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36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药敏试验是辅助感染性疾病诊断、处方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包括多种辅助感染性疾病处方的药敏试验方法。但实施这些方法需要较完备的实验室条件,如配备无菌操作台、生化培养箱等,必须由具有一般微生物实验技能的技术人员才能进行操作,在临床实践特别是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急需一种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以下简称病原)敏感药物的装置用于临床实践和生产实践。目前指导养殖者选择动物病害用药的产品只有一些“病原”检测试剂盒。这类产品价格较高,适用面窄,只能用于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检测。用此类产品指导选药的缺陷是只能证明患病动物体内是否含有该微生物,但不能确定该微生物是造成疾病的病原,即使该微生物是所患疾病的一种病原,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主要的病原。另外,微生物的药物敏感性变化较快,仅根据以往的经验用药不一定能有效治疗疾病。因此,仅凭这种检测结果处方并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该装置应操作简便,快捷,不需严格的试验条件和专业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选药装置,无需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即可直接进行病原敏感药物的筛选。
本装置包括装置A和装置B,其中装置A可以独立用于药敏选药,也可以与装置B配套使用。装置B不单独使用,是装置A的附加装置。分述如下装置A是一种内部有分隔条并带有盒盖的盒体,形状不限,如可以是扁平的圆盒或长方形或正方形盒。
盒体内设有多个分隔条,分隔条最好形状和大小相同,数目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常用数量为6-30根。分隔条将盒体的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分隔区,分隔区最好形状大小相同。分隔条的一端与盒内壁相连,另一端可与盒内壁相连,也可以不相连,以不相连为优选。盒内装有固体培养基,其高度不应高于分隔条。固体培养基的配方及组成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常规培养基成分。
装置A可以标有刻度,帮助读取药敏试验结果;其中圆形盒体可带有螺纹和/或密封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盒体可带有卡槽和/或密封圈,保证盒的密封性,减少杂菌等污染,延长预先灌注的培养基的保存时限。
装置A的材料可以用塑料或玻璃等对病原和培养基无影响的材料,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最好,无需开盒即可观察药敏试验结果。塑料为装置A的最佳材料,既可以避免装置的磕碰损坏,又易制作螺纹,且造价低廉,透明度好。
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盒体1为圆形,各分隔条3自盒外周向中心排列,外侧与盒体1外周相连,但分隔条3在圆心处互不相连,形成圆形空隙。使用时从圆心处向盒内注入液体,通过旋转盒体,使培养物均匀分布在各分隔区内的培养基4上,但培养物不漫过分隔条,即分隔条3能将其两边的培养基分隔开来。
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盒体1为长方形,分隔条3平行排列,一端与盒体的一边相连,另一端不与盒体的另一边相连,留有空隙,分隔区呈钢琴键盘状,使用时从空隙处加入培养物。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盒盖内包括有多个突起部位,可将待选药物或含药载体,如含药滤纸片等,用粘贴等方式附着在其上。当盒盖与盒体密封后,这些突起部位可嵌入盒体的每个间隔中,与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
单独用装置A按以上几种实施方式操作时,在各种药物的作用下,盒体中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每个区域病原群落生长面积将有所不同。比较各个分隔区内病原群落的分布情况,就能筛选出较佳的病害治疗药物。
装置B是与装置A配套使用的待选药物携带装置,不单独使用。形状是与装置A相对应的条状物,使用时置于装置A内。
当装置A为圆形时,装置B为图3-4所示的环形贮药圈5;图5-6是贮药圈放入圆形装置A的示意图。当装置A为长方形时,装置B为图9-10所示的直线形贮药条6。装置B有若干个间隔,每个间隔内设有一个贮药处,用于放置待选药物或含药载体,各贮药处互不相连。贮药处可以是一个凹槽7,也可以是可附着药物或含药载体的平面或凸起状等。所述含药载体指含有药物的纸片、棉花、琼脂等。
装置B的间隔数量应与所用的装置A中盒体的间隔数量相同,使用时可将装置B固定在盒体的固体培养基上,使装置B的间隔与盒体的间隔一一对应。装置B的每个间隔可设有凹口,嵌入盒体后药物或含药载体可与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装置B固定在盒体内后,其高度应低于装置A高度,保证盒体密封。
若装置A的分隔条只有一端与盒体闭合,则装置B嵌合在分隔条与盒体闭合的一端,以保证待选药物不会渗透到其它分隔区。
现介绍一种装置A和装置B配套使用,进行选药的具体步骤1)从患病的人或动物体内和/或体表取样样本可以取自患病个体(人或动物)体表或体内的病灶组织,血液、组织液、分泌物等体液,肝脏、肾脏等实体性内脏器官,尿液、粪便等排泄物,也可以是上述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物。
