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648发布日期:2018-07-10 20:5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甚至发展成一种竞技运动,这里面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钓鱼竿;鱼竿是一种外形细长的杆状捕鱼工具,鱼竿整体上从后端的把手到鱼竿的前端逐渐变细变尖,最前端的竿节通常称为鱼竿稍。鱼竿无论是作为最初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还是现今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的用品,为了达到大钓重的要求,通常使用直径竿体,如此一来,鱼竿竿节的直径越大,鱼竿的重量也越大。钓鱼时持竿太久,手臂会感到疲劳和酸痛,而且操作不方便,影响了钓鱼的乐趣。此外,现有的鱼竿竿体韧性差,易发生脆性断裂,尤其是两节的结合部,受力不均,非常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韧性好且局部保护合理的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包括由若干竿节组成的具有伸缩结构的竿体和导环;所述竿体为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在模具上卷绕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包括碳纤维弹性网布层和石墨烯弹性网布层,所述碳纤维弹性网布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层通过涂抹上浆剂和挤压的方式固定相连,所述碳纤维弹性网布层上部还设置有一层外碳纤维布层,所述石墨烯弹性网布层下部还设置有一层内碳纤维布层;所述导环设置在竿体相邻竿节的结合部,所述导环包括线环和竿套,所述竿套为锥度与竿体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竿套后部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部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竿套中间横截面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端边沿平齐。

优选地,所述外碳纤维布层外部还设置有一层减少摩擦力的纳米涂层。

具体地,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层平铺于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上,然后将预浸有上浆剂的碳纤维弹性网布层平铺于石墨烯弹性网布层上,最后经过挤压成型,制备成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作为竿体的骨架;再用相同方式在石墨烯弹性网布层和碳纤维弹性网布层的两侧各设置一层碳纤维布,作为外皮,来起到耐磨、耐腐、增韧的目的,这样骨架和外皮就连接为一体;将其按尺寸剪裁,然后在模具上卷绕成锥筒状,放入固化炉中固化成型,得到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石墨烯弹性网布层,石墨烯弹性网布层为平铺态,表面褶皱少,易于贴附于碳纤维表面,将石墨烯先制备成弹性网布,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层与碳纤维结合改善石墨烯分布不均的问题,弹性网布为网状孔洞结构,不会影响鱼竿成型时环氧树脂的流动,从而保证石墨烯弹性网布层与碳纤维形成有机整体,除此之外石墨烯弹性网布层本身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与碳纤维弹性网布层复合后可有效增加碳纤维布的拉伸强度与弯折强度,在缩小了直径的同时,提高了竿体骨架的韧性,减轻了质量,提高了钓重;同时导环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改造,竿套一半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部固定相连,另一半伸出,对相邻竿节中的前竿节后端进行包裹,这样增强了竿节结合部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竿体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竿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环与竿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碳纤维布层,2、碳纤维弹性网布层,3、石墨烯弹性网布层,4、内碳纤维布,5、竿体,6、导环,61、线环,62、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滑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4所示,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包括多竿节伸缩结构的竿体5和导环6;所述竿体5为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在模具上卷绕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包括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和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所述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通过涂抹上浆剂和挤压的方式固定相连,所述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上部还设置有一层外碳纤维布层1,所述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下部还设置有一层内碳纤维布层4;所述导环6设置在竿体5相邻竿节的结合部,所述导环6包括线环61和竿套62,所述竿套62为锥度与竿体5适配的筒状结构,所述竿套62后部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部固定相连。

所述竿套62中间横截面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端边沿平齐。

所述外碳纤维布层1外部还设置有一层减少摩擦力的纳米涂层。

具体地,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平铺于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上,然后将预浸有上浆剂的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平铺于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上,最后经过挤压成型,制备成增强型碳纤维预浸布,作为竿体5的骨架;再用相同方式在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和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的两侧各设置一层碳纤维布,作为外皮,来起到耐磨、耐腐、增韧的目的,这样骨架和外皮就连接为一体;将其按尺寸剪裁,然后在模具上卷绕成锥筒状,放入固化炉中固化成型,得到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型碳纤维鱼竿的竿体5。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为平铺态,表面褶皱少,易于贴附于碳纤维表面,将石墨烯先制备成弹性网布,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与碳纤维结合改善石墨烯分布不均的问题,弹性网布为网状孔洞结构,不会影响鱼竿成型时环氧树脂的流动,从而保证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与碳纤维形成有机整体,除此之外石墨烯弹性网布层3本身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与碳纤维弹性网布层2复合后可有效增加碳纤维布的拉伸强度与弯折强度,在缩小了直径的同时,提高了竿体5骨架的韧性,减轻了质量,提高了钓重;同时导环6结构进行了合理设计改造,竿套62一半与相邻竿节中的后竿节前部固定相连,另一半伸出,对相邻竿节中的前竿节后端进行包裹,这样增强了竿节结合部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