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1061发布日期:2019-11-27 19:1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生态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

技术背景

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均生活于水体底部的生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类群,大多数底栖动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生活相对稳定,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的回避能力通常较差且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其种类、数量和群落结构会随水质的变化而改变,利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数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的水质的污染状况,是评价水体环境的指示性生物。现在底栖动物已经被广泛地运动于海洋、河流等各种水环境污染状况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的底栖动物调查方法大多只适用于浅水湖泊及中小型河流,对于深水水库、大江大河中的底栖动物采集,许多方法和工具(如采泥器)所获得的样品数量少,调查的数据由于采样人员的技术、采样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十分准确。专利文献cn207219872u公开了一种底栖动物定殖装置,该装置选取牢固且防腐的人工材料、稳定性高,样品收集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干扰,提供一个较长时间给底栖动物定殖,并在定殖达到饱和时收集样品,所获得的底栖动物多样性高、数据可靠,解决了大型河流长期生态监测底栖动物采样难的问题。专利文献(cn105424400a)公开了一种联合采样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深水水体,能够同时采集底栖动物和周丛生物的人工基质联合采样装置,包括笼体和笼盖,该笼体包括内层笼体和外层笼体,所述的内层笼体内放置有用于采集底栖动物的人工基质,所述的外层笼体和内层笼体构成的环形空间内放置有用于采集周丛藻类的玻片和用于采集周丛动物的pfu块;所述的内层笼体和外层笼体的底部通过若干根焊接铁杆连接。本发明材料取材简洁,制作方便,低成本;装置灵活,可根据实际采样需要变更;对水体底层环境扰动小;对深水水体底栖动物和周丛生物采集效果较佳。但是,上述两种装置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在将采样装置提起时,水流的冲刷以及回收时的扰动会导致大量样品的损失,尤其对于水流比较急的河流,回收装置时会有大量底栖动物被冲刷走,严重影响采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采用圆筒状的笼式结构,包括底面以及圆形侧壁,圆形侧壁包括开启和封闭两个状态,在投放采集装置时,在笼内放置人工基质,并封闭笼侧壁,采集装置达到水底后,打开笼侧壁,方便底栖动物的进入,回收采集装置时,封闭笼侧壁后再将装置提起。本发明装置可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在投放采集装置时,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基质的损失,回收采集装置时,可以减少水流对样品的冲刷,防止了样品的损失,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笼与回收绳;采集笼用于投放到水中采集底栖动物,采集笼包括底面以及侧壁;侧壁包括多个笼叶;笼叶采用百叶窗结构,每个笼叶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采集笼的侧壁上,通过笼叶的转动实现笼侧壁的开启与闭合;

每个笼叶的两端设置有笼叶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两根控制绳,分别是控制绳一,控制绳二,通过拉动控制绳一,控制绳二可控制转轴进行转动;转轴上固定有两根牵引绳,分别是牵引绳一,牵引绳二;牵引绳一,牵引绳二通过笼叶固定件连接每一个笼叶,所述转轴转动带动牵引绳一,牵引绳二运动,带动笼叶转动。

所述采集笼顶部设有可开启的笼盖。

所述的采集笼上部设置有漏水网;所述漏水网采用40目的不锈钢筛网。

所述的采集笼的尺寸为:直径18-24cm,高25-35cm。

所述采集笼上还设有标识,标识为浮标。

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包括有采集笼,采集笼由外笼与内笼组成;内笼套在外笼内,可相对所述外笼旋转;外笼及内笼的侧壁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笼叶,通过旋转内笼可调整内笼侧壁上的笼叶相对于外笼侧壁上的笼叶的相对位置,实现侧壁的封闭与打开;内笼与外笼的笼叶位置完全错开时,侧壁封闭,内笼相对外笼旋转,笼叶位置发生变化,内笼的笼叶与外笼的笼叶之间出现缝隙,侧壁出现开口。

所述的内笼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驱动内笼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拉竿件,滑轨件,滑爪件,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

所述的滑轨件及拉杆件设置在外笼的底面上;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滑爪件上,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内笼上;

拉杆件上固定有拉绳,向上拉动拉绳,拉杆件向上运动,拉杆件上的滑齿抵到滑爪件下方的齿,带动滑爪件向上运动,滑爪件下方的齿相对拉杆件上的滑齿滑动,从而带动滑爪件进行旋转,滑爪件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内笼旋转;放掉拉竿件后,滑爪件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在接触滑轨件后,滑爪件下方的齿在滑轨件上的上齿的作用下产生相对滑动,带动滑爪件再次旋转一定角度,滑爪件旋转通过齿轮结构带动内笼旋转;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滑爪件上,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内笼上,滑爪件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内笼旋转。

