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

文档序号:42847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制备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木醋杆菌生产的细菌纤维素,已在食品、材料、医药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染菌现象,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的污染杂菌有裂殖酵母、假丝酵母、掷孢酵母、针孢酵母、掷孢酵母、针孢酵母、克鲁弗氏酵母、白地霉、青霉、木霉、曲霉、青霉等。其主要的染菌方式有试管斜面染菌,液体染菌和纤维素凝胶生产染菌,目前为了减少杂菌污染,一般都是从厂址、车间布局、工艺流程、卫生管理、菌种等方面进行预防,但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在培养基加入防污染剂,并通过调整培养基的PH值至酸性范围,然后进行高温消毒,冷却后接入木醋杆菌菌种进行培养,即可达到防止培养过程受到杂菌污染的目的,。所述防污染剂是可溶性醋酸盐、柠檬酸盐、醋酸、柠檬酸、乳酸、乌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地解决了利用木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染菌问题。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在用木醋杆菌制备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1-5%的防污染剂,然后调整培养基的PH值至3.5~5.4范围,在100~105℃的温度下高温灭菌10~20min,冷却至25~30℃后即可接入木醋杆菌菌种进行培养。所述培养基是指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生产培养基;所述防污染剂是可溶性醋酸盐、柠檬酸盐、醋酸、柠檬酸、乳酸、乌酸中的一种。
实施例1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取0.2%的硫酸胺,0.05%的硫酸镁,2%的琼脂,加入2%的柠檬酸,以自然发酵2d的嫩椰子水加至足量,调节pH值至4.5,105℃灭菌20min,以此为斜面培养基,冷却后接入木醋杆菌菌种,在30℃培养6天,无染菌现象发生。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取0.4%的硫酸铵,0.05%的硫酸镁,3%的蔗糖,加入2%的醋酸,以自然发酵7d的椰子水加至足量,调节pH至4.5,在100℃灭菌20min,以此作为液体培养基,冷却后接入5%木醋杆菌菌种,在30℃培养6天,无染菌现象发生。
实施例3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取0.4%的硫酸铵,0.05%的硫酸镁,3%的蔗糖,加入2%的醋酸,以自然发酵6d的椰子水加至足量,调节pH至4.5,在100℃灭菌20min,以此作为生产培养基,冷却后接入5%木醋杆菌菌种,30℃培养5天,就得厚度1.2-1.5cm的纤维素凝胶,无染菌现象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木醋杆菌制备细菌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1-5%的防污染剂,然后调整培养基的PH值至3.5~5.4范围,在100~105℃的温度下高温灭菌10~20min,冷却至25~30℃后即可接入木醋杆菌菌种进行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是指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生产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染剂是可溶性醋酸盐、柠檬酸盐、醋酸、柠檬酸、乳酸、乌酸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其特征是在培养基加入防污染剂,并通过调整培养基的pH值至酸性范围,然后进行高温消毒,冷却后接入木醋杆菌菌种进行培养,即可达到防止培养过程受到杂菌污染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生产细菌纤维素过程中的防杂菌污染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有效地解决了利用木醋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染菌问题。
文档编号C12N1/20GK1693453SQ20051007036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周新, 王锡彬, 林强 申请人:海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