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给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给氧装置,其构造系于固定管上利用活动电力接盘固定有可360°旋转的接管组,且可使电源传至接头组,又浮筒之连杆可与其枢接,而浮筒的调整杆可与气泡产生器的补强管固定,当马达高速转动以驱动传动杆及推进器时,空气可由进气管进入,经吸气孔而由出气孔排出,因推进器之高速运转所产生之水流如箭矢所示方向,致将出气孔排出之空气吸入,并切断之,以形成大量的小气泡,且于补强管的端头设有水流导流板,可防止污泥之翻搅者。
按,目前养殖池上,所以设有水车装置,其目的系在于提供水中不足之氧气以供鱼虾使用,而水车之构造系由马达,减速器及一组左右相反方向之扇叶所组成,使用时,系藉著扇叶之运转,一方面将空气打入水中产生气泡,另一方面将水打出水面与空气接触,以提供水中之氧气,其作用仅表面化,效果不佳。
而前述之传统式水车,并具有若干缺点(一)溶氧量小因水车在运转时,有部分在作虚功,无法将空气中之氧气充分的打入水中,且仅在水面周围提供氧气而已,故养殖池通常均须设有若干部水车,以增加水中的氧气。
(二)无法完全排除废氧沉积于池底的废气如亚硝酸、碳酸等,因为扇叶之入水深度不够以致无法排除,将严重地影响鱼虾之繁殖密度。
(三)水温的调节能力低,于秋冬季节,将因水温甚低,而造成鱼虾的死亡。
(四)电力消费大,故障率高,不合经济因扇叶有一半沉于水中,如此,当马达运转而带动连动杆时,处在水面上的扇叶必须拍击水面而运转将造成阻力,即有部分的能量耗费于水面之空气中,故耗电且易造成扇叶的损坏,使用成本高等缺点。
所以,为改良上述传统式水车的缺点,而有另一给氧装置诞生(图三所示),其构造系由一动力马达(4)带动传动杆(42)及气泡产生器(45)旋转,以使位于水面的进气孔(43)有空气进入,藉传动杆(42)的运转而将空气带入(如图示之箭头所示),因气泡产生器(45)的高速运转,空气使由出气孔(16)流出,并藉其叶片(47)将流出之空气切断,如此,一出一切将可产生微粒气泡,而达到给氧效果。又由于气泡产生器(45)系由上下两圆盘(48)所构成,其作用系将气泡的流动方向限于侧向圆周(如箭头所示),因此,此装置虽深入池中,仍无法让气泡任意的向四面八方散开,而使气泡扩散面积仅达于圆周边,一者使溶氧量小,二者对池中之有害气体之排除效果不够,即无法将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排放,三者因流动方向受限制,对于水温之调节效果不够,四者系因采固定式,将使大面积之水池不敷使用(须使用数具成本提高),五者该装置不宜斜放,若斜放将使部分的水流气泡扰乱池底,而无法使鱼虾生存,且部分气泡流入空气中,造成氧气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以此给氧装置,可360°环绕养殖池(大小不拘),面将大量的微粒氧泡散布于养殖池中,具有较佳的给氧效果,并可使位于池底的废气经扰动后,完全予以排除,且不须时常更换池水,并可适度的调节水温者。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藉马达带动传动杆及推进器而高速旋转,以使水流切断由传动杆之出气孔排出之空气而产生气泡,并藉水流向外流的趋势而提供大量之气以鱼虾养殖池的需要。
为了解本创作的结构及特点,兹配合图示,详述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示意图。
图3系习用品之示意图。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给氧装置,可适用于各种面积的养殖池,且使整个养殖池获得较高的溶氧量,并可使池底的废气因水流帮助而排出水面,增加养殖密度,又具有调节水池温度等特点。其主要构造系由固定管(1)、浮筒(2)及气泡产生器(3)所组成,其中固定管(1)系固定于养殖池中,其顶端设有一活动电力接盘(11)可与弯管(12)连接,且电源线亦可藉此装置将电源传至弯管(12)内的电源线(16)(前述之活动电力接盘系习用构造,不再赘述)以致于马达(35),而弯管(12)可利用枢接座(14)与接管组(13)枢接,该接管组(13)可依需要予以增加或减小其接管数目,以调整其长度,又接管组(15)可藉活动电力接盘(11)而绕固定管(1)做360°旋转。
浮筒(2)系由两支具有相当浮力的管体组成,于其浮筒(2)间固定有两固定板(21)(22),其中固定板(22)上固定有一连杆(23)及温度控制器(26),该连杆(23)可与接管组(13)端头的抠接座(15)枢接,并可随水位之高低轻易的调整接管组(13)与连杆(23)的角度(即具一活动性),而固定板(21)贯穿有一调整杆(24)可利用一位于固定板(21)上下端的螺帽(25)予以调整固定(视水位之高低调整气泡产生器(8)与池底之距离),前述之调整杆(24)系与气泡产生器(3)的补强管(36)固定,并可藉调整杆(20)的调整作用,使浮筒(2)与气泡产生器(3)固定于适当的距离(暖气槽(33)亦随之调整)。
