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622发布日期:2018-12-22 08:02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在生物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平菇因其营养价值高,含有17种氨基酸,且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含有,菇干蛋白质含量约为20%,是鸡蛋的2.6倍,猪肉的4倍,菠菜、油菜的15倍,具有增强免疫力、对肝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有疗效作用,能够舒筋活血、促进大脑发育,深受广大人们的喜欢,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若研究出如何以较低成本快速种植出高质量的平菇,能够很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平菇生长,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平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培养基材料:将花生秸秆、花生壳碾碎,过筛,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混合,得混合物a;将稻草、紫苏叶、马齿笕粉碎,过筛,加入混合物a,加入豆粕、石灰并搅拌均匀,接着加入拌料液,搅拌均匀,静置,得培养基材料;

s2、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基材料堆积成梯形堆,插孔透气,发酵,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姜粉、玉米粉、甘薯粉,混合均匀,加清水调节含水量,得发酵料;

s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菌袋,压实,系紧菌袋两端,常压蒸汽灭菌,停火;

s4、接种:灭菌结束后,待料温冷却,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一端接种,接种后使用报纸封口;

s5、发菌、出菇:接种后,将菌袋避光恒温培养,当菌丝长满菌袋且出现米粒状的原基时,开口出菇,然后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平菇成熟采收。

优选地,s1中,将花生秸秆、花生壳碾碎,过40-60目筛,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成3-6mm大小的颗粒,混合,得混合物a。

优选地,s1中,所述花生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玉米芯的重量比为7-13:13-20:46-55:27-35。

优选地,s1中,按重量份将20-30份稻草、10-15份紫苏叶、12-20份马齿笕粉碎,过20-40目筛,加入80-100份混合物a,加入8-15份豆粕、2-4份石灰并搅拌均匀,接着加入30-40份拌料液,搅拌均匀,静置3-6h,得培养基材料。

优选地,s1中,所述拌料液的制备工艺如下:按重量份将3-5份尿素、1-2份过磷酸钙、1-2份石膏、1-1.5份蔗糖混合,加入4-6倍量的水,搅拌10-20min,即得拌料液。

优选地,s2中,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基材料堆积成梯形堆,插孔透气,混合料温度上升到60-62℃时保温发酵18-22h,翻堆,当混合料温度再次上升到58-62℃时再保温发酵18-22h,再翻堆,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2-6份姜粉、5-10份玉米粉、3-7份甘薯粉,混合均匀,加清水至含水量为60-65%,得发酵料。

优选地,s3中,所述常压蒸汽灭菌的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10-14h。

优选地,s4中,料温冷却至20-26℃。

优选地,s5中,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4-28℃避光恒温培养,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min,当菌丝长满菌袋且出现米粒状的原基时,开口出菇,然后在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平菇成熟采收。

本发明的方法中,先是对花生秸秆、花生壳粉碎,再加入稻草、豆粕、玉米粉、甘薯粉丰富培养基营养,共同发酵后可提高花生秸秆、花生壳等原料的利用率,促进平菇快速生长;本发明中还添加了紫苏叶、马齿笕,其通过拌料液的搅拌和静置及其后期与其他原料共同堆料发酵,有效去除紫苏叶、马齿笕中含有的抑制菌丝生长的芳香油类等物质,避免其对平菇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此外,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与姜粉的使用还可增强平菇的营养保健价值。本发明平菇的种植方法,以较低成本生产出产量高、质量好的平菇,所产平菇味美质鲜,选用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培养基材料:将花生秸秆、花生壳碾碎,过60目筛,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成3mm大小的颗粒,混合,得混合物a;

按重量份将30份稻草、10份紫苏叶、20份马齿苋粉碎,过20目筛,加入100份混合物a,加入8份豆粕、4份石灰并搅拌均匀,接着加入30份拌料液,搅拌均匀,静置6h,得培养基材料;

s2、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基材料堆积成梯形堆,插孔透气,混合料温度上升到60℃时保温发酵22h,翻堆,当混合料温度再次上升到58℃时再保温发酵22h,再翻堆,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2份姜粉、10份玉米粉、3份甘薯粉,混合均匀,加清水至含水量为65%,得发酵料;

s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菌袋,压实,系紧菌袋两端,置于100℃常压蒸汽灭菌10h,停火;

s4、接种:灭菌结束后,待料温冷却至26℃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一端接种,接种后使用报纸封口;

s5、发菌、出菇: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4℃避光恒温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当菌丝长满菌袋且出现米粒状的原基时,开口出菇,然后在温度为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平菇成熟采收;

