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扦插育苗保温覆盖结构及其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575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树种苗繁育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茶树扦插育苗保温覆盖结构及其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短穗扦插育苗是当前茶树种苗繁育最主要的手段,除少部分的种子播种外,90%以上的茶树种苗均由扦插繁育而来。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农业厅对福建安溪茶农使用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总结,并将该项技术向全国推广。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渐趋完善,但仍有不足之处。如我国江北茶区及一些较高纬度茶区,冬季气温往往能降到-10℃以下,塑料薄膜加遮阳网双层覆盖的结构,仍然不能满足茶树扦插育苗对温度的需求,造成茶树苗床抬苗、插穗冻伤等现象,使得成苗率、出圃率受到很大影响。为此,一些地区如山东,采取在双膜覆盖的基础上,再加盖2~3cm草帘用于保温,更有在塑料大棚中扦插,越冬时,再在畦面上搭建小弓棚,形成双棚一网(大拱棚+小拱棚+遮阳网)的保温方式。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更进一步的起到保温作用,但成本较高,比较繁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树扦插育苗保温覆盖结构及其锁定装置,改进了茶树扦插育苗现有的这些保温技术,使其更加便捷、有效的保温措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树扦插育苗保温覆盖结构及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别在小弓棚上覆盖一层独立的内层塑料薄膜,所述内层塑料薄膜上方分别加一层独立的遮阳网,所述遮阳网上再覆盖外层塑料薄膜,所述外层塑料薄膜将连续两个以上的小弓棚连同弓棚间的畦沟一起盖上,所述小弓棚畦沟中间位置分别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小弓棚两端的小桩,所述小桩之间设有拉绳。

所述的外层塑料薄膜将畦沟处的塑料薄膜下压至沟面,形成与小弓棚外观配合的结构。

所述的拉绳沿外层塑料薄膜下压至沟面,并紧贴沟面锁定外层塑料薄膜,视苗床长度在拉绳之间增加1个或多个固定小桩。

所述的拉绳通过小弓棚两端的可升降的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进行输送移动。

所述的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分别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安装有可伸缩的套管,所述套管最上端分别安装有定滑轮,所述收卷机构的底座上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放卷机构的底座上安装有放卷轴,所述固定环、放卷轴以及其对应的顶滑轮之间通过拉绳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二夹一膜的覆盖方式,虽然只在双膜覆盖的基础上,在遮阳网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但正是这种内、外塑料薄膜,中间夹一层遮阳网的结构,形成了双重保温的效果。与双膜覆盖相比,由于遮阳网是通透的,没有保温的作用,所以只有单层塑料薄膜的保温。在遮阳网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后,两层塑料薄膜间夹一层遮阳网,使两层薄膜间形成一定间隙,从而起到双重的保温作用。与双棚一网的覆盖方法相比,两层塑料薄膜间隙较小,非常有利于棚内温度的增高,增温迅速。双棚一网两棚间距离大,虽然保温效果会好一点,但在晴好天气增温缓慢。

在双膜覆盖的基础上,在遮阳网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并设置蝇索锁定装置,巧妙地将塑料薄膜锁定,固定住覆盖蓬面,防止风吹。操作简便,只需要一些塑料薄膜、小桩、蝇索,不用再添其它设施。双棚一网造价高,难以大面积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保温效果好,可以满足我国江北及一些高纬度茶区茶树扦插育苗安全越冬要求;而且实施成本低,实用性强,满足了茶树扦插育苗保温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茶树扦插育苗保温覆盖结构及其锁定装置,包括有分别在小弓棚上覆盖一层独立的内层塑料薄膜1,所述内层塑料薄膜1上方分别加一层独立的遮阳网2,所述遮阳网2上再覆盖外层塑料薄膜3,所述外层塑料薄膜3将连续两个以上的小弓棚连同弓棚间的畦沟一起盖上,所述小弓棚畦沟中间位置分别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小弓棚两端的小桩4,所述小桩4之间设有拉绳5。

所述的外层塑料薄膜3将畦沟处的塑料薄膜下压至沟面,形成与小弓棚外观配合的结构。

所述的拉绳5沿外层塑料薄膜下压至沟面,并紧贴沟面锁定外层塑料薄膜,视苗床长度在拉绳之间增加1个或多个固定小桩4。

所述的拉绳5通过小弓棚两端的可升降的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进行输送移动。

所述的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分别包括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上分别安装有可伸缩的套管7,所述套管7最上端分别安装有定滑轮8,所述收卷机构的底座上安装有固定环9,所述放卷机构的底座上安装有放卷轴10,所述固定环9、放卷轴10以及其对应的顶滑轮之间通过拉绳传动连接。

实施例:2015年10中旬,在潜山县水吼镇(江北茶区)潜山县恨水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繁育基地进行实施。扦插在3天内完成,搭建小拱棚,覆盖遮阳网2。当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揭开遮阳网,浇足水,覆盖塑料薄膜(4丝)1,再将遮阳网盖上,变成双膜覆盖的模式。当12月份气温进一步下降时,苗圃地充分湿润后(沟灌或雨后),在双膜覆盖的遮阳网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8丝)3,形成二夹一膜的覆盖结构并用绳索锁定。2016年3月上中旬,平均气温回升至10℃左右时,揭除加盖的第三层塑料薄膜,恢复到双膜覆盖模式。之后按常规管理完成扦插育苗。2015年12月中旬至2016年3月上旬,观测膜内温度。越冬期间,二夹一膜覆盖日最低温度平均值为2.32℃,高于无膜覆盖2.29度,高于双膜覆盖1.79度;极端最低温度(2016年1月25日)无膜覆盖为-11.51℃,双膜覆盖为-9.47℃,2夹1膜覆盖为-6.47℃;二夹一膜覆盖日平均温度平均值10.3℃,高于无膜覆盖4.93度,高于双膜覆盖1.78度;二夹一膜日最高温度平均值28.12℃,高于双膜覆盖4.3度,高于无膜覆盖14.3度。采用二夹一膜覆盖技术育苗成活率比双膜覆盖高4.48%,亩均增值近千元,越冬时未出现冻苗、抬苗的现象。连续的小弓棚的畦沟过程中通过拉绳固定,通过收卷机构和放卷机构的设置,可方便拉绳的移动,避免来回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