气泡产生器(3)系于其中空且横设之补强管(36)内设有一中空传动杆(34),于其两端适当位置的周边各设有多个吸气孔(341)及出气孔(342),且传动杆(34)的端头系与马达(35)的轴心固定(该马达系为沉水式马达),而另一端头设有一推进器(37),推进器(37)前方有出气孔(342),又前述补强管(36)可与连接于电源线(16)之马达(36)基座予以固定,于其出气孔前端固定有一L型导流板(39),该导流板(39)上另设有可防止鱼虾导入的保护罩(38),恰套设于推进器(37)及出气孔(342)处,而传动杆(34)的吸气孔(341)则位于进气管(31)的相对应处,并于该进气管(31)的顶端设有一具有进气孔(32)及发热片(331)的暖气槽(33),此暖气槽(33)系受温度控制器(26)予以控制(当水温低于16℃即启开暖氧槽,于水温高于22℃即关闭暖气槽),可于冬季或水温或低时,将欲送入的空气经由暖氧槽(33)加热。
实用新型系由马达(35)提供一动力,使传动杆(34)高速旋转,此时传动杆(34)的内压力小于外压力,将使空气依图二之箭头所示方向,由暖气槽(33)之进气孔(32)进入,而由出气孔(342)排出,排出之空气即与水接触,而产生较大之气泡,又由于传动杆(34)的高速转动,亦使固定于端头的推进器高速运转,因此推进器(37)将形成强力水流(即图二所示的简头方向),以使前述较大的气泡予以切断,而造成大量扩散的气泡,并藉前述的强力水流及导流板39的导向,使微粒气泡推送至远处,再者,由于推进器(37)的推力作用,将使气泡产生器(3)及浮筒(2)因推力而绕固定管(1)旋转,如此,可将气泡产生器(3)的大量微粒气泡匀布于养殖池内的每一处,且亦视气温状况,而利用暖气槽(33)的调温功能,使吸入的空气具有适当的温度,尤其于寒冬季节更能造就鱼虾之生存环境。是以,本实用新型将具有如下的优点(一)可使用各种面积的养殖池当调整接管组的长度时,可使气泡产生器环绕养殖池的半径改变位置,将使池内的每一处均匀的供给氧气。
(二)溶气量高,养殖密度增加由于所产生的大量微粒气泡,可均匀布满于整个养殖池的每一处,将具有较大的溶氧量,故可提供较高的养殖密度。
(三)废气的完全排除,不须时常换水具有较大推力的气泡产生器可环绕整个养殖池,因此,可藉强力的水流使每一处水中的废气均可受到搅动,而排出水面,以使养殖池底部无废气存在,即可不须时常换水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可调节水温冬寒时期池内温度降低时,可将经由暖气槽加热的空气与池水混合,以调节水池内的温度,而更适合鱼虾的生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构造简单且实用性极高的给氧装置,足可取代习用固定式的给氧装置,实具有首创性及实用性,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条件,妥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给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一固定管,可藉活动电力接盘与顶端的弯管固定,此弯管可枢接于具有调整长度功能的接管组上;一浮筒,系于两中空管体间设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上设有可与接管组枢接的连杆及温度控制器,另一固定板上设有贯穿之调整杆,可利用螺帽予以固定;一气泡产生器,其横设之补强管的一端固定有马达,而马达的轴心则穿设在补强管中传动杆一端固定,并于传动杆中间适当处设有吸氧孔,及在传动杆的另一端头稍内侧设有出氧孔,并于此端头固设一推进器,又在补强管的另一端固定-L型导流板,再将套在推进器及出气孔之网状保护罩固定在上述补强管端头上,另于补强管上之与传动杆之吸气孔相对位置,设有一通气孔,并于该通气孔上接设一进气管突出于水面上;如上述之气泡产生器系藉浮筒上的调整杆底端固定后,而可悬吊在水中,并可藉调整杆来调节其深入水中之深度,并且,气泡产生器可以固定管为圆心在养殖池内旋转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旋转式给氧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之气泡产生器上的进气管,可以延接接管由暖气槽提供给暖气,池水混合后来调节水温。
专利摘要旋转式给氧装置,系由与浮筒固定的气泡产生器,配合活动电力接盘,暖气槽等构成,该气泡产生器可与顶端设有活动电力接盘的固定管为圆心而旋转。利用调整杆调整气泡产生器与浮筒(即水面)的距离。马达旋转时,空气由出气孔排出,并藉推进器将空气切断以形成小气泡,且导流板的设置不致扰动养殖池底之污泥。为调节水池的水温,可于进气管顶端设有由温度计控调之暖氧槽。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50676SQ89200348
公开日1990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89年1月6日
发明者邱致明 申请人:邱致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