2)将样本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病原扩增培养首先根据疾病特征初步判断病原类型,不同类型病原的营养需求略有不同,应根据病原类型选择相应的培养基。
将样本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培养液混浊。培养温度以与人体或动物体温相近为宜,一般需培养6~12小时。若培养温度较低,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含有固体物的样本最好先经破碎处理,以便其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能充分释放。助破碎物可以是碎玻璃等不影响培养液理化性质的坚硬物质,培养容器可以是锥形瓶或试管,以试管为佳。
3)将培养物作为病原替代物进行敏感药物筛选将所取样本的液体培养物倒入盒体固体培养基上,待培养基表面干燥后将装置B嵌入盒体中,使装置B携带的每个待选药物或含药载体能直接接触固体培养基。然后将装置A闭合密封,倒置培养至培养基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病原群落。培养温度以接近患病个体的体温为宜,室温也可。培养时间一般约8~24小时。用于药敏试验的每个待选药物既可以是单种药物,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如中西药混合、两种以上抗生素混合等。
在不同药物的作用下,盒体1中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每个区域病原群落生长面积将有所不同。比较各个分隔区内病原群落的分布情况,就能筛选出较佳的病害治疗药物。
若由取自不同部位的样本做出的药敏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则应根据疾病的症状和病原的生长特性做出选择。例如a组样本为病灶组织,b组样本为血液、内脏器官或其组合物,两组样本的药敏试验结果略有不同,则选药方法如表1所示。
表1选药方法

注——代表病原长势好坏不影响选药方法。
表1所述的三种状态均指样本加入液体培养基中正常培养后的状态状态①代表病原不侵入机体组织或血液;状态②代表病原侵入机体组织或血液,由于a组样本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如体表物质、肠道等,取样时携带杂菌的可能性大,因此其药敏试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状态③代表所选择的培养基不能满足病原的生长需求,或疾病为非感染性疾病。发生状态③所述情况时,应通过个体观察和镜检等手段重新判定病原的类型,并更换培养基进行试验。如果病原在各种培养基上均不能正常生长,则说明疾病为非感染性疾病或病原为病毒等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
若患病个体为动物,选药时应同时考虑到动物品种、动物生理、给药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使药物的选择更为合理。
操作本装置无需使用超净工作台,但需采取简单的防止污染措施,如取样时对取样部位外表面和取样的器具(如刀具、器皿)进行消毒,操作时应尽可能选择干净的空间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对细菌等病原一般可在12~36小时内完成治疗药物的筛选。与传统的药敏试验方法相比,使用本装置不需要逐个进行每种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而是将含有所有病原的样本作为病原替代物扩增培养后直接进行药敏试验,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同时也降低了对试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具备经典药敏试验条件的养殖单位也可以利用本装置较容易地选择出合适的治疗药物,避免了判断病原种类时可能产生的人为失误,提高了用药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进而减少了经济损失。本装置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取得了难以预料的准确结果。


图1、图2是圆形盒体的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剖面图;图3、图4是环形的装置B结构示意图及其剖面图;图5、图6是圆形盒体的装置A和环形的装置B配套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剖面图;图7、图8是长方形盒体的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剖面图;图9、图10是直线形的装置B结构示意图及其剖面图。
以上各图中,1是装置A中盒体、2是盒盖,3是置于盒体1中的分隔条,4是置于盒体1中的固体培养基,5是装置B中的环形贮药圈,6是直线形的贮药条,7是位于贮药圈上的贮药处,8是贮药圈上的若干凹口,其数量与分隔条3数量相同。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圆形装置A和装置B选药参照附图1~附图6图中每个分隔条3从外周向中心方向将盒体1分隔,各分隔条的长度小于盒的半径,即在盒中心互不接触;贮药圈5是放置待选药物的贮药装置,使用时固定在盒体1中固体培养基4的表面,贮药圈5上设有多个凹口8,能嵌入盒中每个分隔条3上。贮药圈5上有若干贮药处7,每个贮药处上贴有含不同待选药物的滤纸片。
使用时将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倒入盒中,均匀分布在培养基4表面,待培养基表面基本干燥后将贮药圈5卡入盒体1,使贮药圈5上的含药滤纸充分接触培养基表面。将盒体密闭、倒置,在适温下培养若干时间,至培养基4表面出现可见菌落。然后根据各分隔区内抑菌圈的大小选药。