其中,所述花生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玉米芯的重量比为7:20:46:35;所述拌料液的制备工艺如下:按重量份将3份尿素、2份过磷酸钙、1份石膏、1.5份蔗糖混合,加入4倍量的水,搅拌20min,即得拌料液。

实施例2

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培养基材料:将花生秸秆、花生壳碾碎,过40目筛,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成6mm大小的颗粒,混合,得混合物a;

按重量份将20份稻草、15份紫苏叶、12份马齿苋粉碎,过40目筛,加入80份混合物a,加入15份豆粕、2份石灰并搅拌均匀,接着加入40份拌料液,搅拌均匀,静置3h,得培养基材料;

s2、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基材料堆积成梯形堆,插孔透气,混合料温度上升到62℃时保温发酵18h,翻堆,当混合料温度再次上升到62℃时再保温发酵18h,再翻堆,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6份姜粉、5份玉米粉、7份甘薯粉,混合均匀,加清水至含水量为60%,得发酵料;

s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菌袋,压实,系紧菌袋两端,置于100℃常压蒸汽灭菌14h,停火;

s4、接种:灭菌结束后,待料温冷却至20℃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一端接种,接种后使用报纸封口;

s5、发菌、出菇: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8℃避光恒温培养,空气相对湿度60%,每天通风3次,每次20min,当菌丝长满菌袋且出现米粒状的原基时,开口出菇,然后在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平菇成熟采收;

其中,所述花生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玉米芯的重量比为13:13:55:27;所述拌料液的制备工艺如下:按重量份将5份尿素、1份过磷酸钙、2份石膏、1份蔗糖混合,加入6倍量的水,搅拌10min,即得拌料液。

实施例3

一种平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培养基材料:将花生秸秆、花生壳碾碎,过50目筛,将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成5mm大小的颗粒,混合,得混合物a;

按重量份将25份稻草、13份紫苏叶、16份马齿苋粉碎,过30目筛,加入90份混合物a,加入12份豆粕、3份石灰并搅拌均匀,接着加入35份拌料液,搅拌均匀,静置5h,得培养基材料;

s2、发酵:将步骤1制得的培养基材料堆积成梯形堆,插孔透气,混合料温度上升到61℃时保温发酵20h,翻堆,当混合料温度再次上升到60℃时再保温发酵20h,再翻堆,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4份姜粉、8份玉米粉、5份甘薯粉,混合均匀,加清水至含水量为63%,得发酵料;

s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菌袋,压实,系紧菌袋两端,置于100℃常压蒸汽灭菌12h,停火;

s4、接种:灭菌结束后,待料温冷却至23℃后,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一端接种,接种后使用报纸封口;

s5、发菌、出菇:接种后,将菌袋置于26℃避光恒温培养,空气相对湿度65%,每天通风3次,每次25min,当菌丝长满菌袋且出现米粒状的原基时,开口出菇,然后在温度为20℃、空气相对湿度为86%的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平菇成熟采收;

其中,所述花生秸秆、花生壳、玉米秸秆、玉米芯的重量比为11:16:50:31;所述拌料液的制备工艺如下:按重量份将4份尿素、1.5份过磷酸钙、2份石膏、1.2份蔗糖混合,加入5倍量的水,搅拌15min,即得拌料液。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中不添加紫苏叶、马齿苋、姜粉,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试验例1

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方法种植平菇,观察平菇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平菇的种植方法中,菌丝长势旺,生长速度快,菌袋污染率低,所产的平菇个大形好,菇肉质量高。

本发明种植方法所产平菇味美质鲜美,且产量高、质量好,菌丝浓密、不易破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