所述的外笼及内笼侧壁上分别设置有36个笼叶,每拉动拉竿件一次,内笼旋转10度,通过拉动拉竿件,实现内笼笼叶与外笼笼叶的重合与交错,实现侧壁的封闭与打开。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采用笼式结构,其为圆筒状,包括底面以及圆形侧壁,圆形侧壁包括开启和封闭两个状态,其包括多个可活动的笼叶,通过笼叶的活动可实现笼侧壁的封闭,在投放采集装置时,在笼内放置人工基质,并封闭笼侧壁,采集装置达到水底后,打开笼侧壁,方便底栖动物的进入,回收采集装置时,封闭笼侧壁后再将装置提起。本发明装置可根据需要开启和关闭,在投放采集装置时,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基质的损失,回收采集装置时,可以减少水流对样品的冲刷,防止了样品的损失,提高了采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集笼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图1(a)采集笼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笼叶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2采集笼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图3(a)的采集笼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内笼驱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采集笼1,底面2,笼盖3,笼叶4,笼叶固定件5,转轴6,控制绳一71,控制绳二72,牵引绳一81,牵引绳二82,外笼9,内笼10,驱动装置11,拉竿件111,拉杆件111,拉绳1111,滑齿1112,滑轨件112,滑轨件112上的上齿1121,滑爪件113,滑爪件113下方的齿11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a)~(b)所示,一种人工基质底栖动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笼1与回收绳;采集笼1用于投放到水中采集底栖动物,采集笼1包括底面2以及侧壁;侧壁包括多个笼叶4,通过笼叶的活动实现侧壁的封闭和打开。采集笼为圆筒状。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笼叶4采用百叶窗结构,每个笼叶4以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采集笼1的侧壁上,通过笼叶4的转动实现所述笼侧壁的开启与闭合。在投放采集笼1时,在采集笼1内放置人工基质,并封闭采集笼1的侧壁,采集笼1达到水底后,打开侧壁,方便底栖动物的进入,回收采集装置时,封闭侧壁后再将采集笼1提起。每个笼叶4的两端设置有笼叶固定件5;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转轴6,转轴6上固定有两根控制绳,分别是控制绳一71,控制绳二72,通过拉动控制绳一71,控制绳二72可控制转轴6进行转动;拉动控制绳一71,转轴6旋转到闭合位置,拉动控制绳二72,转轴6旋转到打开位置;转轴6上固定有两根牵引绳,分别是牵引绳一81,牵引绳二82;牵引绳一81,牵引绳二82通过笼叶固定件5连接每一个笼叶4,所述转轴6转动带动牵引绳一81,牵引绳二82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笼叶4转动,实现笼叶4的闭合与开启;拉动控制绳一71,转轴6旋转到闭合位置,转轴6的转动拉动牵引绳一81,牵引绳一81拉动笼叶4转动到闭合位置;拉动控制绳二72,转轴6旋转到开启位置,所述转轴6的转动拉动牵引绳81,牵引绳81拉动笼叶4转动到开启位置,再次拉动控制绳一71,转轴6又回到闭合位置。

所述采集笼1还包括笼盖3,笼盖3可开启,开启之后便于放置人工基质。

所述的采集笼1上部设置有漏水网,用于水的进出。所述漏水网采用40目的不锈钢筛网,40目筛网水可以进出,但底栖动物无法逃出。

所述的采集笼1采用304型不锈钢制作。

所述的采集笼1的尺寸为:直径18-24cm,高25-35cm。

所述采集笼1上还设有标识,用于在水面上标识采集笼1的位置,所述标识可以为浮标,系在所述采集笼1上。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另外一种笼侧壁的实施方式。如图3(a)~(b)所示,所述采集笼1包括外笼9以及内笼10,所述内笼10套在外笼9内,可相对所述外笼9旋转;所述外笼9及内笼10的侧壁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笼叶4,通过旋转内笼10可以调整内笼10侧壁上的笼叶相对于外笼9侧壁上的笼叶的相对位置,实现侧壁的封闭与打开,内笼10与外笼9笼叶位置完全错开时,侧壁封闭,内笼10相对外笼9旋转,笼叶位置发生变化,内笼10的笼叶与外笼9的笼叶之间出现缝隙,侧壁出现开口。。在投放采集装置时,在笼内放置人工基质,并封闭笼侧壁,采集装置达到水底后,打开笼侧壁,方便底栖动物的进入,回收采集装置时,封闭笼侧壁后再将装置提起。

参见图4,所述的内笼10与驱动装置11相连,驱动装置11驱动内笼10旋转;驱动装置11包括拉竿件111,滑轨件112,滑爪件113,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

所述的滑轨件112及拉杆件111设置在外笼9的底面上;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滑爪件113上,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内笼10上;

拉杆件111上固定有拉绳1111,向上拉动拉绳1111,拉杆件111向上运动,拉杆件111上的滑齿1112抵到滑爪件113下方的齿1131,带动滑爪件113向上运动,滑爪件113下方的齿1131相对拉杆件111上的滑齿1112滑动,从而带动滑爪件113进行旋转,滑爪件113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内笼10旋转;放掉拉竿件111后,滑爪件113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在接触滑轨件112后,滑爪件113下方的齿1131在滑轨件112上的上齿1121的作用下产生相对滑动,带动滑爪件113再次旋转一定角度,滑爪件113旋转通过齿轮结构带动内笼10旋转。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滑爪件113上,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内笼10上,滑爪件113旋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内笼10旋转。所述的外笼9及内笼10侧壁上分别设置有36个笼叶,每拉动拉竿件一次,内笼10旋转10度,通过拉动拉竿件,实现所述内笼10笼叶与外笼9笼叶的重合与交错,从而实现侧壁的封闭与打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