养殖水中的杂质、废物做初级过滤,上述一级过滤池2与二级过滤池3之间串联,上述一级过滤池2的进水口连接上述养殖池1的出水口,上述一级过滤池2的出水口连接上述二级过滤池3的进水口,上述二级过滤池3的出水口连接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的进水口。

在上述一级过滤池2中设有一级过滤网201,上述二级过滤池3中设有二级过滤网301。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一级过滤网201的孔径为1-5mm,上述二级过滤网301的孔径为0.1-0.5mm。

上述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上述养殖池1与上述一级过滤池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801,通过上述第一水泵801将上述养殖池1中的水泵入上述一级过滤池2中;上述一级过滤池2与上述二级过滤池3之间设有第二水泵802,通过上述第二水泵802将上述一级过滤池2中的初级过滤水泵入上述二级过滤池3中;上述二级过滤池3与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水泵803,上述第三水泵803将上述二级过滤池3中的二级过滤水泵入至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中;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与上述曝气装置5之间设有第四水泵804,上述第四水泵804将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中的净化水泵入至上述曝气装置5中;上述曝气装置5与上述杀菌装置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五水泵805,上述第五水泵805将上述曝气装置5中的水泵入至上述杀菌装置7中。

上述曝气装置5将经过过滤净化的养殖水曝气,提高溶氧量,增氧后的水流入杀菌装置7中进行杀菌。

上述生物净化装置4包括壳体401和设置在上述壳体401内部的生物膜组,上述生物膜组中设有若干生物膜片402,上述生物膜片402之间等间距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杀菌装置7包括:外壳701和杀菌模组,上述外壳701内部设有容置上述杀菌模组的空间,上述杀菌模组包括两个固定板702和若干有益菌填料柱703,上述有益菌填料柱703等间距的固定于两个上述固定板702之间。

上述有益菌填料柱703是具有净化水质的有益菌营养基填料柱,例如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养殖池1内的养殖水先经过多级过滤后,将养殖水中的废物先过滤,并且再将养殖水经过生物装置和杀菌装置净化杀菌,利用了有益菌的杀菌作用,能够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分解有机物,经过净化处理的养殖水可以循环使用,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会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得养殖池中的水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