实施例2 用长方形装置A和装置B选药参照附图7~附图10图中每个分隔条3从长方形盒体的一条长边向对边平行排列,将盒体1分隔(即盒体1的各分隔区呈钢琴键盘状平行排列)各分隔条的长度小于盒的宽度,即分隔条不与盒体的对边相连,留有空隙;贮药条6是放置待选药物的贮药装置,使用时固定在盒体1中固体培养基4的表面,贮药条6上设有多个凹口8,能嵌入盒中每个分隔条3上。贮药条6上有若干贮药处7,每个贮药处上贴有含不同待选药物的滤纸片。
使用时将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倒入盒中,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4表面,待培养基表面基本干燥后将贮药条6卡入盒体1,使贮药条6上的含药滤纸充分接触培养基表面。将盒体密闭、倒置,其余培养及选药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用圆形装置A选药参照附图1图中每个分隔条3从外周向中心方向将盒体1分隔,各分隔条的长度小于盒的半径,即在盒中心互不接触。
使用时将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倒入盒中,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4表面,待培养基表面基本干燥后,将含有不同待选药物的滤纸片分别放在各分隔区紧邻盒外周的培养基表面上。将盒体密闭,其余培养及选药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鱼烂尾病选药
2000年4月中旬,福建省罗源海星水产苗种场繁育的一月龄花尾胡椒鲷苗出现烂尾病,一周内苗种死亡率约达到60%。烂尾病一般为细菌性感染引起,根据鱼苗的发病特点初步诊断后,选取细菌性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
1)取样鱼苗体小,取濒死的整只鱼苗经体表消毒后置于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
2)一次培养取3个含有4ml营养肉汤培养基的试管,试管中含有助破碎物玻璃渣,每管加入2只濒死鱼苗,加塞密封,振荡试管至鱼苗破碎,室温下静置培养6小时至培养液混浊。
3)二次培养取3个含有固体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装置A,每个装置A有20个分隔区,每个试管对应一个装置A进行二次培养。轻轻振荡试管,将培养液摇匀,静置2分钟,让较大固状物沉淀。打开管塞,将1~2ml培养物倒入盒体的中心部位,旋转盒体,至培养物均匀分布在各分隔区的培养基上,倒去多余液体,盖上盒盖,倒置至培养基表面基本干燥后,将含有不同待选药物的装置B嵌入装置A,使待选药物能接触培养基表面。装置B正面的贮药处贴有含有待选药物的滤纸,背面贴有待选药物编号。密封,倒置装置A,室温下静置培养10小时至菌落出现。
装置B待选药物编号对应的药物如表2所示。
表2 鱼烂尾病待选药物

4)选药及治疗根据装置A表面的刻度读取每个分隔区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如表3所示。3个装置A的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抑菌效果较好的抗菌药有7种,其中环丙沙星和氯霉素效果最好。考虑到氯霉素有可能造成鱼苗造血系统障碍等毒副作用,购买环丙沙星拌饵口服,同时全池泼洒。第3天开始死亡率大幅下降,5天后病情基本稳定。
表3 鱼烂尾病药敏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由内部有多个分隔条(3)并带有盒盖(2)的盒体(1)组成;分隔条(3)一端与盒体(1)内壁相连,将盒内分成多个分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形状是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扁平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带有螺纹或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带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盒盖内有多个用于携带待选药物的突起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可内置于盒体的待选药物携带装置,形状是与盒体相对应的条状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药物携带装置是贮药圈(5)或贮药条(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药物携带装置分若干区域,每个区域有一个贮药处,且各贮药处互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贮药处是凹槽、平面或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药物携带装置设有凹口,可嵌入盒体(1)的分隔条(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筛选病原微生物敏感药物的装置,包括可密封的盒体及盒内的固体培养基;盒内有多个分隔条将内部分成多个分隔区。该装置还可包括待选药物携带装置。本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能在操作条件达不到专业要求的场所如家庭、养殖场、野外进行快速准确的药敏试验。
文档编号C12Q1/18GK2682084SQ20032013154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杨小强, 郭银汉 申请人:杨小强, 北京东方天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