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8969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是一种富氟植物,它能选择性地从土壤、大气中吸收氟与铝,主要储存于叶片内,叶龄愈长,氟、铝含量愈高。红碎茶通常以粗茶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研究表明,其氟、铝含量较高。长期饮用这类红碎茶、红茶包可导致慢性氟中毒,如氟斑牙、氟骨症。来自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研究报告已证实了茶型氟中毒的存在。尽管铝的过量摄入对人体影响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普遍认为它是老年性痴呆和衰老的重要影响因子。至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低氟、低铝红碎茶、红茶包产品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红碎茶生产未考虑氟、铝含量过高导致的安全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能选择性地降低红碎茶、红茶包原料中的高量氟、铝,而不影响红碎茶、红茶包的固有风味,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是1、降低茶鲜叶原料中氟、铝含量的处理将采摘的茶原料摊放于工作场地,晾干叶面水分后,置入热水池中,水的温度在50℃~120℃之间,水与茶原料的比例是1~100公斤0.5~80公斤之间。启动热水池搅拌器,搅动5~50分钟后,静置冷却至常温。
2、将加工后的原料进行红碎茶加工。
所述红碎茶加工工艺为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萎凋原料的含水量60%~70%,萎凋时间为6~12小时;揉捻机揉条25~45分钟,解块筛分后,再进入转子揉切机与三联C.T.C揉切机组合揉切20~30秒,发酵时原料温度在25~32℃,时间30~50分钟;干燥至成品的含水率达到5%。
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从降低粗茶鲜叶原料中氟、铝含量着手,有效保证成品茶的低氟、低铝性能,并能较好地保持茶叶固有的风味、口感及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例1将100公斤茶鲜叶晾干水分后,置于有150公升热水处理池中,水温100℃,搅拌器启动,保持30分钟,原料输送至抖动式筛网传送带,摊放至作业场地静置冷却到常温,在原料含水量达到65%时,使用转子式揉切机萎凋6小时,使用揉捻机揉条35分钟,解块筛分后,再进入转子揉切机与三联C.T.C揉切机组合揉切,时间为25秒。经萎凋、揉切后的原料置入发酵阶段,发酵时原料温度控制在26℃,时间为40分钟。然后原料进入烘干机,原料摊放厚度在1.30kg/m2,进风温度为110℃,烘至原料含水量为20%左右,摊放后再以100℃进风温度,烘至含水量5%,包装。
实例2将100公斤茶鲜叶晾干水分后,置于有200公升热水处理池中,水温70℃,搅拌器启动,保持50分钟,原料输送至抖动式筛网传送带,送作业场地静置冷却至常温,在原料含水量达到65%时,使用转子式揉切机萎凋8小时后,使用揉捻机揉条30分钟,解块筛分后,再进入转子揉切机与三联C.T.C揉切机组合揉切,时间为20秒。经萎凋、揉切后的原料置入发酵阶段,发酵时原料温度控制在28℃,时间为35分钟。然后原料进入烘干机,原料摊放厚度在1.30kg/m2,进风温度为100℃,烘至原料含水量为20%左右,摊放后再以70℃进风温度,烘至含水量5%,包装。
本发明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红碎茶及速溶茶加工前对茶鲜叶原料进行处理,显著地降低茶鲜叶原料中的氟、铝含量,有效保证成品茶中低氟、低铝性能,并且不改变原茶风味品质。
茶叶中的氟、铝大部呈离子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部分溶入水中。不同温度的水去除茶鲜叶中氟、铝离子效果不同,如下表。
表1 不同温度水去除茶鲜叶中氟、铝离子的效果

加工前原料氟含量为540.7mg/kg,铝含量1673.4mg/kg,浸泡时间为30分钟。
上表说明,水温的高低对茶原料中的氟、铝离子溶出呈正相关,即随着水温上升,原料中氟、铝含量下降。
以70℃水温作为基点,观察了原料在不同浸泡时间中氟、铝离子的溶出情况,见下表。
表2 不同浸泡时间对原料氟离子溶出的影响

加工前原料氟含量为540.7mg/kg,铝含量1673.4mg/kg,浸泡温度为70℃。
上表说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原料的氟、铝含量逐渐降低。
已知,茶中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咖啡碱是构成茶叶风味、品质的主要成份,为了解上述加工方法对原料中风味成份的影响,进行了如下检测表3 加工方法对原料品质及氟、铝含量的影响

从上表看到,使用本发明,加工后的原料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原料氟、铝含量明显下降,呈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对茶原料风味、品质的负面影响小,但有效降低了氟、铝含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降低茶鲜叶原料中氟、铝含量的处理将采摘的茶原料摊放于工作场地,晾干叶面水分后,置入热水池中,水的温度在50℃~120℃之间,水与茶原料的比例是1~100公斤0.5~80公斤之间,启动热水池搅拌器,搅动5~50分钟后,静置冷却至常温;2)将加工后的原料进行红碎茶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碎茶加工工艺为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萎凋原料的含水量60%~70%,萎凋时间为6~12小时;揉捻机揉条25~45分钟,解块筛分后,再进入转子揉切机与三联C.T.C揉切机组合揉切20~30秒,发酵时原料温度在25~32℃,时间30~50分钟;干燥至成品的含水率达到5%。
全文摘要
一种低氟、低铝红碎茶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步骤为1)降低茶鲜叶原料中氟、铝含量的处理将采摘的茶原料摊放于工作场地,晾干叶面水分后,置入热水池中,水的温度在50℃~120℃之间,水与茶原料的比例是1~100∶0.5~80之间。启动热水池搅拌器,搅动5~50分钟后,静置冷却至常温;2)将加工后的原料进行红碎茶加工。该方法能选择性地降低红碎茶、红茶包原料中的高量氟、铝,而不影响红碎茶、红茶包的固有风味,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23F3/06GK1802973SQ200610031198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曹进, 刘箭卫, 易娟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