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737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挂在所述恒流密封箱下端;所述吸气增氧盒盖上设置有多个挂钩, 所述水流吸气消声腔外围设置有多个挂扣,所述挂扣与所述挂钩能很好耦合,以形成所述 水流吸气消声腔;
[0027] 所述水流吸气消声腔内设置有圆形隔板支撑台;所述圆形隔板放置于所述圆形隔 板支撑台上;所述圆形隔板上设置有一根气压平衡管和多根水流吸气管;所述气压平衡管 将所述水流吸气消声腔和所述半封闭式出水腔连通,其上端管口略高于位于所述水流吸气 消声腔内的所述水流吸气管的管口;多根所述水流吸气管沿所述圆形隔板的直径呈"一"字 型排列,且任意相邻两根所述水流吸气管之间间隔相等,利于保证各所述水流吸气管同时 吸气;所述进水悬挂管的正下方设置有分水片,所述分水片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对从所述进 水悬挂管流出的水沿垂直所述水流吸气管排列的方向进行分流;所述半封闭式出水腔的底 部设置有多个吸气增氧盒出水孔,利于被增氧后的水流出,同时允许外围气体进入所述半 封闭式出水腔,且位于中心位置的较大的所述吸气增氧盒出水孔用于固定所述水泡收集 器。
[0028] 本发明中,所述水泡收集器设置在所述吸气增氧盒下端,用于将水面上产生的气 泡收集在一起,由滴落的水流打击在气泡上,使水泡变得更小,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0029] 本发明中,所述吸气增氧盒通过所述固定旋转弹性环悬挂在所述恒流密封箱的下 底,且可以以所述进水悬挂管的轴线为转轴,与所述进水悬挂管一起在同一平面上自由旋 转,这样就能够保证即使所述恒流密封箱放置不水平,在一定倾角范围内,仍然可以通过旋 转所述吸气增氧盒,使其中呈"一"字型排列的所述吸气水管上端口均与所述水流吸气消声 腔内的液面几乎等距,以便满足每一根所述吸气管吸气所需条件。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对所 述恒流密封箱安放平台的水平程度的要求,降低了对使用者的专业要求。
[0030] 本发明中,进一步包括控制箱盖板,所述控制箱盖板与所述恒流密封箱的一个外 侧面形成水气控制箱;所述水气控制箱分为气流控制区、电路控制区和水位检测区;其中, 所述气流控制区内设置有所述气流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内气流大小,也间接控制 所述储水增氧区出水口的水流大小。所述水位检测区内设置有水位检测管,用于检测所述 恒流密封箱内水位的高低,所述水位检测管上设置有连通孔,其与所述水位检测管连通口 连通;所述水位检测管内设置有磁铁浮子,在接近所述水位检测管两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磁 敏传感器。所述电路控制区内设置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能依据所述磁敏传感器 检测放置在所述水位检测管内的所述磁铁浮子的磁信号,控制水栗的工作状态。
[003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利用所述恒流密封箱能够 寄存适量水的特点在所述储水增氧区出水口产生恒定水流,以满足吸气管持续吸气所需要 的条件。这种特点确保了水栗可以处于间断性工作状态,还无需单独使用增氧栗。因此,本 发明利于节省电能,利于减少家庭环境中的电磁污染。
[003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利用多根所述吸气管代替 增氧栗,比较贴近河流自然溶氧的方式,易于提高鱼的成活率,易于使水体变得更清澈,可 以减少,甚至不使用使水变清澈的化学药物。
[003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在所述水流吸气消声腔的 侧壁上放置的海绵以及采用从所述吸气增氧盒底部进气的方式,都利于降低所述吸气增氧 盒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003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从所述吸气增氧盒流入鱼 缸的水,有时由于水体的表面张力等因素,会在鱼缸的液面产生很多气泡,这些气泡会在整 个液面漂浮,影响美观。于是,本发明在吸气增氧盒的下端设置了水泡收集器,将产生的气 泡收集在一起。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防止水泡在水体液面上四处飘散;另一方面,从所述吸 气增氧盒的出水口滴落下来的水会打击水泡,使其变得更小或打入水面下一定深度,这样 还可以实现第三次增氧。
【附图说明】
[0035] 图1为本发明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的主视图。
[0036]图2a为本发明中恒流密封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b为本发明中恒流密封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c为本发明中过滤区的左视图。
[0039]图3a为本发明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b为本发明中密封盖的主视图。
[0041 ]图4a为本发明中限流增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b为本发明中限流增氧机构的主视图。
[0043]图4c为本发明中限流增氧机构的俯视图。
[0044] 图5为本发明中带孔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6为本发明中水位检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7a为本发明中滤材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7b为本发明中滤材及缓冲筒的设置示意图。
[0048] 图8为本发明中缓冲筒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9为本发明中弹性绳扣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IOa为本发明中吸气增氧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IOb为本发明中吸气增氧盒盖的主视图。
[0052]图Ila为本发明中吸气增氧盒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Ilb为本发明中吸气增氧盒的俯视图。
