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栽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820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容器领域,尤其涉及栽培瓶。



背景技术:

栽培瓶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广泛使用的栽培容器,其优点在于固定栽培料的形状,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进行机械化操作、不易污染、方便管理和产品的采收等。

目前金针菇工厂化瓶式栽培中,虽然不同的厂家采用的栽培瓶容积与形状各不相同,但大多瓶身上下内径相同,使用这种栽培瓶装料紧密度不适宜,不利于空气流通,催蕾后形成大量的幼小菇蕾相互竞争营养,装料量与瓶口大小比例不合适,生物学转化率偏低,同时瓶与瓶间隙较小,散热性较差。因此,现有的金针菇栽培瓶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栽培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金针菇栽培瓶,包括栽培瓶,所述栽培瓶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瓶口、横截面呈圆形的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的内径为83mm±3mm;

所述瓶身的中部向内侧凹陷,使的瓶身内径自上而下,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增加;

所述瓶身在凹陷最深处的内径为103mm±3mm,所述瓶身在不凹陷的地方的内径为108mm±3mm;

所述瓶身各处的壁厚相等。

本专利相对于现有的瓶子增大了瓶口的口径,进而使出芽面积增加、气体和热量交换面积增加,在同样栽培料的情况下提高了产量同时保证了品质,从而提高生物学转化率。同时,本专利还改变了大部分栽培瓶瓶身上下一样的设计,采用栽培瓶“腰部”收缩的方式,有利于空气循环和温度的均匀,保证发菌一致。

所述栽培瓶还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瓶颈,所述瓶颈上方开口,以所述瓶颈的上开口作为所述瓶口,所述瓶颈的下方通过一个过渡部分连接在所述瓶身的上方;

所述瓶颈的高度为34mm±3mm。

本专利的瓶颈由原来的30mm加长到34mm左右,有利于保证根部质量。

所述栽培瓶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所述瓶口的瓶盖,所述瓶盖是由两层盖体构成的双层瓶盖,两层盖体之间夹有无纺布。

对污染率的控制以及提高发菌质量和发菌速度有很大改善。

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1175ml,所述瓶身的总高度为89mm±3mm,所述凹陷的高度为49mm±3mm。

所述瓶身的下部通过一个过渡部分连接瓶底;

位于瓶身和瓶颈之间的过渡部分的高度为25mm±3mm,位于瓶身和瓶底之间的过渡部分的高度为12mm±3mm。

本专利通过进一步限定各部分的尺寸,采用本尺寸的栽培瓶发菌质量高、发菌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盖体的俯视图;

图3为上盖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金针菇栽培瓶,包括栽培瓶,栽培瓶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瓶口、横截面呈圆形的瓶身1,瓶口的内径为83mm±3mm;瓶身1的中部向内侧凹陷,使的瓶身1内径自上而下,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增加;瓶身1在凹陷最深处的内径为103mm±3mm,瓶身1在不凹陷的地方的内径为108mm±3mm;瓶身1各处的壁厚相等。本专利相对于现有的瓶子增大了瓶口的口径,进而使出芽面积增加、气体和热量交换面积增加,在同样栽培料的情况下提高了产量同时保证了品质,从而提高生物学转化率。同时,本专利还改变了大部分栽培瓶瓶身上下一样的设计,采用栽培瓶“腰部”收缩的方式,有利于空气循环和温度的均匀,保证发菌一致。

栽培瓶还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瓶颈2,瓶颈2上方开口,以瓶颈2的上开口作为瓶口,瓶颈2的下方通过一个过渡部分连接在瓶身的上方;瓶颈2的高度为34mm±3mm。本专利的瓶颈由原来的30mm加长到34mm左右,有利于保证根部质量。

栽培瓶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瓶口的瓶盖,瓶盖是由两层盖体构成的双层瓶盖,两层盖体之间夹有无纺布8。对污染率的控制以及提高发菌质量和发菌速度有很大改善。两层盖体包括位于下方、扣合在瓶口上的下盖体6,还包括位于上方、扣合在下盖体上的上盖体7;上盖体7、下盖体6上均开有透气通道,位于上盖体上的透气通道有一部分与位于下盖体上的透气通道上下正对,还有一部分与位于下盖体上的透气通道不上下正对。从而增加了透气面积。

优选,下盖体6上设有8个向下的凹陷,凹陷呈扇形状,8个凹陷以下盖体6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等间距排布,围成环状;凹陷的侧壁上开有透气孔,以透气孔作为下盖体的透气通道;上盖体上开有8个呈条状的条形开口11,条形开口11的长度方向与上盖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8个条形开口以上盖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等间距排布,围成环状;以条形开口作为上盖体的透气通道。从而增加了透气面积,增加70%左右。此时,无纺布优选位于透气孔和条形开口之间。

可以,上盖体7的下方设有环形凸起9,环形凸起9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接用凸起,下盖体6的上方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10,环形凹槽10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接用挡头。上盖体通过将环形凸起插入下盖体的环形凹槽内,并使卡接用凸起位于卡接用挡头下方,来扣合在下盖体上。

栽培瓶的容积为1175ml,瓶身的总高度为89mm±3mm,凹陷的高度为49mm±3mm。瓶身的下部通过一个过渡部分连接瓶底。位于瓶身1和瓶颈2之间的过渡部分(作为上部过滤部分3)的高度为25mm±3mm,位于瓶身1和瓶底5之间的过渡部分(作为下部过滤部分4)的高度为12mm±3mm。瓶底中部设有一个向上的圆形凸起。使得瓶中的底面具有凸起结构,不再平整,进而使瓶中装料时不会过于紧密,增加了透气性,有利于内部的散热,避免菌丝过多吸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