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8792发布日期:2018-12-22 08:0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农业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农业打孔机。



背景技术:

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在我国,种植平菇最常用的养料有多种,如木屑、棉籽壳、废棉、稻草、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秸秆、花生壳、豆秆粉等原料,任用其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平菇属于好气性真菌,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

在前期装袋后,需要让菌丝充分生长,并且使菌丝充斥袋内的养料,放置杂菌生长,但是在菌丝生长过程中,菌丝是逐渐成长的,在菌丝还未触碰到的养料还是需要与外界解决的,但在菌丝扩展过程中需要在菌丝末梢处打孔以此通入空气,现在的操作完全靠人工,用一根小棒一个一个戳出洞,在菌袋上扎一圈洞,效率低下,人工费用高昂,劳动量还大。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打孔机老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打孔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菌袋打透气孔时人力劳动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状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外侧套装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与第一圆筒之间有环形间隔,第一圆筒上有能够沿第一圆筒径向移动的顶杆,顶杆靠近第一圆筒中心的一端上有水平状的针头,顶杆的另一端置于环形间隔内,顶杆置于环形间隔内的端面为楔形面,第二圆筒内侧面上有多个与顶杆一一对应的楔形块,第二圆筒转动经楔形块使顶杆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圆筒中心;顶杆置于环形间隔内的一端上有凸出块,顶杆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一端与第一圆筒的外圆面连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凸出块连接。

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力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2给出,本发明包括竖直状的第一圆筒1,第一圆筒1外侧套装有第二圆筒2,第二圆筒2与第一圆筒1之间有环形间隔,第一圆筒1上有能够沿第一圆筒1径向移动的顶杆3,顶杆3靠近第一圆筒1中心的一端上有水平状的针头,顶杆3的另一端置于环形间隔内,顶杆3置于环形间隔内的端面为楔形面,第二圆筒2内侧面上有多个与顶杆3一一对应的楔形块4,第二圆筒2转动经楔形块4使顶杆3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圆筒1中心;顶杆3置于环形间隔内的一端上有凸出块,顶杆3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一端与第一圆筒1的外圆面连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凸出块连接。

为了实现在菌袋上一次性打出足够多的孔,进而使得菌丝得到充足的空气,所述的第一圆筒1的内侧壁上有多个与顶杆3一一对应且开口向内的盲孔,顶杆3靠近第一圆筒1中心的一端置于盲孔内,每个盲孔内均有一个能沿盲孔滑动的滑动板5,滑动板5一端与顶杆3固定,多个针头均布在滑动板5上。

为了方便单人操作,所述的第一圆筒1的下方有水平的平板6,所述的平板6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的导杆7,第一圆筒1下端伸出第二圆筒2,且第一圆筒1下端有多个与导杆7一一对应的凸起块,导杆7竖直贯穿凸起块,第一圆筒1经凸起块能够沿导杆7上下移动,第一圆筒1上方有水平的环形板8,导杆7上端与环形板8固定。

为了方便第二圆筒2自动恢复原位从而实现反复操作,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第一圆筒1和第二圆筒2之间的环形间隔内装有发条,发条一端与第一圆筒1的外圆面连接,发条另一端与第二圆筒2的内侧壁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初始状态下,所有的针头均完全置于盲孔内,使用前针头需要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具体使用时,将菌袋竖直插入环形板8,并置于第一圆筒1中,上下移动第一圆筒1使得顶杆3置于菌丝生长末端,拧动第二圆筒2,第一圆筒1在多个凸起块和其所对应的导杆7的作用下是不能转动的,所以楔形块4顶着顶杆3向第一圆筒1的中心靠拢,滑动板5随着顶杆3一起移动,并且将针头扎入菌袋,在菌袋上打出多个透气孔,为菌丝提供空气;松开第二圆筒2,第二圆通在发条作用下反转,使得顶杆3在压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直至针头完全置于所对应的盲孔内。

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菌袋打孔方式,一次可打多个孔,在菌丝生长末端,能为菌丝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得菌丝快速生长,避免杂菌对养料的侵占,也极大的减少了劳动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农业打孔机,有效的解决了菌袋打透气孔时人力劳动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外侧套装有第二圆筒,第二圆筒与第一圆筒之间有环形间隔,第一圆筒上有顶杆,顶杆靠近第一圆筒中心的一端上有水平状的针头,顶杆的另一端置于环形间隔内,顶杆置于环形间隔内的端面为楔形面,第二圆筒内侧面上有多个与顶杆一一对应的楔形块,第二圆筒转动经楔形块使顶杆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圆筒中心;顶杆置于环形间隔内的一端上有凸出块,顶杆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一端与第一圆筒的外圆面连接,压簧的另一端与凸出块连接,本发明结构巧妙,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人力劳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友;宋珍鹤;介可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可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