[0054] 图12a为本发明中圆形隔板的主视图。
[0055] 图12b为本发明中圆形隔板的左视图。
[0056] 图13为本发明中水泡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57]图14为本发明中碎泡刷罩筒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15为本发明中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6为本发明中控制箱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7为本发明中磁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8为本发明中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19为本发明中软木塞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20为本发明中磁铁浮子的结构示意图。
[0064] 图21为本发明中进水管旋转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的过程、 条件、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 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0066]如图l_2c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间歇抽水恒流吸气式养鱼增氧装置,包括:恒流 密封箱1、水气控制箱2、吸气增氧盒3和水泡收集器4。其中,恒流密封箱1呈箱体,由带孔隔 板16将恒流密封箱1分隔为过滤区17和储水增氧区18,带孔隔板16上设置有多个隔板通孔 161,参见图5。
[0067]参见图3a_4c,恒流密封箱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1,由密封盖支撑板12支撑。密封 盖支撑板12上固定设置了密封框13,密封盖11置于密封框13上;密封盖11底面设置有引流 管112及收水器111,引流管112-端与收水器111连通,另一端接近限流增氧机构181的接水 盘1815。恒流密封箱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定位框14,密封盖定位框14用于定位密封盖11,防 止其在开启闭合过程中,出现严重错位而失去密封效果。
[0068] 参见图2 c,过滤区17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检测管连通口 171和进气限流口 17 2。水 位检测管连通口 171与水气控制箱2相连。进气限流口 172与限流增氧机构181相连。
[0069] 参见图2a,过滤区17内设置有进水管173和溢水保护管174,相隔一定距离,且均垂 直穿过恒流密封箱1的底面。水栗的启动与关闭由水气控制箱2控制。
[0070] 其中,进水管17 3从过滤区17的中心区域穿过,伸入恒流密封箱1,其出水口与收水 器111的间距适当。溢水保护管174的管径略大于进水管173的管径;两管的管口到恒流密封 箱1底面的距离相等。
[0071] 参见图7a和7b,过滤区17内设置有过滤棉175、生化棉176、滤材固定板177、缓冲筒 1774和滤材固定板围圈177 5。滤材固定板177放置于过滤区17的底部,过滤棉175、生化棉 176和缓冲筒1774均固定放置于滤材固定板177上。滤材固定板177上设置有进水管通孔 1771和溢水保护管通孔1772,其分别用于进水管173和溢水保护管174穿过。
[0072] 本发明中,储水增氧区18的底部设置有储水增氧区出水口182和排污管183。储水 增氧区出水口 182与吸气增氧盒3连通,储水增氧区出水口 182处设置了固定旋转弹性环 1821,用于固定悬挂吸气增氧盒3。限流增氧机构181从储水增氧区18中延伸至过滤区17。限 流增氧机构181利于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水中溶氧量,也用于防止在水栗处于工作状态 时储水增氧区出水口 182的水流量太大。如图18所示,排污管183包括:排污管开关1831。通 过旋转排污管开关1831来控制排污管183的开关情况,排出恒流密封箱1内的污水,便于清 洗。
[0073] 参见图10a_12b本发明中,吸气增氧盒3包括:吸气增氧盒盖31、水流吸气消声腔 32、圆形隔板33、圆形隔板支撑台34、半封闭式出水腔35、吸气增氧盒出水孔36。其中,水流 吸气消声腔32上底设置有吸气增氧盒盖31;吸气增氧盒盖31上设置有进水悬挂管311,其与 储水增氧区出水口 182相连通;吸气增氧盒盖31上设置有多个吸气增氧盒挂钩313,水流吸 气消声腔32外侧四周设置有多个吸气增氧盒挂扣321,吸气增氧盒挂扣321与吸气增氧盒挂 钩313相互耦合,能使吸气增氧盒盖31固定在吸气增氧盒3的主体上,形成水流吸气消声腔 32。水流吸气消声腔32内设置有圆形隔板支撑台34,用于放置圆形隔板33。半封闭式出水腔 3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吸气增氧盒出水孔36,处于中心的吸气增氧盒出水孔36由水泡收集器 4的收集器固定管41穿过,以便固定悬挂水泡收集器4。圆形隔板33上设置有单根气压平衡 管331和多根水流吸气管332,水流吸气管332沿圆形隔板33的直径等间距呈"一"字型排列。 进水悬挂管311的正下方设置有分水片312,分水片312横截面呈长方形。
[0074] 其中,水流吸气消声腔32和半封闭式出水腔35分别呈圆柱形和六棱柱形,两者在 圆形隔板支撑台34处结合在一起,并由圆形隔板33分隔。进水悬挂管311与吸气增氧盒盖31 垂直,且共轴。进水悬挂管311插入设置在储水增氧区出水口 182的固定旋转弹性环1821上, 能把储水增氧区18和吸气增氧盒3连通。吸气增氧盒3和进水悬挂管311可以同时以进水悬 挂管311的轴线为轴旋转,以便在恒流密封箱1放置不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吸气增氧盒3 使"一"字型排列的水流吸气管332的管口均与水流吸气消声腔32内的液面几乎等距,满足 产生气泡所需的条件。吸气增氧盒盖31的边缘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凸出的吸气增氧盒挂钩 313,用于挂住水流吸气消声腔32外围的吸气增氧盒挂扣321,这样便于打开,方便清洗整个 吸气增氧盒3。分水片312用于分散从进水悬挂管311流出的水,将水引到呈"一"字型排列的 水流吸气管3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